『壹』 請問誰指導模具製造費用分攤的計算方法
模具費用分攤的計算,需要先確定分攤閉彎的標准。
如按該模具的預計總產量分攤,則本期分攤的費用 按本辯含期實際產量 分攤;
模具攜態笑成本 / 預計總產量 X 月產量
如果按該模具的使用期間分攤,則按使用期間均攤即可。。
『貳』 怎樣核算做一套五金沖制模具的成本
怎麼樣才能夠提高我核算模具的准確度?
模具的使用都是多次的,有兩種處理方法,都可以達到核算的准確性。
1、分攤到產品成本中。先預計模具使用次數,用總成本除以使用次數,得到單次成本,然後加到單位成本中,看其合理性。
例如,模具費5000元,預計使用一年,計劃產量20000件,每件模具成本為0.25元,將0.25元加到產品成本中,成本利潤率在理想范圍,你的模具費用就是合理的。
2、如果模具可以使用一年以上,可計入固定資產,折舊費計入製造費用,再按產品或批次或在產品和產成品分攤製造費用。
『叄』 怎樣把模具費分攤到每個產品里
從問題描述來看,這個要看模具的壽命,而不是看每個月的產量啊。假設模具能打100000次,平攤在產品里就是12000/100000=0.12RMB/pcs,這是在產品成本裡面考慮的。
『肆』 關於模具分攤的問題
第一個你要明白這個項目一年是多少產品,如果一年20萬的量,那麼你就要分攤2年
第二個250萬分攤到40萬件(是套嗎?如果是40萬套的話,你好要了解每個件項目中的單車用量)你的演算法是對的。
但是你要明白的是,這個項目的量產以後交貨每個月的預測,不知道產品,分攤很被動的。
『伍』 我司是生產儲物箱的,每個型號有個模具,單價也就幾萬,模具費怎麼分攤前期試模費呢
按照現行准則及稅法要求,如果你的模具使用年限大於1年的話,需要入固定資產進行折舊攤銷,現行准則固定資產判斷標准中不考慮資產金額限制(即使考慮價值,你模具也達到了)。如果由於特殊原因,使譽早用期限不到一年的,可以做入低值易耗品,再具體月份攤銷入成本。
攤銷方法,通常有兩種選擇:
1、平均年限法,優點:操作簡單,容易計算,缺點:不符合實際應用,你每個型號的模具實際上每月使用的頻率是不一樣的,頻率高的磨損快。
2、工作量法:即按使用的次數攤銷,一般模具的使用壽命都是以使用次數描述的,譬如50萬次,每月統計好使用次數,按比分攤,優點:攤銷接近實際,准確;缺點:需要額外統計每月每台模具的使用次數,當然如果可以直接根據澆鑄生產記錄,可以折算出次數來。
兩種方法,第一種適合模具每月使用情況比較平均的情況,頌碰較常用。
第二種適用企業有相應的生產計劃控制系統,較易獲得使用數據的情況,並且對成本精確度要求較高的公司。
前期試模費的處理,個人認為,前期試模慶櫻雀和實際的生產無關,這個費用和未來預期形成收益並無十分大的匹配關系,建議在發生當期計入損益。
當然如果試模費用很大,可以考慮計入待攤費用再攤銷。這個主要是考慮到費用特別大的話,一次進費用會被稅局質詢,可以的話還是一次進比較好,在當期可以少繳稅。
『陸』 在生產企業中模具費怎麼分攤比較好
開模費也是分情況而定的:如果已付模具費,但模具的所有權不屬於本企業,則應一次性計入製造費用;如果企業從此擁有模具的所有權,則應計入「固定資產」,則應由銷售部門預計生產量,並根據月實際生產量做折舊的帳務處理。
『柒』 模具 成本工資 費用 如何 攤銷 成本
單套模具價格10660元。
如果你50套模具一個散睜月瞎罩完成那麼每套模具的成磨掘鬧本(未含材料價格)是
20300+10355+675+36224+10W=197534/50=3950.68元
如果需要2個月完成50套 即每套7901元。
所以50套要2個月完成,簡單的說你在虧本做生意。
『捌』 低值易耗品-模具的攤銷方法
有10套模具總價值24萬元 單個價值不等 有2萬元/套 有3萬元/套 怎麼攤銷啊?
1.將模具總價值24萬元計入製造費用,如對產品成本影響較大,可採取五五攤銷的方法,進行核算;否則可以一次攤銷。
2.按模具的生產總能量為分配總數:將模具總價值24萬元計入製造費用,分配時單獨列出,將模具總價值單列計成本項目的:「專用費用:,按收益的產品生產數量進行分攤;
『玖』 模具費用分攤的原則
(1)模具費用是共同協商的,此前你可以定個心理價位。
(2)你模具是放在模具商那加工還是拿回來自己加工出產品?
為了公平交易,一般是先支付模具的定金(40%模具費用)。模具完成後產品驗收合格,支付完模具費用。之後就按合同里產品的價格進行交易。這里注意模具的所有權是你的。不過量大的話,也可以直接按產品價格簽訂合同,先前也是如上支付模具費用,當生產達到多少量的時候,退還模具費用。之後按合同的產品價格繼續交易。這里模具所有權是他的。
『拾』 模具行業適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模具行業也屬於「製造業」(工業)。
一、成本核算流程:
材料采購——計入「原材料」科目——生產領用——計入「生產成本」科目——完工入庫——計入「庫存商品」科目——銷售後——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科目
二、核算方法,可以用逐步結轉法,即每個步驟(工藝路線)完工後,累加成本,最後得到總成本。例如:
1、采購
借:原材料
/
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
2、材料領用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3、計提工資
借:生產成本
/
製造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4、發生的水電費、機物料消耗等
借:製造費用
貸:現金/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5、計提折舊
借:製造費用
(車間用)
管理費用
(管理部門使用)
銷售費用
(銷售部門使用)
貸:累計折舊
6、月末,結轉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分攤可按材料消耗或人工成本或實做工時或機器工時等,具體使用哪種方法,要看你手頭能找到的資料。
例如按材料消耗分攤: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生產成本—A產品
生產成本—B產品
生產成本—C產品
貸:製造費用
7、月末,結轉完工入庫產品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8、月末,結轉本月銷售商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