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預測高低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點燃石油的溫度多少合適 2025-05-17 15:09:09
放養50隻牛需要多少成本 2025-05-17 15:05:27
鑽石怎麼能變多 2025-05-17 14:39:05

成本預測高低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5-18 00:46:19

① 什麼是成本預測成本預測的一般方法有哪些

成本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預測技術,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推斷和估計某一成本對象(一個項目、一件產品或一種勞務)未來的成本目標和水平。
方法:
定量預測法
趨勢預測法
因果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
成本預測的高低點法

② 成本預測和成本預算的區別

一、概念不同

1、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對未來成本水平及其變化趨勢作出科學的估計。通過成本預測,掌握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變動趨勢,有助於減少決策的盲目性,使經營管理者易於選擇最優方案,作出正確決策。

2、成本預算

成本預算是企業按照預算期的特殊生產和經營情況所編制的預定成本。它屬於一種預計或未來成本。確定預算成本應以企業預算期內的銷售和生產預算為基礎,編制產品生產和經營的直接材料預算、直接人工預算和製造費用預算。

二、作用不同

1、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是組織成本決策和編製成本計劃的前提。通過成本預測,掌握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變動趨勢,有助於把未知因素轉化為己知因素,幫助管理者提高自覺性,減少盲目性;作出生產經營活動中所可能出現的有利與不利情況的全面和系統分析,還可避免成本決策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2、成本預算

如企業採用變動成本法的,則只要將變動的製造費用按預計分配率測定各成本項目數額,固定費用作為期間費用,按總額測定,並直接在當期邊際貢獻中扣除,然後再加以匯總,預算成本可以用來預測成本的發生額和作為考核成本工作成績的標准。

三、意義不同

1、成本預測

(1)成本預測是進行成本決策和編製成本計劃的依據。

(2)成本預測是降低產品成本的重要措施。

(3)成本預測是增強企業競爭力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手段。

2、成本預算

正確地編製成本預算,可為企業預算期成本管理工作指明奮斗目標,並為進行成本管理提供直接依據;而且,成本預算還能動員和組織全體職工精打細算、挖掘潛力,控製成本耗費,促使企業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財力努力改善經營管理,以盡可能少的勞動耗費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同時,成本預算還可作為物業管理企業經營業績的考評標准。

③ 成本預測高低點法中,如何選擇高點和低點以業務量為依據還是以成本總額為依據或者二者均可

高低點法是以某一期間內最高業務量(即高點)的混合成本與最低業務量(即低點)的混合成本的差數,除以最高與最低業務量的差數,以確定業務量的成本變數(即單位業務量的變動成本額),進而確定混合成本中的變動成本部分和固定成本部分。
高低點法是歷史成本法中最簡便的一種分解方法。其基本做法是以初等幾何中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的原理。因此,只要知道直線上兩點,直線方程就可求出解。得到想要的結果。
如上所述,混合成本既是混合了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那麼在一定的相關范圍內,我們總可以用y=a+bx這樣一個數學模型來近似地描述它。這也是高低點法的基本原理。
在這個相關范圍內,固定成本(a)既然不變,那麼,總成本隨業務量的變動而產生的變數就全部為變動成本。高點和低點的選擇,完全是出於盡可能覆蓋相關范圍的考慮。
二者得到的結果也是一致的在高低點法的假設中,就事先假定分析的費用或成本或其他應變數是有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兩部分組成的,否則高低點法是無法進行成本性態分析的。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就算是固定成本,也只是在一定時間段內保持固定,而變動成本和說有成本誘因而變動的相對固定的成本才是大部分成本的真實狀態。
高低點坐標的選擇必須以一定時期內業務量的高低來確定,而不是按成本的高低。高低點法的優點在於簡便易行,便於理解。缺點是由於它只選擇了歷史資料的諸多數據中的兩組作為計算依據,使得建立起來的成本性態模型很可能不具代表性,容易導致較大的計算誤差。因此,這種方法只適用於成本變動趨勢比較穩定的企業。

④ 成本預測的意義

成本預測的意義:
1、成本預測是全面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的首要環節,也是正確編制產品成本計劃的前提條件;
2、成本預測能為企業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提高竟以效益指明方向;
3、准確的預測企業成本指標,能為企業領導者正確進行生產經營決策提供依據。
拓展資料
成本分析的重要性
麥肯錫曾這樣評價中國企業:成本優勢的巨人卻是成本管理上的侏儒。其實,成本控制是一門花錢的藝術,如何將每一分錢花的恰到好處、將企業每一種資源用到最需要它的地方,是企業在新的商業時代共同面臨的難題。
在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強成本控制來增強企業抗風險的能力,而傳統與狹義意義上的「開源節流」思想早已無法滿足現代企業的發展需求。
成本管控管理開始走上了前台,「開源節流」更多的與企業發展整體戰略融為一體,成本結構應與戰略相配合,使成本管理與企業目標真正實現「無縫對接」。
成本分析有什麼作用?
成本分析是利用核算及其它有關資料,對成本水平與構成的變動情況,系統研究影響成本升降的各因素及其變動的原因,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的分析。
它是成本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成本分析,有利於正確認識、掌握和運用成本變動的規律,實現降低成本的目標; 有助於進行成本控制,正確評價成本計劃完成情況,還可為制訂成本計劃、經營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指明成本管理工作的努力方向。
對全部產品成本計劃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的評價,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在核算資料的基礎上,通過深入分析,正確評價企業成本計劃的執行結果,提敏遲高企業和職工講求經濟效益的積極性。
第二,揭示成本升降的原因,正源灶確地查明影響成本高低的各種因素及其原因,進一步提雹拿扮高企業管理水平。
第三,尋求進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徑和方法。成本分析還可以結合企業生產經營條件的變化,正確選定適應新情況的最合適的成本水平。

⑤ 成本預測的含義及其工作程序是什麼

2005年1月自學考試《財兄念務管理學》真題簡答題第2題

簡述成本預測的含義及其工作程序。

校答案解析: 成本預測,就是根據成本特性羨兄困及有關數據和情況,結合發展的前景和趨勢,採用科學的方法,對一定時塵耐期、一定產品或某個項目、方案的成本水平、成本目標進行預計和測算。

其程序如下:

(1)明確預測對象和目的;

(2)搜集和整理資料;

(3)分析資料,選擇方法,進行測算;

(4)確定預測值,提出最優方案。

⑥ 成本預測與決策

(一)成本預測的目的意義

成本預測是成本控制的前提和有力保障。現代經濟活動日益復雜且瞬息萬變,為了規避風險,在競爭中取勝,就要很好地進行科學預測。鑽探工程投標前應進行成本預測,以利於中標;施工前應對材料、勞動力需要量和供應量以及工期等做出預測,以便制訂合理的施工計劃。

鑽探工程成本預測是根據成本信息和工程項目具體情況,對項目未來成本水平與趨勢作出的科學估計。使鑽探工程項目在滿足業主(或地質設計)和自身要求的前提下,為降低項目工程成本提供決策和依據。

(二)成本預測的基本程序

科學、准確的工程項目成本預測程序如圖12-9所示。

圖12-9 工程項目成本預測程序示意圖

1.制定成本預測計劃

制定成本預測計劃是保證預測工作成功的基礎。主要包括:確定預測對象,做好組織部署,確定配合的部門及搜集材料的范圍等,以提高成本預測質量。

2.搜集和整理成本預測資料

搜集成本預測資料是成本預測的重要條件。要廣泛搜集以往同區域同類鑽探工程的成本水平及相關資料(地層、設備、工藝技術、施工環境、交通、能源供應、主要材料價格與消耗、人工費等)作為項目成本預測依據。在搜集過程中,應分析資料的可靠性,盡可能排除資料中偶然因素、虛假因素對成本的影響。

3.成本預測方法的選擇

成本預測有定性和定量預測兩類方法,可根據工程已知資料的翔實程度來選擇。定性預測是在資料不足或沒有可比性時(如汶川地震斷裂帶科學鑽探的地層復雜程度國內罕見),需根據經驗和專業知識來判斷成本的方法。定量預測是在歷史資料基礎上利用成本與影響因素的數量關系估算未來成本的預測方法。

4.初步成本預測

初步成本預測的基礎是定性成本預測及一些橫向成本資料的定量預測。該預測的結果往往比較粗糙,需進一步結合工程項目現有成本水平進行修正才能保證預測結果的質量。

5.影響成本水平的因素預測

影響成本的因素主要有物價、勞動生產率、物料消耗、間接費用等。一般根據近期類似工程實施情況和市場行情來推測未來影響項目成本的因素,必要時可做不確定性分析,如量本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等。

6.成本預測

根據初步成本預測及成本水平變化因素預測結果,確定鑽探工程項目成本,包括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和其他直接費等。

7.分析預測誤差

成本預測的結果常與實際成本有出入,而產生預測誤差。對這種誤差進行分析,有利於提高今後工程項目成本預測工作的質量。

(三)成本預測方法

鑽探工程成本預測常用估演算法、反推法和參照法三種方法。

1.成本估演算法

在項目所鑽地層復雜程度、岩石可鑽性等情況不太清楚,終孔深度難以確定(只給定寬泛的孔深范圍,根據鑽探過程所獲地質成果來確定孔深)的情況下,採取成本估演算法。其預測的成本精準性相對較差。

例:某地質普查項目設計單孔孔深范圍1000m~2000m,岩石可鑽性Ⅴ~Ⅸ級,地層復雜程度不詳,終孔口徑≥Φ75mm,全孔取心,鑽孔質量指標按《地質岩心鑽探規程》執行。需測算單孔成本。

運用成本估演算法測算如下:

1)測算依據:鑽前工程費用(如設備能力、青苗賠償、供水、供電、場地平整、道路等)以最大孔深2000m測算;施工鑽進直接費用以終孔孔深1500m,鑽進岩石級別平均Ⅷ級,地層復雜程度為中等測算;施工台月效率以經驗數據估算,確定金剛石鑽進平均台月效率為500m/台月;耗材、人工費按現時價估測。

2)估演算法成本預測結果如表12-4所列,不同孔段的成本估測列於表12-5。結果表明,以最大孔深測算的不變成本與實際孔深無關,但與成本構成相關,鑽孔越深不變成本占總成本比例越低,反之越高;可變成本和間接成本隨孔深變化的幅度不大;在一定范圍內孔深較淺單位成本高,較深反而降低,但深孔鑽探風險較大,對孔深≥1500m的鑽孔應考慮10%~15%左右的風險及不可預見費。

表12-4 成本估算結果

表12-5 不同區間孔深成本估測對比表

注:表內估測數據以表12-4估算標准為依據。

實際估測綜合成本時,還應列入國家法定稅金和企業利潤兩項,從而構成工程總費用。

2.成本反推法

成本反推法是在鑽探工程項目總費用已確定的情況下,根據孔深、孔徑、地層情況、工程質量及工期要求等給定條件,反推算出該項目將投入的各項費用,預測成本的一種方法。該方法預測成本較為精細,誤差較小,但計算過程要對總費用進行分析、對比、分解、評估,以增加成本預測的准確性。其步驟如下:

1)根據給定條件,進行鑽孔施工詳細設計;

2)分析工程總費用中可支配的鑽探施工費用;

3)列出鑽探施工所要支出的全部明細項目清單;

4)分析哪些是固定成本支出項目,哪些是可變成本支出項目;

5)計算可能的最高成本、常規成本或最低成本;

6)評估確定成本預測結果。

3.成本參照法

成本參照法是參照以往所施工的類似鑽探工程項目(區域,地層、孔深、孔徑、工程質量要求等條件相似)的近期工程成本來預測成本的一種方法。該方法測算簡單,與上述兩種方法相比預測准確度較高。

成本參照法通過算術平均值對歷史成本數據進行統計,計算出預測值。

深部岩心鑽探技術與管理

式中:M為待施工鑽孔單位成本預測值,元/m;DR為第R鑽孔單位成本實際值,元/m;n為鑽孔統計數。

例如,某地區已施工10個用Φ75mm繩索取心鑽進的地質勘探鑽孔,其終孔深度及鑽探成本如表12-6所示。試求鄰近區域1800m孔深鑽探預測單位成本。

表12-6 已施工鑽孔成本統計表

成本預測計算:

深部岩心鑽探技術與管理

即待施工的1800m深鑽孔預測單位成本為907元/m,總成本約163.26萬元。

(四)成本決策

項目成本決策是在成本預測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對比多種可行性方案,運用決策理論選出最優方案。在成本決策前必須詳細進行下述可行性評估。

1.施工裝備技術可行性評估

根據將承擔的鑽探項目要求,認真選擇適用的工程設備,以保證施工安全、高效、經濟。應對本單位現有設備進行摸底,對需添置設備進行投入與收益論證評估。常言道「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設備選擇不能「小馬拉大車」,設備能力不足不能盲目施工,否則會延長工期、加大成本,甚至無法施工。

選定鑽探設備後,還需評估本單位技術水平能否滿足工程要求。如果鑽孔取心、孔斜控制、護壁堵漏、深孔事故處理等技術中有1~2項欠缺,則存在一定施工技術風險。

2.地層復雜性評估

眾所周知,所鑽地層對鑽探難易程度、成本高低起著關鍵性作用。所以預測成本時要對地層復雜程度進行充分的評估。避免因地層因素造成成本決策失誤。

3.不可預見風險性評估

鑽探屬於地下隱蔽工程,除材料、人工費用可能隨時上漲外,還存在地層變化風險,鑽孔護壁、取心、孔內事故等不可預見因素將使成本大幅度增加。以3000m深的鑽孔為例,處理一起中型孔內事故少則十幾天,多則幾個月,耗資近百萬元。所以在鑽探工程成本預測和決策時必須充分考慮不可預見性風險。

4.項目收益率評估

項目收益率是項目凈收益與項目總產值(總投資額)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深部岩心鑽探技術與管理

式中:E為項目利潤率;P為正常情況下的工程利潤;I為工程項目總產值(或投資金額)。

若Eb為工程標准收益率,則當E>Eb時,該項目預測方案可以實施。

例:某鑽探工程項目總投資100萬元,預測工程總支出為70萬元,不可預見費為15萬元,若標准利潤率為Eb=10%,評估決策該項目是否可行?

評估計算:

深部岩心鑽探技術與管理

E>Eb,故該項目可行。

評估項目實際收益時,還應考慮項目資金投入渠道,投資者的企業性質和守信度,以及項目完工後能否按時支付工程款,墊付資金的利息和出現部分呆賬的可能性等因素。它們都是成本預測與決策的重要內容。

⑦ 什麼是成本預測

成本預測是指運用一定的科學方法,對未來成本水平及其變化趨勢作出科學的估計。通過成本預測,掌握未來的成本水平及其變動趨勢,有助於減少決策的盲目性,使經營管理者易於選擇最優方案,作出正確決策。

[編輯]

成本預測分類

1、按預測的期限分,成本預測可以分為長期預測和短期預測

長期預測指對一年以上期間進行的預測如三年或五年;

短期預測指一年以下的預測,如按月,按季或按年。

2、按預測內容分為兩類:

(1)制訂計劃或方案階段的成本預測;

(2)在計劃實施過程中的成本預測。

[編輯]

成本預測程序

1、根據企業總體目標提出初步成本目標。

2、初步預測在目前情況下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找出達到成本目標的差距。其中初步預測,就是不考慮任何特殊的降低成本措施,按目前主客觀條件的變化情況,預計未來時期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

3、考慮各種降低成本方案,預計實施各種方案後成本可能達到的水平。

4、選取最優成本方案,預計實施後的成本水平,正式確定成本目標。

以上成本預測程序表示的只是單個成本預測過程,而要達到最終確定的正式成本目標,這種過程必須反復多次。也就是說,只有經過多次的預測、比較以及對初步成本目標的不斷修改、完善,才能最終確定正式成本目標,並依據本目標組織實施成本管理。

[編輯]

成本預測的特點

(1)預測過程的科學性

(2)預測結論的可靠性

(3)預測結論的可修正性

[編輯]

成本預測的方法

定量預測法

定量預測法:是指根據歷史資料以及成本與影響因素之間的數量關系,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來預計推斷未來成本的各種預測方法的統稱。

趨勢預測法

趨勢預測法:是按時間順序排列有關的歷史成本資料,運用一定的數學模型和方法進行加工計算並預測的各類方法。

趨勢預測法包括簡單平均法、平均法和指數平滑法等。

因果預測法

因果預測法:是根據成本與其相關之間的內在聯系,建立數學模型並進行分析預測的各種方法。

因果預測法包括本量利分析法、投入產出分析法、回歸分析法等。

定性預測法

定性預測法:是預測者根據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際經驗,運用邏輯思維方法對未來成本進行預計推斷的方法的統稱。

成本預測的高低點法

成本預測的高低點法是指根據企業一定期間產品成本的歷史資料,按照成本習性原理和y=a+bx直線方程式,選用最高業務量和最低業務量的總成本之差(△y),同兩種業務量之差(△x-)進行對比,先求b的值,然後再代入原直線方程,求出a的值,從而估計推測成本發展趨勢。

[編輯]

成本預測的意義

(1)成本預測是進行成本決策和編製成本計劃的依據;

(2)成本預測是降低產品成本的重要措施;

(3)成本預測是增強企業競爭力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主要手段。

[編輯]

成本預測的局限性

在現代成本管理中。成本預測採用了一系列科學旗密的程序與方法,基本上是能夠把握成本變化的規律性的,因此,成本預測的結果是比較可靠的。但是,由於根據歷史資料推測未來,成本預測就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種局限性主要體現在不準確也即近似這一點上。可靠性與近似性的對立統—是成本預測的顯著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