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對各品牌的手機成本有哪些了解
手機成本涉及方方面面,簡單的硬體成本其實不高。
最好的晶元,沒有自助產權的500左右,有自助產權的成本價就很低...
除了晶元,其他的硬體設備價格也不高。
一部高端的手機,硬體成本也就在2000以內...
但是一部手機需要宣傳、需要人工,這些成本算起來就很高。
Ⅱ 我想請問手機製造的成本包括哪些
手機的製造成本應該分為兩類成本:一類是硬性的成本,也就是製造手機的硬體上面的成本;另一類是軟性的成本,主要包括:前期研發的費用,市場推廣的費用,以及生產和管理費用,廣告費,渠道的利潤,銷售的費用。
http://www.blog.e.cn/user2/49887/archives/2006/1148047.shtml
這里有詳細的
Ⅲ 一部普通手機的成本是多少
這個得看你怎麼理解成本這個概念。
現在普遍生產商的多數材料並不是自己製造的,比如手機的線路板,很多是直接用的線路板生產廠家的成品,而線路板上的銅,又是煉銅廠出品,雕刻線路板的針,又是專業廠商出品……層層下來的,下游產業都依靠上游產業提供材料,最上游的不外乎煉鋼,橡膠,煤礦,等等廠商。
每一級的生產商也是要運轉下去的,要吃飯的,要交稅的……所以
一部手機來說
材料費用:一般只需幾元的基礎成本。
但是,因為材料都是上游廠商提供,會被放大到幾十到一兩百不等的價格,根據進貨渠道不同,對質量要求不同而不同。
人工費用:其實在工業化生產的現代,人工費用相對是比較低的,工人的組裝費,相信在組裝廠干過的人都知道,流水線生產,一般只需要幾元的成本,加上工程師,管理員……等等,也不過十幾二十元成本。
宣傳廣告費,銷售人員工資等亂七八糟的費用……這個得把價格提高20%以上,還是比較成熟的銷售團隊,搞過銷售的人基本都清楚,也忽悠不了誰。
國家的稅收…這個也得提高30%左右,觸除非你蠻干,但是蠻乾的生產商很容易掉坑裡去,正規廠商不取。
研發費用:這個我沒接觸過…
就我2012年的工作接觸產生的個人感覺(一家之言,當時也是小廠,不敢說絕對准確,而且時間都過去快十年了,可能變化挺大)
總結:一部手機,根據自己的理解,成本在100到300???
至於市場上一塊一個,或者幾十塊一個……個人估計是清理舊貨搭配別的特殊目的…
個人感覺,有門路,有能力,生產手機還是很賺錢的,雜牌手機幾百一個也很賺。名牌的我不懂,就不說了。
Ⅳ 有誰知道手機的基本成本是多少他的組成需要什麼組件
主板,屏幕,聽筒,耳機,外殼(非智能,非彩屏)成本70元左右
Ⅳ 一款智能手機的成本組成有哪些
屏幕、CPU、GPU、電池、電板、攝像頭、各種感測器、馬達、排線、人工成本。
Ⅵ 手機的狹義成本是指什麼
指的是硬性的成本,也就是製造手機的硬體上的成本。
還有一類是軟性的成本,主要包括:前期研發的費用,市場推廣的費用,以及生產和管理費用,廣告費,渠道的利潤,銷售的費用。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Ⅶ 手機的成本到底是多少
我做手機軟體的,據我所知
手機成本 =
硬體材料+工人生產成本+軟體設計成本+硬體設計成本+部分購買別人專利成本+購買第三方技術成本+銷售稅務成本+廣告成本+其他
一部正常的手機成本需要150美金
象 Moto, 三星, Nokia等他們購買第三方軟體以及專利比例相對少,所以他們的成本更低一些,另外在手機上一些花俏的東西(如藍牙,高分辨鏡頭...),高速處理器都是增加成本的東西。
Ⅷ 一部手機的成本價是多少
先解釋一下手機的成本,包括兩塊: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我們看得到的手機成本,主要就是構成手機本身的元器件,結構件等物料及包裝盒配件等,又稱BOM(Bill of Material)表,以蘋果 iPhone X 256G的公開BOM表為例:圖片來源於中關村在線(單位:美元) 即iPhone X的手機物料成本為412.75美元,約合人民幣2653元。 那麼問題來了,你肯定會想,成本才3000不到的手機要賣將近萬元,蘋果也太黑了吧? 以上說的是顯性成本,我們來看看隱性成本:1,從立項開始的研發成本2,手機外觀初步成型之後的開模成本3,小批試產成本(一般三次以上或更多)4,實驗室量產前的測試成本5,正式量產的生產成本6,上市前的市場宣傳與推廣成本7,上市後的營銷成本8,售後成本9,其它與之關聯的因素成本等等。 這里邊每一筆都不是小錢,早在十年前,功能機開模都要好幾萬甚至十幾萬的模具費,市場營銷費用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廠家必須盡可能多賣機器,才能均攤這些成本。 iPhone X之所以能賣高價,一是蘋果歷來的定價高姿態與本身定位,二是蘋果產品的創新設計與研發確實需要極高的成本
Ⅸ 手機銷售成本包括哪些
手機銷售成本 =
硬體材料+工人生產成本+軟體設計成本+硬體設計成本+部分購買別人專利成本+購買第三方技術成本+銷售稅務成本+廣告成本+其他
Ⅹ 一部智能手機的成本價大約是售價的百分之幾
目前智能手機的硬體成本不斷降低,即便不通過「以次充好」的方式,全部用正品元器件,以一款採用聯發科MT6573(主頻650MHz)方案的手機為例,現在成本能控制在60美元以內。在智能手機的硬體中,處理器(CPU)和屏幕占總成本一半以上,快閃記憶體(ROM和RAM)在中高端機型比較重要,而對於低端機型,往往採用ROM和RAM封裝在一起的快閃記憶體,容量小,性能一般,價格也便宜,一般在7美元左右。其他硬體成本,還包括攝像頭、手機開模、付給工廠的製造費用、付給高通的知識產權費用等,因此,總成本60美元並不是神話。手打,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