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結轉生產成本怎麼算出來的
1、材料出庫 領料的成本
2、人工費 是指直接人工,也就是車間工人的工資
3、水電費等
4、輔助材料 :包裝物等
結轉的時候,首先要算出人工費、水電氣費、所需材料出庫金額
產成品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某產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薯猛成本—直接材料
生產成本—鄭敬基本生產成本—直接人工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輔助材料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水電氣費等
製造費用(設備機器折舊費、車間領導的工資、管理費等)
註明:上邊的製造費用是從成本下的1級喊手慎科目製造費用下邊結轉過來的,就包括設備機器折舊費、車間領導的工資、管理費等
經過上邊的憑證結轉,完工的入庫產成品成本就計算出來了,如果材料還有部分在車間或者半成品中,那麼需要算出這個比率來進行分攤。
『貳』 關於會計結轉,在一個月帳完結時都需要結轉成本,那麼結轉的成本要怎麼計算呢,有沒有公式
你說的結轉成本有兩種,一種就是按實際成本結轉(進價、銷價、收入)
另一種叫倒計成本它是有一個公式的
月末進銷差價余額
當月差價率= —————————*% 當月差價率乘以本月銷售額就是當月實際成本
月末庫存商品余額+本月銷售山慎
超市裡面就只有用這種倒計成本,當判森然這裡面還有很多細節這里一時說不掘唯畝清
『叄』 關於月末結存材料實際成本的計算
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1+材料成本差異率)=(30000+70000-48000)*(1+0.00897)=52466.44元
說明: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期初計劃成本+本期入庫計劃成本-發出材料計劃成本
月,材料成本差異率=(200+500)/(30000+48000)*100%
『肆』 月末結轉成本的金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要看用的是存貨計量的哪種方法。存貨計量有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四種,這四種都會影響庫存商品金額,影響庫存商品金額就會影響主營/其他業務成本的金額。
1、加權平均法公式為:
加權平均單價=(期初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2、移動加權平均法公式為:
加權平均單價=(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實際成本+本期收入存貨實際成本)/(收入存貨前結存存貨數量+本期收入存貨數量)
本期發出存貨實際成本=本期發出存貨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3、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於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利潤偏高。
4、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
(4)結轉1月原材料成本怎麼算擴展閱讀:
商品銷售成本的結轉,有隨銷售隨結轉和定期結轉兩種做法。隨銷售隨結轉即在商品銷售的同時結轉成本,定期結轉一般在月終一次結轉成本。
此外,對非商品銷售的發出商品的計算和結轉,包括加工商品發出、商品短缺等,採用隨發生隨結轉的方式。對其計算的單價確定有兩種方法:
一是採用逐日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商品明細賬的當日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二是採用定期結轉商品銷售成本的,按期初結存商品的單價計算。
『伍』 工業做賬結轉成本怎麼算呢請大家幫幫忙
工業企業一般月末要做以下憑證.
1,結轉本月領用的材料
借:生產成本(主要材料)
借:製造費用(輔助材料)
貸:原材料
2,結轉本月製造費用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3,結轉本月完工產品成本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4,結轉本月銷售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5,結轉損益
借:主營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貸:其他業務支出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管理費用
貸:營業費用
貸:財務費用等等費用類科目
而領用的材料和完工產品成本一般都是由成本核算會計或車間提供,你拿過來用就可以了.
到了一個月的月末,要將相關的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稅金及附加、管理費用、營業費用、財務費用、所得稅、營業外支出等進行的處理,才能得知這個月是盈利了還是虧損了。
賣出時:
借:應收帳款-某公司或現金或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
結轉相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到了月末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營業費用
營業外支出
所得稅
不考慮以前月度的本年利潤余額的話,用本年利潤的貸方發生額減去借方發生額,如大於零則為盈利,如小於零,則為虧損,如等於零,則既沒盈利也沒虧損。
銷售商品實現銷售收入,相應倉庫商品庫存減少,銷售商品的成本就是減少的庫存
實現銷售收入
借:現金或銀行存款或應收帳款-某公司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
結轉相應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月末結帳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營業費用
營業外支出
所得稅
本年利潤的貸方發生額減去借方發生額就是本期利潤,余額就是本年累計利潤
本年利潤的會計分錄四步做:
一、先結轉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借:其他業務收入
借: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二、結轉成本、費用和稅金: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貸: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其他業務支出
貸:營業費用
貸:管理費用
貸:財務費用
貸:營業外支出
貸:所得稅
三、結轉投資收益:
凈收益的:
借:投資收益
貸:本年利潤
凈損失的:
借:本年利潤
貸:投資收益
四、年度結轉利潤分配:
將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後的結出的本年實現的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如果是虧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收入轉的是對的。
都已經有收入了,就應該有生產成本
生產某種產品領用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月末分配生產工人工資
借:生產成本
貸:應付工資
月末製造費用轉入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包括了,領用的輔料、水、電費、修理費等)
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月末轉成本
借:產成品(所生產的產品)
貸:生產成本
本月如銷售此產品作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月末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銷售費用
『陸』 原材料如何結轉成本
問題一:原材料能直接結轉成主營業務成本嗎? 對於製造業來說,因有具體的產品加工,所以原材料應該計入生產成本,完工後轉為庫存商品,經過銷售後再轉為主營業務成本。 至於材料直接領用銷售,銷售時應該計入其他業務收入,對笑猜仿應的材料計入其他業務成本。 對於加工服務業來說,因為沒有具體的實物產品或說實物產品不是自己的存貨,在發生加工修理服務等勞務過程中就已經實現了銷售,所以才可以直接轉主營業務成本。 供參考
問題二:銷售原材料,什麼時候結轉原材料成本? 在月底的時候根據銷售原材料的情況按照一定的方法一起結轉原材的成本,包括計劃成本法、實際成本法等。
問題三:關於原材料月末怎麼結轉 1 原材料結轉:可以在月末把當月領用的全部材料一起結轉,也可以領用時領一次結一次.
2 原材料結轉應結到生產成本里去.產品完工時才從生產成本結到主營業務成本中.
例如:
上個月購進材料1萬元,本月購進碰纖材料2萬元,本月按合同生產了產品價格5萬元.本月實現銷售
上月:
借 原材料 10,000
貸 銀行存款/現金/應付帳款等 10,000
月末原材料余額: 10,000
本月:
購進原材料
借 原材料 23,000
貸 銀行存款/現金/應付帳款等 20,000
生產領用材料
借 生產成本 30,000
貸 原材料 30,000
產品完工
借 產成品 30,000
貸 生產成本 30,000
出售
借 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 50,000
貸 主營業務收入 50,000
借 主營業務成本 30,000
貸 產成品 30,000
問題四:如何結轉生產成本? 基本結轉步驟:
1、生產領用的原材料、工資、福利費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工資、福利費
2、生產車間發生產製造費用
借: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應付職工薪酬
3、結轉製造費用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4、當產品完工時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5、結轉銷售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問題五:材料入庫,結轉采購成本怎麼做 材料采購、入庫、結轉有兩種方法:實際成本法和計劃成本法。
一、實際成本法的帳務處理
1、貨到並驗收入庫,發票等結算憑證已收到,貨款已支付。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2、貨款已付,材料尚未到達
借:在途物資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兆友款
貨到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3、貨到並驗收入庫,貨款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估價入賬)
貸:應付賬款(估價)
下月初,用紅字做同樣記賬憑證沖回,以便下月付款後,按正常程序記賬。
4、採用預付貨款方式購貨
(1)預付貨款時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2)貨到驗收入庫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預付賬款
(3)預付款項不足,補足上項貨款
借:預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
(4)預付款項多付,退回時
借:銀行存款
貸:預付賬款
5、領用材料時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相關科目
貸:原材料
二、計劃成本的帳務處理
1.貨款已支付,同時材料已驗收入庫
借:物資采購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入庫時
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借(或貸):材料成本差異(超支差)
貸:物資采購(實際成本)
2.貨款已支付,材料尚未驗收入庫
借:物資采購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3.貨款尚未支付,材料已驗收入庫
月末發票賬單未到,暫估入賬
借:原材料(暫估價)
貸:應付賬款(暫估價)
月末,調整差異
借:原材料
貸:物資采購
借:物資采購
貸:材料成本差異(節約差異,超支作相反分錄)
4、材料成本發出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計劃成本)
貸:原材料(計劃成本)
月末,調整計劃成本,分攤材料成本差異
借: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管理費用等
貸:材料成本差異 超藍節紅原則!
參見: wenda.so/q/1368734578064912
問題六:買入的原材料做完入庫後,如何結轉成本? 領用材料
借:生產成本 -處本生產材料 1000A/1.17
貸:原材料 1000A/1.17
產品完工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材料,人工、製造費用一並結轉至生產成本。
賣出產品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轉至本年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等
問題七:結轉已售材料成本 會計分錄怎麼做?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問題八:原材料按含稅價結轉成本怎麼調賬 不是。
增值稅實行的是價稅分離,成本中是不含稅的價格。 增值稅另外核算。
問題九:原材料結轉的問題 原材料的領用一般是根據領料單和倉庫的匯總表來做,如果記賬憑證上領用的原材料和匯總表上的不一致,應該以記賬憑證所附的領料單為准,因為領料單是經過領料部門與倉庫共同簽字確認的,至於匯總表,可能倉庫統計不準確;銷售成本,其來源於產成品(庫存產品),這就要看產成品成本如何結轉,產成品按實際成本計價時,月末根據「完工產品成本匯總計算表」中完工產品總成本的數字,應作如下的會計分錄:
借: 庫存商品
貨: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至於如何計算發出產品成本,通常按照先進先出的結轉順序,這樣更能接近實際成本。
問題十:結轉本月銷售原材料成本,會計分錄 借:營業成本-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柒』 結轉生產成本怎麼計算
如何結轉生產成本?
基本結轉步驟:
1、生產領用的原材料、工資、福利費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工資、福利費
2、生產車間發生產製造費用
借:製造費用
貸:累計折舊/應付職工薪酬
3、結轉製造費用借:生產成本
貸:製造費用
4、當產品完工時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5、結轉銷售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產成品
生產成本的如何結轉?
應該如何計算和結轉原材料以減庫存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A
生產成本—B
。。。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借:製造費用
貸:庫存現金 等 (水電費等)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
完工後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還有直接人工和電費也算進生產成本,那產品的成本如何計算?
直接人工可以直接計入某產品成本,水電費需要先計入製造費用,月末分攤至個別產品成本。
例如,用材料消成本分攤製造費用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
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庫存商品—A
庫存商品—B
庫存商品—C
。。。
貸:製造費用
銷售後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沒有領料單,如何知道生產成本A和B的金額?
可以用材料定額計算產品成本,也可以用歷史成本估算各項產品的比重。但需要定期盤點與調賬(處理多記或少記的部分),否則會造成羨早賬實嚴重不符。
這兩分錄的金額不一樣,問一下這金額如何得出的?
金額不一樣很正常,說明投入的產品(在產品)大於完工產品(產成品),一般都會這樣的,很少有當月投入多少就產出多少,生產線上多少會有正在加工的在產品。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這筆分錄是材料轉生產車間,也就是在製品的成本。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這筆分錄是完工後結轉,也就是產成品(庫存商品)成本。
結轉已銷產品的生產成本 會計分錄怎麼做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月末怎樣結轉銷售成本,如何計算出來?
銷售數量*庫存商品單價=銷售成本
完工產品生產成本的計算和結轉
A產品直接材料=60 000元 A產品人工工資=16 000元 製造費用=3200+9800+4000+100+800=27800 按生產工時分配的分配率=27800 ÷(7500+5000)=2.224 A產品分配的製造費用=2.224*7500=16 680元 A產品的總成本=60 000+16 000+ 16 680=92 680元 A產品的單位成本兄悄雀=92680÷1000=92.68元。
生產成本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的金額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1、按完工產品的實際成本結轉:
借:庫存商品——X產品
貸:生產成償——X產品
2、按取得銷售收入相對應的商品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X產品
如何結轉生產成本-原材料?到底是什麼意運伍思?
這里說生產成本的分錄,還是可以的,具體的計算方法確實很多,也比較復雜,這里說不清楚,因為都需要相應的例題看,才能看得明白。
如果只是分錄的話,以一般納稅人核算
購進材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A 材料 1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170
貸:銀行存款 1170
生產領用材料時
借:生產成本-P產品 1000
貸:原材料-A 材料 1000
產品完工入庫
借:庫存商品/產成品 -P產品 1000
貸:生產成本-P產品 鼎000
銷售完成
借:銀行存款 1755
貸:主營業務收入 15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255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0
貸:庫存商品/產成品 -P產品 1000
生產成本結轉都有哪些方法?
成本核算體系包括品種法 、分批法、逐步結轉分步法、平行結轉分步法 和作業成本法
品種法
也稱簡單法,是以產品品種為產品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它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企業,深受它們的青睞。
1、品種法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單步驟生產企業; 如發電,供水,採掘等企業. 2、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企業中,如果企業規模較小,而且管理上又不要求提供各步驟的成本資料時,也可以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3、企業的輔助生產車間也可以採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
分批法
是按照產品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在小批單件生產的企業中,企業的生產活動基本上是根據定貨單位的訂單簽發工作號來組織生產的,按產品批別計算產品成本,往往與按定單計算產品成本相一致,因而分批法也叫定單法。
它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類型的企業,主要包括: 1.單件、小批生產的重型機械、船舶、精密工具、儀器等製造企業。 2.不斷更新產品種類的時裝等製造企業。 3.新產品的試制、機器設備的修理作業以及輔助生產的工具、器具、模具的製造等,亦可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
逐步結轉分步法
也稱順序結轉分步法,它是按照產品連續加工的先後順序,根據生產步驟所匯集的成本,費用和產量記錄,計量自製半成品成本,自製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驟之間移動而順序結轉的一種方法。
多步驟復雜生產的大批量生產企業可以運用逐步結轉分步法,具體說有下列企業: 1、半成品可對外銷售或半成品雖不對外銷售但須進行比較考核的企業。 如:紡織企業的棉紗、坯布, 冶金企業的生鐵、鋼錠、鋁錠,化肥企業的合成氨等半成品都屬於這種情況。 2、一種半成品同時轉作幾種產成品原料的企業。 如:生產鋼鑄件、銅鑄件的機械企業,生產紙漿的造紙企業。 3、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的企業。對外承包必然在內部也要承包或逐級考核,需要計算各步驟的半成品成本。
平行結轉分步法
平行結轉分步法適用於多步驟復雜生產,從總的說,只要不要求提供各步驟半成品成本,前舉的運用逐步結轉分步法的企業都可運用平行結轉分步法。隨著我國企業經濟責任制的推行,企業普遍實行內部經濟責任制和責任會計,尤其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大量的企業要按公司法的規定進行規范化改組,企業內部的責權利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各車間的成本指標考核,必然要求各車間要計算半成品成本。所以,平行結轉分步法的運用范圍將大大縮小,更多採用逐步結轉分步法。 平行結轉分步法具體運用於下列企業: 1、半成品無獨立經濟意義或雖有半成品但不要求單獨計算半成品成本的企業。如:磚瓦廠、瓷廠等。 2、一般不計算零配件成本的裝配式復雜生產企業,如:大批量生產的機械製造企業。
作業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簡稱ABC)和基於ABC的作業成本管理(ABCM),在美、日和西歐諸國的企業,尤其是競爭激烈和人工成本很低的高新技術企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原材料結轉至生產成本
應該如何計算和結轉原材料以減庫存原材料?
借:生產成本—A
生產成本—B
。。。
貸:原材料
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借:製造費用
貸:庫存現金 等 (水電費等)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折舊)
完工後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還有直接人工和電費也算進生產成本,那產品的成本如何計算?
直接人工可以直接計入某產品成本,水電費需要先計入製造費用,月末分攤至個別產品成本。
例如,用材料消成本分攤製造費用
某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該產品消耗材料 / 本期材料消耗總額某產品應分攤的製造費用 = 該產品製造費用分配率 × 本期製造費用總額
借:庫存商品—A
庫存商品—B
庫存商品—C
。。。
貸:製造費用
銷售後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沒有領料單,如何知道生產成本A和B的金額?
可以用材料定額計算產品成本,也可以用歷史成本估算各項產品的比重。但需要定期盤點與調賬(處理多記或少記的部分),否則會造成賬實嚴重不符。
這兩分錄的金額不一樣,問一下這金額如何得出的?
金額不一樣很正常,說明投入的產品(在產品)大於完工產品(產成品),一般都會這樣的,很少有當月投入多少就產出多少,生產線上多少會有正在加工的在產品。
借:生產成本
貸:原材料
這筆分錄是材料轉生產車間,也就是在製品的成本。
借:產成品
貸:生產成本
這筆分錄是完工後結轉,也就是產成品(庫存商品)成本。
怎麼計算結轉完工時的生產成本
1、材料出庫 領料的成本
2、人工費 是指直接人工,也就是車間工人的工資
3、水電費等
4、輔助材料 :包裝物等
結轉的時候,首先要算出人工費、水電氣費、所需材料出庫金額
產成品入庫時:
借:庫存商品——某產品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直接人工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輔助材料
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水電氣費等
製造費用(設備機器折舊費、車間領導的工資、管理費等)
註明:上邊的製造費用是從成本下的1級科目製造費用下邊結轉過來的,就包括設備機器折舊費、車間領導的工資、管理費等
經過上邊的憑證結轉,完工的入庫產成品成本就計算出來了,如果材料還有部分在車間或者半成品中,那麼需要算出這個比率來進行分攤。
『捌』 結轉本月發出材料成本怎麼計算
嗯,所謂結轉,指期末結賬時將某一賬戶的余額或差額轉入另一賬戶。這里涉及兩個賬戶,前者是轉出賬戶,後者是轉入賬戶,一般而言,結轉後,轉出賬戶將沒有餘額。
結轉發出材料成本
,就是你如果領用是用來銷售,那你銷售的時候就結轉,分錄是:借:應收賬款 貸:材料
貸: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
如果,你是用來生產,那就是你領用的時候就結轉,分錄是:
借:生產成本——xx產品
貸:材料
其他結轉材料成本的會計分錄:
進貨時:
借:庫存商品
貸:銀行存款
銷售時:
借:現金(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結轉: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結轉損益: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玖』 結轉生產成本怎麼計算
工廠生產完的產品,月末的時候要把產品結轉到庫存商品,也就是把所有的工人的工資,材料費用以及製造費用都結轉到生產成本,然後再由生產成本結轉到庫存商品。
『拾』 原材料結轉成本怎麼算
原材料結轉成本根據領用的原材料數量乘以原材料的庫存單位成本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