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想學習個長笛,請問什麼材質的長笛吹的好,用的久。價格還實惠。
現在比較常見的金屬長笛笛頭有黃銅、白銅、純銀、白金和黃金等。區別這些材質的主要辦法可以輕捏著笛頭帽將笛頭提起來,用手指彈擊插口部位,優等白銅材質的聲音象敲音叉一樣,餘音很長。
黃銅的長笛笛頭則餘音很短或者沒耐櫻有餘音,聽起來生硬的當當聲。銀笛頭彈擊發出的聲音是干癟的啪啪聲。黃銅材質的音色效果最差,而且機械強度也不好。白銅是目前用得最多的普及品長笛的材料,音色有亮度,好吹但漂浮不實。
純銀長笛笛頭最大的優點就是音色好,圓潤而實,特別是在高音弱吹時銀笛頭的優勢就很明顯的。目前純銀笛頭的含銀量有兩個數據指標,常用的是92.5%,還有95.8%不是很多。金笛頭的音色就更好,但音量不如銀的大,因此很多演奏者吹獨奏時用金笛子,以突出音色效果。與昌慶叢樂隊合作時差好用銀長笛,音量能足夠大。
其他種類的笛頭還有木製笛頭,如烏木笛頭、紫檀木笛頭等。國外很多手工金屬笛頭為了改善音質往往採用互補方式的復合金屬材料的笛頭。因為長笛音色的決定因素有2/3甚至還多都取決於笛頭的質量,很多專家在材質的搭配上做了各種文章。
例如:全純銀的長笛笛頭配鍍金的反射板和9K金的前氣牆,就這一個微小的點綴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音色效果但成本比全金的笛頭要便宜很多。將白銅笛頭的吹嘴部分做成純銀材質就可以得到銀笛頭的明顯音色成分,將木製長笛的木笛頭上的吹嘴做成純銀的可以大大提高震動靈敏度和改進音色等等。
❷ 日本長笛為什麼貴
材料和製作工沖畢藝。
1、日本長笛選用的材料經過挑選配對,都是非洲黑檀、銀河竹等高質高判簡量的木材,用量大,價格較高。
2、日本長笛製作工戚褲藝精湛,手工製作中每個瞬間都需要精細調整,需要專業高超的技巧和經驗,製作成本較高。
❸ 笛子的構造是什麼
笛子一般是由笛身、笛塞、笛膜、笛孔等組成的。大部分笛子是竹製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紅木做的笛子,古時還有骨笛。不過,製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為竹笛聲音效果較好,製作成本較低。製作竹笛的材質有很多種,其中竹子的種類就分很多,像蘄竹、苦竹、紫竹、白竹、湘妃竹等。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外呈圓柱形,在管身上開有1個吹孔、1個膜孔、6個音孔、2個基音孔和2個助音孔。
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
笛塞:用軟木材製成的塞子,裝在隱襲吹孔上端管內一定的深度里。
笛膜:一般是用蘆葦膜做成的,經揉紋後取一小方塊使用。經過氣流振動笛膜,便能發出清脆、明亮鍵擾的聲音。
笛孔:分為吹孔、膜孔、音孔。
海底:又稱笛腦,是由笛塞內沿至吹孔中心的一段笛身內膛,它阻止氣流向上,使口風向下流動,集中發音。
纏絲:使用絲弦,纏於笛身外面,共有21道至24道,起保護笛身以免炸裂的作用。
飄穗:系於助音孔上的裝飾品,通常用絲帶編成。
鑲口:灶亮兄通常在笛身左端(或兩端)鑲以牛骨或象牙,稱為鑲口。
❹ 長笛問題
長笛,英文是Flute,但以前Flute是笛類的總稱,Flute並不單指橫笛,也包括豎笛(簫)和長笛的其他近親樂器。另外,因為早期的長笛是用木製材料製作的,而且是利用開閉音孔,調節管內空氣容量來控制音的高低的,所以屬於木管樂器。
15世紀以前:
長笛只是歐洲流浪藝人的一種伴奏樂器,偶爾也在貴族家裡為演唱伴奏。
15世紀:
受流浪藝人的影響,開始用於歌唱的伴奏,並且廣泛用於軍樂隊行進用樂器,同時,因為發現了這種樂器的獨特性能,開缺歲慶始作為合奏樂團的一個音部使用。當時的長笛是用長60cm沒有分節或接縫的一根木管製作的,只有6個音孔,沒有按鍵。後來又出現了不同長度的長笛。
16世紀:
因為長笛已經成為音樂演奏不可缺少的重要樂器,演奏者開始注重改良長笛的音色,並根據音域的不同開發了不同長度的長笛。管體也分成2節(主體管和尾管)。
17世紀:
長笛有了很大的進步,為了具有半音階,發明了按鍵(在前端安裝1個鍵),此時的長笛只有2個音區,選用的材料有木頭(李樹,櫻樹,黃楊,黑檀);玻璃;水晶;蜂蠟等。因為當時的音樂多數是為貴族進餐時服務的,不需要很大的音量和激烈節奏,所以對樂器的聲音也要求柔和而幽雅,但這時的長笛是音程不穩定的樂器,並且最低音是D。
18世紀:
為了適應戲劇音樂和表現感情激烈程度的要求,必須擴大長笛的音域,於是出現了具有3個音區的長笛,另外最低音由D下降到C,按鍵的數量也增加到4個;6個;或8個等等,並且出現了最早的錐體上管長笛,但音程還是不穩定。
19世紀:
因為音樂演奏場所從沙龍逐漸轉移到了音樂廳,另外為了更好的與弦樂器配合演奏,長笛的很多方面必須進行改良,於是出現了金屬管材的長笛,按鍵數量增加到17個,音域達到低音G,與現在的長笛更接近了。
長笛的技術進步
貝幕和貝幕系統的出現
特歐巴爾特 貝幕 (1794—1881,德國人)既是數學家,又是長笛演奏家。為了增大音量,他率先試制了金屬管長笛,又開發了錐形上管,確定了管體的內徑與音孔直徑和音孔位置之間的相關方程式,使音準進一步提高。
金屬材料長笛的優點:比木製材料容易振動,音量大,可以適應在大型場所演奏;木製長笛容易乾裂或受損,而金屬比較堅硬耐用,配件可以工業化批量加工,成本相對降低。金屬材料長笛的出現,是長笛演奏走向大舞台,使大眾接受長笛音樂的基礎條件。
貝幕系統:是指按鍵連動的設計,也就是按下一個鍵時,另外的一個鍵也同時連動,這樣用一個手指就伏握可以同時堵住2個以上的音孔。
貝幕發明的完善和庫帕的成績
路易斯 羅特(Louis Lot,1807—1896,法國人)長笛演奏家,也是長笛製造專家,他不斷研究和完善貝幕的理論,在1855年至1874年製作出很多深受歡迎的長笛,為以後的長笛製造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波士頓,海因雀和斯(WM.S.Haynes)以貝幕系統為基礎,開始了長笛的製作,後來Powell從海因斯(WM.S.Haynes)公司出來,獨立製作Powell長笛,不久後在Powell公司工作的Brannen兄弟又開始獨立製作Brannen長笛。
1960—1970年,英國人 阿魯巴特 庫帕 開發了庫帕音階和大音量的吹孔。
庫帕音階:就是通過改變音孔的位置,將以前的A:440的長笛,設計為更平衡的A:422~445的長笛,這種設計延用至今。
以上幾個長笛製作公司為當今的高級長笛製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技術參考,其產品也在一段時期內也統霸了世界高級長笛的市場。但後來這幾個公司由於製作成本高,每年不斷提高價格,銷售量也降低了。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❺ 如何選購長笛
當大家在選購長笛時,種類繁多、價格各樣的樂器型號難免讓大家沒有頭緒,今天SoundClub就幫大家梳理一下購買長笛的配置選擇。
太長不看版
1、 專業樂手要買開孔、B尾的樂器型號;業余選手隨意,任何配置都可以選擇。
2、做工比材質遠遠重要。先看品牌與做工,日本/美國原裝的手工樂器遠好於代工/普及樂器。同品牌、同做工情況下銀制部分越多的樂器聲音越好;手工長笛比機器生產的普及長笛聲音、手感都好;可以粗略的理解為越貴越好。
3、品牌之間風格差異較大。手感、音色、操縱感、各音區的吹奏感都不同。但只要是世界知名品牌,就一定有它的優點和特色。
4、 可以試一下身邊朋友的樂器或來店裡親自試吹,沒有條件各個嘗試的話可以關注網上的樂器測評與專人介紹。另外,優質的二手長笛也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但良莠不齊,需要分辨。
仔細閱讀版
1、按鍵配置選擇
B尾/C尾:
B尾又叫17孔,比16孔(C尾)長笛多一個低音B音,這個音很少能用到。因為長一截,比C尾樂器的低音要難以沉下去一些。
聲音匯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