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成本法是車輛評估最常用的方法
成本法是車輛評估最常用的方法如下:
成本法是車輛評估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1、常用方法之—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是指最大限度的參考所要評估對象的新車價格,假如同款式新車停產,則要參考同品牌相近車型的新車價格;
2、然後再結合使用年限、使用情況、手續情況等因素利用折算公式折算器現實價格。一般來講,一輛車一年之內二手車價格較其新車價格相比損失20%左右,一年之後按每年折價10%來進行計算。
二手車評估方法有如下幾種:
1、常用方法之—重置成本法,重置成本是指最大限度的參考所要評估對象的新車價格,假如同款式新車停產,則要參考同品牌相近車型的新車價格;
2、然後再結合使用年限、使用情況、手續情況等因素利用折算公式折算器現實價格。一般來講,一輛車一年之內二手車價格較其新車價格相比損失20%左右,一年之後按每年折價10%來進行計算;
3、常用方法之—現行估價法,現行估價法是指以同款式、同年份、同使用期限的車輛在二手車市場上的平均價格為基礎,再考慮所評估車輛的現時技術狀況評定系數,以平均價格乘以系數從而判定車輛價格;
4、這種方法是最貼近於市場真實價格的方法,不過有一個前提條件是具備大量的市場真實交易數據作為樣本,這樣的平均價格更具代表性;
5、常用方法之—收益現值法,這種方法不適用於我們日常消費者使用,大部分營運下線或者具有集體贏利屬性的車輛一般按此方法折價。收益現值是指根據車輛未來預期獲利能力的大小,將其折現或者資本化。
❷ 重置成本法是什麼意思呢
重置成本法,是指在資產繼續使用的前提下,從估計的更新或重置資產的現時成本中減去應計損耗而求及的一個價值指標的方法。
重置成本法就是選用一種價格指數,比如CPI,將資產購置年份時的價值換算為當前的價值,或者更好的辦法是分別調整每一項資產以反映各項資產真正的當前重置成本,這樣同時反映通貨膨脹和過時貶值這兩個因素。重置成本法的最大不足是它忽略了組織資本。依據重置成本評估,無論各項資產的重置成本測定得多麼完美,也會忽略這樣一種追加的協調價值。
重置成本法的優缺點:
1、優點
因為它反映的是企業為取得和開發目前所擁有或控制的部分或全部人力資源而發生的實際成本的現實價值,因此重置成本法可以真實的反映出人力資源的成本。
2、缺點
它增加了會計核算的工作量,核算時,要按重置成本調整人力資源成本的賬面余額,將重置成本與原賬面余額作為人力資源損益計入當期利潤總額,同時對以後會計期間分攤的人力資源成本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這些都會導致提供的會計信息失真,重置成本的確定帶有很大的主觀性,脫離了實際成本原則,使人們難以接受。
❸ 什麼是重置成本法
搭爛重置成本法也稱成本法,是指在資產評估時按被評估資產的現時重置成本扣猛瞎除其各項損耗來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方法。 重置成本法,就是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評估對象,所需的全部成本減去評估對象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後的差額,以其作為評估對象現實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應用重置成本法,一般要有四個前提條件:枝枝空 (一)購買者對擬行交易的評估對象,不改變原來用途。 (二)評估對象的實體特徵、內部結構及其功能效用必須與假設重置的全新資產具有可比性。 (三)評估對象必須是可以再生的,可以復制的,不能再生、復制的評估對象不能採用重置成本法。 (四)評估對象必須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具有陳舊貶值性的資產,否則就不能運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評估。
❹ 怎樣計算重置成本
資產的重置成本:簡單地說,資產的重置成本就是資產的現行再取得成本。具體來說,重置成本又分為復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兩種。
①復原重置成本是指採用與評估對象相同的材料、建築或製造標准、設計、規格及技術等,以現時價格水平重新購建與評估對象相同的全新資產所發生的費用。
②更新重置成本是指採用新型材料、現代建築或製造標准、新型設計、規格和技術等,以現行價格水平購建與評估對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資產所需的費用。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6-17 23:20 (1)重置成本計算。機器設備的重置成本包括購置或購建設備所發生的必要的、合理的直接成本費用、間接成本費用和因資金佔用所發生的資金成本。設備的直接成本一般包括:設備凈價,即購買或建造費用、運雜費、安裝費、基礎費及其他合理成本;間接成本一般包括:管理費用、設計費、工程監理費、保險費等。
①設備凈價。設備凈價的計算方法包括:直接法、物價指數法、重置核演算法、綜合估價法、重量估價法、類比估價法(指數估價法)。
A.直接法,獲得市場價格的渠道有市場詢價、使用價格資料。
B.物價指數法,物價指數可以分為定基本物價指數和環比物價指數。
採用定基物價指數計算重置成本的公式為:
重置成本=歷史成本×(當前年份指數/基年指數)
採用環比物價指數計算重置成本的公式為:
設備重置成本=原始成本×(P01×P21×......×Pnn-1)
其中Pnn-1代表n年對n-1年的環比物價指數。
C.重置核演算法,常用於確定非標、自製設備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由生產成本、銷售費用、利潤、稅金組成
❺ 重置成本法在房屋估價中的應用及分析
重置成本法是資產評估中的基本方法之一,使用比較廣泛。但在房屋估價中,該方法存在諸多的局限性,影響了評估結果的准確性。本文將評估實務中的一些具體做法加以總結、分析,對重置成本法進行了補充,並提出了建議,從而使評估結果更加准確、合理。
重置成本法系我國目前資產評估及房屋估價的規范方法之一,是資產評估中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但重置成本法在房屋評估的應用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何應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資產評估,資產評估操作規范的內容未能對房屋建築的具體的操作方法作出詳細的條款,致使評估人員在房屋建築的評估中眾說不一。為了正確理解和運用重置成本法去進行房屋的資產估價,本文將對重置成本法的概念和應用要點作一簡要的補充闡述、分析,並提出建議。
一、重置成本法的應用原理——近似理論
在目前的資產評估中,遇有大量的評估項目參與評估時所採取的評估方法只是利用評估基準日時市場同類型建築或通過案例求得的現行單方造價作為參照標准,再根據委估建築和參照建築之間所存在的條件差異,採用條件差異系數去修正參照建築的單方造價,從而求得委估項目的現行單方造價。這個方法稱之「單方造價比較法」,它是利用其它類似建築的單方造價通過差異調整來替代委估建築的實際造價,在資產評估中它是按照「替代原則」的理論去實現的,所求得的評物派估值也只是近似值,只要這個近似價值符合評估基準日時的市場價值標准,且誤差值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這個評估值就是正確的。按照這個方法求得的評估值既不是復原重置成本,也不是完全的更新重置成本,只是近似更新重置成本,因為它不是按照原設計編制的造價。對於個體建築的評估項目,即使按照原設計圖紙採用概預演算法去重新編制概預算,許多評估項目在建造時期的現場變更簽證也很難齊全,編制的造價也只能是近似准確。上述的「替代原則」和近似理論概念非常重要,它奠定了我們採用重置成本法去對房屋建築估價的應用基礎,下面列舉一些常用的房屋造價求取方法。
二、房屋造價的求取方法分析
在房屋建築的估價中,用重置成本法求取房屋評估值一般分為3個計算階段,即造價計算階段、重置價值計算階段和評估值計算階段。無論採用什麼方法去進行房屋價值評估,後兩個階段完全相同,所不同的就是造價計算所採用的計算方法各不相同。眾所周知,計算一個建築項目的工程造價的方法不外乎有預(結)算編製法、森陸竣工結算調整法、造價換演算法、工料機價值編製法、指數調整法、單方造價比較法等。另外還有一種概算指標編製法,它是屬於預(結)算編製法的另一種形式,它和概預 (結)算編製法的不同之處只是所採用的定額種類不同, 預(結)算編製法所採用的定額為建設預算定額,而概算指標編製法所採用的定額為建築設計概算指標定額。在企業的整體資產評估或群體建築的資產評估中,單方造價比較法應用最廣、也是行之有效的評估方法,指數調整法一般不提倡使用。總之,上述各種此螞頃造價計算方法的選用應根據所具備的評估資料的條件來確定,下面將對各種造價計算方法的適用條件進行分析。
1.概預(結)算編製法
按照資產評估的概念,概預 (結)算編製法不是一個正規的評估方法,在正常的情況下, 概預 (結)算只能作為房屋評估的依據資料,由委託方提供給評估人員,而不是評估人員必須做的工作,更不能將資產評估和概預 (結)算編制混為一談,除非在概預 (結)算資料未能保存,原圖紙及技術資料、定額資料非常齊全,編制量又不大的情況下可以採用。用設計概算指標去編制建築造價的方法更不能使用,因為設計概算指標是一個在進行房屋建築初步設計時的經濟控制指標,它不能代表房屋的實際價值,用這個指標去編制建築造價,很可能誤差太大而失去評估值的准確性。
2.竣工結算調整法
竣工結算調整法一般適用於原竣工結算數據齊全,准確可靠,距評估基準日又較近,現行建築造價變動幅差不大的房屋估價情況,通常可以採用不超過±5%的造價調整系數對原竣工結算進行調整求得委估建築的現行造價。如果上述條件不具備,建議慎用。
3.造價換演算法
造價換演算法實際上就是重套定額法,它按照原項目工程量套用現行預算定額去估算房屋現行造價的一種房屋估價方法,一般適用於單體建築的評估。當委估建築的建造期時過已久,概預算定額已有變動,其建築造價已有較大的變化,原竣工結算造價已無法作為評估依據時,一般可以採用造價換演算法。但是,必須在委估建築的各類技術資料齊全、原竣工結算資料完整的情況下採用此法,否則,不得使用。
4.工料機價值編製法
工料機價值編製法就是先將委估建築的人工、材料、機械三類費用分別計算而後再相加求出建築造價的方法,它一般適用於單體建築的評估。這個方法適用范圍很窄,因為這三類費用的原始數據很難齊全,准確度難以掌握,容易因數據資料的不完整或不準確而失去造價的正確性。只有在評估項目各相關資料齊備、數據准確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此法計算建築造價。否則,要慎重考慮。
5.指數調整法
(1) 指數調整法應用分析
指數調整法系按照賬面原值乘以建築調價系數去估算房屋現行造價的一種方法。它一般適用於群體建築的評估,也可用於單體建築的評估,但評估的可靠性較差。運用該方法進行房屋估價計算有兩個關鍵因素,即賬面原值和採用的調整系數,只有在賬面原值正確,採用的調整系數准確的前提下,這樣計算的結果才能准確可靠。在一個群體的房屋建築評估中,由於很多項目賬面值缺乏可靠性,有的調整系數不準確,應避免使用此法。
在不得已的情況必須採用指數調整法進行房屋估價時,應認真審核賬面原值及造價調整指數的正確性,只有在兩個因素相關關系符合評估要求的情況下才能使用此法進行房屋造價計算。
(2)計算方法
建築調價系數系由造價調整系數、前期和其它費用調整系數以及資金成本綜合調整系數等部分組成,前者系指在房屋建築建造過程中所耗費的建造成本在不同建造時期的比例關系;後者系指在房屋建築建造過程中建造成本以外所耗費的費用成本在不同建造時期的比例關系以及在不同建造時期資金成本綜合率的比例關系,還有其它方面的調整比例關系暫未考慮。在重置價值評估計算過程中,重置價值的調價系數應由建築綜合調價系數來表達,建築綜合調價系數可以近似地按下列公式計算。
C=C1×(1+Cq1) ×(1+Cz1)/ (1+Cq2) ×(1+Cz2)
Jc=Jz×C
C:建築綜合調價系數;
C1:評估基準日時的造價調整系數;
Cq1:評估基準日時的前期和其它費用系數;
Cz1:評估基準日時的資金成本綜合率;
Cq2:原前期和其它費用系數;
Cz2:原資金成本綜合率;
Jc:建築重置價值或建築單方重置價值;
Jz:建築賬面成本價值或建築賬面單方成本價值。
在房屋建築評估中,僅用一個造價調整系數去進行造價計算是不科學的。
例如,北京市某辦公樓,磚混結構,6層,層高3.0m,磚條形基礎365mm厚磚外牆,240厚磚內牆,鋼窗,包板木門,包門套,水磨石地面, 外牆水刷石,內牆噴大白漿,每層設有普通衛生間,水暖電配套齊全,建築面積3058平方米,竣工造價570409元,1985年12月竣工使用,評估基準日為2002年12月,現求評估基準日時的單方重置價值。
經測定評估基準日和房屋建造時的造價調整系數為531%,建造時期的前期和其它費用率為5.65%,計劃經濟時期的資金成本率應為0;評估基準日時的前期和其它費用率為7.86%,資金成本率為一年期5.49%的一半,即2.745%。則
當時的單方成本價=570409/3058=186.53元/m2,
建築綜合調價系數=531%×(1+7.68%)×(1+2.745%)/(1+5.64%)×(1+0%)
=531% ×107.68%×102.745%/105.64%×100.00
= 556.11%
評估基準日時的單方重置價值=186.53×556.11%
=998.25元/m2
重置價值=1037.31×3058
=3172093.98元
在使用造價指數進行房屋造價評估時,應注意造價指數的類別,要選擇相應類別的造價指數去調整,一般情況,造價指數按結構類型劃分可分為鋼筋混凝土框架、鋼筋混凝土排架、磚混、磚木等結構以及其它結構造價調整系數,構築物可按其相應結構類型調整系數套用或按其它結構調整系數套用。還要指出,國家有關部門公布的物價指數及環比指數、清產核資採用的固定資產調整指數不能使用。因為這些指數綜合范圍太廣,概念含糊,沒有針對性;還有按建築物用途劃分的造價系數例如倉庫、醫院、辦公樓、住宅、鍋爐房、車間等用途的造價系數也不能使用。因為房屋造價與結構構造有關,而與用途無關。
另外,建築造價和建築重置價值的含義應區別開來,建築造價增長了,重置價值不一定增長,因為當前期和其它費用率或資金成本率大幅度減少時,建築重置價值有可能還要降低。
6.單方造價比較法
單方造價比較法就是利用評估基準日時市場同類型房屋建築或由案例求得的單方造價作為參照標准,再根據委估建築和參照建築之間所存在的條件差異,採用條件差異系數去修正參照建築的單方造價,從而求得委估項目的現行單方造價的評估方法。它適用於群體建築的價值評估,應用范圍甚廣。採用該方法評估時確定建築單方造價的主要因素有兩個,一個是對比條件,另一個是對比系數。在選擇參照物時,要力求參照物的結構、裝修、配套設施等的構造簡單,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測定對比系數時,採用的數據要全面、可靠,包含的子目內容要明確;在評估操作上,要求做到計算程序簡明,操作方便,計算結果正確。
三、其它方面
1.前期和其它費用的確定
前期和其它工程費用,又稱間接工程費用,它是指一個建設項目在建設過程中除直接工程費用(即建安造價)以外所發生的與整個建設工程相關而又不能列入直接成本費用項目的其它費用支出,其中包括兩個部分,一部分系指能列入與工程相關的其它成本項目支出的費用,如設計費、勘察設計費、建設管理費、工程監理費等,另一部分為地方政府為整個社會建設和管理而收取的政策性費用,如規劃費、招投標費、質量監督費、人防費、消防費等。
在基本建設總概算中,概算總投資計劃分為兩個部分,即基本建設投資和生產准備投資,它們是兩個不同性質的投資,相互之間沒有任何相關關系。在當一個建設項目竣工交付使用時,要進行財務決算,將基本建設的決算投資轉入固定資產,其中的其它工程費用則分攤到相關的固定資產項目中去,而生產准備投資則轉入遞延資產,在以後的生產產品成本中攤銷。因此在資產評估中計算前期和其它費用時只能計算和基本建設投資相關的費用項目,而同期為生產准備所發生的一切費用,例如職工培訓費、勞保用品購置費、生產工具購置費、企業傢具購置費等不得計入。還有屬於機器設備的前期和其它費用項目亦不得列入。
前期和其它費用的計取標准同樣按其組成分為兩大部分,相關的其它成本項目支出的費用,一般按建設部、物價局或各主管部委制定的標准執行;地方政府收取的政策性費用則應按建築物所在地區的政府規定標准執行。
正規建設工程的其它成本支出費用標准根據各有關部委的規定綜合如下:
其它成本支出費用項目參考指標
費用名稱
參考指標
(按工程造價%)
參考文件
建設單位管理費
圖紙設計費
勘察設計費
建設監理費
1.0%~2.5%
1.5%~ 2.5%
0.4%~0.8%
0. 3%~2.5%
按各部委規定綜合確定
建設部[1992]價費字375號
建設部[1992]價費字375號
建設部[1992]價費字479號
2.資金成本費用的確定
資金成本系指資金投入後的時間收益,在資產評估中,可以按照當期的基本建設貸款利率計算,計息期限應為自工程開始建造之日起至形成還貸能力止所花費的時間,一般情況可按照合理的施工期限來計算,其計算標准為一個單項工程完工的施工周期。工業性建設項目,一般以一個生產車間為一個單項工程;民用建設項目,施工周期一般以一幢建築物及其室外配套工程完工為標准。
3.重置價值的計算精確度
重置價值的計算精確度是衡量整個評估質量的最關鍵的指標,有人對計算誤差的理解為誤差±10%是正常現象,誤差20%也可以,可是在眾多項目的評估中,經常出現不少項目的評估值連這個誤差都超過了,這就影響到整體的評估質量,這個問題非常突出,應引起高度重視。計算精度究竟達到什麼標准標准算合格,誤差怎樣控制,有待探討。
4.案例的編寫
編制案例的宗旨是為了對委估項目按不同結構類型求取評估計算的對比標准以及對在本次評估中所採用的各種計算方法舉例說明。用案例編制單方造價對比標准必須資料齊全、數據正確才能使標准准確,如果偏低或偏高都將誤導全盤,產生評估錯誤。大多數情況編制的造價標准偏低,原因是編制案例的方法選擇不當,編制資料不全,例如概預算資料不全,材料品種及數量資料不全,概算指標不準等。
5.技術說明方法和實際計算方法應一致
技術說明的方法與實際計算方法必須一致,有時評估報告中的技術說明所寫的評估方法是概預算編製法或造價換演算法,而在實際評估中,案例以外的其它眾多項目根本沒有也不可能採用這樣煩瑣的評估方法,這就影響評估報告的質量,技術說明中應實事求是地反映評估方法的實際情況。
四、建議
1.評估人員應正確理解重置成本法及所屬各種評估方法的使用范圍,正確選用各種評估方法去進行房屋建築的估價,建議盡量不用指數法,把握好評估計算的准確性。
2.每一個評估機構應制定一套完善的通用的「評估技術操作規程」,大的評估任務應單獨制定適合本任務的「技術方案」,並在評估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
3.加強市場的調查,做好評估資料的收集與管理,特別是全國各地的各類單方造價水準及概預算定額等資料用途最廣,要加強積累。
4.房屋建築的前期及其它費用標准全國各地基本相差不多,一般在6.5%~8.0%區間范圍內,其誤差不大,對評估值影響亦不大,是否可以固定一個取值范圍,一般情況可根據評估任務的大小、地區狀況在一定范圍內選用,而不必花費很多時間去做查詢工作。特殊情況還應進行查詢。
5.國家制定的評估規范應分為「評估技術操作規范」和「評估質量標准規范」兩種,「評估技術操作規范」按流動資產、機器設備、房屋建築三個專業分開制定,操作條款應盡量細化,便於評估操作; 「評估質量標准規范」應明確評估質量需要達到的標准。
❻ 怎樣選用合適的重置成本法
對於已淘汰的產品,或是進口車輛查詢不到現時市場價格時,物價指數法 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❼ 土地增值稅重置成本法怎麼計算
評估價值=重置成本×(1-綜合貶值率) (1-2)
評估中,通常將(1-綜合貶值率)稱為成新率。所以,上述公式可寫成
評估價值=重置成本×成新率(1-3)
【拓展資料】
①實體性貶值。設備的實體性貶值是指資產在存放或使用過程中,由於使用磨損和自然力的作用,造成實體損耗而引起的貶值。實體性貶值的估算,一般由具有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對設備的主要部位進行技術鑒定並綜合分析其使用、維護、修理、改造等情況,並考慮物質壽命等因素,將評估對象與全新狀態相比較,考慮由於使用磨損和自然損耗時設備的功能、使用效率的影響程度,判斷設備的成新率,從而估算實體性貶值。計算公式
設備實體性貶值=重置成本×(1-成新率) (1-4)
或
式中 殘值—指被評估資產在清理報廢時收回的現金凈額;
預計使用年限—綜合考慮經濟和物質壽命,即設備的有效使用的壽命。
②功能性貶值。由於無形損耗而引起價值的損失稱為功能性貶值。估算功能性貶值時,主要根據設備的效用、生產能力和工耗、物耗、能耗水平等功能方面的差異造成的成本增加和效益降低,相應確定功能性貶值額。同時,還要重視技術進步因素,注意替代設備、替代技術、替代產品的影響,以及行業技術裝備水平現狀和資產更新換代速度。
通常功能性貶值的估算步驟。
i.被評估設備的年運營成本與功能相同、但性能更好的新設備的年運營成本比較。
ii.計算兩者設備的運營成本差異,確定凈超額運營成本。凈超額運營成本是超額運營成本扣除所得稅以後的余額。
iii.估計被評估設備的剩餘壽命。
❽ 簡述運用重置成本法進行資產評估的基本步驟
重置成本法評估步驟如下:
1、根據被評估資產的基本特徵或基本情況,運用評估基準日或最接近評估基準日的市價估算重置成本價;
2、估算確定被評估資產的總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和尚可使用年限,估算成新率;
3、估算被評估資產的有形損耗和功能性損耗,如現場觀察法、技術分析法等,對成新率進行調整;
4、估算確認被評估資產的凈價。
❾ 重置成本估算方法有什麼法
重置成本估算方法有:
(1)直接法
也稱重置核演算法、細節分鋒卜納析法。它是按照物品的成本構成,把以現行市場價格計算的全部構建支出按都計入成本的形式,將總成本區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來估算重置成本的一種方法。比如組裝弊宴電腦
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構成物品成本的支出部分
間接成本是購買資產而發生的管理費。
(2)價格指數調整法
它是在物品原始成本基礎上,運用價格指數確定其重置成本的方法。
或者重置成本=原始成本×(1+價格變動指數)
原始成本要准確,價格指數採用物品的個別價格指數或者分類價格指數
(3)功能價值法
也稱生產能力比例法,這種方法的依據是一項資產的生產能力銀沒與製造成本是簡單的線性關系。
這種方法的前提是:生產能力與成本之間成線性關系,生產能力越大,成本越高,而且成正比例關系。
(4)規模經濟效益指數法
規模經濟效益指數是指根據設備的生產能力與價格的比例關系來確定重置成本的方法。
被估計設備的重置成本=參照物設備的重置成本*(被評估設備的產量/參照物設備的產量)^規模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