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成本是什麼意思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1)宜家的成本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按概念形成可分為理論成本和應用成本。
2.按應用情況可分為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產生依據可分為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
4.按發生情況可分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時間可分為歷史成本和未來成本。
6.按計量單位可分為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7.按計算根據可分為個別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包括的范圍可分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產過程中的順序關系可分為車間成本和工廠成本。
10.按生產經營范圍,可分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11.按與收益的關系可分為已耗成本和未耗成本。
12.按與決策的關系,可分為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本。
13.按與現金支出關系,可分為付現成本和沉沒成本。
14.按與計劃的關系,可分為計劃成本和預計成本。
15.按數量變化關系,可分為邊際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別成本。
16.按可否免除,可分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按可否推遲發生,可分為可遞延成本和預計成本。
18.按發生可否加以控制,可分為可控成本與不可控成本。
19.按形態,可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發生與產品生產的關系,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21.按產品成本的構成情況,可分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由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稱為沉沒成本。
B. 成本是什麼意思
成本是製造一種產品所需要的全部費用。
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
成本分類
按概念形成可分為理論成本和應用成本,按應用情況可分為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按產生依據可分為實際成本和估計成本,按發生情況可分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按形成時間可分為歷史成本和未來成本,按計量單位可分為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經濟學家眼中的成本與會計賬戶上規定的成本,即經濟成本與會計成本,二者在含義上存在較大差異。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會計賬戶,它記錄了企業在過去一段時期內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的實際支出,這些支出被稱為會計成本,會計成本常被用於對以往經濟行為的審核和評價。
C. 成本是什麼意思呢
生產某一產品所耗費的全部費用。
讀音:chéng běn。
例句:經營管理,成本分析,要追根究底,分析到最後一點。
近義:老本本錢。
反義:利潤。
成本的構成內容:
成本的構成內容要服從管理的需要,並且隨著管理的發展而發展。國家規定成本的構成內容主要包括:
①原料、材料、燃料等費用,表現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對象的價值。
②折舊費用,表現商品生產中已耗費的勞動對象的價值。
③工資,表現生產者的必要勞動所創造的價值。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促使企業厲行節約,減少損失,加強企業的經濟責任,對於一些不形成產品價值的損失性支出(如工業企業里的廢品損失、停工損失等),也列入產品成本之中。此外,對某些應從為社會創造的價值中進行分配的部分(如財產的保險費用等)也列入產品成本。
這說明產品成本的實際內容,一方面要求反映成本的客觀經濟實質,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國家的分配方針和財務管理制度規定,把某些不屬於C+V的內容列入成本,而把某些屬於活勞動耗費性質的費用列為營業外支出或從留利中開支。
D. 成本是什麼意思
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
成本的影響作用:
1、成本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2、成本是制訂產品價格的基礎。
3、成本是計算企業盈虧的依據。
4、成本是企業進行決策的依據。
5、成本是綜合反映企業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
6、藉助成本可以反映國家和企業經濟活動中「投入」和「產出」的關系。它也是衡量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的一項綜合指標,因為它可以反映企業勞動生產率高低、原料和勞動力的消耗狀況、設備利用率、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高低。
E. 成本是什麼意思
假如你去賣東西,你進貨的錢叫做成本,別人買走給你的錢(多出來那一部分)叫做利潤。
好像是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