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般納稅人總成本怎麼計算
一般納稅人總成本可以通過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單位賣談粗變動成本×產品總量來計算。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在相關范圍內,固定成本總額不變,單侍擾位固定成本隨產量的增加而減少,單位變動成本不變,變動成本總額隨產量中鎮的增加而增加。
B. 個人所得稅申報的成本怎麼算
法律主觀:
個悉輪人所得稅 的申報方式: (1)本人直接申報納稅。 (2)委託他人申報納稅。 (3)郵寄申報。對採取郵寄申報納稅的,以寄出地的郵戳為實際申報日期。
法律客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 個人所得稅法 》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 工資 、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 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 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森鉛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 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 養老保險 、基本 醫療保險 、 失睜春信業保險 等 社會保險 費和 住房公積金 等; 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 住房貸款 利息或者住房租金、 贍養老人 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C. 稅收計算公式是什麼
稅收一般=總額×稅率。
1、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 此處稅率為17%,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進口貨物,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宏巧告(+消費稅);小規模納稅人,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2、一般情況,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 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徵收率),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組成計稅價格=(材料寬型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 ;從量計征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單位稅額
3、關稅從價計征,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適用稅率,從量計征,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關稅單位稅額,復合計征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關稅單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格×適用稅率
4、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月預繳額=月應納稅所得額×25%,月應納稅所得額=上年應納稅所得額×1/12
5、個人所蔽明得稅,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稿酬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使用稅率×(1—30%),其他各項所得: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使用稅率。
D. 企業稅收是如何進行計算
稅收是國家實現再分配的重要手段,而企業稅收也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如比較常見的消搭戚氏費稅、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等,但這些稅收是怎麼進行計算的?下面我來為你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一、增值稅
1、一般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項稅額—進項稅
銷項稅額=銷售額×稅率此處稅率為17%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禁止抵扣人進項稅額=當月全部的進項稅額×(當月免稅項目銷售額,非應稅項目營業額的合計÷當月全部銷售,營業額合計)
2、進口貨物
應納稅額=組成計稅價格×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消費稅)
3、小規模納稅人
應納稅額=銷售額×徵收率
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徵收率)
二、消費稅
1、一般情況:
應納稅額=銷售額×稅率
不含稅銷售額=含稅銷售額÷(1+增值稅稅率或徵收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利潤)÷(1—消費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成本×(1+成本利潤率)÷(1—消費稅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材料成本+加工費)÷(1—消費稅稅率)
組成計稅價格=(關稅完稅價格+關稅)÷(1—消費稅稅率)
2、從量計征
應納稅額=銷售數量×單位稅額
三、關稅
1、從價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仔鍵物數量×單位完稅價×適用稅率
2、從量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關稅單位稅額
3、復合計征
應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知散×關稅單位稅額+應稅進口貨物數量×單位完稅價格×適用稅率
四、企業所得稅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准予扣除項目金額
應納稅所得額=利潤總額+納稅調整增加額—納稅調整減少額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
月預繳額=月應納稅所得額×25%
月應納稅所得額=上年應納稅所得額×1/12
E. 企業稅務成本怎麼計算
核算方法: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森型殲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租寬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此沖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F. 含稅成本如何計算
產品成本價包括原料價格、直接人工成本、管理費用、固定資產折舊費。稅價即(營業稅)銷項稅售價百份之五。
不過,購買原料價格就包含稅務,供應商當時成交時應該提供增殖稅發票,所以制定現在成品價格時候不用考慮再交納稅,但年度利潤就百份之25的上繳稅務。一些用於公共事業慈善的支出可以在利潤中減少相應該交納的利潤額。
(6)稅收總成本怎麼算啊擴展閱讀:
含稅價包含的是增值稅即零售價,部分徵收消費稅的貨物除了增值稅也包含了消費稅,但不包括價外費用,如包裝,裝卸費等,
銷售商開具的普通發票上的金額即為含稅價而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為不含稅價,因為增值稅額單獨列出一般情況下,零售、銷售給小規模、個體納稅人、一並收入的價外款、貨物包裝押金都是含稅價格。
但是也有特殊情況,比如沒有開具發票,但是視同銷售應該計算增值稅的時候就應該是不開發票但是同樣計算到含稅銷售額中。
G. 怎麼算成本與稅額!
1
進項額:7500*11.2
2
進項稅額:7500*11.2*13%
3
銷項額:4200*33.93
4
銷項稅額:4200*33.93/(1+17%)*17%
5
增值稅:4-2
所得稅:(4200*33.93/1+17%-7500*11.2)*33%
6
成本價:1.62*11.2*(1+17%)
本人是學員,以上答案僅供參考。
H. 稅務成本包括哪些如何計算請列出計算公式,謝謝啦!採納後會給財富值的··急急急!
稅務成本指納稅人為履行納稅義務所付出的耗費。納稅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按稅法要求進行稅務登記、建立賬冊及進行收入與成本的記錄和核算等的支出;
(2)因申報納稅而聘請會計師或稅務顧問所花費的時間、精力和貨幣支出;
(3)繳納稅款時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及耗費的時間和精力;
(4)為合理避稅進行稅務籌劃及發生稅務糾紛時聘請律師發生的支出。
(5)因了解稅制而發生的學習成本。一般而言,納稅成本要比政府的征稅成本大的多。
I. 如何計算企業所得稅的成本
所得稅的成本毀唯是按照稅法要求的口徑計算得出的,當財務會計成本與所得稅的規定有沖突時,要調整為所得稅成本。
如果你單位會計上的成本與費用總和的構成與所得稅法上的規定有出路時就不能直接用,要調整為所得稅成本時才能使用,
用企業實現的收入扣纖埋培除調整後的所得稅成本即為應納稅所得額,根據應納液掘稅所得額*相應的稅率=應納所得稅額
J. 稅收成本怎麼計算
稅收成本=(20000*3000/1.17*17%)*(10%/12*6)=435897.44元
註:算式中的10%為一年期貸款利率,(10%/12*6)將貸款利率換算為半年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