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米 2021 年一季度財報營收 768.8 億,智能手機業務達 515 億元,還有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小米2021年一杜財政報營收768.8億智能手機業務515億元,還有值得關注的那就是小米智能汽車。和小米。智能手環。
這一次小米的營收和增長都可以說是極其的高。要知道這可僅僅是Q1市場,
就實現了769億元的營收。對於這個增量,我認為小米是猜坦早有預期並且早有準備的
這一次小米的營收和增長都可以說是早兆檔極其的高。要知道這可僅僅是Q1市場,
就實現了769億元的營收。對於這個增量,我認為小米是早有預期並且早有準備的。
這也是值得我們去關注的所以說在於現在小米的企業發展的非常的好穩重而且尤其是陸亂米家產品都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貼近我們的生活智能家居。
『貳』 小米華為蘋果的研發支出對比
據公開數據,以下是小米、華為和蘋果的研發支出對比情況:
1. 小米:2020年小米的研發支出為33.7億元人民幣,占營收比例為7.4%。
2. 華為:2020年華團咐型為的研發支出為1413億元人民幣簡姿,占營收比例為16.1%。華為長期致力於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在5G、晶元、人工智慧等領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3. 蘋果:2020年蘋果的研發支出為187.91億美元,占營收比例為8.2%。蘋果一直注重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不斷推出具有影響力的新塌猜品。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華為的研發投入遠高於小米和蘋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公司的業務模式、市場定位和競爭戰略等都不同,因此研發支出對比並不是唯一衡量企業實力的指標。
『叄』 運輸成本占總成本的多少
40%左右。運輸費用占物仔飢咐流費用比重較大,有全國肢頌物流公念純司統計數據調查結果表明,運輸成本占物流總成本的40%左右,是影響物流費用的重要因素。
『肆』 小米手機的盈利方式
小米的運營模式是與傳統手機廠商如中興、華為、酷派、聯想完全不同的。小米採取的是輕資產運營模式,自己負責研發、設計、售後服務等,生產、物流配送環節全部都是外包。小米採用外包的形式減少了固定成本的投入和攤銷,甩開最重、最積壓資金的部分。
在產品研發和設計上,正如前文提到的,小米用戶的參與度是非常高的,整個過程可以說是由小米研發人員和用戶共同完成的。這也是與傳統手機廠商完全不同。
在存貨和供應鏈管理上,小米借鑒了「按需定製」的戴爾模式的供應鏈管理,力圖實現零庫存,按需定製。每周二中午12點,小米官網都會放出一批手機產品,具體型號和數量提前在論壇發布,這數字是由小米倉儲中心反饋的庫存數據決定的。
這個預約數字是小米重要的生產計劃制定指標之一,基於這個指標以及當周銷售額、網路指數、論壇帖子數量等等,小米會計算出三個月之後的產量和開放購買的數量,並製作出相應的生產計劃表。之後就是根據計劃表進行零部件的采購,如向夏普采購屏幕、向高通采購晶元、向索尼采購攝像頭等等,共計采購600多種元器件,最後再由英華達和富士康代工生產。
小米的銷售方式也與傳統手機廠商不同,小米以電商渠道為主,除了自己的電商網站小米網以外,小米也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上銷售。小米手機1推出的時候,其物流和配送是由凡客誠品全資自建的配送公司如風達負責,之後順豐、申通、圓通、郵政等也成為了小米的第三方配送公司。線下方面,小米沒有自己的線下店,主要是借力電信運營商的線下渠道。2012年小米總銷售量的70%是通過電商渠道完成的,運營商渠道佔30%。
2.商業模式和盈利來源
在思考小米的商業模式時,小米團隊認為在這個智能設備時代,比拼的已不單單是硬體性能、硬體配置,還要講研究軟體的用戶體驗,包括軟硬體結合的流暢配合,以及它後面的互聯網模式和互聯網服務等未來各種增值服務。
到2014年,真正將「軟體+硬體+互聯網服務」融合好的也僅有蘋果。小米力圖學習蘋果,將小米的商業模式簡化為「軟體+硬體+互聯網服務」鐵人三項。即從應用軟體到系統層面再到最後的硬體,試圖在一個大的安卓生態系統中構建一個由小米手機、MIUI、小米盒子、商城、雲服務和開發者組成的生態圈。
然而,雷軍認為,小米與蘋果的不同在於,小米並非圍繞硬體盈利進行運營布局,而是由硬體延展向軟體、服務盈利,不追究依賴硬體利潤。即採用「Free+Premium」的模式,先通過不賺錢或賺錢很少的硬體圈住大量用戶,在通過提供收費軟體、增值服務。配件等方式變現。
但想要僅憑軟體盈利並非易事,生態系統的建立亦非朝夕之間。以擁有非常健康生態系統的蘋果為例,其2013財年的軟體服務和其他音樂相關產品及服務的收入只佔該財年總營收的9.4%,配件收入佔3.3%,剩下的87.3%都是由各種硬體設備貢獻的。何況,相比蘋果IOS,安卓平台上能賺錢的開發者甚少。小米想要憑借軟體和互聯網服務盈利,還尚待時日。
截止2014年,小米盈利的主要來源還是硬體。以小米手機1為例,最初定價是按照銷售30萬台來計算成本,在進行了費用攤銷後,確實沒有什麼利潤空間。然而,當銷售超過30萬後,采購成本隨之下降,費用攤銷也已完成,這是基本可達到盈虧平衡。
此外,根據摩爾定律,元器件的成本在不斷下降,手機定價時是成本價,經過一個季度降點價,在經過一個季度再降點價,企業就能獲得一個合理的利潤。何況,在新品問世初期,小米通常會採取飢餓營銷策略,並不會大規模量產,而等到大規模用戶能購買到產品時,元器件的成本早比定價時又下降了不少。
這種盈利模式關鍵在於拉長產品的生命周期,因為生命周期被拉長,摩爾定律才能開始發揮作用,企業才能因為邊際成本的遞減而擁有充足的調價空間,從而保證盈利。因此,小米會在後期適當提高手機的性能,在保證正常利潤的情況下,將手機的性價比保持在同等價位中最高的水平。
『伍』 小米12SUltra硬體成本3500元,六千起售還均攤了哪些成本
小米12SUltra硬體成本3500元,六千緩升起售還均攤了如下的成本。
一、研發成本
銷售成本需要給渠道商一部分返利,這樣的話,渠道商們就會全力推銷。手機製造商要在線下開拓新的市場,旁哪飢就必須要有充足的利潤,否則很難在線下市場上立足。
運輸成本是運輸業完成客貨運輸所支出的各項費用的總和,這在手機定價中也是占據了一定因素的,因為現在的物流要求越來越高,很多消費者都是要求次日達。
『陸』 小米發布2022一季度財報 總營收同比下滑4.6%
5月19日,小米集團(1810.HK,小米集團-W)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
財報表現不盡如人意:總營收達734億元,同比下滑4.6%;期內虧損5.3億,去年同期盈利77.89億元,經調整凈利潤達29億元,同比下滑52.9%。
“疫情導致很多門店處於關閉狀態,對購買慾望產生較大影響。目前疫情給小米業績帶來了困難,這是事實。”在電話會議中,小米總裁王翔坦言。由於核心零部件供應持續短缺、新冠疫情反復和宏觀經濟環境影響,小米手機出貨量在一季度承壓,同比下滑22.1%。
王翔表示,有信心相信疫情會過去,將在重點領域里持續投入,降本增效,提升整個集團運營的效率。他也提到,影響一季度的外部因素在二季度是否會有所改善仍存不確定,小米將保持觀察。
手機出貨量下滑,王翔:最大原因還是“缺芯”
從收入結構來看,小米的收入主要分為 智能手機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互聯網服務與其他業務四塊。
根據財報,凈利潤下滑主要由於投資虧損和各類開支增加導致。一季度,小米錄得大幅投資虧損達到35.5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20.6億元。權益法入賬投資虧損2.013億元,去年同期則為虧損900萬元,主要因為愛奇藝和金山雲等若干被投資公司虧損。
研發開渣亂租支由去年同期的30億元增加16.0%至35億元,小米稱,主要由於研發人員薪酬增加和智能電動汽車等創新業務相關的研發開支增加。
銷售及推廣開支由去年同期的42億元增加26.2%至53億元,主要是由於宣傳與廣告開支上升及境外物流單位成本增加。宣傳與廣告開支由去年同期的11億元增加47.9%至17億元,主要由於一季度海外推廣開支增加。
行政開支由去年一季度的10億元增加26.0%至12億元,主要原因是行政管理人員薪酬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小米手機業務受到疫情較大影響。總收入同比降低11.1%,為458億元,主要是由於智能手機出貨量有所下降,部分被智能手機平均售價上升所抵銷。手機出貨量則同比減少22.1%,為3850萬台,主要由於核心零部件供應持續短缺、新冠疫情反復和宏觀經濟環境導致。
智能手機平均售價則上升至1188.5元,同比增長14.1%,主要由於中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占智能手機總出貨量的比例增加導致。
王翔稱,影響一季度手機出貨量的最大原因是低端晶元缺貨,不過他認為這種情況在二季度會得到改善。同時,線下店也是小米開拓新用戶的重要渠道,疫情所導致的線下店關閉,給業績帶來了更多不確定性。
在手機市場整體疲軟的背景下,幾乎所有廠商都不太好過。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的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市場一季度表現持續落後於全球市場,僅出貨7560萬台,同比下滑18%,環比下滑13%。小米在整體出貨量的排名掉到了國內第五名的位置,市佔率為13.9%。
海外市場收入佔比超50%,回應稱印度已解除資金凍結
雖然總營收和凈利潤均雙雙下滑,但外界對小米本季度表現主要歸因於疫情和大環境影響,市場仍然有一定樂觀情緒。
財報顯示,小米此前堅持的高端化戰略見成效。一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機平均售價同⽐增⻓14.1%達1189元。同時,小米中國大陸地區定價在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價在300歐元或以上的高端智陪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近400萬台。據第三方數據,小米在國內定價4000元至6000元價格段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位列安卓智能手機廠商第一。
同時,小米在海外市場的市佔率不斷提升。王翔表示,小米手機出貨量在全球49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前三,68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前五。在歐洲市場的市佔率已經近20%。一季度,小米境外收入375億元,占總收入比重達51.1%。
月活用戶數量也有所增加。全球及中國大陸MIUI月活用戶均創歷史新高。全球MIUI月活用戶達5.29億,同比增長1.04億。大陸MIUI月活用戶1.36億,凈新增月活用戶數580萬,連續六個季度環比遞增。
針對外界關注的印度如兆業務,王翔也作出回應。他表示,印度是小米非常重要的市場,公司已經連續三年成為當地領先的智能手機廠商。從市場角度看,疫情的影響仍在,且印度對性價比要求較高,低端晶元的短缺給印度的團隊和市場造成了一些困難。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印度稱小米技術印度私人有限公司涉嫌向外國實體非法匯款,已從小米方面的當地銀行賬戶中扣押了7.25億美元(約48億元人民幣)的資產。
對此,王翔回應稱,小米集團是非常合法合規經營的企業,稅務及支出均嚴格按照駐在國的法律及相關規定進行,數據也經過了三方權威機構的審批,“因此我們認為並不存在違規的問題。”
他表示,公司在與印度有關當局坦誠溝通的同時,也通過法律渠道進行申訴,目前相關部門已經解除了對公司7.25億美元資金的凍結,會持續保持和印度方面坦誠溝通,希望能達成共識。
而對於萬眾矚目的小米汽車,王翔則表示,目前沒有可以公布的新進展。“小米正持續投入資源進行核心技術研發。目前仍保持原定交付計劃不變,正在全力以赴按計劃進行。”此前小米曾稱,小米汽車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
一季度薪酬開支增加13.3%
財報顯示,截至3月31日,小米擁有33793名全職雇員,其中31165名位於中國大陸,主要在北京總部,其餘主要分布在印度及印度尼西亞,其中研發人員共15002人。小米稱,預期會繼續在大陸及全球主要目標市場增聘人手。
截至3月31日,18861名雇員持有以股份為基礎的獎勵。一季度小米薪酬開支總額(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為39億元,較2021年第四季度增加13.3%。
『柒』 小米集團2021財報,總營收3283億元,凈利潤220億元
【互聯網早報埋鄭】
1、小米集團發布2021年財報:總營收3283億元、凈利潤220億元,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1.9億台、市佔率14.1%均創 歷史 新高
2、阿里巴巴宣布彎銷頌擴大股份回購規模至250億美元,創中概股最大規模回購 歷史 紀錄
3、豆瓣宣布解散15個問題小組,此前網信辦督導組已進駐
4、恆大 汽車 召開動員大會,許家印誓言6月22日一定要實現恆馳5量產
5、釘釘召開2022發布會:品牌全新升級,首次發布生態戰略,宣布將商業化
6、拼多多2021年訂單數達610億件,年成交額(GMV)為24410億元
7、realme雙旗艦新品:潮玩電競旗艦真我GT Neo3和首款旗艦降噪耳機真我Buds Air3正式發布
8、比亞迪官宣DM-i車型首次獲得海外訂單,首批500輛秦/宋PLUS DM-i將出口哥倫比亞
9、騰訊音樂2021年Q4在線音樂付費用戶數斗態達7620萬再創新高,計劃以介紹形式赴港二次上市
10、同程旅行:2021年經調凈利潤12.96億元,年付費用戶近2億人創 歷史 新高
11、銀保監會批復同意國民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注冊資本111.5億元
12、上交所對*ST新億作出終止上市決定,2022年A股首家強制退市公司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