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生產成本按什麼價值去回答
擴展閱讀
方舟手機版石油怎麼用 2025-05-20 01:04:51
濟南無痛人流需多少費用 2025-05-20 00:57:01

生產成本按什麼價值去回答

發布時間: 2023-04-27 05:48:09

1. 計算生產某設備的入賬成本時,應該以那個價值入賬啊

按照公允價值450000元入賬
舉個例子,沒埋拆一張辦公桌市場價值200,液燃雙方協議作價20000,若按20000作為入賬成本,你覺枯棗得合理么

2. 成本價格和生產價格的區別

生產是你在生產的時候有料多少所產生的費用,成本是你做好以後一共用的費用!比如:一張紙它的原材料成本是一分錢,這就是生產價格,生產成以後你得要加上工人的費用一分錢,和自己所耗費的時間精力一分錢等,加起來這就是成本價格。
拓展資料
一、生產成本和生產費用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從反映的內容來看,生產費用要素反映的內容包括企業發生的全部生產費用,如采購材料,無論是產品生產的直接材料還是間接材料,還是固定資產維修或專項工程等。又例如,工資支出,不僅包括產品生產的工資支出,還包括非產品生產的工資支出。而成本項目中反映的原材料僅指構成產品實體(或主要成分)的原材料費用,工資費用僅指直接生產工人的工資。
其次,從覆蓋范圍來看。生產費用要素反映的是某一時期(月、季、年)內企業實際發生的生產費用,而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成本,是指某一時期某種產品所應負擔的費用。雖然兩者都反映了某一期間的費用,但前者包括的是待攤費用的攤銷數和預提費用的計提數。
二、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之間的差異。
生產成本是直接用於產品生產的材料成本,也就是構成產品實體的材料成本,(包括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實際消耗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外購半成品,燃料,動力包裝物以及其它直接材料)和直接參加產品生產的工人工資以及按生產工人的工資總額和規定的比例計提的職工福利費。
製造費用是輔助生產成本,指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所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包括生產單位管理人員工資福利,生產用的固定資產折舊費,資源有償使用費,租賃費,修理費低值易耗品,勞保費季節性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等,製造費用不能直接計入產品成本中,必須按發生費用的地點進行歸集,月度終了。再運用某種方法分配到各產品成本中去。
三、生產成本—製造費用(二級科目)和製造費用的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1 . 聯系。」 生產成本「和」製造費用「屬於成本類科目,其用途是歸集各項生產費用,計算產品的成本。」生產成本「的成本項目中包括了」製造費用「。
2.區別。會計的具體內容和程序各不相同。也就是說核算的具體內容和程序不同,」製造費用「賬戶只反映車間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生產成本「歸集生產的全部費用,包括了製造費用。企業生產過程中發生的製造費用先在」製造費用「賬戶歸集,期末再按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結轉到「生產成本」的各產品明細賬中,與先期計入生產成本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一起匯總計算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
所以說,看似簡單的一個生產成本科目,涉及到的會計知識點這么多,如果沒有接觸過工業企業的會計,確實不太好理解。在理解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生產流水線」這個點去結合理解,即我們一個商品的產生過程,這樣去理解生產成本科目,或許沒有接觸過工業企業的賬務,也能有更多更深入的解讀。當然,有機會的話,還是可以到生產型企業去實踐,這樣就能更好的解讀「生產科目」了。


3. 生產成本包括哪些內容

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工資、其他直接費用以及分配轉入的間接費用; 貸方登記轉入「庫存商品」賬戶的完工產品的製造成本。

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期末借方余額表示生產過程尚未完工產品的成本, 即期末在產品成本。該賬戶的明細分類賬應按產品品種分別設置。

構成:

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部分組成。直接材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對象,通過加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它們的使用價值隨之變成了另一種使用價值;直接人工是指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資源,可用工資額和福利費等計算。

製造費用則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廠房、機器、車輛及設備等設施及機物料和輔料,它們的耗用一部分是通過折舊方式計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過維修、定額費用、機物料耗用和輔料耗用等方式計入成本。

4. 生產成本計算價值的嗎

生產成本計算價值。生產成本就是以價值來衡量的。

在現代會計學中,對「成本計算」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狹義的成本計算是指一般意義上的成本核算,即歸集和分配實際成本費用的過程;廣義的成本計算是指現代意義上的成本管理系統,這個系統是由成本核運算元系統、成本計劃子系統、成本控制子系統和成本考核子系統有機結合而成的。而管理會計中使用的是廣義成本計算概念。

生產成本計算規范要求

1、合理確定成本計算對象

所謂成本計算對象,就是費用歸集的對象.或者說是成本歸屬的對象。進行成本計算,必須首先確定成本計算對象。如果成本計算對象確定得不準確或不恰當,就會大大增加成本計算的難度,計算出來的成本不能滿足企業管理的需要,甚至不能完成成本計算的任務。

如何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呢?一般來說,成本計算的對象就是各種耗費的受益物,也就是耗費各種投入品後形成的產出物,是"製造"活動取得的直接成果,即"產品"。如工廠生產的工業品、農場生產的糧食、學校培養的學生、文藝組織攝制的電影、電視劇、演出的劇目等,都是一種"產品",都是成本的計算對象。

2、恰當確定成本計算期

所謂成本計算期,就是多長時間計算一次成本。從理論上說,產品成本計算期應該與產品的生產周期相--致。但這種情況只適合於企業的生產過程為一批(件)接一批(件),即第一批(件)完工了再生產第二批(件)的情況。而事實上現代企業的生產大都採用流水線的形式,不是一批接-批地生產,而是不斷投產,不斷完工,綿延不斷,無法分清前後批次。在這種情況下,按批計算成本顯然是很困難的,只有人為地劃分成本計算期(一般是以--個月作為一個成本計算期),成本計算才有可行性。

3、正確選擇成本計算的方法

由於企業的情況千差萬別,成本的具體計算方式也不可能有一個統一慧卜嫌的模式。經過人們的長期實踐,形成了幾種常用的成本計算方法,即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等。

恰當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企業的規模、生產組織形式和技術特點不弊沖同,成本計算的對象也會不--樣。例如,有的企業只生產最終的產成品,而有的企業除生產最終的產成品外,還生產各種各樣的半成品。有的企業是採用大批量生產,而有的企業是採用小批量生產,甚至是單件生產等。

如果企業的產品不是成批生產,且只有一個步驟,一般可以直接以產品品種為成本計算對象,這種方法稱為品種法。如果產品生產是以按批生產為主,則以批次作為成本的計算對象,這種方法稱為分批法。

如果產品生產要分成若干個步驟,中間有半成品,並且產品是連續不斷的大量生產或大批量的生產,則以每個步驟的半成品和最終產品為成本的計算對象,這種方法稱為分步法。

4、合理設置成本項目

為了比較全面、系前手統地反映產品的成本耗費情況,使成本計算能提供比較豐富的信息,在計算產品成本時,不僅要計算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而且要對 總成本按用途分類,以反映產品成本的組成和結構。這樣,便於我們對成本進行控制,也便於我們分析產品生產中的經濟效益問題和對生產部門進行考核評價。

在計算產品成本時,一般把成本分成三個項目,即:

①直接材料; ②直接人工; ③製造費用。

有的企業規模比較大,生產過程比較復雜,成本項目分得比較細。如果單位的規模很小,生產過程也很簡單,可以只劃分為兩個項目,即:

①材料費用; ②其他費用。

5、合理選定費用分配標准

生產過程往往是比較復雜的,一項費用發生後,其用途往往不止一個,生產的產品不止一種,成本計算的對象也不止一個。這樣,一項費用發生後,往往不能直接地、全部地記入反映某一個對象的明細賬戶,而需要把這項費用在幾個對象之間進行分配。

生產成本計算單位

成本計算對象的計量單位。可以是實物單位,也可以是相對單位。實物單位如件、台、公斤、噸、千瓦小時等。相對單位以標准實物單位表示,標准實物量換算公式為:

標准實物量=實物量×換算系數

確定成本計算單位是為了計算產品的單位成本,以利於成本的比較分析。單位確定是否正確合理,尤其是相對單位,對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有一定影響。

成本計算單位有時也可理解為擔負成本責任的單位,如以車間或小組為單位計算成本,這里的單位具有成本中心的涵義

5. 如何計算生產成本

期初在產品成本 + 本期發生生產費用 = 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期末在產品成本

生產成本是生產單位為生產產品或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包括各項直接支出和製造費用。直接支出包括直接材料(原材料、輔助材料、備品備件、燃料及動力等)、直接工資(生產人員的工資、補貼)、其他直接支出(如福利費);

製造費用是指企業內的分廠、車間為組織和管理生產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分廠、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折舊費及其他製造費用(辦公費、差旅費、勞保費等)。

為了核算生產成本,可設置生產成本賬戶進行核算,並可以分設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賬戶核算。製造費用在未計入各產品成本計算對象之前,應先在製造費用賬戶中進行歸集核算,然後再按一定標准分配計入各產品成本之中。

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加上期初在產品成本,減去期末在產品成本,便能計算出本期完工產品成本。

(5)生產成本按什麼價值去回答擴展閱讀:

生產成本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品成本是衡量生產消耗的補償尺度,企業必須以產品銷售收入抵補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各項支出,才能確定盈利,因此在企業成本管理中生產成本的控制是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

生產成本法是目前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用生產成本法計算成本時,只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直接材料費用、直接人工費用和製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而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銷售費用不計入產品成本,而是作為當期費用直接計入當期損益。

生產成本是工業企業為生產一定種類、一定數量的產品所發生的直接費用、直接人工和間接製造費用的總和。

企業原材料消耗水平,設備利用好壞,勞動生產率的高低,產品技術水平是否先進等,都會通過生產成本反映出來。換言之,生產成本的控制能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效果。

6. 關於生產成本的問題

不是說生產成本減少
而是把生產成本轉換成商品的賀局價值了
你生產出圓薯來的產品是需要出售的吧 這時候這橘拍者個產品你必須知道他的價值,你才可以定價
而這個價值的計算就是通過生產成本等等計算出來的 。
生產成本是中間過渡科目 期末肯定是沒有餘額的
所有的生產成本肯定會轉到存貨中去的 這樣才可以核算出每樣產成品的價值

7. 什麼是成本產品成本與產品價值是什麼關系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人力、物力和財力),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8. 生產成本主要取決於投入品價格和什麼

生產成本由商品的價格決定,並反映商品的價格,如果新知識是精心思考、檢查、實驗的結果,那麼,可以預測的成分當然會大很多。我們估計,這種發明成功的機會的玄奧難解之處一點也不遜色於偶然的發現。不過,我們確實形成這樣的估計,而且這樣的估計自有其價值,這也是不可或缺的事實。大量的科學和商業研究也是在近似的競爭條件下大規模地開展。
針對這些發明研究,商業人士可能較為准確地預測出平均的長期結果。他們隨後調整此領域的資源,使得資源配置在某一點達到平衡。在這一點上,對同樣的資源,在該領域的收益與在一般競爭市場的收益近似相等。在任何情況下,只要結果可以預測,獲得新知識的投資會調整至一般的競爭水平上,也就是說,實現的價值等同於成本,從而消除了利潤。

9. 生產成本和生產價格的區別

成本也叫生產成本、成本價格,生產價格是指商品與貨幣相交換時的貨幣數量。生產價格本質上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生產成本是指生產和銷售一種產品所需的全部費用。
1、生產成本就是對象化的生產費行兆用。商品價值就等於生產成本或成本價格加利潤。生產產斗尺品需要的,成本一般是直接能歸屬到某空帶高個產品的,商品價值就轉化為生產價格,工資及附加費、等等。車間、一般是不能直接歸屬於某一個產品而發生,營業費用和管理費用。
2、生產價格等於成本價格加平均利潤。隨著平均利潤的形成的的費用,反映一定時期企業發生的用於產品生產,生產價格=成本價格+平均利潤。價格產品生產成本是企業一定時期生產的產品。
3、生產成本又是生產產品必不可少的費用支出,這就是生產價格,生產價格等於成本價格。

10. 會計中的生產成本到底怎麼理解

會計中的生產成本到底怎麼理解?

生產成本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會計中生產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三部分組成:
1、直接材料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的勞動物件,通過加工使之成為半成品或成品,它們的使用價值隨之變成了另一種使用價值;
2、直接人工是指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人力資源,可用工資額和福利費等計算;
3、製造費用則是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廠房、機器、車輛及裝置等設施及機物料和輔料,它們的耗用一部分是通過折舊方式計入成本,另一部分是通過維修、定額費用、機物料耗用和輔料耗用等方式計入成本。
生產成本賬戶:
1、賬戶性質:成本類賬戶。
2、賬戶用途: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包括生產各種產品、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裝置等所發生的各項費用,確定產品實際成本。生產成本主要包括直接材料費、直接人工費、製造費用等。
3、賬戶結構:借方記增加,登記因生產成品發生的全部費用;貸方記增加,登記已完工入庫產品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表示尚未完工的在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
4、明細賬戶:按基本生產和輔助生產設二級賬,再按成本核算物件設定明細賬。

存貨中的生產成本到底是核算什麼生產成本?

就是核算生產車間里的半成品,那些.
比如,這個月你們公司生產領用了100元的原材料.發生了製造費用50元.人工 費用30元
生產成品入庫了80元,那麼這個月生產成本的余額就是
100+50+30-80=100
100元就是代表說你們公司本月止投入在車間的成本.還沒轉換為成品的成本總計.

審計中的生產成本?

審計的生產成本分為廣義的成本和狹義的成本:

  1. 廣義上是 *** 部門對社會進行管理而產生的成本的組成部分,是 *** 在對社會經濟體的管理活動中用於審計支出費用的總和。

  2. 狹義上是指完成某項或某些審計專案所耗費的人工費用、物質費用和財產的費用總和。

審計成本一般包括六個部分:

1、 工資成本 ;即支付給審計人員的基本工資、津貼、補助等。

2、 公務成本 ;進行審計活動而發生的辦公費用、差旅費等。

3、 業務成本 ;為支援業務進行而支付的培訓費、資料費等。

4、 購置成本 ;購置辦公用房、交通工具等發生的費用。

5、 社會保障成本 ;支付給離、退休人員的生活費、補助費用等。

6、 其他成本 ;除上述五項之外的支出費用。

會計分錄中的生產成本 車間管理人員工資算入生產成本嗎

直接材料:12000
直接人工:5000
製造費用:300+1000
所以生產成本合計: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12000+5000+(300+1000)=18300
補充:車間管理人員工資是計入製造費用,是生產成本的一部分。

怎麼理解生產成本呢?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生產成本(proctioncost)亦稱製造成本,是指生產活動的成本,即企業為生產產品而發生的成本。生產成本是生產過程中各種資源利用情況的貨幣表示,是衡量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的USCPA相關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會計結轉入庫的生產睜虧成本怎麼算

會計結轉入庫的生產成本本計算方法:
(1)企業應設定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用來歸集應計入各種產品的生產費用。
(2)通過對材料費用、職工薪酬和製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企業各月生產產品所發生的生產費用已記入「生產成本」科目中。
(喚早者3)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1)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完工產品的總成本,用完工產品總成本除以該種產品的完工總產量即可計算出該種產品的單位成本。
2)如果月末某種產品全部未完工,該種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費用總額就是該種產品在產品的總成本。
3)如果月末某種產品一部分完工,一部分未完工,這時歸集在產品成本明細賬中的費用總額還要採取適當的分配方法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然後才能計算出完工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完工產品生產成本=期初在產品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費用-和薯期末在產品成本

結轉已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a產品每台的生產成本為500元,b產品的生產成本為200元。 會計科目?

借,庫存商品
貨,生產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會計中的生產成本期余額是什麼意思?

會計中的生產成本期余額是什麼意思?
生產成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一般反映的是:企業尚未加工完成的在產品成本。
如果企業沒有未加工完成的在產品,月終一般就不會存在有:生產成本期末的借方余額,

會計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的區別

生產成本屬於成本類一級科目,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科目是生產成本科目的明細科目。它們的賬戶性質、用途相同,成本計算物件不同。
1、都屬於成本類賬戶,用於核算企業的生產成本。借方歸集生產產品發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間接費用,貸方結轉完工產品的成本,如期末有借方余額,表示未完工的在產品成本。
2、區別:
1、生產成本是總分類科目,提供總括的成本資料。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是明細科目,提供詳細的成本資料,是對總賬的補充。
2、成本核算物件不同。
《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附錄會計科目5001號「生產成本」規定,生產成本科目核算企業進行工業性生產發生的各項生產成本,包括生產各種產品(產成品、自製半成品)、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裝置等。
企業生產各種產品(產成品、自製半成品)的車間叫「基本生產車間」。基本生產成本的核算物件是產成品和自製半成品。
輔助生產車間是為基本生產車間、企業管理部門和其他部門提供勞務和產品的車間。(如生產自製材料、自製工具、自製裝置的車間,供電、供水車間、修理車間等)。其成本核算物件是各種為本企業提供的產品和勞務的成本。
3、採用的賬頁格式不同。
生產成本總賬採用三欄式賬頁。
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明細賬戶應採用多欄式賬頁,按規定的成本專案設定專欄反映各種產品成本的構成。
4、基本生產成本和輔助生產成本期末成本的結轉方向不同。
基本生產成本期末完工產品成本結轉到「庫存商品」或「自製半成品」科目。
輔助生產成本期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標准分配給各受益物件,借記「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其他業務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

31日,結轉本月銷售甲產品400件的生產成本72000,乙產品300件的生產成本45000.做會計

借:主營業務成本117000
貸:庫存商品—甲產品72000
—乙產品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