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購貨結轉成本怎麼做會計分錄
擴展閱讀
誠信大肉串價格怎麼樣 2025-07-29 09:05:06
廣西資源屬於什麼市 2025-07-29 09:05:05
加氣站天然氣價格怎麼算 2025-07-29 08:54:42

購貨結轉成本怎麼做會計分錄

發布時間: 2023-04-22 13:08:03

『壹』 結轉采購成本會計分錄怎麼做

如果是採取計劃成本核算,購進的時候賬務處理是,借:材料采購,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等科目。結轉入庫成本的時候賬務處理是,借:原材料,貸:材料采購,材料成本差異(或借方發生額)。

購成本在原材料入庫,即借記「原材料」以後,就是以庫存成本的概念體現的,所謂結轉采購成本,准確地表達,是結轉庫存成本,是根據原材料的領用出庫,按照既定的計價方法進行核算的。

具體是按照實際成本法還是計劃成本法,是要由特定企業選擇應用的,這種計價方法不但應用於原材料出庫,在原材料入庫時也表現出不同,主要區別就是是否進行「材料成本差異」的核算。

簡介

采購成本指與采購原材料部件相關的物流費用,包括采購訂單費用、采購計劃制訂人員的管理費用、采購人員管理費用等。存貨的采購成本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歸屬於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對於一般納稅人而言,采購成本不包含進項稅額;但對於小規模納稅人而言,進項稅額包含在其采購成本之中。

『貳』 商業企業,從商品購入到銷售、到結轉成本,要做哪幾步分錄啊

商業企業,從商品購入到銷售、到結轉成本,要做哪幾步分錄啊

明顯不對,銷售收入和銷售成本要轉到本年利潤里去 經修改後的分錄如下購入時借:庫存商品 769.23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30.77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800銷售時 1.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1900 貸:商品銷售收入 1826.92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73.08 2.結轉時借:商品銷售成本 769.23 貸:庫存商品 769.23 借:本年利潤 769.23 貸:商品銷售成本 769.23 借:商品銷售收入 1826.92 貸:本年利潤 1826.92 再者若是小規模4%公司 應不用計算增值稅的,應把上述增值稅的分錄去掉,並調整金額。 會計分錄是不錯,不過結轉只是每個月的月末才結轉的,一般情況下,進貨是快賣完時,都會趕緊進貨的,保持企業的正常運轉,所以,在月末結轉時,倉庫都會有貨的

商品購入,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
銷售時,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成本,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商業企業組裝銷售如何結轉成本

可以把組裝時發生的費用直接記入期間費用,不做成本結轉.
如果組裝時記入了商品成本,你結轉成本時和平時一樣的結轉.

商業企業購入商品進項票未到月底暫估入賬如何結轉成本

先暫估入賬,借 :庫存商品
貸:應付賬款-暫估
結轉成本和有發票的沒有二樣,借:銷售成本
貸:庫存商品
第二月初沖回暫估 借:借 :庫存商品(負數)
貸:應付賬款-暫估(負數)
等發票到了就按正常入賬就可以了。

商業企業結轉已銷售的產品成本,如何做分錄啊?

主營的產品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非主營產品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或者是 原材料, 或者是 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

請教一下:商業企業小規模,做銷售的。進貨、銷售、結轉成本時的分錄分別怎麼做?謝謝!

成本=你的采購價。所以只能按80結轉成本。

商業企業中,結轉成本的問題?

購入時做分錄:借:庫存商品 83000
應繳稅金---應交增值稅17000
貸:銀行存款 100000
結轉時,借:主營業務成本 83000
貸:庫存商品 83000

商業企業結轉成本時單價如何確認

您可以按一批次的成本對最終的單價進行調整,
比如這一批最後剩下多少,您賣的時候對應的結轉就可以了,這樣您的整批產品所結轉的成本就是您當初的買價.
說簡單一點,就是最後一批產品找差,結轉.

你好。商業企業,月末結轉周轉材料銷售成本分錄怎麼做

購入時
借:庫存商品 800
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 800
庫存商品的成本包括稅金
銷售時
1.借:應收賬款/銀行存款 1900
貸:商品銷售收入 1826.92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73.08
結轉時
借:商品銷售成本 800
貸:庫存商品 800
銷售時只要做第一個分錄就可以了
結轉時還可以再補充一個
借:商品銷售收入
貸:本年利潤
這樣才是,庫存商品期末余額為0

商業會計結轉銷售產品怎麼結轉成本

假設為一般納稅人,
1)銷售時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繳增值稅(銷項稅額)

2)結轉銷售產品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商品進銷差價
貸:主營業務成本

『叄』 月末庫存商品結轉成本如何做會計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主要核算商品的單價。銷售數量*存貨單價。

1、移動平均 存貨的計價方法之一。是平均法下的另一種存貨計價方法。即企業存貨入庫每次均要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新的平均單位成本,並以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確定領用或者發出存貨的計價方法。單位成本=存貨成本/存貨數量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永續制下加權平均法的稱法。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准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後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2、全月平均 加權平均法,亦稱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加權單價=(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註:差價計算模塊中原來就是按這種方法處理月綜合差價率=(期初差價+入庫差價)/(期初金額+入庫金額)差價=出庫金額*月綜合差價率

3、先進先出 物料的最新發出(領用)以該物料(或該類物料)各批次入庫的時間先後決定其存貨發出計價基礎,越先入庫的越先發出。採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接近現行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的優點是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的計價以調整當期利潤;缺點是工作量比較繁瑣,特別是對於存貨進出量頻繁的企業更是如此。同時,當物價上漲時,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4、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是指進行存貨管理時存貨以單個價格入賬

5、計劃成本法 計劃成本法先要制定計劃價格,按計劃價格發出材料,然後分攤材料差異(成本會計,製造業)例:物品A,計劃成本120(暫估入賬),實際成本100,計劃和實際相差20(結轉材料成本差異) 6、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前期實際(或本月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並計算發出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計算公式如下: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 =銷售凈額×(1-毛利率)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7零售價法, 就是庫存商品按零售價核算,零售價和實際進價的差額計入進銷差價科目,月底分配;實行""""售價金額核算""""的企業,年度內各月可採用""""綜合差價分攤法""""或""""分類(櫃、組)差價分攤法""""計算本期營業成本,但在年終決算前,應對各種商品的進銷差價進行核實調整。

『肆』 庫存商品結轉銷售成本的會計分錄

1、產成品入庫的賬務處理

借:庫存商品

貸:生產成本

2、銷售商品結轉銷售成本的賬務處理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3、確認收入運彎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購貨結轉成本怎麼做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商品流通企業庫存商品的日常核算:

毛利率法是指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並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額)×100%

銷售毛旁鎮悶利=銷售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額-銷售毛利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售價金額核演算法是指平時商品的購入、加工收回、銷售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核算,期末計算進銷差價率和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並據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的一種。

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旅橘+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

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銷售收入-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

期末結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庫存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購進商品的進價成本-本期銷售商品的成本

『伍』 購進甲、乙材料驗收入庫,結轉其實際采購成本。會計分錄怎麼寫

一、計劃成本法下購買材料的相關核算:

1、購買材料時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攜檔(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材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材料成本差異(或借方)

【注意】計劃成本法下都是要通過材料采購科目核算一下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然後入庫後再轉入原材料科目,未入庫的仍舊在材料采購科目核算。

二、實際成本法下購買材料的相關核算:

1、材料尚未入庫時: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材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5)購貨結轉成本怎麼做會計分錄擴展閱讀:

一、材料采購成本的核算內容:

1、買價(供貨單位的*位為價格);

2、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

3、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

4、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挑選整理中發生的工資支出和必要的損耗,並扣除友山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

5、購入材料負擔的稅金和其他費用。

二、材料采購成本賬戶的設置及其對應關系:

1、「物資采購」賬戶——反映材料采購資金的支出、材料采購成本的計算和采購成本結轉情況的成本費用類賬戶。

(1)發生的材料的買價和采購費用,記借方;

(2)驗收入庫轉入「材料」賬戶借方的實際采購成本,記貸方;

(3)期末如有餘額在借方,表示在途材料的實際采購支出;

(4)該賬戶應按材料品種設置明細賬。

2、「材料」賬戶—核算庫存材料成本的增減變動及其結存情況的資產類賬戶。

(1)已驗收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記借方;

(2)發出領用材料的實際成本,記貸方;

(3)期末借方余額,表示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4)該賬戶應按材料的種類、名稱等設置明細類賬。

3、「應付賬款」賬戶——反映和監督企業因采購材料而與供應單位發生的結算債務的增減變動及其餘額的情況負債類賬戶。

(1)應付材料供應單位的款項(包括價款、增值稅和代墊運雜費),記貸方;

(2)償付的供應單位的款項,記借方;

(3)期末貸方余額,表示企業尚欠供應單位的款項;

(4)該賬戶應按供應單位設置明細賬。

4.「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簡稱「應交稅金—進項稅額」)賬戶—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或勞務而應向供應單位連同買價一起支付的、代下一環節(最終為消費者)預好隱中先墊支的增值稅額——用來抵減增值稅銷項稅額的負債類賬戶。

(1)預先墊支並用來抵減增值稅銷項稅額的增值稅進項稅額,記借方;

(2)購貨退出或折讓應收回並沖銷的進項稅額用紅字記在該賬戶的借方;

(3)該賬戶沒有貸方發生額。

『陸』 購進甲、乙材料驗收入庫,結轉其實際采購成本。會計分錄怎麼寫

計劃成本法下購買材料的相關核算:
1、購買材料時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材料入庫時:
借:原材料
貸:材料采購
材料成本差異(或借方)
拓展資料:
一,會計分錄亦稱「記賬公式」。簡稱「分錄」。它根據復式記賬原理的要求,對每筆經濟業務列出相對應的雙方賬戶及其金額的一種記錄。在登記賬戶前,通過記賬憑證編制會計分錄,能夠清楚地反映經濟業務的歸類情況,有利於保證賬戶記錄的正確和便於事後檢查。每項會計分錄主要包括記賬符號,有關賬戶名稱、摘要和金額。會計分錄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兩種。簡單分錄也稱「單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和另一個賬戶的貸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復合分錄亦稱「多項分錄」。是指以一個賬戶的借方與幾個賬戶的貸方,或者以一個賬戶的貸方與幾個賬戶的借方相對應的會計分錄。
(一)三要素:
1,記賬方向(借方或貸方)
2,賬戶名稱(會計科目)
3,金額
(二)種類
根據會計分錄涉及賬戶的多少,可以分為簡單分錄和復合分錄。
簡單分錄是指只涉及兩個賬戶的會計分錄,即一借一貸的會計分錄;
復合分錄是指涉及兩個(不包括兩個)以上賬戶的會計分錄
(三)方法
1,層析法
層析法是指將事物的發展過程劃分為若干個階段和層次,逐層遞進分析,從而最終得出結果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層析法進行編制會計分錄教學直觀、清晰,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步驟如下:
1)、分析列出經濟業務中所涉及的會計科目。
2)、分析會計科目的性質,如資產類科目、負債類科目等。
3)、分析各會計科目的金額增減變動情況。
4)、根據步驟2、3結合各類賬戶的借貸方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增加或減少),來判斷會計科目的方向。
5)、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此種方法對於學生能夠准確知道會計業務所涉及的會計科目非常有效,並且較適用於單個會計分錄的編制。
2,業務鏈法
所謂業務鏈法就是指根據會計業務發生的先後順序,組成一條連續的業務鏈,前後業務之間會計分錄之間存在的一種相連的關系進行會計分錄的編制。
此種方法對於連續性的經濟業務比較有效,特別是針對於容易搞錯記賬方向效果更加明顯。
3,記賬規則法
所謂記賬規則法就是指利用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進行編制會計分錄。

『柒』 成本結轉怎麼做會計分錄

如果是銷售貨物結轉的成本,賬宴腔務處理分錄是,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凳胡品—某某產品,

1、庫存商品—某某產品,

2、如果是提供服務收入結轉的成本,

賬務處理分錄棗祥攔是,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勞務成本。

『捌』 結轉成本的會計分錄怎麼做

1、如果是銷售貨物結轉的成本,賬務處理分錄是,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某某產品,

2、如果是提供服務收入結轉的成本,

賬務處理分錄是,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銀行存款,

應付賬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