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開公司編輯成本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股票資金成本率如何計算 2025-05-20 12:10:48
汽車噴漆什麼價格 2025-05-20 11:47:39
招待費用包括哪些項目 2025-05-20 11:47:30

開公司編輯成本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3-04-20 13:13:05

❶ 怎樣理解邊際利潤和邊際成本

邊際利潤的大小取決於邊際收入和邊際成本的大小,它們之間的關系是:邊際利潤=邊際收入一邊際成本式中的邊際收入和邊際成本是指在原產銷量基礎上,每增加一個單位產銷量所引起的收入變動額和成本變動額。 邊際利潤是反映增加產品的銷售量能為企業增加的收益。銷售單價扣除邊際成本即為邊際利潤,邊際利潤是指增加單位產量所增加的利潤。企業的經營收益減去會計成本,所得到的就是會計利潤。按照我國的財會制度,有銷售利潤、利潤總額及稅後利潤等概念。銷售利潤是銷售收入扣除成本、費用和各種流轉稅及附加費後的余額;利潤總額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實現盈虧的總額;稅後利潤是企業利潤總額扣除應交所得稅後的利潤邊際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邊際利潤(M)=銷售收入(S)-變動成本(V) 邊際利潤率是指邊際利潤與銷售收入的比率。即 U=M/S=(S-V)/S=1-V/S 銷售利潤 = 產品銷售凈額 — 產品銷售成本 — 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 銷售費用 —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其中:產品銷售凈額 = 產品銷售總額 —(銷貨退回 + 銷貨折扣與折讓) 利潤總額 = 銷售利潤 + 投資凈收益 + 營業外收入 — 營業外支出 稅後利潤 = 利潤總額 — 應交所得稅 綜上所述,邊際利潤首先用來補償固定費用,補償固定費用後若有餘額,才能為企業提供利潤。否則,企業就無收益或虧損。 產品的邊際利潤就是企業的實現利潤。因此,邊際利潤的概念有以下幾個用途: A、決定企業生產的某一產品是否應該停產。只要虧損產品存在邊際利潤(即它的銷售收入大於其變動成本),就應應該繼續生產。 B、判斷企業產品結構是否合理。如果企業生產的所有產品均有邊際利潤,則說明企業的產品結構基本上合理。 C、停止某一產品的生產必須要以其他產品增產所帶來的邊際利潤大於停產產品的邊際利潤為前提。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簡寫為MC),是指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成本(△TC /△Q),也就是MC=△TC/△Q。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到總成本的增量。 這個概念表明每一單位的產品的成本與總產品量有關。比如,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 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邊際成本可能會增加。還是這個例子,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 邊際成本和單位平均成本不一樣,單位平均成本考慮了全部的產品,而邊際成本忽略了最後一個產品之前的。例如,每輛汽車的平均成本包括生產第一輛車的很大的固定成本(在每輛車上進行分配)。而邊際成本根本不考慮固定成本。 在數學上,邊際成本(MC,marginal cost)用總成本(TC,total cost)和數量(Q,quantity)的偏導數來表示:
邊際成本定價是銷售商品時使用的經營戰略。其思想就是邊際成本是商品可以銷售的最低價,這樣才能使企業在經濟困難時期維持下去。因為固定成本幾乎沉沒,理論上邊際成本可以使企業無損失的繼續運轉。 運用邊際成本法取得信息,對企業管理者進行相關分析和決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以下幾個方面闡述了其在企業實際工作中的應用: 它克服了完全成本法的缺點,避免操縱短期利潤,有利於短期產量決策。 在完全成本法下,計算產量和勞務成本的方法是在生產產品和勞務的直接成本上計入合理部分的生產間接費用(即間接成本)得出單位完全成本和總成本,非生產間接成本不包括在完全成本中,作為期間費用處理。完全成本法有賴於對產量的估計,企業一定時期的利潤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生產水平而不是銷售水平。如果產量大於銷量,一部分固定成本就會推延到下一會計期抵減利潤,固定成本的性質被歪曲了。例如: 某企業生產一種零部件產品,其生產性費用為:直接材料10元/件,直接人工5元/件,變動製造費用(能源)7元/件,固定製造費(折舊)4000元。其非生產性費用為:管理費用(保險)400元,銷售費用:其中變動費用3元/件(買一送一),固定費用(廣告費)600元。期初庫存為0,本月生產1000件,銷售600件,售價40元/件。 1、用完全成本法計算的利潤如下: 單位生產成本: 10 + 5 + 7 + 4000 ÷ 1000(件)= 26元 銷售收入: 600件 × 40 = 24000元 減:銷售成本: 600件 × 26 = 15600元 毛利: 8400元 減:期間成本: 600 件 × 3 + 400 + 600 = 2800元 凈利: 5600元 在完全成本法下,400件庫存中有固定費用(折舊)1600元(4000 ÷ 1000件 ×400件) 作為存貨,虛增了資產和當期利潤。同時也可以看出,在完全成本法下,企業很難正確作出是否應該增產或減產的決策,因為產品或勞務的吸收成本中包括固定成本要素,而固定成本與企業的產量無關。 2、用邊際成本法計算的利潤如下: 單位生產成本: 10 + 5 + 7 = 22元 銷售收入: 600 件 × 40 = 24000元 減:銷售成本(全部變動): 600件× (22 + 3)= 15000元 貢獻毛益: 9000元 減:全部固定: 4000 + 400 + 600 = 5000元 凈利: 4000元 由此可見,在邊際成本法下,利潤與銷售量直接相關,而與產量無關。兩種方法計算的利潤差額正好是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庫存產品中所含的固定費用數。所以,用邊際成本法更能准確地反映企業實際利潤。同時,也可以看出,由於固定成本與產量增減無關,在短期增減產量決策時,不必考慮固定成本因素,因此,邊際成本法對企業管理者短期產量決策是非常有用的。

❷ 一家生產汽車的企業,什麼是變動成本什麼是固定成本什麼是邊際成本什麼是機

意思如下
僅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是極其巨大的,而生產第101輛汽車的成本就低得多,而生產第10000輛汽車的成本就更低了(這是因為規模經濟帶來的效益)。但是,考慮到機會成本,隨著生產量的增加,機會成本也可能會增加。還是這個例子,生產新的一輛車時,所用的材料可能有更好的用處,所以要盡量用最少的材料生產出最多的車,這樣才能提高邊際收益。邊際成本簡寫為MC或MPC。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的范圍內不隨產品產量或商品流轉量變動的那部分成本。大部分是間接成本,所包括的費用有:企業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以及車間生產管理人員工資、職工福利費、辦公費、固定資產折舊費、修理費等。
變動成本是指那些成本的總發生額在相關范圍內隨著業務量的變動而呈線性變動的成本。包括直接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生產工人的工資、福利、社保和製造費用中隨產量成正比例變動的物料用品費、燃料費、動力費、以及按銷售量支付的銷售傭金、裝運費、包裝費等。

❸ 邊際成本是什麼意思

邊際成本: 這是會計一個基本的理論問題。 期間成本是指在發生的當期,作為該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全額列入損益表,而不隨產品物質和價值態流動的成本。例如,辦公室租金必須按月支付,與當月產品的產銷無關,故應成本均為期間成本,隨時間的推移而消逝。一般而言,銷售與行政管理成本為期間成本。其計算公式如下:期間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邊際成本是指成本對產量無限小變化的變動部分。即:產量增加或減少1個單帆頃位所引起的成本變動。在相關范圍之內,增產或減產1個單位的產量成本就是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在經營決策分析中,邊際成本可以用來判斷產量的增減在經濟上是否合算。當企業的生產能力有剩餘時,只要增加產量的銷售單價高於單位邊際成本,就會使得企業的利潤增加或虧損減少。 邊際成本簡釋 : 當一個人得到一種幸福時,往往會不得不放棄另一種幸福,比如當你追求到一個相愛的戀人,和這姑娘決定結婚時,那你必須放棄繼續追求其他美麗姑娘的權利,當然姑娘越是美麗可愛,相對於你放棄的權利邊際成本越輕,反之亦然。又比如馬丁老師決定開餐館,他可能就必須放棄一份很體面的工作,因為老師是注冊會計師,專業人士。老師在放棄「會計師」這個成本不變的情況下,餐館的利潤越高、規模越大,相滲轎肆對放棄的邊際成本就越輕,如果象居士這樣的小學生去開馬丁老師同樣規模的餐館,當然邊際成本就要小的多,~~哈哈。 如果學歷比居士還要低的外來民工,也開同樣的餐館,那邊際成本將更低。即便一個餐館每個月的凈利潤只有1000元,對民工所放棄邊際成本來說,都是合算的。這點希望馬丁老師考慮一下,因為很多人往往忽略了這一點。 比如16年前有朋友介紹我去英國頂級「伊麗莎白女王號叢轎」 游輪上面工作,月薪3000多美金,還包吃包住,但我還是放棄了,我當時的情況是「仔小老婆嫩」,放棄家庭享有的天倫之樂,邊際成本太大了! 從邊際成本理論分析,我們很容易知道,為什麼象瑞士、法國、挪威等歐洲富裕的國家,人民的犯罪率相對都比較低,而在上海,外來人員犯罪率高的驚人!稍加分析,一下子就全部明白了。 居士小結: 在對財富的佔有過程中,邊際收益的減少,邊際成本就會增加。為了增加收入,犧牲家庭,犧牲婚姻,在某一點上說,追求財富就會變成了「劃不來」的行為。比如好的婚姻,其幸福感的價值相當於10萬美金。如果上船工作收入不足此數,犧牲了婚姻,那此行為就是不劃算的

❹ 企業邊際成本是什麼含義呢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邊際成本也就是產量每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所引起的成本變動數額。邊際成本有兩個重要的特質:當邊際成本與邊際收入(總函數的一階導數)相等時,邊際利潤(利潤函數的一階導數)為零,此時可以獲得最大的利潤值;第二,當某產品的平均成本與邊際成本相等時,其平均成本達到最低。如果把不同產量作為不同方案來理解的話,邊際成本實際是不同方案形成的差量成本。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財會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❺ 怎樣通俗理解邊際成本

邊際成本指的是生產產品 數量的增加會提高相應的總成本支出 。 簡單來說,就是雹搜指企業經營者每次生產經營增加產品的生產產量,而提升產量也會使得投入總成本的增加。當然,投入的邊際成本增加時,公司的營業培賀收入也會相應增加。值得一提的是,邊際成本會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總量的變化呈現出先減少再逐步增加的趨勢。

邊際成本的意義


邊際成本 的 作用 是幫助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 研究 經營 成本 的走勢規源中歷律,以邊際成本結合邊際收入兩者共同 計算 相關的邊際利潤 。 其中具體表現為, 當邊際收入減 去 邊際成本 而得的 邊際利潤 呈現正向發展趨勢時 , 即該策劃 方案 具有可操作性;反之,當計算結果呈現相反的發展趨勢時,則表明該方案不具有可操作性。其中, 邊際成本與平均成本 的 變化 規律 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某種程度上,兩者的發展走勢是趨同的。

❻ 邊際成本

應該選擇B 增量成本

成本按數量變化關系,可分為邊際成本、增量成本和差別成本。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簡寫為MC),是指廠商每增加一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成本(△TC /△Q),也就是MC=△TC/△Q。 在經濟學和金融學中,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指的是每一單位新增生產的產品(或者購買的產品)帶來到總成本的增量。

增量成本是指與價格以及銷售量的變動緊密相關的那些成本。 增量成本有時也與邊際成本相混淆,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邊際成本主要是按單位產品的增加來計算的,而增量成本則主要是按總產量的增加來計算的。

本題前提是在現有(安全)生產經營能力條件下,即公司可持續生產盈利,因此選B

差別成本是指兩個方案的預計成本差異。在進行成本決策時,由於各個方案預計發生的成本不同,就產生了成本的差異。差量成本是進行成本決策的重要依據。

舉例分析
如外購B零件為10元,自製產品的單位成本為11元,單位差別成本就是1元。同理,在不同方案中收入不同,它們的差額也就可以稱為差別收入。

因此絕對不是 D差別成本

其實嚴格意義講增量成本屬於差別成本,但差別成本包含減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