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部成本法計算公式
全部成本法計算公式如下:殲橡
1、產品成本的計算:產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 單位產品成本=產品成本/本期產型改隱量,期間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三個期間費用:變動性+固定性費用總和)。
2、銷貨成本的計算:本期銷貨成本=單位生產成本*本期銷貨量(當期初存貨為零時)。
3、營業利潤的計算:(1)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毛利(2)銷售毛利—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利潤。
1、不利於成本管理。由於完全成本法將固定製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給成本管理帶來了問題:一是固定製造費用的分配增加了成本的計算工作量,影響成本計算的及時性和准確性;二是產品成本中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劃分,使成本控制工作變得復雜。
2、不利於企業的短期決策。因為在產品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總額不變時,其利潤的變化理應同銷售量的變化同向。但是按完全成本法計算,利潤的多少和銷售量的增減不能保持相應的比例,因而不易被人們理解,不利於短期決策、控制和分析工作,甚至會片面追卜廳求產量。
2. 怎樣用完全成本法計算變動成本
完全成本下,(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塵數)/產量=平均成本
變雹兄掘源核動成本=14*500-2000=5000
變動成本法只關注變動成本在產品間的分攤,單位產品成本=5000/500=10
3. 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計算
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計算,首先需要明確各自的定義,然後再根據相應的公式來計算:
1.完全成本法下,產品成本包括全部生產成本。即按下式計算:產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固定性製造費用。
2.變動成本法下,產品成本全部由變動生產成本所構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和變動性製造費用。即按下式計算:產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
3.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的根本區別在於對固定製造費用的處理。完全成本法將固定製造費用計入到產品成本中,隨著產品銷售的實現,該部分成本才逐漸釋放出來。也就是說,固定性製造費用在要分攤到銷售中去。而在變動成本法下,固定製造費用直接確認為當期損益,就是說在發生當期就確認為費用了,跟銷售量多少沒關系。
4.完全成本法下的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發生的生產成本-期末存貨成本;變動成本法下的銷售成本=單位變動成本×銷售量。
拓展資料:
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下利潤計算的差異?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計算稅前利潤的思路不一樣:
變動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變動生產成本)-變動非生產成本-固定生產成本-固定非生產成本;
完全成本法下的稅前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全部生產成本)-期間成本(全部非生產成本)
可見: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稅前利潤產生差異的根本原因在於兩種方法在計算利潤時扣除的固定生產成本不同。變動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產成本是當期的固定生產成本;完全成本法下扣除的固定生產成本則是當期銷售的產品成本中包含的固定生產成本,在計算利潤時是包含在銷售成本中扣除的。
4.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計算
變動成本法計算盈虧的步驟如下:
銷售收入
減:銷貨成本(已售產品負擔的變動生產成本)
=生產邊際貢獻
減:變動非生產成本
=邊際貢獻
減:固定成本(包括生產的和非生產的)
=營業利潤
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計算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時,把一定期間內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的全部成本都歸納到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中去。所以這種方法也稱為"歸納(或吸收)成本法"。在完全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受產量的直接影響,產量越大,單位產品成本越低,能刺激企業提高產品生產的積極性。但該法不利於成本管理和企業的短期決策
拓展資料:
簡述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
一、定義不同
1、變動成本法也稱直接成本法、邊際成本法,是變動成本計算的簡稱,是指在組織常規的成本計算過程中,以成本性態分析為前提條件,只將變動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而將固定生產成本和非生產成本作為期間成本,並按貢獻式損益確定程序計算損益的一種成本計算模式
2、全成本法亦稱「全部成本法」、『歸納成本法」或「吸收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就是在計算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時,把一定期間內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的全部成本都歸納到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中去。
二、理論依據不同
1、變動成本法的理論依據:固定製造費用與特定會計期間相聯系,和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持續經營期的長短成比例,並隨時間的推移而消逝。其效益不應遞延到下一個會計期間,而應在其發生的當期,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該期銷售收入的一個扣減項目。
2、完全成本法則強調成本補償的一致性,其理論依據是:固定製造費用發生在生產領域,與產品生產直接相關,其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的支出並無區別,應當將其作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從產品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
三、應用前提與成本構成的內容不同
1、變動成本法是在成本性態分析的基礎上,對產品成本按其與產量變動間的線性關系劃分為變動成本與固定成本,並進行粗略估計。其中,變動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和變動性銷售及管理費用;固定成本包括固定性製造費用和固定性銷售及管理費用。
2、完全成本法將成本按其用途分成生產成本與非生產成本兩大類。其中,生產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非生產成本包括銷售和管理費用等期間費用。
四、產品成本構成內容不同
1、完全成本法下,產品成本中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為生產產品而耗費的全部製造費用(包括變動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成本隨著產品的流轉而結轉;
2、變動成本法則將製造費用中的固定部分視作當期的期間費用,隨同銷售和管理費用一起全額扣除,而與期末是否結餘存貨無關,產品成本中只包含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變動製造費用。
五、存貨估價及成本流程不同
1、採用變動成本法,無論是在產品、庫存產成品還是已銷產品,其成本都只包含變動成本,故期末結餘存貨只按變動成本計價而不包括固定成本。
2、採用完全成本法,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產品成本的一部分參與期末成本的分配,這樣,已銷產品、庫存產成品及在產品均「吸收」了一定份額的固定性製造費用。可見,完全成本法下的存貨計價必然高於變動成本法下的存貨計價。
5. 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計算公式
變動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單位材料費用+單位人工費用+單位變動製造費用+單位變動期間費用
完全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單位材料費用+單位人工費用+單位製造費用
1、納吵變動成本法又稱直接成本法。是指產品成本只包括產品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變動製造費用,而把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當期的期間成本,全額列入損益表,作為當期銷售收入猜游的一個扣減項目。
2、完全成本法是指在產品成本計算中產品成本包括了全部生產成本(變動和固定的生產成本)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變動成本法優點
1、營業利潤隨銷售量的增加或減少而升降,這是企業經理人員所想要的會計信息。
2、便於進行本-量-利分析,有利於和銷售預測。變動成本法的基本理論和程序揭示了成本、業務量、利潤之間的內在關系。
3、有利於促使企業管理當局重視銷售,防止盲目生產。
4、有利於短期經營決策。
5、有利於編制彈性預算。彈性預算實際上是根據變動成本法的原理編制的,在企業採取以銷定產,可以穗茄銷隨業務量的變化而機動地調整,具有彈性。
6.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換算公式
變動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產量=(80000+20000+20000)/5000=24元。
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固定性制首指頃造費用)/產量=(80000+20000+20000+30000)/5000=30元。
變動成本法下的單價比完全成本法下的單價少六元就在於完全成本法把固定性製造費用考慮了進去。即多了(30000/5000)=6元。者陸
(6)變動攤銷成本在完全成本法怎麼算擴展閱讀:
變動成本法「總成本法」、「歸納成本法」或「全部逗閉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在計算產品成本和庫存成本時,將一定時期內生產過程中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可變製造費用和固定製造費用的全部成本匯總到產品成本和庫存成本中。
這種方法也被稱為「誘導(或吸收)成本」,因為它吸收了所有的製造成本,無論是固定的或可變的,在單位產品。在完全成本法下,單位產品成本直接受到產量的影響,產量越大,單位產品成本越低,可以刺激企業提高產品生產的積極性。但法律不利於企業的成本管理和短期決策
7. 完全成本法下的變動銷管費用怎麼處理
一、不管變動成本法還是完全成本法,變動銷售費用或者變動管理費用都可以按銷售量*單位變動費用計算,不過完全成本法一般不計算變動銷售費用和變動管理費用,計算利潤是一般按照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的總賬的數字即可。
二、變動成本法也稱直線成本法,是變動成本計算的簡稱,是指在組織常規的成本計算過程中,以成本性態分析為前提條件,只將變動生產成本作為產品成本的構成內容,而將固定生產成本和非生產成本作為期間成本,並按貢獻式損益確定程序計算損益的一種成本計算模式。
三、營銷費用指項目銷售推廣、物料包裝、以及與營銷相關的各類服務、維護保養、 促銷而發生的一切費用。
四、其年度營銷費用=往年分攤當年受益金額+當年營銷費用合同金 額-當年需分攤非當年受益金額;分攤原則以當年受益為准;涉及分攤項目有營銷中心 及樣板房軟硬裝、臨時圍擋、標識系統級精神堡壘、模型、影視片、硬體設備類銷售 工具(如看房車、ipad、觸摸屏系統等),若出現跨年的媒體類則以實際受益月份進行 分攤,如廣告公司月服務費、戶外廣告牌。
8. 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計算公式是一樣的嗎
變動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產量=(80000+20000+20000)/5000=24元。
完全成本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變動性製造費用+固定性製造費用)/產量=(80000+20000+20000+30000)/5000=30元。
變動成本法下的單價比完全成本法下的單價少六元就在於念緩完全成本法把固定性製造費用考慮了進去。即多了(30000/5000)=6元。
變動成本法優點
1、營業利潤隨銷售量的增加或減少而升降,這是企業經理人員所想要早轎的會計信息。
2、便於進行本-量-利分析,有利於和銷售預測。變動成本法的基本理論和程序揭示了成本、業務量、利潤之間的內在關系。
3、有利於促使企業管理當局重視銷售,防止盲目生產。
4、有利於短期經營決策。
5、有利於編制彈性預算。彈性預算實際上是根據變動成本法的原理編制的,在企業採取以銷定產,可以隨業仔睜模務量的變化而機動地調整,具有彈性。
6、有利於成本控制和業績考核。
7、有利於產品成本的計算工作。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變動成本法
9. 管理會計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計算題,求詳細解題思路及解題過程
管理會計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計算題,求詳細解題思路及解題過程
完全成本法:
總成本=5000*5+5000=30000元
單位成本=30000/5000=6元
營業利潤=4000*(10-6)-5000=11000元
變動成本法下:
單位成本=5元
營業利潤=4000*(10-5)-5000-5000=10000元
二者的區別就是完全成本法下,固定製造成本要進入產品成本;變動成本法下,固定製造成本全部作為期間費用
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 計算題
請按照下面的思路計算:
1、全部成本法計算利潤的步驟:
銷售收入-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 = 銷售毛利
銷售毛利-非生產成本 = 稅前利潤
其中:銷售產品的生產成本 = 期初存貨成本+本期生產成本-期末存貨成本
非生產成本 = 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2、變動成本法利潤計算步驟:
銷售收入-銷售變動成本 = 邊際貢獻
稅前利潤 = 邊際貢獻-固定成本
其中:
銷售變動成本 = 銷售量×單位變動成本
或: = 銷售產品變動生產成本+變動銷售費用+變動管理費用
固定成本 = 固定製造費用+固定銷售費用+固定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完全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計算題如何做?, 關於用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的計算題?
(1)變動成本法,三年的營業利潤都一樣
營業利潤=(200-90)*1000-20000-50000=40000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單位固定製造費用=20000/1000=20
營業利潤=(200-90-20)*1000-50000=40000
第二年,單位固定製造費用=20000/1200=16.67
營業利潤=(200-90-16.67)*1000-50000=43330
第三年,單位固定製造費用=20000/800=25
營業利潤=(200-90-25)*1000-50000=35000
(2)產量=銷量,兩種方法相同
產量>銷量,完全成本法利潤大於變動成本法
產量<銷量,變動成本法利潤大於完全成本法
因為,完全成本法中,存貨吸收了一部分固定性製造費用
ps,完全成本法中,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產品成本,變動成本法中,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期間費用,隨同銷售扣除。
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計算稅前利潤
變動成本率=單位變動成本/單價,而單位變動成本可以從題目中計算=4+3+1=8,所以可以知道單價是20元,銷售額是160000
求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的詳解
完全成本就是企業中計算成本時按製造成本加全部費用合計計算。
變動成本法是另外一種成本計算方法,計算只按成本中的變動部分計算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問題
他們的不同主要在對固定性製造費用的處理上,完全成本法中,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產品成本,變動成本法中,固定性製造費用作為期間費用,隨同銷售扣除
產量=銷量,兩種方法利潤相同
產量>銷量,完全成本法利潤大於變動成本法
產量<銷量,變動成本法利潤大於完全成本法
因為,完全成本法中,存貨吸收了一部分固定性製造費用
會計《完全成本法與變動成本法》考試題求答案啊
B兩種成本法計入當期利潤表的固定性製造費用的水平出現差異
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計算的營業利潤題目
1,D
變動成本法下,利潤=收入-變動成本-固定成本。本月發生的固定製造費用當期全部扣除。而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製造費用僅僅扣除銷售實現的部分,即轉換成銷售成本的部分。所以兩者之間相差了1000元。(在期初存貨為零的特殊情況下)
2、C
在有期初存貨的一般前提下,完全與變動的利潤差額=完全下期末存貨吸收的固定製造費用-完全下期初存貨的固定製造費用=(完全期末存貨-變動期末存貨)-(完全期初存貨-變動期初存貨)
=(完全期末存貨-完全期初存貨)-(變動期末存貨-完全期初存貨)=6000
會計中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怎麼樣結合
一)變動成本法的特點
變動成本法是一種只計算產品的變動成本的成本計算方法,也是西方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採用變動成本法時,固定成本作為期間成本直接計入當月損益,不計入產品成本。算出的產品成本只包括變動成本,不包括固定成本。這是變動成本法的主要特點。
要了解變動成本法,必須先了解成本按其性態的分類。按照成本性態,可以把成本分為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和混合成本三類。
(二)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的區別
變動成本法與完全成本法對比,在以下幾個方面具有不同特點:(1)產品成本內容構成不同;(2)存貨估價不同;(3)利潤計算方式不同;(4)產銷量不平衡時算出的利潤額不同。
(三)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優缺點
前面各章所述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算出的產品成本,都是既包括變動成本,又包括固定成本的產品成本,通稱完全成本。因此前述的各種成本計算方法,可以通稱完全成本法。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都能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服務,只是在不同情況下兩種方法所存在的優缺點不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1.關於利潤與產銷量的聯絡。採用變動成本法算出的利潤多少與銷售量增減相一致,可以促使企業注重銷售,根據市場需求以銷定產,避免盲目增產。2.關於決策分析。採用變動成本法,能夠提供創利額這一指標,揭示銷售量、成本和利潤之間的依存關系,進行量本利分析,為企業短期的生產經營預測和決策提供所需資料。3.關於成本控制和業績評價。變動成本法,在成本控制方面比完全成本法有更多的優越性,還有利於各部門業績的評價。4.關於產品定價、對外報告和計稅。變動成本法算出的產品成本不完全,不符合產品定價的要求。據變動成本法計算的存貨價值和損益,也不符合對外報送會計報表的要求和所得稅法對計算應稅所得額的要求。完全成本法則符合這些要求。因此,需要採用變動成本法計算產品成本的企業,一般只宜在帳外計算,不宜在帳內計算,不能在帳內根據這種成本計算營業利潤、編制對外會計報表。如果產品變動成本在帳內計算,那麼在月末計算營業利潤、編制對外會計報表以前,必須將帳面成本調整為完全成本。
(四)變動成本法的計算程式
採用變動成本法,必須先將成本劃分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並將混合成本採用適當的方法分解為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分解混合成本的方法很多。本科目考試用書只講述了兩種方法,即:高低點法和散布圖法。
(五)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的實際應用
前面各章節所述的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種基本方法,以及分類法、定額成本法、標准成本法和變動成本法四種輔助方法,都是典型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由於情況錯綜復雜,一個企業、一個車間、一種產品往往同時採用或者結合採用幾種成本計算方法。1.幾種成本計算方法和同時應用。2.幾種成本計算方法的結合應用。
10. 用變動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簡單計算
變動成本法下,單位成本=(60000+45000+12000)/1200=97.50元/件,
期末存貨成本=(1200-1000)*97.50=19500元。
完全成本法下,單位成本=(60000+45000+12000+30000)/1200=122.50元/件,
期末存貨成本=(1200-1000)*122.50=24500元。
兩者差異24500-19500=5000元,原因是變動成本法下,固定製造費用30000元全部作為期間費用處理,存貨成本中不包括固定資產製造費用,而完全成本法下,成本中包括固定資產費用30000元,產量1200件,每件成本中包括固定製造費用25元。也就是完全成本法下每件產品成本比變動成本法下多分攤了25元的固定製造費用,期末存貨200件共分攤固定製造費用200*25=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