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怎麼計算遠期期權的成本
擴展閱讀
山西有什麼特產資源 2025-07-26 20:13:07
怎麼獲得送禮物的鑽石 2025-07-26 20:12:09
玉蘭油是哪裡產品 2025-07-26 19:51:26

怎麼計算遠期期權的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4-04 14:25:51

① 期權利潤如何計算

期權分買入期權和賣出期權,利潤計算方式如下:

一、買入期權利潤計算。

1、期權未到期,期權的利潤就是將持有的期權賣出可得的期權費和之間買入期權支出的期權費之間的差額。

2、期權到期,如果行權,就是行權價格和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所得的收益和期初買入期權所支付的成本的差額。如果不行權,損失期權費。

二、賣出期權利潤計算。

1、期權未到期,期權的利潤是將持有的期權從市場上買回所需支付的期權費和之前賣出期權所得期權費的差額。

2、期權到期,如果交易對手要求行權,行權價格和市場價之間的差價產生的虧損和之前賣出期權所得的期權費之和是客戶的總盈虧。如果無需行權,客戶收益就是期權費。

(1)怎麼計算遠期期權的成本擴展閱讀:

期權的獲利的時機比較難以掌握。建立頭寸後,當匯率已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時,平倉就可以獲利。例如,以120的匯率買入美元,賣出日元;當美元上升至122日元時,已有2個日元的利潤,於是便把美元賣出,買回日元使美元頭寸軋平,賺取日元利潤。

或者按照原來賣出日元的金額原數軋平,賺取美元利潤。這些都是平盤獲利行為。掌握獲利的時機十分重要,平盤太早,獲利不多;平盤太晚,可能延誤時機,匯率走勢發生逆轉,不盈反虧。

② 怎麼計算期權的收益和損失

期權分買入期權和賣出期權,利潤計算方式如下:
一、買入期權利潤計算。
1、期權未到期,期權的利潤就是將持有的期權賣出可得的期權費和之間買入期權支出的期權費之間的差額。
2、期權到期,如果行權,就是行權價格和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所得的收益和期初買入期權所支付的成本的差額。如果不行權,損失期權費。
二、賣出期權利潤計算。
1、期權未到期,期權的利潤是將持有的期權從市場上買回所需支付的期權費和之前賣出期權所得期權費的差額。
2、期權到期,如果交易對手要求行權,行權價格和市場價之間的差價產生的虧損和之前賣出期權所得的期權費之和是客戶的總盈虧。如果無需行權,客戶收益就是期權費。
結算類型
1、股票結算方式
在股票交易中,如果投資者希望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其就必須立即支付全部費用才能獲得股票,一旦買入股票後出現股票價格上漲,那麼投資者也必須賣出股票才能獲得價差利潤。因此,其結算要求是:交易要立即以現金支付才能達成,而損益必須在交易結束後不再持有標的物時才能實現。在期權市場上,股票類結算方法與此非常類似。
股票類結算方法的基本要求是:期權費必須立即以現金支付,並且只要不對沖部位,就無法實現盈虧。這種結算方法主要用在股票期權和股票指數期權交易中,期權合約的結算與標的資產的結算程序大致相同。
2、期貨類結算方法
期貨類結算方法與期貨市場的結算方法十分相似,也採用每日結算制度。期貨市場通常採用這樣的結算方式。
不過,由於採用期貨類結算方法的風險較大,因此許多交易所只是在期貨期權交易中採用了期貨類結算方法,而在股票期權和股指期權交易中仍採用股票類結算方法。這樣,期權交易的結算程序可以因期權及其標的資產的結算程序相同而大大簡化。

③ 討論並比較遠期合約與期權合約進行套期保值的成本

客戶通過遠期合約進行套保時,無需支付額外費用,但到期是手掘無論市場價格是多少,客戶均需按約定價格交割。
客戶通過期權進行套保,需要實現買入一個期權,支付一定的費用,從交易成本看大於通過遠期合約進行套保攜薯此。但期權的好處是當到期市場價格優於約定的實行匯率時,客戶可以放棄行權辯迅而獲得按較好的市場價進行結算的便利。當出現後一種情況時,通過期權進行套保,合計收益可以大於直接通過遠期合約的套保。

④ 期權怎麼算盈虧

關於期權交易是如何計算盈虧的,舉個栗子:如下圖假設當日開盤判斷行情即將下跌,買入一張沽2500合約,開盤價0.0713,最高漲至0.0935 處止盈平倉。因為判斷行情走勢方向是正確的,該合約價格就呈現單獨的上漲走勢。

圖文來源:網路【財順期權}

成本計算:一張認沽2月2500合約=0.0713*10000=713元。

盈虧計算:一張該態彎合約盈利=(0.0935-0.0713)*10000=222元。

買入數量是多少,相乘多拿閉兄少即可。

交易方式:期權入門級的操作制度

1、控制倉位。

用可支配資產的30%投資,不能借貸、賣房去炒期權,心態會很容易受到行情影響而做出錯誤判斷;

2、單邊行情做短線,日內完成。

期權的波動劇烈、方向變化迅速,如果是做單邊行情,盡量在當日完成開倉平倉,獲利了結,不然很有可能被反噬;

3、趨勢行情做雙買,堅定持有。

真正穩妥的玩法是上面所講的雙買策略,踩中隱波的低點埋伏進去,獲取長期受益;

4、不做極度虛值。

極消襲度虛值的意思是嚴重偏離了現價的合約,賭的成分太重,等於買彩票,風險極大;

5、不做臨近到期的合約。

臨近到期的合約風險大,時間價值衰減迅速,容易歸零,新手要玩距離到期日遠的平值、實值合約,才能穩中取勝。

⑤ 股票的遠期價格如何計算

這是求合理的遠期價格,根據無紅利支付的遠期價格公式:F=S*e^[r(T-t)],可以得到F=20*e^[10%*3/12]=20.51元。1. 遠期匯率的計算怎麼算呢
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即期匯率*(B拆借利率-A拆借利率)*遠期天數÷360
遠期匯率的計算
遠期匯率的計算公式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比較重要和有用的一個計算公式。通過計算公式
可以發現:A/B貨幣對於遠期匯率與A、B這 兩種貨幣匯率的未來變動趨勢沒有一點關系,遠期匯率貼水(低於即期匯率)並不代表這兩種貨幣的 匯率在未來一段時間會下跌,只是表明A貨幣的利率高於B貨幣的利率。
同樣,遠期匯率升水也不代表貨幣匯率在將來要上升,只是表明A貨幣的利率低於B貨幣的利率。遠期匯率只是與A、B 這兩種貨幣的利率和遠期的天數有關。掌握這點對運用遠期業務防範匯率風險十分有用。
遠期匯率=即期匯率+升水或-貼水(註:小/大為升水,大/小為貼水)一個月遠期匯率為:56/45
由遠期匯率可知一個月後美元貼水,所以:
一個月後遠期匯率為 USD/JPY=(116.34-0.56)/(116.50-0.45)=115.78/116.05
相比之下,美元貶值,日元升值。

三個月後照樣美元貼水,按同樣方法計算即可。
(5)怎麼計算遠期期權的成本擴展閱讀:
遠期匯率的報價方法。遠期匯率的報價方法通常有兩種:
(1)直接報價法。直截了當地報出遠期交易的匯率。它直接表示遠期匯率,無需根據即期匯 率和升水貼水來折算遠期匯率。直接報價方法既可以採用直接標價法,也可以採用間接標價法。它的優點是可以使人們對遠期匯率一目瞭然,缺點是不能顯示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之間的關系。

(2)點數報價法。也稱為即期匯率加升水、貼水、平價,是指以即期匯率和升水、貼水的點 數報出遠期匯率的方法。點數報價法需直接報出遠期匯水的點數。遠期匯水,是指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的差額。若遠期匯率大於即期匯率,那麼這一差額稱為升水,表示遠期外匯比即期外匯貴。
若遠期匯率小於即期匯率,那麼這一差額稱為貼水,表示遠期外匯比即期外匯便宜。若 遠期匯率與即期匯率相等,那麼就稱為平價。這種報價方法是銀行間外匯報價法,通過即期匯率加減升貼水,就可算出遠期匯率。

參考資料來源:搜狗網路-遠期匯率

2. 紅利支付股票的遠期價格
理論上:

首先用年利率除以12 得出月利率 大概是0.917%

然後用30乘以0.917+1的五次方 即為股票五個月後的價格

31.40左右

如果你要是炒股用這些數據的話

不用那麼麻煩

可以大概估下 就行
具體如下:
年利率為11% 月平均即為1%左右 (本例中這項誤差較大)
然後五個的復利 大概是1%*5 =5% (利率越低,這步的誤差值越小,是高數上的簡便方法)
接著30*(1+0.05)=31.5左右

⑥ 期權到期價格怎麼算

期權是指該期貨合同在某個特定日期以固定價格購買或銷售股票和基金的權利。因此,選項是特權,所有者只有權利,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預約期權是指期權給所有者過期日,以固定價格購買目標股票和基金的權利。其授權的特點是購買,因此也可以稱為漲價選項、選項選項、買方選項或買方選項。
預約期權是指期權給所有者過期日,以固定價格出售目標股票和基金的權利。其授權的特點是銷售,也可以稱為下跌期權、選擇期權、銷售期權或銷售期權。
期權合同的期限價值:
購買預約期權的期限價值=Max(股票市場價格-執行價格,0),凈利潤=價值-投資成本。
銷售預約期權的期限價值=-Max(股票市場價格-執行價格,0),凈利潤=價值+銷售收入。
購買預約期權的期限價值=Max(執行價格-股票市場價格,0),凈利潤=價值-投資成本。
銷售預約期權的期限價值=-Max(執行價格-股票市場價格,0),凈利潤=價值+銷售收入。
購買預約期權:
交易所有一項認購指數ETF期權,目前該股指數ETF價格為2.250元,執行價格為2.265元,該期權一個月後到期,該期權交易價格為0.0400元。某機構投資者利用期權進行套利交易,購買該期權100萬份。預計一個月後該股指數ETF價格可能為2.340元或2.163元。
一個月後,股指ETF價格為2.340元。
到期價值=100×Max(2.340-2.265,0)=7.5萬元。
凈值=7.5-100×0.04=3.5萬元。
一個月後,股指ETF價格為2.163元。
到期價值=100×Max(2.163-2.265,0)=0萬元。
凈值=0-100×0.04=-4萬元。
購買預約期權的目標股價越高收益越大,股價下跌就會失去權力金。
出售預約期權:
交易所有一項認購指數ETF期權,目前該股指數ETF價格為2.250元,執行價格為2.265元,該期權一個月後到期,該期權交易價格為0.04元。某機構投資者利用期權進行套利交易,賣出該期權100萬份。預計一個月後該股指數ETF價格可能為2.340元或2.163元。
一個月後,股指ETF價格為2.340元。
到期價值=-100×Max(2.340-2.265,0)=-7.5萬元。
凈值=-7.5+100×0.04=-3.5萬元。
一個月後,股指ETF價格為2.163元。
到期價值=-100×Max(2.163-2.265,0)=0萬元。
凈值=0+100×0.04=4萬元。
出售預約期權的目標股價越高損失越大,股價下跌就是權利收益。
購買預約期權:
交易所有一約指數ETF期權,目前該股指數ETF價格為2.250元,執行價格為2.265元,該期權一個月後到期,該期權交易價格為0.04元。某機構投資者利用期權進行套利交易,購買該期權100萬份。預計一個月後該股指數ETF價格可能為2.340元或2.163元。
一個月後,股指ETF價格為2.340元。
到期價值=100×Max(2.265-2.340,0)=0萬元。
凈值=0-100×0.04=-4萬元。
一個月後,股指ETF價格為2.163元。
到期價值=100×Max(2.265-2.163,0)=10.2萬元。
凈值=10.2-100×0.04=6.2萬元。
購買預約期權的目標股價越低收益越大,股價上漲就會失去權力金。
出售預約期權:
交易所有一約指數ETF期權,目前該股指數ETF價格為2.250元,執行價格為2.265元,該期權一個月後到期,該期權交易價格為0.04元。某機構投資者利用期權進行套利交易,賣出該期權100萬份。預計一個月後該股指數ETF價格可能為2.340元或2.163元。
一個月後,股指ETF價格為2.340元。
到期價值=-100×Max(2.265-2.340,0)=0萬元。
凈值=0+100×0.04=4萬元。
一個月後,股指ETF價格為2.163元。
到期價值=-100×Max(2.265-2.163,0)=-10.2萬元。
凈值=-10.2+100×0.04=-6.2萬元。
出售預約期權的目標股價越低損失越大,股價上漲就是權利收益。
期權的投資戰略:
(1)保護性下跌期權:股票和預約期權組合
(2)增加期權:股票銷售預約期權組合
(3)對敲:同時購買同一目標的預約期權和預約期權,同時銷售同一目標的預約期權和預約期權。
保護性下跌期權的應用:
交易所有一項下跌指數ETF期權,目前該股指數ETF價格為2.250元,執行價格為2.265元,該期權一個月後到期,該期權交易價格為0.04元。某機構投資者利用期權進行套利交易,購買該股指ETF和該期權各100萬份。預計一個月後該股指數ETF價格可能為2.340元或2.163元。
一個月後,股指ETF價格為2.340元。
股票指數ETF投資收益=100×(2.340-2.250)=9萬元。
股指ETF期權收益=0-100×0.04=-4萬元。
總收益=9-4=5萬元。
一個月後,股指ETF價格為2.163元。
股票指數ETF投資收益=100×(2.163-2.250)=-8.7萬元。
股指ETF期權收益=100×(2.265-2.163)-100×0.04=6.2萬元。
總收益=-8.7+6.2=-2.5萬元。

⑦ 期權的結算公式

期權的結算公式如下:

  1. 實值認購期權的內在價值=當前標的股票價格-期權行權價,

  2. 實值認沽期權的行權價=期權行權價-標的股票價格。

  3. 時間價值=是期權權利金中-內在價值的部分。

  4. 備兌開倉的構建成本=股票買入成本–賣出認購期權所得權利金。

  5. 備兌開倉到期日損益=股票損益+期權損益=股票到期日價格-股票買入價格+期權權利金收益-期權內在價值(認購==當前標的股票價格-期權行權價)

  6. 備兌開倉盈虧平衡點=買入股票成本–賣出期權的權利金

  7. 保險策略構建成本=股票買入成本+認沽期權的權利金

  8. 保險策略到期損益=股票損益+期權損益=股票到期日價格-股票買入價格-期權權利金+期權內在價值(認沽=期權行權價-標的股票價格)

  9. 保險策略盈虧平衡點=買入股票成本+買入期權的期權費

  10. 保險策略最大損失=股票買入成本-行權價+認沽期權權利金

  11. 買入認購若到期日證券價格高於行權價,投資者買入認購期權的收益=證券價格-行權價-付出的權利金

  12. 買入認購到期日盈虧平衡點=買入期權的行權價格+買入期權的權利金

  13. 買入認沽若到期日證券價格低於行權價,投資者買入認沽期權的收益=行權價-證券價格-付出的權利金

  14. 買入認沽到期日盈虧平衡點=買入期權的行權價格-買入期權的權利金

  15. Delta=標的證券的變化量/期權價格的變化量

  16. 杠桿倍數=期權價格變化百分比/與標的證券價格變化百分比之間的比率=(標的證券價格/期權價格價格)*Delt

  17. 賣出認購期權的到期損益:權利金-MAX(到期標的股票價格-行權價格,0)

  18. 賣出認購期權開滲咐倉盈虧平衡點=行權價+權利金

  19. 賣出認沽期權的到期損益:權利金-MAX(行權價格-到期標的股票價格,0)

  20. 認沽期權賣出開倉盈虧平衡點=行權價-權利金

  21. 認購期權義務倉開倉初始保證金={前結算價+Max(25%×合約標的前收盤價-認購期權虛值,10%×合約標的前收盤價)}*合約單位;

  22. 認沽期權義務倉開倉初始保證金=Min{前結算價+Max[25%×合約標的前收盤價-認沽期權虛值,10%×行權價],行權價}*合約單位;認購期權虛值=max(行權價-合約標的前收盤價,0)認沽期權虛值=max(合約標的前收盤價-行權價,0)

  23. 認購期權義務倉持倉維持保證金={結算價+Max(25%×合約標的收盤價襪鄭-認購期權虛值,10%×標的收盤價)}*合約單位;

  24. 認沽期權義務倉持倉維持保證金=Min{結算價+Max[25%×合約標的收盤價-認沽期權虛值,10%×行權價],行權價}*合約單位;認購期權虛值=max(行權告喊頌價-合約標的收盤價,0)認沽期權虛值=max(合約標的收盤價-行權價,0)

  25. 認購-認沽期權平價關系即:認購期權價格與行權價的現值之和等於認沽期權的價格加上標的證券現價(c+PV(X)=p+S)

  26. 如何計算合成股票多頭策略的成本、到期日損益、盈虧平衡點,構建成本:認購期權權利金-認沽期權權利金

拓展資料:

運用方式:

在成熟金融市場中,期權更多的時候被用作風險管理的工具,如以美國為代表的均衡型衍生品市場,期權被廣泛應用於套保策略。

主要期權套期保值有等量對沖策略、靜態Delta中性策略、動態Delta中性策略。下面我們以Comex白銀期貨與期權交易為例,說明投機者如何利用期權在更大程度上獲利。

情境1:2012年9月初,市場對於美國推出QE3預期不斷升溫,9月6日白銀期貨收盤價32.67美元/盎司,執行價格33美元的白銀期貨期權,看漲期權價格1.702美元/盎司,

假設投資者對白銀未來走勢看多,他有兩種投機方案:其一,買入1手12月Comex白銀期貨;其二,買入1手12月Comex白銀期貨期權(為簡化計算,Comex保證金比例按10%計算,期權多頭不支付保證金,期權空頭支付保證金與對應期貨金額一致)。

此後美聯儲推出QE3,貴金屬價格大漲,10月1日白銀期貨收盤價格34.95美元/盎司,執行價格33美元的看漲期權價格2.511美元/盎司。

兩種方案下投資者的收益為期貨多頭,(34.95-33)*5000/(33*5000*10%)=59%。期權多頭,如果投資者選擇平倉,(2.51-1.70)*5000/(1.70*5000)=47.53%;

如果投資者選擇執行期權,並且立刻平掉期貨倉位,(34.95-33-1.702)/1.702=14.57%(放棄行權)。

由此來看,期權多頭的收益率雖然不及期貨多頭,但期權多頭的資金佔有量(1.702*5000)僅為遠小於期貨多頭保證金的佔有量,約為期貨保證金佔有量一半,且在持倉期間,期權投資者不必擔心保證金不足問題。

情境2:在QE3推出後,投資者認為白銀價格在9月、10月份將走出一個M頭,價格在頸線附近,在QE3、歐債危機、美國財政懸崖等大背景下,具有一定避險屬性的白銀價格不會大跌,

但短期內上漲動力也不足,未來一段時間震盪行情可能性更大,因此決定賣出寬跨式期權,賺取權利金。

期權網路

⑧ 期權權利金如何計算

期權權利金是怎麼計算的?期權權利金是什麼意思呢?

50ETF期權的權利金就是買賣期權合約的價格,在交易中可以理解為成本的意思。在50ETF期權投資過程中,每一張合約的當前價格都不同,合約分成虛值、平值及實值合約,合約的當前價格也就是期權合約的權利金價格。權利金的概念十分好理解,其實就是合約價格。(一般來說一張合約的合約單位是10000份,所以一張合約相當於10000份。每張50ETF期權對應的就是10000股50ETF.)

  • 虛值期權:虛值期權的權利金成本比較便宜,杠桿率大,只有時間價值。

  • 實值期權:實值期權權利金成本比較高,杠桿率不及平值、虛值期權。

  • 平值期權:平值期權權利金成本適中,杠桿率適中,平值期權時間價值最大。

    不同到期日(合約到期月份)不同行權價格(合約行權價)每天(開倉時間)也不一樣。選擇不同月份的不同行權的權利金是不同的,對應的杠桿也是不同的。

圖文來源:網路【財順期權】

    50etf期權的權利金大概多少?

    1、如果是買方,需要的權利金不多,一手的權利金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具體要多少錢需要根據合約的性質和時間因素來確定。50etf期權合約分為虛值,平值和實值三種,除虛值外,平值和實值有內在價值,而虛值只有時間價值,所以虛值合約都會便宜點。

    2、如果是賣方,就要繳保證金,需要的資金要大點,一般是2000元以上,最高可能回到5000元甚至更高,這個是變動的。其實,關於一張合約需要繳納多少保證金是有具體的公式去計算的,不同的合約需要繳納的保證金也是不同的。但是有一個規律,賣出的合約,越是實值的,保證金會越高,越是虛值的,保證金越低。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兩款期權產品50ETF期權和300ETF期權產品,其交易規則都是一樣的,合約單位都是10000份,大家在交易期權的時候,會覺得很便宜,比如一份合約的最新價格是0.0278,實際上應該乘以10000的合約單位,需要278元一張。

    50ETF期權利金是怎麼算的?

    50ETF期權權利金即期權的價格,是期權的買方要向賣方支付的費用,也就是獲得權利而必須支付的費用。對賣方而言,它是賣出期權的報酬。

    一張期權合約代表的是10000份的合約單位,所以50ETF期權的權利金就是當前的價格*10000。

    舉例:假如目前上證50指數是2570點,50ETF當前的價格是2.5元每份,如果你認為上證50指數在未來1個月之內會上漲,選擇購買50ETF認購期權,買入1份合約,也就是10000份,行權價格是2.5元,次月到期的50ETF認購期權一份。如果當前期權的權利金是0.1元,那麼投資者就需要花費0.1*10000=1000元的權利金。

    不同到期日(合約到期月份)不同行權價格(合約行權價)每天(開倉時間)也不一樣。選擇不同月份的不同行權的權利金是不同的,對應的杠桿也是不同的。

    50etf期權權利金小到1塊,大到幾千一張合約。不過大部分投資者在選擇合約的時候,都會選擇200-300左右一張的合約,這樣的合約是比較容易獲利的。

⑨ 期權交易費用如何收取

現在市場都是多樣化的!所以會導致手續費也是多樣性的:

1、我國大陸境內歐式期權手續費規則為主;

2、交易手續費:交易所在每日期權交易結束後根據會員當日成交期權合約數量按交易所規定的標准對買賣雙方計收手續費;每個券商的手續費除開交易所收取的那部分都是自己定義的。

有的券商定義的高,有的券商為占市場可能能有優惠。這樣就需要去對比了。現在我們必須繳納的就是交易所的費用,經手費1.3元,結算費0.3元。因為這個是交易所收取的,沒有任何的商量餘地的。

3、行權手續費:期權買方行權和賣方履約時交易所對其分別收取的費用。

還有就是市場上有無數的存儲平台,並且每個平台的收費標准都不同。但是,大多數平台收取的單面手續費約為4-7元,這一手續費的收取范圍仍然比較正常。當然,有很多平台的單面處理費為10-15元,這比較貴。

來源網路【期權醬】

⑩ 期權虧損怎麼算

1、期權未到期,期權的利潤就是將持有的期權賣出可得的期權費和之間買入期權支出的期權費之間的差額。

2、期權到期,如果行權,就是行權價格和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所得的收益和期初買入期權所支付的成本的差額。如果不行權,損失期權費。

賣出期權:

1、期權未到期,期權的利潤是將持有的期權從市場上買回所需支付的期權費和之前賣出期權所得期權費的差額。

2、期權到期,如果交易對手要求行權,行權價格和市場價之間的差價產生的虧損和之前賣出期權所得的期權費之和是客戶的總盈虧。如果無需行權,客戶收益就是期權費。

(10)怎麼計算遠期期權的成本擴展閱讀: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清伏磨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期權定義的要點如下:

1、期權是一種權利。 期權合約至少涉及買人和出售人兩方。持有人享有權力但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2、期權的標的物。期權的標的物是指選擇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它包括股票、政府債券、貨幣、股票指數、商品期貨等。期權是這些標的物「衍生」的,因此稱衍生金融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期權出售人不一定擁有標的資產。期權是可以「賣答斗空」的。

期權購買人也不定真的想購買資產標的物。因此,期權到期時雙方不一定進行標的物的實物交割,而只需按價差補足價款即可。

3、到期日。雙方約定的期權到期的那一天稱為「到期日」,如果該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執行,則稱為歐式期權;如果該期權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時間執行,則稱為美式期權。

4、期權的執行。依據期權合約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行為稱為「執行」。在期權合約中約定的、期權持有人據以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固定價格,稱為「執行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