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材料驗收入庫,結轉其實際成本應該填哪種記賬憑證
1、填制轉賬憑證,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異(超支記借方)
貸:材料采購
材料成本差團蔽異(若為節約記貸方)
2、明雀
2)記賬憑證的分類
按照所反映的經濟業務內容的不同,可分為專用記賬憑證和通用記賬憑證。
專用記賬憑證:指專門用於某一類經濟業務的記賬憑證。按經濟業務的某種特定屬性定向使用的憑證。分:收款憑證、付款憑證和轉賬憑證
收款憑證是指用以記錄現金或銀行存款增加業務的記賬憑證。分為現金收款和激或早銀行存款收款憑證。
付款憑證是指用以記錄現金或銀行存款減少業務的記賬憑證。
轉賬憑證是指用以記錄現金和銀行存款以外業務的會計憑證。
通用記賬憑證:適合於所有經濟業務的記賬憑證,即各類經濟業務共同使用的同一格式的記賬憑證。
對於經濟業務比較簡單,規模較小,收付業務較少的單位,還可以採用通用記賬憑證。
按填制方式不同,可以分為復式記賬憑證和單式記賬憑證
復式記賬憑證:將一項經濟業務所涉及的全部會計科目及其發生額都集中填列在一張憑證上的記賬憑證。是實際工作中廣泛運用的記賬憑證。專用記賬憑證和通用記賬憑證都是復式記賬憑證。
單式記賬憑證:每一張記賬憑證只填列經濟業務所涉及的一個會計科目及其金額的記賬憑證。即將一項經濟業務所涉及的每個會計科目分別填列兩張或兩張以上的記賬憑證。目前,我國銀行業根據其工作特點一般採用單式記賬憑證。
B. 采購原材料入賬需要幾種原始單據
1、如題所述,以下意見給予提問者參考(假設採用實際成本核算):
a、原材料已驗收入庫,但未付款,會計分錄一般如下(暫忽略增值稅):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
可見,財務部門編制記賬憑證所附原始單據應包括:倉庫部門填制的入庫單,特殊材料入庫還必須提供內部品質部門填制的質檢結果單據。另外,相應采購合同應另行裝訂備查;
b、原材料已驗收入庫並已結算貨款,會計分錄一般如下(暫忽略增值稅):
借:原材料
貸:銀行存款
可見,財務部門編制記賬憑證所附原始單據除上述單據外,還應取得結算單據(銀行轉賬回執回單,轉賬支票留存聯),如通過其他結算方式的,則根據具體結算方式附上相應單據(例如相應銀行商業票據留存聯或復印件等);
c、如上賬務處理時已同時收到發票等相關外部原始憑證的,應同時附上記賬憑證;
2、以上僅供參考,請予結合實際情況再做判斷。
C. 按材料實際成本入賬是填收款憑證嗎
是的。
按實際成本計價的材料收發核算,從材料日常收發憑證到明細分類賬和總分類賬全部是按實際成本計價的。這對於材料收發業務頻繁的企業,材料計價工作量是極為繁重的。而且,在這種計價方式下,看不出收入材料的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相比是節約還是超支,難以從賬簿中反映材料采購業務的經營成果。
注意事項
1、對於結算憑證等單據與材料同時到達的采購業務,企業在支付貨款,材料驗收入庫後,應根據結算憑證、發票賬單憑證確認的材料收入成本,借記「原材料」賬戶。
根據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不計入材料成本的)稅額,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一般納稅人企業,下同)賬戶,按照實際支付的款項,貸記「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賬戶。
2、對於已支付貨款或已開出、承兌商業匯票,但材料尚未運達的采購業務,應根據結算憑證、發票賬單等,借記「在途材料」、「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賬戶,貸記「銀行存款」或「應付票據」等賬戶;待收到材料後,再根據收料單,借記「原材料」賬戶,貸記「在途材料」賬戶。
D. 材料入庫時,倉庫用什麼憑證登記入庫會計用什麼憑證做帳
你好!
倉察虛庫用發票登記敗陵燃入庫,會計用發票和入庫單做帳。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汪態
E. 一般登記材料入庫和出庫用什麼原始單據登賬能更准確的做到賬實相符呢
生產成本核算,塌桐用入庫單,領料單,見入庫單記入原材料,見領料單記入生產成本科目;
銷售成本核算,用銷售單,團羨坦結轉庫存商品和主營業務成本。
我想改用入庫單登記入庫的數量,請問可不可以呢?
你的派信想法是正確的。本來就應該用入庫單,因為采購單的數量與入庫單的數量不一定相同,如果到貨數量有差異或材料有不合格退回的,不是記入原材料科目的數量就不對了嗎?所以,入庫單是最准確的。
F. 材料入庫的實際成本如何計算
材料入庫成本包括買價(不含增值稅)、運雜費、入價的稅費、合理的損耗和入庫前的挑選這里費用等單位實際成本是指生產單位產品而平均耗費的成本。
一般只要將總成本去除以總產量便能得到,是將總成本按不同消耗水平攤給單位產品的費用,它反映同類產品的費用水平。
拓展資料:
企業在進行材料平時核算業務中,既可以採用實際成本作價,也可採用計劃成本作價。收料憑證要根據發粟價格及采購費用確定,其中能直接計入某種材料實際成本的,可以直接計入,不能直接計入的,可按一定標准在各種材料之間進行分攤。
至於發料憑證的計價,由於材料多系分批采購、分批領用,而每次實際成本又不相同,通常有先進先出法、移動平均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後進先出法等多種,企業選定某種方法後,就不能隨意改動。
估計成本一般有這樣幾種情況:
根據經驗和歷史資料估算成本,如購進存貨要花費買價、運雜費和倉儲費等等;
沒有歷史資料,而根據技術資料測算的估計成本,如產品第一次投產的估計成本;
由於歷史資料和技術資料細目過多,所以採用估算的辦法來預計成本;
是預測、決策成本、在決策時,盡管成本並未實際發生,但根據相關的經濟業務和事項,可以合理估算出可能發生的成本額。在財務會計中,估計成本往往是實際成本計算的一種手段。如計劃成本和定額成本等,它們可以按成本項目分別估計,也可以按成本總額估計,通過對估計成本的調整,既能計算出實際成本,又能計算出估計成本的差異,便於成本控制、分析和考核,也簡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在管理會計中估計成本主要表現為預測和決策成本,也是機會成本的一種。這種成本可以有歷史資料也可根本沒有歷史資料,估計的目的,是為了揭示成本變化和發展的規律,更有效地進行長短期的投資決策,同樣能為企業成本控制和分析等提供依據。
G. 入庫的成本怎麼計算
確定出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然後用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每種產品的產量。入庫成本就是庫存商品的生產成本或者購貨成本,以及能夠歸屬於入庫產品達到入庫前狀態的直接成本,如運輸途中的搬運費、儲存費等。材料入庫成本的五種實際計價在系統可以自動完成,它們的核算過程是通過單據的記賬功能實現的。記賬後,系統將所輸入的入庫單據登記存貨明細賬。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指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企業的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進行成本核算,首先審核生產經營管理費用,看其已否發生,是否應當發生,已發生的是否應當計入產品成本,實現對生產經營管理費用和產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對已發生的費用按照用途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為成本管理提供真實的成本資料。
【庫存商品的成本】
1、購入的存貨,其成本包括:買價、運雜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包裝費、倉儲費等)、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入庫前的挑選整理費用(包括挑選整理中發生的工、費支出和挑選整理過程中所發生的數量損耗、並扣除回收的下腳廢料價值)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和其他費用。
2、自製的存貨,包括自製原材料、自製包裝物、自製低值易耗品、自製半成品及庫存商品等,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等的各項實際支出。
3、委託外單位加工完成的存貨,包括加工後的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半成品、產成品等,其成本包括實際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加工費、裝卸費、保險費、委託加工的往返運輸費等費用以及按規定應計入成本的稅費。
H. 材料費用核算的原始憑證有哪幾種
1.收料單的填制。收料單是在外購的材料物資驗收入庫時填制的憑證、一般一式三聯,一聯驗收人員留底,一聯交倉庫保管人員據以登記明細帳,一聯連同發貨票交財會部門辦理結算。
2.領料單的填制。此憑證為自製原始憑證。為了便於分類匯總,領料單要「一料一單」地填制,即一種原材料填寫一張單據。領用原材料需經領料車間負責人批准後,方可填制領料單;車間負責人、收料人、倉庫管理員和發料人均需在領料單中簽章,無簽章或簽章不全的均屬無效,不能作為記帳的依據。
3.限額領料單的填制。限額領料單是一種一次開設、多次使用、領用限額已定的累計憑證。在有效期(最長1個月)內,只要領用數量累計不超過限額就可以連續使用。每月開始以前,應由供應部門根據生產計劃、材料消耗定額等有關資料,按照產品和材料分別填制限額領料單。在限額領料單中,要填明領料單位、材料用途、發料倉庫、材料名稱以及根據本月產品計劃產量和材料消耗定額計算確定的全月領料限額等項目。限額領料單一般一式兩聯,經生產計劃部門和供應部門負責人審核簽章後,一聯送交倉庫據以發料,登記材料明細帳;一聯送交領料單位據以領料。
4.發料憑證匯總表的填制。工業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領發材料比較頻繁,業務量大,同類憑證也較多。為了簡化核算手續,需要編制發料憑證匯總表。編制時間根據業務量的大小確定,可5天、10天、15天或1個月匯總編制一次。匯總時,要根據實際成本計價(或計劃成本計價)的領發料憑證、領料部門以及材料用途分類進行。
5.商品驗收單的填制。商品驗收單是商業企業購進商品驗收入庫的憑證。在商品到達企業後,業務部門應將發貨票與經濟合同進行核對,無誤後再填制商品驗收單,共一式四聯,交倉庫或實物負責人驗收商品。商品驗收後,應在商品驗收單上加蓋收貨戳記,然後分送業務、財會、統計等部門據以辦理貨款結算、記帳和登記等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