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一畝地的菜要多少成本
擴展閱讀
鑽石牌機油多少錢一桶 2025-05-25 23:00:04
吹氣球沒有工具怎麼辦 2025-05-25 22:59:25

一畝地的菜要多少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3-25 01:54:27

1. 無土栽培一畝一般投入多少錢栽培蔬菜哪些一年利潤是多少

無土栽培是指以水、草炭或森林腐葉土、蛭石等介質作植株根系的基質固定植株,植物根系能直接接觸營養液的栽培方法。那麼無土栽培一畝一般投入多少錢?栽培蔬菜哪些?一年利潤是多少呢?小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無土栽培蔬菜有哪些?

生薑:生薑採用傳統種植模式連作的因無法清除土壤中殘留的線蟲和姜瘟病原菌,很容易感染姜瘟病,一旦感染姜瘟病,一大片的植株將枯萎死亡,採用無土栽培能解決這一問題。黃瓜:黃瓜在生產中常受病蟲危害,而無土栽培能避免土壤傳染的病蟲害及連作障礙,又具有減少農葯用量、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省肥省工、不受土地肥力狀況限制的特點。無土栽培新技術:新型椰糠條和溝槽基質無土栽培。

新型椰糠條無土栽培技術、按照植物生長營養元素需求比例配製全營養元素酸性水溶肥,按濃度或稀釋倍數使用;幼苗移栽後使用膠囊生根劑迅速生根,大苗期生根劑迅速恢復受損根系,簡單方便;根據不同季節的有效日照時數確定每日灌溉濃度總量和次數,灌溉控制簡單;提高椰糠條保水性,不但減少灌溉次數,而且提高農產品品質;微生物菌分解清除椰糠條內代謝死亡的根系,椰糠條多年使用,降低生產成本

2. 種一畝地大白菜需要投資多少

如不需租地,每畝大白菜需要投資在500到800元左右。

大白菜繁殖和栽培技術

繁殖方法

種植時間:播種時間一般在8月1日至20日。

施肥整地:每畝施有機肥2000至3000千克,硫酸鉀型復合肥60千克作基肥。深耕30至40厘米,整平耙細後起壟,壟距60厘米,壟的標准為底寬35至40厘米、項寬20至25厘米、壟高20厘米。將土壟壓實,利於播種。

澆水造墒:土壤墒情不足時,在施入基肥後整地前要澆水造墒。

精細播種:秋季大白菜主要播種方式為直播,直播又分為條播和穴播兩種方式。

條播:在壟中間開0.5至1.0厘米深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然後覆土壓實,每畝用種量120克左右。也可採用白菜播種機,在壟頂部中間位置進行播種,每畝用種量80至100克,播種機要配帶覆土設施。

穴播:在壟頂部按55厘米左右穴距,與土壟垂直方向開長10至15厘米、深1.0至1.5厘米的溝穴,每溝穴播種5至6粒種子,播後蓋細土1.0厘米壓實,每畝用種量100至120克。

栽培技術

間苗:出苗後5至6天第1次間苗,去弱留強,條播的留苗間距2至3厘米;大白菜3至4片葉時進行第2次間苗,條播地塊的苗距8厘米,穴播時每穴留3株左右;再過5至6天時進行第3次間苗。

定苗:幼苗生長25天左右到達團棵期,按株距50至60厘米定苗,每畝留苗2000株左右。發現缺苗應及時補栽,補苗宜在晴天下午或陰天,栽苗後及時澆水。

中耕除草:進行3次中耕,分別在第2次間苗後、定苗後和蓮座中期進行。中耕結合鋤草。

合理澆水:如果底墒水不足,播種後及時澆水,保證齊苗壯苗。間苗、定苗後各澆1水。初期澆水促進發棵。結球期結合追肥進行澆水,澆水量要大、要勻。後期適當控水促進包心。

適時追肥:蓮座期每畝追施氮、磷、鉀復合肥15至20埏。結球初期,每畝追施氮、磷、鉀復合肥30至40千克。收獲前20天內不再追肥。結合噴葯於蓮座期開始每7至10天噴灑1次葉面肥料,共2至3次,採用0.5%的尿素和0.5%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在16時以後噴灑。

收獲:11月中旬以後,大白菜基本停止生長,進入收獲期。12月初以後應及時收獲,以防凍害發生。

3. 一畝包菜種植成本是多少

一畝包菜種植成本是八百元。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這里露地栽培一茬,除去田租,一畝包菜種植成本需八百元,其中優種每畝二百元,農家肥、化肥四百元,耕地、地膜、大棚育苗、灌概共二百元。

4. 包菜一畝地生產成本要多少

「每畝包菜種植成本要一千左右,每斤兩三分,每畝才賣兩三百元,要虧死了。」趙金海說,裝包菜的袋子一隻就要四五毛,一袋裝五六十斤,每斤包裝費就合一分錢,加上割包菜的人力成本,還不如讓包菜爛地里。

5. 種菜大棚一畝地投資多少利潤多少

一畝地的常規蔬菜大棚種植成本
整體建造成本竹木結構的每平方大約15元左右,也就是8000-10000元一畝地,這種棚大約能用三年左右,膜兩年一換,平均下來,每年的成本大約是5000塊錢;還有一種當下鍍鋅鋼管大棚,這種大棚的造價每平方在40元左右,也就是每畝地接近30000萬元,主體骨架的使用壽命可達8到十年,選擇進口po膜,三年一換。建造成本呢,大約在4000元每年左右吧;好,也就是一個一畝地的普通蔬菜大棚的建造成本是5000元一年。我們知道當下農村一般的蔬菜種植基地現在每畝地的租金大約在800-1000元之間,我們姑且算作800元每年,這樣子就是每畝地的租金成本是800元/年。人工成本,這個問題一般在農村都是自己種植,所以我們暫且忽略;
蔬菜種植過程中的肥料,農葯,水電,種子以及種植輔助材料,是根據種植作物的不同,產生的費用也會較大,我們姑且取個平均值每年1500元(根據自己的情況具體合算);
以上是一畝地蔬菜大棚的種植成本大約就是5000+800+1500=7300元。
一畝地的蔬菜大棚種植利潤
整個市場價格相對較高,利用這個反季節的時間差,效益往往可觀,北方地區的大棚蔬菜作物往往選擇番茄,茄子,豆角,甜辣椒,黃瓜等大眾需求高的蔬菜進行種植,這種蔬菜的季節性以及每年的市場行情不一,但是平均每年的市場價格都能達到一元到兩元左右的收購價格,我們取中間值1.5元每斤計算,一畝地的大棚蔬菜一般能收獲大約5000斤左右的蔬菜,蔬菜大棚一年常規可以收獲三到四季的蔬菜,也就是大約近兩萬斤蔬菜,按照1.5元每斤(每年蔬菜價格不同,也有淡旺季之分,每年扎堆種同一種蔬菜的不少,價格肯定上不去,往常會出現南方發大水,北方蔬菜價格提高的現象也有),大約可以獲利3萬元左右。
這樣子理論計算可以得出一畝地的蔬菜大棚種植利潤大約是:30000-7300=22500元。

6. 大棚蔬菜一畝地需要投入多少錢

種菜大棚一畝地投資多少?

隨著菜價的不斷上漲,越來越多的種植戶選擇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收益高,管理方便。

一般蔬菜大棚的優勢就是可以進行蔬菜的反季節種植,期間早春晚秋進行種植,這種情況下常規蔬菜一般都沒有,整個市場價格相對比較高。

如果利用這個反季節的時間差種植,效益就會非常可觀。北方地區的大棚蔬菜作物,往往選擇番茄、茄子、豆角、甜辣椒、黃瓜等大眾需求高的蔬菜進行種植。

由於這種蔬菜的季節性,所以導致每年的市場行情不同,但平均每年的收購價格都能達到1-2元左右。期間取中間值3.0元每公斤來計算。

那麼一畝地能收獲大約2500公斤左右的蔬菜,蔬菜大棚一年常規可以收獲1-3季的蔬菜,也就是大約近1萬公斤蔬菜,按照3.0元/公斤來計算,大約可以獲利為3萬元左右。


預估普通結構蔬菜大棚的每平方大約14-16元左右,一畝地8000-10000元,可使用三年左右,棚膜兩年一換,平均下來每年的成本大約是5000元。 蔬菜種植過程中的種植輔助材料,大約在每年1500元(根據基本情況具體合算),租地費每年800。

以上是一畝地普通蔬菜大棚的種植成本大約就是5000+800+1500=7300元。利用反季節的時間差栽培,效益往往可觀,比如番茄,辣椒,黃瓜等大眾需求高的蔬菜。地頭價一般在1-2元左右,每畝收獲5000斤左右。且蔬菜大棚一年常規可以收獲三到四季的蔬菜。

取1.5元每斤計算,約可以獲利3萬元左右。

7. 種植露天地蔬菜每畝成本多少

成本為300~3000元左右,重茬地塊還需追加1000~2000元左右。
適宜露天種植的蔬菜品種有很多。
投資相對較少的有小白菜、葷香、油麥、香菜等等。
投資稍大的有黃瓜、西紅柿、苦瓜、茄子等等。
適合全日照的,一年四季均可種植的蔬菜有:黃瓜、苦瓜、番茄、芥菜、西葫蘆、青椒、萵苣、韭菜等。冬季這些菜地都能受到陽光直射,再搭起簡易保溫設備,也可以給冬季生產蔬菜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而夏季則需要注意遮光保護。
半日照,適宜種植喜光耐陰蔬菜,如洋蔥、油麥菜、韭菜、絲瓜、香菜、蘿卜等。但朝西夏季西曬時溫度較高,使某些蔬菜產生日燒,輕者落葉,重者,因此最好栽植蔓性耐高溫的蔬菜。根據經驗在廣東炎熱的夏天,在朝東圍欄的菜地種植蔬菜,感覺比全日照菜地更加好,因為不但日照時間足夠,而且每到下午西曬最烈的時候,圍欄的陰影已經開始擋住進入菜地的太陽光。
耐陰的蔬菜種植,如萵苣、韭菜、蘆筍、蒲公英空心菜、木耳菜等。在夏季,對後面樓層反射過來的強光及輻射光也要設法防禦。有些菜地可能會在圍欄和房子之間,這樣的菜地,房子和圍欄的距離以及過道的朝向,決定著每天太陽在菜地上的日照時間,那麼根據菜地的日照時間長短,可以確定在菜地上種植何種蔬菜比較合適。
黃金原則:如果菜地日照時間超過8小時,基本可以視同全日照菜地,如果不夠8小時,那就適宜種植喜光耐陰蔬菜。如果全天幾乎沒有日照,蔬菜的選擇范圍就比較小。應選擇耐陰的蔬菜種植。

8. 一畝地大棚蔬菜成本多少收入多少錢

還有一種當下流行的鍍鋅鋼管大棚,這種大棚的造價每平方米為40元左右,也就是一畝地接近30000元,主體骨架的使用壽命可達8-10年,一般選擇進口薄膜,3年換1次,那麼每年建造成本為4000元左右,也就是一畝地的普通蔬菜大棚的建造成本是5000元一年。
如果地是自己家的,就可以不考慮土地成本,如果需要租蔬菜種植基地的話,現在每畝地的租金為800-1000元左右,姑且算作800元/年,那麼一畝地每年的租金成本是800元左右。
一般蔬菜大棚的優勢就是可以進行蔬菜的反季節種植,期間早春晚秋進行種植,這種情況下常規蔬菜一般都沒有,整個市場價格相對比較高,如果利用這個反季節的時間差種植,效益就會非常可觀。北方地區的大棚蔬菜作物,往往選擇番茄、茄子、豆角、甜辣椒、黃瓜等大眾需求高的蔬菜進行種植,由於這種蔬菜的季節性,所以導致每年的市場行情不同,但平均每年的收購價格都能達到1-2元左右。期間取中間值3.0元每公斤來計算,那麼一畝地能收獲大約2500公斤左右的蔬菜,蔬菜大棚一年常規可以收獲1-3季的蔬菜,也就是大約近1萬公斤蔬菜,按照3.0元/公斤來計算,大約可以獲利為3萬元左右。
預估普通結構蔬菜大棚的每平方大約14-16元左右,一畝地8000-10000元,可使用三年左右,棚膜兩年一換,平均下來每年的成本大約是5000元。 蔬菜種植過程中的種植輔助材料,大約在每年1500元(根據基本情況具體合算),租地費每年800;以上是一畝地普通蔬菜大棚的種植成本大約就是5000+800+1500=7300元。利用反季節的時間差栽培,效益往往可觀,比如番茄,辣椒,黃瓜等大眾需求高的蔬菜。地頭價一般在1-2元左右,每畝收獲5000斤左右。且蔬菜大棚一年常規可以收獲三到四季的蔬菜。取1.5元每斤計算,約可以獲利3萬元左右。
個人建議:現在大棚種植蔬菜比較常見,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吃到自己喜歡吃的蔬菜,主要是因為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起到恆溫種植的目的,因此市場上的蔬菜得以充分供應,吃到反季節蔬菜也變得很正常了,而且能夠為種植朋友們帶來豐厚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