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農村種植葯材的前期投入成本很高嗎
中葯材種植的成本投入較高,特別是一些名貴的葯材,比如白芨、重樓、大黃、柴胡等。但是,能不能夠換來高的效益,個人認為跟葯材最終種植出來的品質以及當時的市場行情有關。當然,一些比較缺乏,名貴的葯材,價格一直保持較高價位,獲利自然很高,比如天麻。
雖然中葯材收益可觀,但是前期投入過大,而且還摻雜好多不確定因素。
❷ 請問種植金銀花一畝需要多少成本
金銀花又名忍冬,金銀花適應性很強,喜陽、耐陰,耐寒性強,也耐乾旱和水濕,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濕潤、肥沃的深厚沙質壤上生長最佳,每年春夏兩次發梢。根系繁密發達,萌櫱性強,莖蔓著地即能生根。
喜陽光和溫和、濕潤的環境,生活力強,適應性廣,耐寒,耐旱,在蔭蔽處,生長不良。下面筆者主要為大家介紹一畝金銀花的種植成本與效益,供種植戶參考:
一、金銀花的種植成本預算:
1、金銀花出產前投入總額的10%.如出產前種植金銀花投入3000元,那麼當年的成本應該加300元。
2、地租。一般400-600元每畝。
3、農資:農葯、化肥、除草劑等,一般每畝100元左右。如果選擇了進口的水溶肥,像沃葉水溶肥,投入雖然高了一點,但是品質也會提升很多。
4 、生產工具折舊,按生產總額的10%折舊。這些工具有:採摘工具、施肥工具、打葯工具、中耕工具、除草工具、灌溉工具、乾燥工具、運輸工具、貯藏工具等。
5、用工。包括施肥、除草、防病治蟲、採摘、乾燥、貯藏等用工。
❸ 種植一畝三七需多少成本
三七種苗每畝2000元,建遮陰棚每畝1萬元,每年投入肥料和農葯2000元,勞動力每年1萬元,至少種植3年,共4.8萬元,但可以收入10萬元。
三七又名田七,為傘形目五加科植物,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江西、四川等地。中葯材三七是以其根部作為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腫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仆腫痛。
三七起源於2億5千萬年前第三紀古熱帶的殘余植物。三七對生長的環境條件有特殊要求,適宜於冬暖夏涼的氣候,不耐嚴寒與酷熱,喜半陰和潮濕的生態環境。故其分布范圍僅局限於中國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緯23.5°附近的狹窄地帶,包括雲南省文山州和廣西與文山交界的幾個地方。雲南省文山州為原產地和主產地。據有關文獻記載,三七使用歷史近600年,栽培歷史近500年。
三七多年生草本,高達30-60cm。根莖短,具有老莖殘留痕跡;根粗壯肉質,倒圓錐形或短圓柱形,長約2-5cm,直徑約1-3cm,有數條支根,外皮黃綠色至棕黃色。莖直立,近於圓柱形;光滑無毛,綠色或帶多數紫色細縱條紋。掌伏復葉,3-4枚輪生於莖端;葉柄細長,表面無毛;小葉3-7枚;小葉片橢圓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長約5-14cm,寬2-5cm,中央數片較大,最下2片最小,先端長尖,基部近圓形或兩側不相稱,邊緣有細鋸齒,齒端偶具小刺毛,表面沿脈有細刺毛,有時兩面均近於無毛;具小葉柄。總花梗從莖端葉柄中央抽出,直立,長20-30cm;傘形花序單獨頂生,直徑約3cm;花多數,兩性,有時單性花和兩性花共存;小花梗細短,基部具有鱗片狀苞片;花萼綠色,先端通常5齒裂;花瓣5,長圓狀卵形,先端尖,黃綠色;雄蕊5,花葯橢圓形,葯背著生,內向縱裂,花絲線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住2枚,基部合生,花盤平坦或微凹。核果漿果狀,近於腎形,長約6-9mm;嫩時綠色。熟時紅色,種子1-3顆,球形,種皮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❹ 搞一個中葯材種植基地要多少錢
那看你則行迅孫此種多少畝了,種什麼品種,一般的帶清每畝種子成本200-600元,化肥除草劑在200元,然後加上你的承包土地、耕地種植的費用
❺ 種植一畝白芨多少成本
白芨一畝投資多少錢?
1、種苗:塊莖種植每畝大約3萬元左右,馴化苗15000元左右,瓶苗大約8000元左右。
2、肥料:預計每畝每年需要投入200元肥料,種植3年需投入200*3=600元。
3、其他:日常管理等其他費用每年1000元左右,3年每畝需投入3000元左右。
白芨的種植風險
1、市場風險:白芨生產除傳統的雲貴川等地外,現北起陝西、河南,南至福建、廣西,東到江蘇、浙江,西至甘肅等地都已開始人工種植,因此生產過熱對白芨種植勢必形成一定的風險。
2、投資風險:白芨種植相對於其他種植項目來說投資成本要大很多,而且生長年限要2~3年,這樣的投資成本和生產周期對普通農戶來說根本無力承擔,同時也增加的投資風險。
3、種源風險:白芨的種源之混亂在中葯材中是出了名的,目前在化工領域流通的是紫花三叉大白芨,而葯典葯用的主要是紫花三叉小白芨,其它黃花、白花白芨等都是慣用品和偽品。
4、技術風險:白芨的種苗通常要經過引進種源、組培、煉苗和根須發達後再進行移栽,但由於根莖的生長需要共生菌的環境且移栽和管理非常精細,死苗率通常可達50%甚至更高。
白芨的種植方法
1、土壤選擇:白芨宜排水良好含腐殖質多的沙壤土和腐殖質壤土,喜溫暖、稍陰濕環境,不耐寒,排水良好的山地栽種時宜選陰坡生荒地。
2、整地作畦:白芨種植地翻耕20厘米以上,畝施農家肥1000千克,再翻地使土和肥料混勻,栽植前整細、耙平,作寬130~150厘米的高畦。
3、中耕除草:白芨苗出齊後在5~6月份生長很旺盛,雜草也長的很快,因此要進行除草,除草結合摟松畦面,除草時要淺鋤免得傷根。
4、適時追肥:白芨是喜肥的植物,通常每個月噴施一次磷酸二氫鉀或稀薄的人畜糞尿,7~8月停止生長進入休眠,但是要防止雜草叢生。
5、灌溉排水:白芨喜陰濕環境,因此要經常保持濕潤,乾旱時要澆水,7~9月份早晚各澆一次水,但白芨又怕澇,大雨時及時排水避免傷根。
6、病蟲防治:白芨黑斑病用70%甲基托布津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根結線蟲病用3%呋喃丹顆粒劑灌施,地老虎可人工捕殺和誘殺或拌毒土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