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法的含義是什麼
擴展閱讀
吹氣球沒有工具怎麼辦 2025-05-25 22:59:25
哪個國家鑽石回收價格高 2025-05-25 22:23:45

成本法的含義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3-24 14:30:38

1. 標准成本法的概念

標准成本法

  • 西方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

  • 標准成本法,又稱標准成本會計,是西方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咐派是御簡蘆指以預先制定的標准成本為基礎,用標准成本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異的一種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也是加強成本控制、評價經濟業績的一種成本控制制度。它的核心是按標准成本記錄和反映產品成本的形成過程和結果,並藉以實現對成本的控制。

標准成本系統又稱標准成本制度或標准成本會計,是指以標准成本為核心,通過標准成本的制定、執行、核算、控制、差異分析等一系列有機結合的環節,將成本的核算、控制、考核、分析融為一體,實現成本管理目的的一種成本管理制度

標准成本一詞准確地講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單位產品的標准成本」,它是根據產品的標准消耗量和標准單價計算出來的。

單位產

品標准成本=單位產品標准消耗量×標准單價

它又被稱為「成本標准」;另一種含義是指「實際產量的標准成本」,它是根據實際產品產量和成本標准計算出來的,即:

標准成本=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標准成本。

標准成本是目標成本的一種

目標成本是一種預計成本,是指產品、勞務、工程項目等在生產經營活動前,根據預定的目標所預先制定的成本。這種預計成本與目標管理的方法結合起來,就稱 為目標成本。目標成本一般指單位成本而言,它一般有計劃成本、定額成本、標准成本和估計成本等,而標准成本相對來講是一種較科學的目標成本。

計劃成本是根據計劃消耗定額計算的,表示計劃期預定成本;定額成本是根據使用的定額計算的。企業應通過各項措施,有步驟地降低現行定額,以求達到計劃中所規定的成本水平。

目標成本管理是目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制定目標成本是實行目標成本管理必不可少的基礎。推行鎮帶目標成本管理可以促使企業加強成本管理,推動全體職工人人關心成本,形成民主管理,從而能夠更好地貫徹經濟責任制,進一步降低成本。

2. 簡述資產評估成本法的定義,優缺點和適用范圍

成本法定義:

就是在現實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評估對象,所需的全部成本減去評估對象的實體性陳舊貶值、功能性陳舊貶值和經濟性陳舊貶值後的差額,以其作為評估對象現實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

成本法的優點:

成本法作為國際上公認的資產評估三大基本方法之一,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可行性,特別是對於不存在無形陳舊貶值或貶值不大的資產來說,在進行計算的時候只需要確定重置成本和實體損耗貶值,從而確定兩個評估參數的資料,計算的依據又比較具體,並且很容易被搜集到,因此該方法在資產評估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它特別適合使用在評估單項資產和沒有收益,市場上又難找到交易參照物的評估對象。

成本法的缺點:

由於成本法本身特殊的性質,市場上不易找到交易參照物的和沒有收益的單項資產,因此需要進行價值評估的並不多。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成本法在現實應用中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運用成本法評估資產時,往往容易將無形資產漏掉,為了防止評估結果的不實,還需要再使用收益法或市場法進行驗證,也增加了操作的復雜性。

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成本法適用於可復制、可再生、可重新建造和購買的,具有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特性的單項資產。比如說:各種房屋建築物、各種機器設備,以及具有陳舊貶值性的技術專利、版權等無形資產。另外,也適用於可重建、可購置的整體資產。例如:賓館、劇院、企業、車間等。但是,與整體資產相關的土地不能採用成本法評估。


(2)成本法的含義是什麼擴展閱讀:

成本法的評估程序:

第一步,被評估資產一經確定即應根據該資產實體特徵等基本情況,用現時(評估基準日)市價估算其重置全價。

第二步,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及總使用年限。

第三步,應用年限折舊法或其他方法估算資產的有形損耗和功能性損耗。

第四步,估算確認被評估資產的凈價。

參考鏈接:網路——成本法

3. 什麼是成本法什麼是權益法其適用范圍各是什麼

成本法是指投資按投資成本計價的方蔽簡緩法。在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以取得股權時的成本計價,一般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的賬面價值。只有當投資的商業銀行追加投資(例如,將應分得的現金股利或利潤轉為投資)、收回投資,或股票市價發生重大持久性下跌,且短期內不可能回升時,才對發生的跌價損失予以確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科目的賬面價值。在投資持有期內,賬面數額不因被投資單位權益的增加或減少而變動,始終反映其投資成本。
權益法是指投資最初以投資成本計價,以宏模後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
成本法的適用范圍:
(1)投資的商業銀行對被投資單位無控制、無共同控制且無重大影響時。
(2)投資的商業銀行對其他單位的投資占該單位有表決權資本總額的20%或20%以上,但不具有重大影響時。
(3)不準備長期持有被投咐虛資單位的股份。這種情況是指投資的商業銀行在投資時不準備長期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份,以及投資的商業銀行在投資時准備長期持有,但其後由於管理當局的意圖改變而不準備長期持有被投資單位的股份。
(4)被投資單位在嚴格的限制條件下經營,其資金轉移能力受到嚴格限制。例如,被投資單位在國外,外匯受到所在國管制,外匯匯出受到限制。
權益法的適用范圍:
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時,長期股權投資應採用權益法核算。

4. 如何理解成本法的成本與會計上的成本

理解成本法的成本與會計上的成本:成本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商品經濟中的一個經濟范疇,是商品價值的主要組成部分。

成本的內容往往要服從於管理的需要。此外,由於從事經濟活動的內容不同,成本含義也不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概念和內涵都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人們所能感受到的成本范圍逐漸地擴大。

規定

判斷投資公司對被投資公司的經營活動有無影響能力的標准,在國際上一般為投資公司擁有被投資公司不足20%或25%的股權,我國曾經在1992年頒發的《股份制試點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為50%,採用成本法。在1992年頒的《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中規定的比例為25%。目前,我國具體會計准則(徵求意見意見稿)將這一比例定為20%。

5. 什麼是成本法

成本法主要針對的是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適用情況是對能夠實施控制的企業或者是子公司(即占股在50%以上)。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是不發生變化的(除了增資或處置)。

6. 成本法是什麼意思

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按投資的實際成本計價的方法。
該方法要求當企業增加對外長期投資時才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當投資公司能夠對被投資公司實施控制時採用的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方法,即投資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賬戶,按原始取得成本入賬後,始終保持原資金額,不隨被投資公司的營業結果發生增減變動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成本法房地產估價方法之一,指求取估價對象在估價時點的重置價格或重建價格,扣除折舊,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的方法。

7. 成本法客觀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含義和區別

計劃成本法是指企業存貨的收入、發出和結余均按預先制定的計劃成本計價,同時另設「材料成本差異」科目,作為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聯系的紐帶,用來登記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的差額,同時計劃成本法下存貨的總分類和明細分類核算均按計劃成本計價。因此這種方法適用於存貨品種繁多、收發頻繁的企業。如果企業的自製半成品、產成品品種繁多
計劃成本法方法
的,或者在管理上需要分別核算其計劃成本和成本差異的,也可採用計劃成本法核算。
存貨採用計劃成本法核算,有利於簡化財務會計處理工作,有利於考核采購部門的經營業績,促使降低采購成本、節約支出,因此,這一計價方法在大中型製造企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計劃成本法應用是否恰當,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核算的規范性、真實性以及反映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是否真實。
在途物資是期末采購的物資尚未入庫的時候使用的過度科目,
材料采購是指企業單位採用計劃成本發進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購入的材料采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