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已開票銷貨,但進項發票未到,如何結轉銷售成本
1、如題所述,假設所設貨物在采購環節已驗收入庫,那麼,應先對貨物做暫估入庫處理,在銷售出庫時如仍未能取得相應發票的,則應先按照貨物的賬面價值(成本)計算銷售成本並予以結轉,待取得發票後再根據實際采購成本進行會計調整(即以常規方式沖減暫估並按實際成本做入庫處理,同時對成本差異進行調整);
2、以上僅供參考,請予結合實際情況再做判斷。
❷ 已開票銷貨,但進項發票未到,如何結轉銷售成本
一、銷售發票已開,也就說明貨物的使用權已經轉移,符合收入的確認條件,貨未發也要結轉成本。
二、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銷售商品收入的確認條件:
(1)企業已將商品所有權上的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購貨方;
(2)企業既沒有保留通常與所有權相聯系的繼續管理權,也沒有對已售出的商品實施有效控制;
(3)收入的金額能夠可靠地計量;
(4)相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5)相關的已發生或將發生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三、通常先確認收入後開票賬務怎麼進行處理
開票後先做紅字憑證沖出原來確認的未開票收入,再按發票做正規憑證記賬.然後申報時寫申報說明,讓稅務專管員簽名同意後,減少開票收入。
根據發票(摘要中說明:補開某年某月某號記帳憑證銷售發票)
借:應收帳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四、貨未發先開票要結轉成本的,因為這種情況下屬於貨物的使用權已經轉移了,在會計的准則下已經完成了,所以這就是需要結轉成本的原因。
(2)設計費發票未到如何結轉成本擴展閱讀:
銷貨退回、銷售折讓的處理。銷售貨物並向購買方開具專用發票後,如發生退貨或銷售折讓,應按以下規定處理:
(1)購買方在未付貨款並且未作帳務處理的情況下,須將原發票聯和抵扣聯退還銷售方,銷售方在發票聯、抵扣聯、存根聯、記帳聯註明「作廢」字樣,按發票註明金額和稅額扣減當期銷售金額和銷項稅額。未收到購買方退還的專用發票前,銷售方不得扣減當期銷項稅額。屬於銷售折讓的,銷售方按折讓後的貨款重開專用發票。
(2)購買方已付貨款,或者貨款未付但已作帳務處理,發票聯和抵扣聯無法退還,購買方須到當地主管稅務機關開具進貨退出或索取折讓證明單送交銷售方,銷售方依證明單開具紅字專用發票,並扣減當期銷售金額和銷項稅額。
❸ 貨物已開出,但進項發票沒有收到,月末怎麼結轉成本
貨物已收到,但進項發票沒有收到,月末預估後結轉成本:
借:庫存商品或原材料(不含稅金額)
貸:預付賬款或應付賬款-XXXX(不含稅金額)
❹ 請問公司的設計費收入,代理費收入如何結轉成本
如果是專門做設計的公司(就是只開服務票,不開增票):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月末結轉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如果是非專門的服務性公司(你們公司能開增票的話)
借:銀行存款(應收)
貸:其他業務收入
結轉
借:其他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註:收入只能結轉利潤,費用才能結轉成本
❺ 未開票收入怎樣結轉成本計算
如何將未開票收入結轉銷售成本出庫借方:應收貸款:應收貨款出庫入庫、發票出庫借方:銀行存款貸款:應收賬款應納稅額-應付增值稅-生產稅借方:應收貸款:主營業務收入借方:主營業務成本貸方:庫存商品
❻ 原材料已用,發票沒到,成本如何結轉
首先,把那本書,一腳踹開。。。
進入正題,實務中,這種情況太正常了,貨到票未到。
遇到這種情況:庫存賬上,實際入庫,貨什麼時候到了,直接增加庫存
會計賬上,摘要:暫估入庫
借:原材料-(明細)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賬款
發票來了,做一張沖銷的憑證就可以,分錄一樣,只是負數表示
注意,實際業務中,有一種情況,由於商品市場價格波動,開來的發票和原來暫估單價金額不一樣!
那麼這么處理:庫存賬上,做一筆沖銷,把之前暫估的沖了,在做入正確的。
會計賬上,先沖銷原來的,在做正確的,如果你之前暫估的商品買了,那麼已經轉過成本了,這里要算出差額,沖減主營業務成本,少了補轉成本,多了,負數沖銷。
回答完畢,不懂隨時追問~~
❼ 買的服務項目,未收到發票,如何結轉成本
月末結賬時先按購買服務時所支付的價款作為成本進行結轉,待發票收到時將發票附在憑證上即可。如果發票開具的有出入,可再進行相應賬務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