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材料調差是什麼意思如何調整材料價差
材料調差是指在可調材料價格合同中規定,在施工期間,由於非施工單位原因,材料價格增長超出允許的范圍內。在結算時,可以調整材料的差價。材料價格調整是材料因國家調撥價格或計劃價格發生變動而引起的調整。
例如。鋼筋投標價為4000元/噸,風險范圍為%。實際結算是鋼筋認價為5000元/噸。則每噸鋼筋的材料差價為:4000*((5000-4000)/4000-5%)=800元。
(1)工程成本材料怎麼調擴展閱讀
材料價格調整是材料因國家調撥價格或計劃價格發生變動而引起的調整。建築材料價格調整,有兩種情形。
第一,由於國家調整建築材料的調撥價格而引起的價格變動,國家規定其材料溢價收入或降價損失,應作為營業外收入或營業外支出處理,其差額可直接增加或減少企業的「利潤」帳戶; 同時,在「材料成本差異」帳戶作相應調整記錄。第二,材料計劃成本變動,一般是由於材料預算價格或材料采購成本發生變動而引起的,只調整庫存材料原來的計劃成本,所發生的差額,記入「材料成本差異」帳戶。
⑵ 請問工程材料成本管理有哪些方法
建築材料在整個建築工程造價中的比重約佔四分之三,加強施工項目的材料管理,對於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都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如何做好此項工作,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建立材料供方體系
按照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對材料的采購、驗收、貯藏和使用的相關規定,認真把握好施工之前的材料采購工作。目前,市場上供貨方很多,魚目混珠,質量優劣相差很大。首先,材料采購員要嚴格按照程序的規定,根據公司提供的《合格物資供應商名錄》進行選擇比較,了解市場信息,多渠道摸底,收集、整理材料供方的相關資料;其次,材料采購員精心挑選出幾家合格供應商後,對采購的材料要貨比三家,主要比較材料的質量及價格;最後,在此基礎上,確定一家或幾家合格供應商。在確定供貨方時,應及時與對方簽訂好規范的材料購銷合同,明確各自責任,避免今後材料采購方面糾紛的發生。
二、編制材料采購計劃
按照工程施工圖紙及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材料部門應編制好項目材料采購計劃,並根據施工進度及耗材量及時對采購計劃作出變更,保證工程施工用材。在材料采購供應管理過程中,材料部門應及時建立材料台賬和倉庫管理制度,把好材料的驗收、保管、領發等各道關口。主要材料的采購,應把施工預算用量和施工實際用量結合起來,合理采購,防止多購或少購,造成材料的積壓和資金的佔用,增加工程成本。材料人員要經常深入市場調查了解信息,對能減少成本開支、加快施工進度、提高工程質量的新材料要及時向項目部匯報,建議推廣使用。采購人員還應嚴把材料質量關,必須對材料進行抽樣測試檢驗,對檢驗不合格或劣質材料及時予以清理處理,杜絕劣質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同時,還要健全和完善物料憑證、物料統計、購銷合同、台賬等管理工作。
三、把好材料驗收關
材料的現場管理是項目材料管理的關鍵,尤其是對鋼材、水泥、木材等主要施工用材的管理。在材料現場管理中,應依照IS09001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材料進行嚴格監測,做到「勤檢查、嚴把關」,杜絕劣質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對客戶提供的產品要認真核對其產品的品種、規格、質量和數量是否與合同計劃相符,按照驗收標准規定進行驗收。對於工程施工的主要材料如鋼材、水泥、木材等必須有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書,在驗收過程中應注重材料實物與合格證明書真實性的檢查。如鋼材的合格證與實物批號、爐號應符合一致。材料管理人員對於進入施工現場的任何材料都必須做到以下幾點:①檢查產品的出廠合格證明書是否齊全,如果不全應及時向供貨方索取,否則,堅決不使用該廠產品;②要仔細檢查產品實物與其證明書中的內容和各項技術指標是否相符;③檢查產品的外觀形狀,包括其包裝、標識及相關內容是否合格;④檢查同一批進場的產品批號、規格等是否一致,防止質量不同的產品混雜進場;⑤對於進場的材料必須認真做好進貨檢驗和抽樣檢測,確保質量;⑥使用任何材料都應堅持先試驗後使用的原則,經試驗後不合格的材料要堅決退場。此外,材料管理人員對庫存的材料應做到經常性地查看,防止其變質損壞,嚴禁不同材料混合存放。
提高工程質量關鍵的因素是人,要加強項目材料管理,杜絕劣質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必須培養和建立一支思想好、覺悟高、作風正、業務精的高素質的材料管理人員隊伍。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材料管理人員的素質,適應企業施工生產的需要。
⑶ 建築工程中材料價格調差怎麼計算
材料都需要調差的
分兩種情況:
1、如採用投保報價內的材料價格,不下浮,因為原報價已經下浮讓利過了。
2、如採用標底時採用的材料價格,則按照投保報價與標底價的讓利幅度整體下浮。
材料調差需要注意的要點:
對於合同的材料調差條款,需要明確的要點:
1、明確合同調差的范圍,即那些主材需要進行調差。
2、明確調差風險范圍,即材料價格變化幅度,通常約定是±5%。
3、明確材料價格變化幅度的計算方式,即明確基期價格、明確施工期的價格,這些價格如何獲取,通常採用項目所在地造價信息的價格、或者有效的價格平台信息價格(比如中國鋁型材網,中塑在線網等平台)。
對於施工期的價格,通常不是單一時間點的價格,而是一個時間段的價格,是採用平均價格,還是數量加權平均價格,均需要予以明確。
⑷ 材料費價差有幾種調整方法,如何調整
主要方法如下:
1、人工費的調差;
2、材料費的調差;
3、機械台班費的調差。
管理模式:
概預算制度,表現為國家直接參與管理經濟活動。規定在不同階段必須編制概算或預算並對政府負責。有關部門制定了概預算編制原則、內容、方法和審批辦法,規定了概預算定額、費用定額和設備材料預算價格的編制、審批、管理許可權等。
拓展資料:
材料價差是指在可調材料價格合同中規定,在施工期間,由於非施工單位原因,材料價格增長超出允許的范圍內。在結算時,可以調整材料的差價。
例如。鋼筋投標價為4000元/噸,風險范圍為%。實際結算是鋼筋認價為5000元/噸。則每噸鋼筋的材料差價為:1*(5000-4000*1.05)=880元。
工程材料價差審計是對企業在材料采購過程中,發生的計劃價格與實際價格的差異形成和分配的審計。
材料價差主要內容:
(1)材料價格差異的分配是否合理,價差分配率的計算是否正確,有無多分配、少分配和不分配,藉以達到調節工程成本目的;
(2)材料價差的分配是否按規定的成本結算期進行,有無年終一次分配情況;
(3)庫存材料留用的價差是否符合材料庫存額,有無多留和少留的情況;
(4)大包工程、預算加系數包干工程所發生的議價差收入是否真實,具備建設單位的結算手續,有無虛列問題;
(5)商品房開發形成的價差和分配是否合理、合規,並按規定調整工程成本。
價差如何調整?
人、材、機價差調整,因各省的情況不同而調整方法也不同,但歸納起來調整辦法大致為兩種,一是價差法調整,二是指數法調整。價差法調整是將每一工程子目在編預算的同時,進行工料分析,歸類匯總。
按施工的時段對號入座,乘以工程所在地的造價站定時發布的人、材、機的定額內價差,與市場議價差。
指數法調差就簡單多了,只要將工程直接費匯總,乘以施工時段相適應的當地造價站發布的價格指數進行調整,按定額內價差調整的或指數調整的,均為直接費組成部分,均可計取各項費率與規費及稅金。市場議價差,均不得計取規費,但可取稅金。
⑸ 以前年度建築業多計提了工程施工材料多結轉了成本隔年會計分錄怎麼調整
建築企業當年多歸集工程施工材料成本,影響合同毛利以及當年的總利潤和所得稅費用。隔年調整:
一、調整多結轉的成本
①借:工程施工_合同毛利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②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_未分配利潤
二、調整所得稅費用
借:利潤分配_未分配利潤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
⑹ 降低工程成本的方法和措施
一、事前計劃准備 在項目開工前,項目經理部應做好前期准備工作,選定先進的施工方案,選好合理的材料商和供應商,制定每期的項目成本計劃,做到心中有數。
1、制定先進可行的施工方案,擬定技術員組織措施
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四個內容:施工方法的確定、施工機器、工具的選擇、施工順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組織。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會不同,所需機器、工具也不同。因此,施工方案的優化選擇是施工企業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徑。
制定施工方案要以合同工期和上級要求為依據,聯系項目的規模、性質、復雜程度、現場等因素綜合考慮。可以同時制訂幾個施工方案,互相比較,從中優選最合理、最經濟的一個。同時擬定經濟可行的技術組織措施計劃,列入施工組織設計之中。
為保證技術組織措施計劃的落實並取得預期效果,工程技術人員、材料員、現場管理人員應明確分工,形成落實技術組織措施的一條龍。
2、組織簽訂合理的分包合同與材料合同
分包合同及材料合同應通過公開招標投標的方式,由公司經理組織經營、工程、材料和財務部門有關人員與項目經理一道,同分包商就合同價格和合同條款進行協商討論,經過雙方反復磋商,最後由公司經理簽訂正式分包合同和材料合同。
招標投標工作應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招標書要求密封,評標工作由招標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參加,不搞一人說了算,並且必須有層層審批手續。同時,還應建立分包商和材料商的檔案,以選擇最合理的分包商與材料商,從而達到控制支出的目的。
3、做好項目成本計劃
成本計劃是項目實施之前所做的成本管理准備活動,是項目管理系統運行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是根據內部承包合同確定的目標成本。公司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和生產要素的配置等情況,按施工進度計劃,確定每個項目月、季成本計劃和項目總成本計劃。
計算出保本點和目標利潤,作為控制施工過程生產成本的依據,使項目經理部人員及施工人員無論在工程進行到何種進度,都能事前清楚知道自己的目標成本,以便採取相應手段控製成本。
二、事中實施控制 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按照所選的技術方案,嚴格按照成本計劃進行實施和控制,包括對生產資料費的控制,人工消耗的控制和現場管理費用等內容。
1、降低材料成本
(1)推行三級收料及限額領料
在工程建設中,材料成本占整個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達70%左右,而且有較大的節約潛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現虧損時,要靠材料成本的節約來彌補。因此,材料成本的節約,也是降低工程成本的關鍵。
組成工程成本的材料包括主要材料和輔助材料,主要材料是構成工程的主要材料,如:鋼材、木材、水泥等,輔助材料是完成工程所必須的手段材料,如:氧、乙炔氣、鋸、砂輪片等。
對施工主要材料實行限額發料,按理論用量加合理損耗的辦法與施工作業隊結算,節約時給予獎勵,超出時由施工作業隊自行承擔,從施工作業隊結算金額中扣除,這樣施工作業隊將會更合理的使用材料,減少了浪費損失。
推行限額發料,首先要合理確定應發數量,這種數量的確定可以是以國家或地區定額管理部門測定的數據為准,也可以是施工作業與項目定額員共同測算並經雙方確認的數據。總之,要經過雙方的確認。其次是要推行三級收料。
三級收料是限額發料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施工作業隊對項目部采購材料的數量給予確認的過程。所謂三級收料,就是首先由收料員清點數量,記錄簽字,其次是材料部門的收料員清點數量,驗收登記,再由施工作業隊清點並確認,如發現數量不足或過剩時,由材料部門解決。
應發數量及實發數量確定後,施工作業隊施工完畢,對其實際使用數量再次確認後,即可實行獎罰兌現。
通過限額發料、三級收料的辦法不僅控制了收發料中的"缺斤短兩"的現象,而且使材料得到更合理有效的利用。
(2)組織材料合理進出場
一個項目往往有上百種材料,所以合理安排材料進出場的時間特別重要。首先應當根據定額和施工進度編制材料計劃,並確定好材料的進出場時間。
因為如果進場太早,就會早付款給材料商,增加公司貸款利息,還可能增加二次搬運費,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導致不能使用,需重新訂貨,增加成本;若材料進場太晚,不但影響進度,還可能造成誤期罰款或增加趕工費。
其次應把好材料領用關和投料關,降低材料損耗率。材料的損耗由於品種、數量、鋪設的位置不同,其損耗也不一樣。
為了降低損耗,項目經理應組織工程師和造價工程師,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與分包商確定一個合理損耗率,由其包干使用,節約雙方分成,超額扣工程款,這樣讓每一個分包商或施工人員在材料用量上都與其經濟利益掛鉤,降低整個工程的材料成本。
2、節約現場管理費
施工項目現場管理費包括臨時設施費和現場經費兩項內容,此兩項費用的收益是根據項目施工任務而核定的。但是,它的支出卻並不與項目工程量的大小成正比變化,它的支出主要由項目部自己來支配。
建築工程生產工期長,少則幾個月,多者一、兩年,其臨時設施的支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一般來說應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布置,同時應該是易於拆遷的臨時建築,最好是可以周轉使用的成品或半成品。
對於現場經費的管理,應抓好如下工作:一是人員的精簡;二是工程程序及工程質量的管理,一項工程,在具體實施中往往受時間、條件的限制而不能按期順利進行,這就要求合理調度,循序漸進;三是建立QC小組,促進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減少管理費用支出。
三、事後分析總結 事後分析是下一個循環周期事前科學預測的開始,是成本控制工作的繼續。在堅持每月每季度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採取回頭看的方法,及時檢查、分析、修正、補充,以達到控製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標。
1、根據項目部制定的考核制度,對成本管理責任部室、相關部室、責任人員、相關人員及施工作業隊進行考核,考核的重點是完成工作量、材料、人工費及機械使用費四大指標,根據考核結果決定獎罰和任免,體現獎優罰劣的原則。
2、及時進行竣工總成本結算
工程完工後,項目經理部將轉向新的項目,應組織有關人員及時清理現場的剩餘材料和機械,辭退不需要的人員,支付應付的費用,以防止工程竣工後,繼續發生包括管理費在內的各種費用。
同時由於參加施工人員的調離,各種成本資料容易丟失,因此,應根據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核算情況,做好竣工總成本的結算,並根據其結果,評價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總結其得與失,及時對項目經理及有關人員進行獎罰。
(6)工程成本材料怎麼調擴展閱讀:
(1)工程成本與工程造價的關系:
從英文翻譯來看,成本和造價都可以用COST表示。但在國內的工程實踐中,成本和造價還是有區別的。
區別主要體現在概念性質不同和概念定義的角度不同兩個方面。造價除了包括成本,還包括創造出來的利潤稅金,即造價是成本、稅金及利潤之和,但狹義的造價與成本的概念時等同的。
共同點則主要體現在兩者構成上有相同之處、兩者均影響項目利潤。因此,在很多地方兩者是混用的。
(2)工程成本與工程投資的關系:
投資與成本均是為達到一定目標而發生的支出,二者之間的界線在某些情況下是較模糊的,在一定情況下可以相互轉化。
(3)工程成本與工程費用:
為了避免提到立場,而是純粹探討管理本身的方法,有的人提出「費用」一詞,認為費用是一個較中性的詞,脫離立場,不過分強調業主或承包商,只是強調完成工程的必須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