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有用的行情資料,學習更多百科知識
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為什麼要關注相對勞動成本
擴展閱讀
華為手機資源機叫什麼機 2025-07-27 02:27:26
豬肉什麼時候跌破成本價 2025-07-27 02:00:38
迅雷如何播放違規資源 2025-07-27 01:51:43

為什麼要關注相對勞動成本

發布時間: 2023-01-14 08:12:10

『壹』 簡單描述下勞動力成本對於投資公司是否是首要考慮的因素

個人認為,勞動力成本不該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只能是其中之一。風險管理才是投資公司首要考慮的因素。

『貳』 勞動力成本為什麼會越來越高

首先說勞動力成本。勞動力成本的升高是絕對值的升高,是與過去相比,是縱向相比。過去騎多少人自行車上班,現在大部分要坐車、騎電動車上班,還有通信費等等與工作相關的成本上升。過去多數人是中小學文化,現在多數都要上到中專、大學,為工作而付出的教育成本上升。過去人們生活水平都低,現在社會整體生活水平不斷上升,企業如果還是付80年代二三百元的月薪,工人肯定是活不下去的,這是勞動者的生活成本在提高。還有其他方方面面的成本都在上漲。所有這些都構成了勞動力的成本。

再說勞動力價值。勞動生產力越高,生產效率越高,生產同樣的商品,工人在每件商品中所付出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越少,工人的價值就越低。之所以工資還是會漲,是因為工人同樣的勞動時間,生產了比過去更多的商品。比如過去10個工人一天可以生產1000個麵包,而現在老闆只需一個工人就可以做到。

『叄』 財務管理為什麼要格外關注成本

一個公司是不是盈利關鍵看成本,所以財務管理必須觀注這方面

『肆』 勞動成本重要不重要

勞動力成本的重要性與其在總成本中所佔的比重相關。

『伍』 求高手解答「絕對成本」和「相對成本」的區別!!!!!!

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主指是絕對優勢理論,指各國在生產同樣產品時,勞動生產率的絕對差異所導致的各國之間生產優勢的不同比較成本是指設定不同廠商、不同生產地域、不同季節、不同流通地域等等參數後的成本比較不同點:斯密的絕對成本學說認為 「劣中選優」, 「優中選優」的原則。

  • 共同點:
    A:無論是絕對優勢理論還是比較優勢理論都屬於技術差異論的范疇.技術差異論,是指各國在生產同一產品時勞動生產率不同所造成的國際分工.
    B:都採用了比較的方法來闡述原因.
    C:都建立在勞動生產率的差異上,勞動生產率的引進使國際貿易的原因從自然要素領域轉到了生產領域,如果沒有差異,則沒有比較,因此差異是基礎.
    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並有待於進一步發展.

  • 不同點:
    A:假定條件不同:絕對差異論的假定條件是全世界只有兩國,都能生產兩種產品,一國在一樣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另一國,另一國在另一產品上的生產率高於此國;而比較優勢理論則是一國兩件產品的勞動生產率都高於另一國,在此基礎上兩種理論對國際分工進行解釋.
    B:比較內容與方法不同:絕對差異論比較是直接在二者中選出誰好誰劣,而比較優勢理論則是「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權取其輕.」
    C:適用范圍不同:絕對差異論只能說明各國分別在某一種或某幾中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高於其他國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較優勢理論還可以解釋當一國在所有產品的生產上勞動生產率都高於他國時國際貿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慮到相對技術優勢,但同時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為這種理論在假定時只考慮生產力的投入,並認為勞動力的轉移勞動生產率不變,以及從靜態角度考慮國際分工.
    D:有絕對優勢一定有比較優勢,有比較優勢不一定有絕對優勢.絕對優勢是同一產品一國對另一國的優勢,是內生的,而比較優勢理論是同一國一產品對另一種產品的優勢,是外生性的.

『陸』 什麼是單位勞動成本如何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理解它

單位勞動成本(Unit Labor Cost) 指每單位產出的勞動總成本,其計算方法是用員工平均工資除以這些員工的產出水平。

業(單位)因勞動力、勞動對象、勞動手段、僱傭社會勞動力而支付的費用以及資金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構成勞動力成本是勞動核算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勞動力成本是指企業(單位)因僱傭社會勞動力而支付的費用。

(6)為什麼要關注相對勞動成本擴展閱讀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的規定,勞動力成本的范圍大於工資,不僅包括以貨幣形式表現的工資和薪金,還包括以物質或非物質形式表現的福利,如實物發放、社會保障、技術培訓等。勞動力成本是勞動者所有報酬之和。研究產業競爭力,除勞動力成本之外,還要考慮勞動生產率。

勞動力總成本包括四項基本內容:職工工資總額、職工福利基金、職工保險金和公積金等等。

『柒』 為什麼所有企業家特別關注價格、產量、成本之間的問題

所有企業家特別關注價格、產量、成本之間的問題是因為,它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關乎著企業的存亡。
企業的分類:
1、以投資人的出資方式和責任形式分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企業、公司制企業。
2、以投資者的不同分:內資企業、外資企業和港、澳、台商投資企業。
3、按所有制結構可分為: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所有制和私營企業。
4、按股東對公司負責人不同分;無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5、按信用等級分人合公司、資合公司、人合兼資合公司。
6、母公司、子公司。
7、按規模可分為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和小型企業。
8、按經濟部門可分為農業企業、工業企業和服務。
拓展資料:企業的理念
1、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
市場經濟活動的順利進行離不開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活動,離開了企業的生產和銷售活動,市場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企業的生產和經營活動直接關系著整個市場經濟的發展。
2、企業是社會生產和流通的直接承擔者:
社會經濟活動的主要過程即生產和流通,這些都是企業來承擔和完成的。離開了企業,社會經濟活動就會中斷或得、停止。企業的生產狀況和經濟效益可直接影響國家的經濟實力的增長、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
3、企業是社會經濟技術進步的主要力量:
企業在經濟活動中通過生產和經營活動,在競爭中不僅創造和實現社會財富,而且也是先進技術和先進生產工具的積極採用者和製造者,這在客觀上推動了整個社會經濟技術的進步。
企業理念是企業在持續經營和長期發展過程中,繼承企業優良傳統,適應時代要求,由企業家積極倡導,全體員工自覺實踐,從而形成的代表。企業信念可以有效激發企業活力、推動企業生產經營的團體精神和行為規范。

『捌』 為什麼要做人力成本分析

在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類如來料加工等輕工企業),人力成本占很大比重,
有些企業,人力成本甚至會決定一個企業的生存
進行人力成本分析,可以有效合理地節省勞動力成本,挖掘人力資源,提高企業純利收益。

『玖』 勞動力成本為什麼越低越好

因為勞動力成本低的話 物價也就下來了 就不會出現通貨膨脹,而且人民幣非但不會貶值 大有升值空間,勞動力成本的高低影響的是整個社會的資本結構與產業鏈條

『拾』 如何看待勞動力成本

勞動力成本是在短期內最容易被加以控制的,與設備、基礎設施、原材料等相比,工資水平、雇傭人數可以非常迅速地加以調整,也正因為其容易,所以降低工資水平和工資支出對很多企業便成為最簡單的降低成本的首選措施,而且其降低成本的努力也往往止於此。但是,勞動力成本並不簡單地等於企業所支付的勞動力工資水平,工資水平只是勞動力成本所包含的一個因素,還要考慮現有勞動力的產出水平。以一家製造企業為例,其勞動力工資水平高出同行約12%,但是其勞動力產出則高出同行約46%,相對於如此高的勞動生產率,只多支付了12%的工資,實際上這部分高出的工資水平,起到了降低該企業的總體勞動力成本低作用。所以,勞動力成本的概念,並非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工資支出絕對值,而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它與企業為獲得期望績效成果所支付的投入和實際產出密切相關,如果要對此部分成本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決策,至少應當以一種綜合的視角來考慮問題,而不是僅僅從一個角度入手。

勞動力成本,對於企業的業績影響是否真的如此巨大?換而言之,我們所自豪的後發優勢(低廉的勞動力),是否真得為中國隊企業帶來了真正的競爭優勢?至少目前看來,並沒有足夠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這個。廉價的勞動力,更多的意義是為中國企業贏得了某些產業的進入機會,在這些產業中(往往以加工、製造為主),直接的勞動力成本在整個創造價值的環節中所佔比例極小,在利潤分配中所佔比例也同樣很微薄,無論從何種意義上來看,都很難看出這種「優勢」能夠帶來什麼樣光明的前景。如此低微的企業和個人所得,幾乎很難保證對於未來所進行的必要投資,缺少這樣的投資,就無法獲得未來競爭的必備能力和資源。一段時間的低勞動力工資水平策略,是為了保證獲得發展的時間,而倘若無法在高價買入的這段時間內形成有效的積累和優勢,那麼就只會沿著下滑的曲線進一步墜落。勞動力成本並非企業成功的必然條件,企業的成功從來不會依賴某一單個要素的成功,只可能是諸多要素綜合協調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