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年終利潤分配,本年的利潤如何分配
一、「本年利潤」科目貸方余額結轉到「利潤分配」,結轉後「本年利潤」科目無余額。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虧損作相反的會計分錄
二、利潤分配的順序: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1、彌補以前年度虧損時企業用「本年利潤」科目彌補虧損不需要做會計分錄進行調整。
2、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任意盈餘公積金
借: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積
貸:盈餘公積—法定盈餘公
借: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積
貸: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
3、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
貸:應付股利
借:應付股利
貸:銀行存款
4、結轉利潤分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利潤分配—提取法定盈餘公積
貸:利潤分配—提取任意盈餘公積
貸:利潤分配—應付現金股利
Ⅱ 本年利潤怎麼分配怎麼做會計分錄
期末本年利潤的結轉,成為會計人員必要的一項工作。本年利潤的結轉步驟,以及必要的分錄,希望對您的工作、學習有所幫助。
本年利潤的會計分錄四步做:
一、先結轉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外收入
貸:本年利潤
二、結轉成本、費用和稅金: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其他業務支出
銷售費用
管理費用
財務費用
營業外支出
所得稅
三、結轉投資收益:
凈收益的:
借:投資收益
貸:本年利潤
凈損失的:
借:本年利潤
貸:投資收益
四、年度結轉利潤分配:
將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後的結出的本年實現的凈利潤:
借:本年利潤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如果是虧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本年利潤
Ⅲ 企業盈利,利潤怎麼分配
1,提取法定盈餘公積(10%),法定公益金(5%).
2,個人獨資公司老闆取得的利潤交納個人所得稅.投資者的生產經營所得,比照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一納稅年度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據此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額。其計算公式為: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成本、費用及損失.
應納個人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3,成本、費用是指個體戶從事生產經營所發生的各項直接支出的分配計入成本的間接費用以及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損失是指個體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工農業外支出。
Ⅳ 公司利潤怎麼給員工和股東分配流程是怎麼樣的
公司利潤分配流程:
企業盈利=營業收入-員工工資-經營成本-製作成本-其他抵扣項
1.先計算可分配利潤=企業盈利-企業所得稅
2.提取法定公積金=可分配利潤×10%
3.提取任意公積金=可分配利潤×任意%,由股東會決定百分比
4.向股東分配利潤:剩下的錢根據股份比例分配。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8-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Ⅳ 知道利潤怎麼求成本
關於利潤的公式:
1、售價-成本=利潤
2、成本=售價-利潤
3、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一般情況是:
利潤率
盈利能力的指標,計算方法為稅後凈利潤除以總收入。利潤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如果附帶成本利潤率則是:除以成本。
拓展資料:
成本計算方法是指工業企業中計算產品成本各種方法的總稱。成本計算方法在不同生產類型的企業中是不同的。
成本計算的關鍵是明確成本計算對象,成本計算就是要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完整地歸集與核算成本計算對象所發生的各種耗費,正確計算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應計入本期成本的費用額。
科學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項目、期間以及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保證各種產品成本的准確、及時。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
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
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4)適用范圍: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Ⅵ 利潤本金分配
1、如果不考慮墊資的時間成本,則可以先把20萬扣出來給那個墊的,然後再把剩下的除以5。
2、如果考慮墊資的時間成本,並使資金成本得到合理回報,則按出資比例分配利潤,而不是簡單的除以五來解決。
分完利潤,再抽回本錢即可。
Ⅶ 做生意跟朋友四六開,3000塊的利潤怎麼分呢
很明顯,你們約定的是四六開。也就是你百分之60,他百分之40。
在除去成本和管理費用後,凈利潤乘以60%,是你的所得,凈利潤乘以40%是他的所得,即:
3000*60%=1800元,或3000*0.6=1800元
3000*40%=1200元,或3000*0.4=1200元
以此類推,就是你們的利潤分配。
拓展資料
合夥生意,所有開支費用對半分攤要怎麼分利?
常見分利方式:
1、安裝入股份額分利。
2、安裝對公司貢獻分利。
3、其他協商方式分利。
利潤分配的過程與結果,是關繫到所有者的合法權益能否得到保護,企業能否長期、穩定發展的重要問題,為此,企業必須加強利潤分配的管理和核算。企業利潤分配的主體是投資者和企業,利潤分配的對象是企業實現的凈利潤;利潤分配的時間即確認利潤分配的時間是利潤分配義務發生的時間和企業作出決定向內向外分配利潤的時間。
利潤和成本的關系:利潤=銷售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率=成本÷利潤,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銷售利潤率是衡量企業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的指標。屬於盈利能力類指標,其他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標還有銷售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權益凈利率、已佔用資產回報率、凈現值、內部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
計算公式
其計算公式為: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100%
銷售利潤率與銷售毛利率是不同的兩個指標,因為前者已剔除了期間費用,後者仍包含期間費用(如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從兩者公式可以看出:
銷售利潤率=利潤總額/營業收入×100%
銷售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而利潤總額=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費用。因此,可以看出銷售毛利率一般大於銷售利潤率。
Ⅷ 利潤如何計算成本
售價=成本*(1+利潤率)。
售價=成本+利潤。
售價=成本+(售價-成本)。
現金折扣
銷貨方在賒銷商品貨物後,為及時收回貨款、鼓勵購貨方及早償還貨款而協議許諾給予購貨方一定的折扣優待(如:10天內付款,貨款折扣2%;20天內付款,貨款折扣1%),可以將其稱為「現金折扣」。
至於上述未提到的概念,其意思與上述概念大同小異。需要說明,這些概念,不同的專業領域,不同的組織、人,對其稱呼的名稱可能不同,甚至存在相互交叉的現象。
Ⅸ 利潤分配核算怎麼操作
利潤分配核算是對所實現利潤分配的去向、順序和數量的核算。利潤分配的去向是:應交所得稅;盈餘公積補虧; 提取盈餘公積; 應付利潤; 未分配利潤。
利潤分配的順序是:首先按照國家規定稅率計算應繳納的所得稅,即為可供分配的利潤,亦稱稅後利潤,稅後利潤一般按下列順序分配: 抵補已繳納的在成本和營業外支出中無法列支的有關懲罰性或贊助性支出,如被沒收的財物損失,違反稅法規定支付的滯納金和罰款;; 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提取法定盈餘公積金,用於彌補虧損,以及用於按國家規定轉增資本金等; 提取公益金,其主要用於職工的集體福利設施支出;向投資者分配利潤,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潤可以並入本年度向投資者分配。
Ⅹ 公司盈利如何分配
一、正面回答
公司盈利的分配方法:
1、計算可供分配的利潤。將本年凈利潤與年初未分配利潤合並,計算出可供分配的利潤。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潤為負數,則不能進行後續分配。如果可供分配的利潤為正數,則進行後續分配;
2、計提法定公積金。按抵減年初累計虧損後的本年凈利潤計提法定公積金。提取公積金的基數,不是可供分配的利潤,也不一定是本年的稅後利潤。只有不存在年初累計虧損時,才能按本年稅後利潤計算應提取數。
二、詳情分析
公司利潤是指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經營的財務成果,等於銷售產品的總收益與生產商品的總成本兩者之間的差額。包括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也是指存在著利息的情況下產業利潤和商業利潤的總稱,在數量上就是平均利潤和利息的差額。
三、公司哪些利潤收入需要交稅
1、銷售貨物收入,指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貨取得的收入;
2、提供勞務收入,指企業從事建築安裝、修理修配、交通運輸、倉儲租賃、金融保險、郵電通信、咨詢經紀、文化體育、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教育培訓、餐飲住宿、中介代理、衛生保健、社區服務、旅遊、娛樂、加工以及其他勞務服務活動取得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