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確定材料的采購成本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規定:「各種存貨發出時,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確定其實際成本。」
1、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法是假定先收到的存貨先發出或先收到的存貨先耗用,並根據這種假定的存貨流轉次序對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採用這種方法,先購入的存貨成本在後購入存貨成本之前轉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具體方法是:收入存貨時,逐筆登記收入存貨的數量、單價和金額;發出存貨時,按照先進先出的原則逐筆登記存貨的發出成本和結存金額。先進先出法可以隨時結轉存貨發出成本,但較繁瑣;如果存貨收發業務較多、且存貨單價不穩定時,其工作量較大。在物價持續上升時,期末存貨成本接近於市價,而發出成本偏低,會高估企業當期利潤和庫存存貨價值;反之,會低估企業存貨價值和當期利潤。
2、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是根據期初存貨結余和本期收入存貨的數量及進價成本,期末一次計算存貨的本月加權平均單價,作為計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結存價值的單價,以求得本期發出存貨成本和結存存貨價值的一種方法。
3、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是指每次收貨後,立即根據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計算出新的平均單價或成本的1種方法。計算公式:庫存原有存貨的實際成本+本次進貨的實際成本原有庫存存貨數量+本次進貨數量本次發出存貨的成本=本次發出存貨的數量×本次發貨前存貨的單位成本本月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的數量×本月月末存貨單位成本採用移動平均法能夠使企業管理當局及時了解存貨的結存情況,計算的平均單位成本以及發出和結存的存貨成本比較客觀。但由於每次收貨都要計算一次平均單價,計算工作量較大,對收發貨較頻繁的企業不適用。
4、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是以每次(批)收入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各該次(批)發出存貨成本的依據。即:每次(批)存貨發出成本=該次(批)存貨發出數量X該次(批)存貨實際收入的單位成本除上述計價法外,還有計劃成本法、毛利率法、售價金額核演算法等,但前五種方法屬於企業按實際成本計價的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存貨期末計價通常是以實際成本確定。但是.除了這種方法外.還有一較為廣泛的方法——成本(實際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兩者之中較低者計價的方法。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採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具體項目的實物流轉與成本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下,是把每一種存貨的實際成本作為計算發出存貨成本和期末存貨成本的基礎。個別計價法的成本計算準確,符合實際情況,但在存貨收發頻繁情況下,其發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較大。因此,這種方法適用於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貨、為特定項目專門購入或製造的存貨以及提供的勞務,如珠寶、名畫等貴重物品。
2. 發出材料可用哪幾種方法確定其實際成本各種方法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工業企業的發出材料,一般採取兩種計價方式,即按實際價格計價和按計劃價格計價。
1.按實際價格核算發出材料成本。採用實際價格對發出材料計價,具體方法很多,如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等。企業不論採取何種計價方式,但在一個會計年度內不得隨意變動,更不能同時採用兩種計價方法。
2.按計劃價格核算材料成本。
無論企業採取何種計價方式,最終要調整為實際成本。
3. 原材料入庫成本和領用成本不統一,該怎樣確定庫存成本
答:月末採用一次加權平均法。
平時入庫的時候,根據原材料購買價格以及加工成本確定價格,作為入庫成本;
領用的時候暫時不計算成本,到月末關賬的時候,根據(入庫成本+期初成本)/(入庫數量+期初數量)確定月底平均成本。
根據第二步確定的平局成本計算領用成本、銷貨成本、庫存成本並結轉成本憑證。
以上是用計算機系統可以實現的,只要企業採用了可以進行成本計算的系統就可以實現成本核算。
4. 如何確認成本,如果這個月領用材料計入生產成本,而做出的成品,這部分成品有多少成本我該怎樣確定呢
首先要一個准確的盤點,確定完工產品和在產品各自的數量;再根據你們產品的特性,按計件或計重或其他合適的標准確定一個完工產品和在製品的分攤標准,再按此標准分攤完工產品和在製品消耗的材料和相關生產費用,進而可以確定當期完工產品成本;然後根據期初產成品庫存成本和本期完工產品成本確定本期銷售產品成本和本期末庫存產品成本。
具體生產成本的分配方法可參考《成本會計》中「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部份的內容
5. 計劃成本法下,領用材料的成本怎麼算
你好,領用材料的實際成本=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1+材料成本差異率)
6. 如何確認成本
增值稅發票未到,材料做暫估入帳;
借:原材料
貸:應付帳款
發票到後,
做沖出原暫估分錄的分錄,
借:原材料(負數)
貸:應付帳款(負數)
再做有發票的分錄:
借:原材料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帳款
材料已領用,按暫估價確認成本,等發票到後,如果與暫估價有差額,再調整領用材料的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或負數),貸:原材料(或負數),然後,結轉本年 利潤。
7. 會計處理中,材料的入庫成本如何確認,都包括哪些費用
直接的材料價款(一般納稅人取得專用發票的話扣除發票中的稅額,否則全額計入成本),其他的還可能包括運費,入庫挑選費、整理費,保險費,付給代理人的費用等
8. 材料成本如何確定.
結存材料實際成本的計算公式:
答結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賬戶借方余額+材料成本差異借方余額
(1)材料成本差異如果是貸方余額,就是減;如果是借方余額,就是加。
(2)同理,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時,(期初材料成本差異+本期購入材料成本差異)/(期初原材料金額+本期購入原材料金額),這里的材料成本差異也是:借方用「+」號,貸方用「-」號。
(3)原材料賬戶的金額都是用計劃價*數量算出來的;
實際金額-計劃價*數量=材料成本差異;
(4)以上公式算出來是負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貸方;如果是正數,就記在材料成本差異借方。
「原材料」科目用於核算庫存各種材料的收發與結存情況。在原材料按實際成本核算時,本科目的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期末余額在借方,反映企業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
9. 原材料成本確認相關
1、原材料帳頁一般包含名稱、規格、批號、單位、數量、備注等等,視公司需要增補。
2、不是同時到賬,運費可以考慮暫估入庫,直接計入原材料明細賬,沒數量有金額參與加權平均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