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在成本會計中怎麼計算工資單價
擴展閱讀
電子產品哪裡賣的價錢高 2025-07-01 12:28:14
軟體開發價格怎麼計算 2025-07-01 12:04:32

在成本會計中怎麼計算工資單價

發布時間: 2022-12-12 20:03:13

A. 成本會計定額成本計價法

1、特點:(1)月末在產品成本按其數量和單位定額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費用+本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定額成本(2)每月實際生產費用脫離定額的差異,全部由完工產品負擔。2、在產品定額成本的計算公式:在產品直接材料定額成本=在產品數量×材料消耗定額×材料計劃單價在產品直接人工定額成本=在產品數量×工時定額×計劃小時工資率在產品製造費用定額成本=在產品數量×工時定額×計劃小時費用率3、計算(1)在產品在產品直接材料定額成本=200*90=18000元在產品直接人工定額成本=200*10*60%*5=6000元在產品製造費用定額成本=200*10*60%*2=2400元在產品總定額成本=18000+6000+2400=26400元(1)完工產品完工產品直接材料成本=96000-18000=78000元完工產品直接人工成本=40000-6000=34000元完工產品製造費用=12000-2400=9600元完工產品總成本=148000-26400=121600元

B. 成本會計計件工資。

以當月30天工作日計算(當然如果企業規范作息24天工作日也未嘗不可,現實很少做到),每天工作8小時。2400/30/8=10,每小時10元。定額計件工價應該為5元一件。
工人A產品計件工資應為5*500=2500元。以上工資測算在智星計件工資中有相關功能模塊可輕松實現工價預估和工資測算。

下面是智星軟體的簡介,以供參考:
智星計件工資軟體滿足各類企業人事工資管理需要,具有普工工資、普通計件、集體計件、計時工資、混合工資管理功能,綠色插件技術拓展靈活、高效,您可自定義欄位和報表。可實現復雜的查詢、可按任意條件列印報表。自由定義欄位、公式。任意組合查詢、列印,各種數據可以轉換為EXCEL、htm、txt等數據格式。軟體小巧精悍,界面清爽,佔用系統資源極低,運行速度快,低檔電腦也能輕松運行,綠色、環保。不修改系統任何參數、不注冊任何鏈接庫、插件。絕不會為您的系統帶來任何垃圾,專業、專注、誠信、可靠是您辦公軟體的首選。

智星計件工資可以自動生成個人每日工資計件表格。手工(或Excel)計件常見問題及軟體優勢:
月初、月底是財務人員最繁忙的時候,一邊忙於趕制各種稅務報表和申報,一邊又得加班加點忙著核算、核對工資,忙得焦頭爛額。
智星計件工資:工資隨時生成,無需月底突擊,省時省力。
薪資核算繁雜,動輒幾天甚至十幾天的核算量,讓人望而生畏。繁雜的統計量極容易出錯也要消耗很長時間才能算出工資,導致員工抵觸情緒,既影響生產也影響財務的公信度。
智星計件工資:快速准確,及時高效,員工高興,老闆滿意。
超量核算或重復核算的問題,手工核算出現重復計件問題不易發現,直接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
智星計件工資:動態數據檢測,重復數據立時捕獲,杜絕重復計件問題。產量訂單動態監控,超量預警。
核查困難,對賬復雜。工人對工資結果又異議,和財務查對復雜困難,動輒二三十天的計件統計量,一一對比也是件費神的事,若有三人、五人、甚至整廠員工的話,那工作量也無法想像,費力費神。
智星計件工資:按人員明細列印,員工可以自行核對,輕松省事。
區間統計無法實現。要統計某個時間段的計件情況,出具相關分析報告,數據提取無從下手。
智星計件工資:可以隨時查詢列印任意期間,任意人員,任意產品的計件情況。萬能查詢,查閱方便。
Excel統計,數據保護困難,不小心改動某個單元格,不易發現,影響數據准確。錄入錯誤,無數據檢測,准確性全靠手上功夫。
智星計件工資:數據安全,許可權控制,重點項目系統動態監測,杜絕手誤。
……更多特色功能不再贅述,趕快下載體驗吧,智星人事工資軟體、計件工資是您提高工作效率的絕好助手。

C. 成本會計中工資核算要怎麼算

薪資明細表一般可以劃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收入元素、扣減元素、社保公積金費用、應付工資、稅前工資、個人所得稅、稅後扣除項目、實際收入。

1、收入元素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計件工資、補貼(常見的有:交通補貼、通訊補貼、餐費補貼、油費補貼、住房補貼、駐外補貼、夜班補貼、出差補貼等)、津貼(常見的有:崗位津貼、技術津貼、職稱津貼等);

帶薪假期工資(帶薪假期一般有:年假、病假、產假、產檢假、陪產假、喪假、工傷假、婚假、哺乳假、流產假)產假工資差額、獎勵金額、優秀員工獎、高溫補貼、防寒補貼、經濟補償金、競業限制補償金、加班工資(平時加班工資、周末加班工資、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工齡工資、補發工資等。

2、扣減元素包括:事假扣除、績效獎金扣除金額、考勤扣除(遲到、早退、曠工、缺卡等)、其他罰款、抵稅額等。

3、應付工資即收入元素加扣減元素的總和。

4、社保公積金費用報告:社保公積金繳費基數、社保公積金繳費比例、社保公積金繳費金額(公司部分和個人部門)。

5、個人所得稅:個人稅前工資超過免稅起征點的部分要按照一定的稅率繳納個稅,一般都由公司代為扣除和申報。稅前工資=應付工資-社保公積金費用(個人部分)-抵稅額。

6、稅後扣除、補發項目:一般為公司特殊的規定項目,如水電費、借支費用等。

7、實際工資:即員工當月實際收到的工資。實發工資=稅前工資-個人所得稅-稅後扣除項目+稅後發放項目。

(3)在成本會計中怎麼計算工資單價擴展閱讀

1、當月實際工作日:某一個月份除周六日以外的天數,包含法定節假日天數。即員工某月應出勤的天數。例如:2016年12月自然日天數為31天,工作日天數為22天,則當月員工應出勤的時數為22天。員工正常出勤的工資應該按照實際出勤天數與該應出勤天數進行折算。

2、月工作日:勞保部門規定的以制度月工作時間,每月固定為20.83天。

月工作日=(365天-104天(每年周末休息日)-11天(法定節假日))/12月=20.83天。需要明確的是20.83天和工資計算沒有直接關系,只是月出勤天數的基準而已。

3、月計薪天數:勞保部門規定的計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的天數為21.75天,與制度月工作日的區別為該天數包含每年11天的法定節假日天數。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法定假日現在為帶薪假日,平時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假日加班都是按照21.75天計薪日得出的「日工資」來計算加班工資。

D. 關於成本會計的計算公式

成本會計是概念,沒有公式的。

成本核算步驟:

1、必須掌握一定的成本核算知識,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步驟。

2、必須了解要核算對象的生產過程,掌握它的工藝流程。

3、建立一定的與其相對應的產品核算模式,科學的、按步驟核算產品成本。

4、科學的核算產品原材料定額、工資定額、工時定額,合理的分配費用。

5、隨時掌握原材料市場行情,有降低材料成本的控制辦法。

6、建立目標成本考核機制。嚴格的控制生產成本。

(4)在成本會計中怎麼計算工資單價擴展閱讀

成本會計基本職能要求是按國家規定結合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及時、正確地進行成本核算,提供真實的信息,以求達到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成本會計的核心工作是成本核算,總體上跟一般的會計的工作程序相同,具體核算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具體表現為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進行成本、費用的歸集和分配,計算產品成本;設置賬戶、登記明細賬;編製成本報告等。

此外,及時、真實的成本資料能對各成本、費用的監督與控制起關鍵作用,成本會計除上述基本核算工作外,還應積極主動地分析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參與管理、參與監控,為生產經營決策保駕護航。

E. 成本會計計算:計時工資的計算

  1. 1606.5/20.83*21-1606.5/20.83*2*10%+360/20.83*19

  2. 1606.5/21.75-1606.5/21.75*2*10%+360/21.75*19

F. 成本核算工資的計算方法都有哪些

工業企業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應遵循以下各項要求。

(一)算管結合,算為管用。算管結合,算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應當與加強企業經營管理相結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應當滿足企業經營管理和決策的需要。

(二)正確劃分各種費用界限

為了正確地進行成本核算,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必須正確劃分以下五個方面的費用界限。

1.正確劃分應否計入生產費用、期間費用的界限

2.正確劃分生產費用與期間費用的界限

3.正確劃分各月份的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界限

4.正確劃分各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界限

5.正確劃分完工產品與在產品的生產費用界限

以上五個方面費用界限的劃分過程,也就是產品生產成本的計算和各項期間費用的歸集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應貫徹受益原則,即何者受益何者負擔費用,何時受益何時負擔費用;負擔費用的多少應與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三)正確確定財產物資的計價和價值結轉方法

企業財產物資計價和價值結轉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資產原值的計算方法、折舊方法、折舊率的種類和高低,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是否採用待攤或預提方法以及攤提期限的長短;固定資產與低值易耗品的劃分標准;材料成本的組成內容、材料按實際成本進行核算時發出材料單位成本的計算方法、材料按計劃成本進行核算時材料成本差異率的種類、採用分類差異時材料類距的大小等;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價值的攤銷方法、攤銷率的高低及攤銷期限的長短等。為了正確計算成本,對於各種財產物資的計價和價值的結轉,應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各種方法一經確定,應保持相對穩定,不能隨意改變,以保證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四)做好各項基礎工作

1.做好定額的制定和修訂工作

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資的計量、收發、領退和盤點制度

3.建立和健全原始記錄工作

4.做好廠內計劃價格的制定和修訂工作

(五)適應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採用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

二、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的分類

生產費用可以按不同的標准分類,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產費用的經濟內容和經濟用途的分類。

(一)生產費用按經濟內容分類

產品的生產過程,也是物化勞動(包括勞動對象和勞動手段)和活勞動的耗費過程。因而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生產費用,按其經濟內容分類,可劃歸為勞動對象方面的費用、勞動手段方面的費用和活勞動方面的費用三大類。生產費用按照經濟內容分類,就是在這一劃分的基礎上,將生產費用劃分為若干要素費用。

1.材料費用。

2.燃料費用。

3.外購動力費用。

4.工資費用。

5.提取的職工福利費。

6.折舊費。

7.其他生產費用。

(二)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分類

工業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發生的費用,首先可以分為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和直接計入當期損益的期間費用兩類。

1.生產費用按經濟用途的分類

為具體反映計入產品成本的生產費用的各種用途,提供產品成本構成情況的資料,還應將其進一步劃分為若干個項目,即產品生產成本項目(簡稱產品成本項目或成本項目)。工業企業一般應設置以下幾個成本項目:

(1)原材料,也稱直接材料。

(2)燃料及動力,也稱直接燃料及動力。

(3)工資及福利費,也稱直接人工。

(4)製造費用。

企業可根據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對上述成本項目做適當調整。對於管理上需要單獨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費用,以及產品成本中比重較大的費用,應專設成本項目;否則,為了簡化核算,不必專設成本項目。

2.期間費用按經濟用途的分類

工業企業的期間費用按照經濟用途可分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

(三)生產費用按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分類

計入產品成本的各項生產費用,按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為直接計入費用和間接計入費用。直接計入費用是指可以分清哪種產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計入某種產品成本的費用。間接計入費用,是指不能分清哪種產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計入某種產品成本,而必須按照一定標准分配計入有關的各種產品成本的費用。

三、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會計科目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對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和期間費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進行歸集和分配,最後計算出各種產品的生產成本和各項期間費用的基本過程。根據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產費用、期間費用的分類,可將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歸納如下:

1.對企業的各項支出、費用進行嚴格地審核和控制,並按照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確定其應否計入生產費用、期間費用,以及應計入生產費用還是期間費用。

2.正確處理支出、費用的跨期攤提工作。

3.將應計入本月產品的各項生產費用,在各種產品之間按照成本項目進行分配和歸集,計算出按成本項目反映的各種產品的成本。

4.對於月末既有完工產品又有在產品的產品,將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月初在產品生產費用與本月生產費用之和),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該種產品的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主要會計賬戶

為了進行成本核算,企業一般應設置「基本生產成本」、「輔助生產成本」、「製造費用」、「待攤費用」、「預提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賬戶。如果需要單獨核算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還應設置「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賬戶。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有兩種方法:

其一是售價核演算法

這種方法適合於商品繁雜的零售商業,但前提是售價統一(個別變價也要履行相關手續),銷售成本每期按售價結轉,月末時計算出進銷差價率,求得已銷商品的進銷差價,然後據以調整成本,這種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不適用了;

其二是進價核演算法

日常銷售要有商品銷售記錄,每日(或定期)匯總,月末根據已銷商品的實際進價結轉成本。這種方法適合於銷售單位價值大的大宗商品。缺點是比較麻煩。

G. 會計學,工資的計算方法

工資的計算方法如下:

1、計件工資

指按照職工生產合格產品的數量(或作業數量)和預先規定的計件單價計發報酬的一種工資形式。實行計件工資制的工種或單位應具備一定的條件:

(1) 能准確計量產品數量;

(2) 有明確的質量標准,並能准確檢驗;

(3) 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主要取決於工人的主觀努力;

(4) 具有先進合理的勞動定額和較健全的原始記錄;

(5) 生產任務飽滿,原材料、燃料、動力供應和產品銷路正常,並需要鼓勵其增加產量。

計件工資具有直接無限計件工資、有限計件工資、累進計件工資、超額計件工資等多種。

計件單價,指實行計件工資制時,企業為職工完成的每件合格產品(或某項作業)規定的工資支付標准。計件單價是根據工作物等級、相應的計時工資標准和勞動定額計算出來得,是支付計件工資的主要依據。所以計件單價是否科學合理,主要取決於正確確定工作物等級和勞動定額。

2、計件單價的公式:

(1) 按產量定額計算:

計件單價= 該工作物等級的單位時間的工資標准

(2) 按工時定額計算:單位時間的產量定額

計件單價=該工作物等級的單位時間的工資標准×單位產品的工時定額

3、集體計件:

(1) 按產量定額計算:

計件單價= 集體計件單位定員內全體人員的工資標准之和

(2) 按工時定額計算:定員內全體人員單位時間內產量定額

計件單價= 集體計件單位定員內全體人員單位時間的工資標准之和×定員內全體人員單位時間內的產品工時定額。

(7)在成本會計中怎麼計算工資單價擴展閱讀:

工資四個基本特徵:

1.工資在企業經營期內可供企業長期、持續地使用,企業不必向投資人返還資本金。而負債則須按期返還給債權人,成為企業的負擔。

2.工資憑其對企業投入的資本,享受稅後分配利潤的權利。凈資產是企業分配稅後凈利潤的主要依據,而債權人除按規定取得利息外,無權分配企業的盈利。

3.企業工資有經營管理權,授權管理人員行使經營管理權。但債權人並沒有經營管理權。

4.工資對企業的凈資產有無限的責任或有限的責任,而債權人對企業的其他債務不發生關系,一般也不承擔企業的虧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資

H. 一般會計是怎麼給員工算工資的

在按勞分配的時代,工資是大家辛苦勞作後的見證,也是會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塊。工資是企業給予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含了基本工資、獎金、津貼及補貼。根據勞動法規定,企業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法定法規將報酬支付給員工,在企業大力支持的前提下,會計對工資的正確核算就顯得尤為重要,正確核算工資,區別工資性支出和非工資性支出。凡屬於工資總額內的工資性支出,不得漏計;凡不屬於工資總額內的非工資性支出(如洗理費、交通費、醫療費、保育補助費、困難補助等),不得計入。

一、工資的結算

1.計時工資的計算計時工資是按考勤記錄登記的職工出勤、缺勤天數和每人的工資標准進行計算的。一般有月薪制和日薪制兩種方式。在月薪制下,不論各月日歷天數多少,只要職工出滿勤,即可得到相同的標准工資,若遇有缺勤,缺勤工資應從標准工資中扣除。計算公式如下:應付計時工資=標准工資-缺勤應扣工資缺勤應扣工資=事假和曠工天數×日工資率+病假天數×日工資率×扣款百分比
日工資率是職工每日應得平均工資,一般有兩種計算方法:按全年平均每月日歷天數30天計算:日工資率=標准工資/30依照這種方法,廠休日、法定節假日照付工資,如缺勤時間跨越廠休日、法定節假日,視為缺勤,照扣工資。按全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數21.75天計算:日工資率:標准工資/21.75依照這種方法,廠休日、法定節假日不付工資,如缺勤時間跨越廠休日、法定節假日,不扣工資。
2.計件工資的計算計件工資是按產量記錄和計件單價進行計算的。產量包括合格品的數量和料廢品數量,料廢品是因加工材料的缺陷而導致的廢品。計件工資的計算公式如下:應付計件工資=(合格品數量+料廢品數量)×計件單價計件工資按計件對象不同分為個人計件工資和集體計件工資,集體計件工資以班組為計件對象,按上述方法計算出的計件工資為小組集體應得工資總額,集體計件工資還應在小組組員之間分配,計算出個人應得工資。3.加班加點工資、經常性獎金、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及特殊情況下工資的計算加班加點工資應按加班時間、工資率及有關規定計算;獎金按企業的獎勵條件和獎勵標准計算;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及特殊情況下的工資應嚴格遵守國家的規定計算。
二、工資結算憑證企業與職工進行工資結算時,需要編制工資結算憑證,工資結算憑證主要有工資結算單和工資結算匯總表。
1.工資結算單為了反映企業對每個職工的工資結算情況,每月應編制工資結算單。工資結算單通常按部門、車間或班組設置。
2.工資結算匯總表為了總括反映整個企業及各車間、部門的工資結算情況,便於進行工資核算,應根據「工資結算單」編制「工資結算匯總表

I. 成本會計的公式是什麼

公式很多,給你弄了些,你看看需要用哪個,如果是某一專業的你再追加,我給你詳細解答!~

工業企業要素費用的核算
1.按計劃成本進行的材料發出的核算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本月材料計劃成本×100%
發出材料成本差異=發出材料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
發出材料的實際成本=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發出材料成本差異率
材料成本差異率=月初結存材料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計劃成本×100% 2.原材料費用分配的方法
(1) 按定額消耗量分配
某種產品材料定額消耗量=該種產品實際產量×單位產品材料消耗定額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實際總消耗量/各種產品定額消耗量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材料數量=該種產品的材料定額消耗量×材料消耗分配率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該種應分配的材料數量×材料單價
(2) 產品共同消耗原材料的品種較多
某種產品材料定額費用=該種產品實際產量×單位產品該種材料消耗定額×該種材料計劃單價
材料費用分配率=各種材料實際費用總額/各種產品各種材料定額費用之和
某種產品分配負擔的材料費用=該種產品各種材料定額費用之和×材料費用分配率
3.工資的核算 (1) 按出勤日算月工資 日工資率=月工資標准/30(23.33)
應算出勤工資=日工資率×(出勤日+公休日)
應算病假工資=日工資率×病假日×工資標准 應付月工資=出勤工資+病假工資
(2) 扣缺勤工資的核算 應扣缺勤病假工資=日工資率×病假日×(1-工資標准)
應扣事假工資=日工資率×事假日 應付月工資=月工資標准-扣病假工資-扣事假工資
(3) 計件工資的核算 產品計價單價=小時工資率×某產品工時定額/總工時定額
按產量和計價單位的計件工資=某產品計價單價×件數+另一件產品計價單價×件數
某產品定額工時=產品定額工時/總工時定額×件數
按定額工時計算的計件工資=小時工資率×(某產品定額工時+另一件產品定額工時)
(4) 工資費用分配的核算
按產品生產工時比例分配
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各種產品生產工資總額/各產品生產工時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生產工資=該種產品生產工時×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
按產品的定額工時比例分配工資費用
某種產品耗用的定額工時=該種產品投產量×單位產品工時定額
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各種產品生產工資總額/各種產品定額工時之和
某種產品應分配的生產工資=該種產品定額工時×生產工資費用分配率

J. 做會計應該如何計算工資

如何計算問人力資源部門,他們給你計算的方法,你照著算就可以了,另外再算下個稅即可。
因為正規的公司入職、轉正、定級、考勤等均為人力資源部門管轄,因此,人力資源部門才是計算工資的部門,他給你方法你算,或者他算好了,你審核一下,計算個稅即可。
如果沒有人力資源部門或者人力資源部門沒有相關的許可權,那就得看你們公司的工資的制度了,按照你們公司的人事制度和工資制度,結合考勤進行計算工資,並計算個人所得稅即可。
如果是新開的,什麼都沒有,那就麻煩你得和老闆商量商量了,該怎麼算工資。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