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是市場價的多少
擴展閱讀
怎麼辦理信用卡鑽石卡 2025-07-01 22:16:03
中石油雨衣怎麼樣 2025-07-01 22:13:38
頭皮葯膏用什麼工具抹 2025-07-01 22:06:06

成本是市場價的多少

發布時間: 2022-12-12 00:42:51

『壹』 一個商品成本5RMB,利潤60% 市場定價是多少如何計算

市場定價=5/(1-60%)=5/40%=12.5元
你要賣12.5元才賺60%的利潤。
利潤的60%,那成本就要40%,

『貳』 買入均價、成本價、市價分別是什麼意思

一、市價

即市場價格。現行市價法也稱市場比較法,是根據目前公開市場上與被評估資產相似的或可比的參照物的價格來確定被評估資產的價格。

現行市價法是一種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因為評估過程中的資料直接來源於市場,同時又為即將發生的資產行為估價。

但是,現行市價法的應用,與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資產的市場化程度密切相關。在中國,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為現行市價法提供了有效的應用空間,現行市價法日益成為一種重要的資產評估方法。

二、買入均價

買入均價,是股票交易成本價的一種計算方式。

1、原始買入均價

買入均價=(Σ買入價格×買入數量_Σ凈分紅所得)/Σ買入數量

實際盈虧=Σ(賣出價格-買入均價)×賣出數量

賬面盈虧=(最新價-買入均價)×持倉量

實際盈虧率=實際盈虧/(買入均價×賣出數量)

賬面盈虧率=賬面盈虧/(買入均價×持倉量)

2、期間收益分析買入均價

買入均價=(期初市價×期初數量+Σ期間買入價格×期間買入數量_Σ凈分紅所得)/(期初數量+Σ期間買入數量)

本期盈餘=Σ(賣出價格_買入均價)×賣出數量

浮動盈虧=(期末市價-買入均價)×期末數量

本期盈虧率=本期盈虧/(買入均價×賣出數量)

浮動盈虧率=浮動盈虧/(買入均價×期末數量)

上文公式中買入股票包括配股買入(以配股價格和數量計算)、增發買入(以增發價格和數量計算)和送股與轉增(以0價格與送股數量計算)。

買入價格和賣出價格為包括手續費用的價格,凈分紅所得是指稅後分紅所得,其中A股股票分紅中需剔除紅利和紅股的所得稅,B股股票和基金分紅則無需上繳所得稅。

三、成本價

成本價就是商品取得的價值。如果是自己生產的商品,其成本價包括轉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資、應該分攤的折舊費、生產管理人員工資、水電費、維修費等;如果是購進的商品,成本價即商品的購進價值。某些時候也稱出廠價。

(2)成本是市場價的多少擴展閱讀:

市價計算方法

現行市價法的計算方法

①直接比較法。是以同樣資產在全新情況下的市場價格為基礎,減去按現行市價計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計折舊額,估算資產的價值。它的使用條件是在設備交易市場上能找到與評估對象幾乎一樣的參照物。這種方法簡單,對市場的反映最為客觀,能最精確地反映設備的市場價值。

②相似比較法。是以相似參照物的市場銷售價格分析為基礎,即根據市場參照物的市場價格,通過比較它們在效用、能力、質量、新舊程度等方面的差異,按一定方法做出調整,從而確定評估對象的價值。

相似比較法可用整體參照物相比較進行評估,也可以分項歸類相比較進行評估。這里關鍵是選擇參照物,參照物可能一個,也可能若干個。計算公式為:

評估價值=[全新參照物市場價格-(全新參照物市場價格/預計使用年限)×資產已使用年限]×調整系數

調整系數選取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探討。例如:在應用上述計算公式評估時,經核查認為被評估設備與全新參照物(設備)相比,在產量相同時,每年消耗動力、燃料和人工費是參照物的1.2倍,則調整系數即取0.6~0.8。

例如,某廠擬將一台旋壓機投人聯營企業。該設備已使用5年,市場沒有同樣的旋壓機交易價格,但有類似的旋壓機交易價格,現行市價為每台7萬元。預計殘值為零,預計使用年限為15年。根據綜合商品的比價、原材料及人工費用等因素,確定調整系數為1.3。計算旋壓機的評估價值。

評估價值=[70000-(70000/15)×5]×1.3=60667元

『叄』 如何計算成本價

成本價計算方法:
1、 生產成本=直接材料+直接工資+直接費用。
2、 銷售成本=生產成本+銷售費用,銷售費用包括廣告費用、運費、稅費等。
3、 期末成本=期初余額+本期增加額-本期減少額。
4、 產品總成本=固定成本總額+變動成本總額=固定成本總額+單位產品變動成本×產品總量。
5、 單位產品目標成本=預測的出廠價格×(1-稅率)-利潤目標/預測產量。
6、 產品單位成本=(固定成本總額÷產品總量)+單位變動成本=產品總成本÷產品產量。
7、 完工產品成本=完工產品產量×分配率。
8、 股票成本=買入股票的價格+券商的手續費用+印花稅+過戶費用。
拓展資料:
1、成本價原指商家購入商品的價格,成本價並不是出廠價,成本價中含有一定的手續費用,有時還會加上其他費用,如果是自己生產的商品,其成本價包括轉移到商品里的原材料、工人工資、應該分攤的折舊費、生產管理人員工資、水電費、維修費等;如果是購進的商品,成本價即商品的購進價值,有運費的話還會加上運費,某些時候也稱出廠價。
2、但是在股票市場中,成本價指的是實際買入股票的價格,股票的成本價是買股票的價格和券商的手續費以及印花稅和過戶費的集合。股票中的成本價格是指用戶在購買股票時花費的一部分。大陸的股市規定用戶買入時不需要收取印花稅的,只有手續費。無論投資者投入多少費用,只要有產生交易,就會產生成本。股票購買和商家購買商品是不一樣的,商品的價格不會出現快速的變動,但是股票價格會在短時間內產生波動。
計算成本應遵循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
3、相關性原則;
4、分期核算原則;
5、權責發生制原則;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
7、一致性原則;
8、重要性原則。

『肆』 成本價和市場價有什麼關系和規律嗎一般市場價是成本價的多少倍

各不一樣,規律都是各個商家定下來的,打比方麵包車3萬快,賓士要100萬,不都是鐵嗎,成本能高到哪裡去,技術成本我覺得是不可能有規律的

『伍』 定價一般是成本的多少

一、目標利潤率定價法的要點是使產品的售價能保證企業達到預期的目標利潤率。企業根據總成本和估計的總銷售量,確定期望達到的目標收益率,然後推算價格。這種定價方法需要運用收支平衡圖」。
1、定價公式:預定售價=成本×(1+利潤率);
2、利潤=成本×利潤率=售價-成本 ;
3、利潤率=(定價-成本)÷成本 ;
二、商品的定價可以根據以下來決定:
(1)參考市場上同類產品的價格來設定自己商品的價格;
(2)根據自己希望的目標利潤率來設定商品價格,例如:商品的成本是10元,你希望的目標利潤率為25%,那麼利潤=10×25%=2.5元,售價=10+2.5=12.5元,所以:(商品標價價-商品成本)*商品數量=總利潤。

『陸』 市場價和成本價區別

成本價是指形成一項資產所耗用的料、工、費的總和。市場價是指考慮目前市場需要因素,被評估資產能夠出售的合理價格。市場價受有關部門監督。

『柒』 汽車的成本價是售價的多少

一些國外價格較低的車型很難引入國內。而且為了降低成本外國品牌車就先後打起了減配的主意:

1.減掉後防撞鋼梁的外國品牌:北京現代大部分車型、廣州本田部分車型、東風日產部分車型;

2.省掉了車身電子穩定系統;

3.省掉發動機蓋隔音棉的外國品牌:上海大眾、一汽大眾、北京現代、長安福特;

4.省掉後備箱蓋一半隔音棉的外國品牌:上海大眾、北京現代;

5.省掉發動機護板;

6.使用低成本輪胎代表車型有:東風本田CRV、上海大眾新POLO、新桑塔納、北京現代悅動、瑞納;

7.省掉車門密封圈代表車型有:一汽大眾高爾夫6、新速騰、上海大眾郎逸、新POLO;

8.後排中間座位三點式安全帶改成兩點式;
汽車廠家整車利潤

在國內,主流汽車廠家的整車利潤一般在10%左右。在這10%左右的利潤中,還不包括各個汽車廠家在下游零配件生產中的利潤。所以我們暫且以1萬元來計算。

4S店利潤

據汽車經銷商透露,30萬元以下的車型,銷售一輛車的平均利潤為5%左右。由於最近兩三年來汽車銷售競爭日益激烈,降價幅度大都超過5%。也就是說,現在不少4S店都是在虧本賣車。4S店的生存主要靠汽車廠家年終返點和維修支撐。

整車成本

如果您買了一輛廠家指導價為9.1萬元的合資品牌轎車,在交了車價10%的購置稅後,總共支出了10萬元左右,那麼花了20萬元左右買的車子,到底有多少錢是這輛車的成本呢?我們來算一筆賬,這樣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國內的車型價格比國外高,而品質卻低於歐洲和美國的版本

『捌』 一個菜品要達到60%,成本是20元,應該怎麼算出賣價,賣價是多少,舉例說一下

你是說成本要達到60%嗎,還是毛利率60%?
以炒土豆絲為例
成本60%的話:那麼賣價應該是33.3元(成本/成本率=售價)
毛利60%的話:那麼賣價應該是50元 成本/(100%-毛利率)
(100%-60%=成本率)

『玖』 化妝品的成本價是市場價的多少

這里指的化妝品是進口高端產品。SK-II著名的神仙水在中國零售價是560元,可其成本僅為人民幣6.5元。驚訝吧!就算把研發成本加進去,每單只的成本也不超過10元。資生堂650/50克的眼霜連成本也只有10元不到。而歐伯萊那些150元的低端眼霜成本也只有3元。女士們,現在不再認為你們臉上塗抹的是什麼高科技產品了吧?再這里,女士是第一受害大頭!

2.日用品

其中以個人清潔化學製品利潤最恐怖。以牙膏為例,其中最貴的成分--發泡劑的成本僅為600元/噸甚至更低,而這600元的發泡劑足足可以裝滿6000隻最大號的180克牙膏。剩餘的有效成分的成本更是可以忽略不記了,碳酸鈣粉末每噸用量成本僅為20元左右。最高級的含氟牙膏其有效成分---單氟磷酸鈉每噸成本不過100元。國產的低端產品就不算了,就算是用硅磨料的佳傑士,180克裝市場零售價13元,6000隻賣多少錢?至於,洗頭水比這更恐怖!

3.飲料

這其中以非碳酸飲料的利潤最大。市場零售價2元的果汁飲料連包裝成本+設備成本只有7分錢,而易拉罐飲料的成本僅5分錢。

4.白酒

以五糧液酒廠為例,每噸糧食能夠生產100市斤白酒,其中十市斤品質最好的是五糧液,其餘則被作成什麼五糧春等低端產品。每噸糧食的收購價是大概400元,而生產出的產品市場零售價最多可達到15000元左右。大家不要相信某些白酒所謂的N年陳釀,廠家沒那耐心真的去陳釀,只不過用現代工業催化劑加快發酵過程罷了。

5.葯品

葯品暴利大家是知道的。在一般人的眼裡,葯品的利潤應該是最高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比較以上行業,葯品的設備、廠房及研發成本都要高出許多。而進口葯的配方研發一般都是在國外進行,導致其研發成本更高。雖然其有效成分不值什麼錢,但廠家的時常出新卻是實實在在的。

6.保健品

這東西是中國人的老朋友了,從太陽神到腦白金,就從來沒有一個保健品能真正起到其宣傳效果的。這里指的保健品是正規廠家通過正規配方生產的,並非假冒偽劣產品。由於行業競爭激烈,保健品在前兩年的暴利狀況已經改觀了許多,尤其是異軍突起的腦白金,雖說是購買美國的淘汰配方,但其不到200元的零售價比起每單位十多元的成本(包括包裝成本、廣告成本等)來說,比例明顯低了很多。與葯品不同的是,保健品的研發及設備成本相對較低,吃不死人就行了。

7.通訊

其中以移動通訊更甚,典型的一次投入,長久收益的例子。GSM基站每台的造價約為20萬人民幣,但它可以負擔最多15萬門的信號流量,以每人40元月租費算,就算這15萬人不打電話,一個月的月租就能買30個基站。

8.軟體

任何軟體在中國賣的都不好,我指的是正版!每張光碟的製造成本是9分錢,高檔軟體的包裝成本不過5元,但軟體的大頭往往在於研發。WINDOWS98賣了多少年了?賺的錢足夠再研發40個WIN98了,但這是在國外。如果蓋茨生在中國,相信早被餓死或還在中關村當裝機工吧!

9.小家電

比起冰箱彩電,小家電的成本最低,利潤最高。1800元的刮鬍刀製造成本往往只比180元的刮鬍刀高1-2倍,但在零售時可以賣到10倍的價錢。如果您買了個價值幾百的高科技產品其實也就20塊錢!

10.汽車

國外的汽車利潤已經很透明了,每輛成本在8000美圓的車零售可賣到10000美圓就不錯。但在國內卻不然。本田飛度大家覺得很便宜,其實那車在中國的售價比國際參考價高了1000美金。更低的材料成本,更低的人員成本加更高的利潤,中國人還被蒙在鼓裡,天真的以為汽車真的便宜了。

文章評論 (共0條)
發表評論
密碼 (遊客無須輸入密碼)

『拾』 化妝品的成本價是市場價的多少

蘭芝O2
clear有氧洗面奶+任意件新款2隻
爽膚水160ML
市場價:185元
現成本價:100元

液120ML
市場價:185元
現成本價:100元


50ML
市場價:285元
現成本價:100元


30ML
市場價:305元
現成本價:100元
(只是隨便舉的例子,沒有針對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