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成本和收入的比例叫什麼
擴展閱讀
怎麼辦理信用卡鑽石卡 2025-07-01 22:16:03
中石油雨衣怎麼樣 2025-07-01 22:13:38
頭皮葯膏用什麼工具抹 2025-07-01 22:06:06

成本和收入的比例叫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2-11 15:40:59

1. 收入除以成本等於什麼率成本除以收入又等於什麼率

一般不計算收入除以成本的比率指標,沒有意義。成本除以收入等於成本收入率,即每100元收入的成本,即成本占收入的比重。 價值越大,利潤越少。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 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消耗一定的資源。 他們花費的資源的貨幣表現和對象化稱為成本。 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成本也可以是做出選擇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當人們「舍魚取熊掌」時,「魚」就是人的成本。 企業投資時,企業支付的錢就是企業投資的成本。
拓展資料:
主要分類
1、按概念形成可分為理論成本和應用成本。
2、按用途可分為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發生的依據可分為實際成本和預計成本。
4、按發生可分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時間可分為歷史成本和未來成本。
6、計量單位可分為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7、按計算依據可分為單項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范圍可分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產過程中的先後關系,可分為車間成本和工廠成本。
10、按生產經營范圍可分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11、根據與收入的關系,可分為消耗成本和未使用成本。
12、根據與決策的關系,可分為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本。
13、根據與現金支出的關系,可分為現金成本和沉沒成本。
14、根據與計劃的關系,可分為計劃成本和預計成本。
15、按數量變化關系可分為邊際成本、增量成本和差異成本。
16.根據是否可以免除,可分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根據是否可以遞延,可分為遞延成本和預計成本。
18、根據發生是否可以控制,可分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19、按成本狀態(成本狀態是總成本與總業務量的依存關系,通常稱為成本行為),可分為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生產與生產的關系,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21、按產品成本的構成,可分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 由於過去的決定已經發生而不能被任何當前或未來的決定改變的成本稱為沉沒成本。
為了便於成本管理,還可以使用其他成本分類概念,如機會成本、責任成本、定額成本、目標成本、標准成本等。

2. 怎樣計算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

成本占收入的百分比計算:【成本總額
/
收入總額
×
100%=
收入成本率%】。
例如:2萬成本,收入10萬,2
/
10
×
100%=
20%

20%即為收入成本率,顯示成本占收入的比例。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非所有者投入資本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勞務收入、讓渡資產使用權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代收的款項。

3. 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計算公式

法律分析: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就是發生的成本費用支出占收入的比例。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成本費用金額/營業收入金額*100%;成本占營業收入比重=成本金額/營業收入金額*100%;費用占營業收入比重=費用總額/營業收入金額*100%。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指標由成本費用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指標得出,主要反映成本占企業收入的比例。指標越低,成本控制能力越好,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越強。營業費用是指按照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編制的損益表中的營業費用。

營業收入是指按照金融企業會計制度編制的利潤表中凈利息收入與其他業務收入之和。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的計算公式如下:

主營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例=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

法律依據:《公司費用開支管理辦法》 第二條 公司各部門、下屬企業必須在每月底根據下月工作計劃制定本單位費用開支計劃,由財務部匯總、審核,經公司辦公會議或總經理審批,即為公司當月的費用開支計劃,並下達各單位費用開支指標。

4. 成本收入比計算公式是什麼

成本收入比是指營業費用加折舊與營業收入之比,成本收入比不應高於45%,成本收入比率=營業費用/營業收入×100%

現行人民銀行計算口徑精確到:

成本收入比=(業務管理費+其他營業支出)/(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凈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100%。

指標釋義: 營業費用是指按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要求編制的損益表中營業費用。 營業收入是指按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要求編制的損益表中利息凈收入與其他各項營業收入之和。

成本收入比率是銀行營業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銀行每一單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該比率越低,說明銀行單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銀行獲取收入的能力越強。因此,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5. 成本與收入的比是什麼

成本收入比為營業費用加折舊與營業收入之比,不應高於45%。一般來講,成本收入比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家銀行的成本控制能力,進而反應其效率,成本收入比越低,其成本控制能力越高,否則成本控制能力就越低,效率也就越低。

6. 主營業務成本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率叫什麼

主營業務成本率,反映了成本與收入的配比關系。

7. 成本收益比率是什麼意思

成本收益比率是計算投資所產生價值的一個指標,一般用投資所產生的利潤除以投資成本,不同的行業及不同項目在所選擇的利潤指標或成本指標上會有差別,以用於銀行行業為例,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它等於銀行營業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銀行每一個單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該比率越低,說明銀行單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銀行獲取收入的能力越強。
拓展資料
一、成本費用占收入比指標是什麼
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指標是從成本費用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指標演面來的,主要是反映企業收入中成本費用所 占的比重,該指標越低, 說明企業的成本費用控制能力越好、主營業務盈利能力越強,計算公式為成本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 (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收入。
二、成本收益的特性
1.自利性:這種方法的內在精神是追求效益,但這種對效益的追求帶有強烈的自利性。成本收益分析的出發點和目的是追求行為者自身的利益,它只不過是行為者獲得自身利益的一種計算工具,成本收益分析追求的效用是行為者自己的效用而不是他人的效用,這是其指向性,即自利性。
2.經濟性:由於行為者具有自利的動機,總是試圖在經濟活動中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益,使經濟活動經濟、高效,成本收益分析的前提效用最大化就蘊含著經濟、高效的要求。
3.計算性:行為者要使自己的經濟活動達到自利的目的,達到經濟、高效,必須對自己的投入與產出進行計算,因此成本收益分析蘊含著一種量入為出的計算理性,沒有這種精打細算的計算,經濟活動要想獲得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因此成本收益的計算特性是達到經濟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證行為者行為自利目的的基本工具。

8. 成本收入比的計算公式

成本收入比率=營業費用/營業收入×100%
現行人民銀行計算口徑精確到:
成本收入比=(業務管理費+其他營業支出)/(利息凈收入+手續費凈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100%
指標釋義: 營業費用是指按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要求編制的損益表中營業費用。 營業收入是指按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要求編制的損益表中利息凈收入與其他各項營業收入之和。
成本收入比率是銀行營業費用與營業收入的比率,反映出銀行每一單位的收入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該比率越低,說明銀行單位收入的成本支出越低,銀行獲取收入的能力越強。因此,成本收入比率是衡量銀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9. 什麼是成本收入比

總成本*(1+利潤比率(或者毛利率等等,各個財務需要的這個利率具體而定))=總收入
由此可以求出總成本=總收入/(1+利潤比率)
總成本*各項比例=對應各項成本
也就是:各項對應成本=[總收入/(1+利潤比率)]*成本的比率

10. 成本除以收入是什麼

成本除以收入得到成本率,成本率代表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成本占收入的比例數值越大則企業的利潤越少。實操中,一般計算利潤比例時會用到該比例,用1-成本率得到利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