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標准成本法
標准成本法是指以預先制定的標准成本為基礎,用標准成本與實際成本進行比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異的一種產品成本計算方法,也是加強成本控制、評價經濟業績的一種成本控制制度。
標准成本法的特點:
1、根據企業的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和人員素質條件為每一個成本項目制定標准成本。在區分變動性製造費用和固定性製造費用後,必須制定彈性預算下的標准成本。
2、標准成本加上成本差異構成產品的實際生產成本。
3、與成本核算有關的材料、生產成本、產成品和銷售成本賬戶可按標准成本直接入賬,簡化了賬務處理工作。
4、標准成本的制定和分析過程也是企業內部各部門管理水平的檢查過程、員工積極性的激勵過程和企業業績的評價過程。成本計算、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實現了有機結合。
5、標准成本法也要根據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來處理各生產流程的成本累積過程,所以也要結合使用幾種主要的成本核算方法。因此,標准成本法下的成本計算對象,成本計算期和是否計算半成品成本也依所採用的這些方法而決定。
標准成本法與定額成本法的異同:
相同之處:
(1)都在事前制定目標成本,進行成本的事前控制;
(2)都根據目標成本進行成本的事中控制;
(3)都進行成本差異的事中和事後分析,並進行反饋,根據反饋的信息,改進工作。因此,兩者都能較好地發揮對於成本的控製作用。
不同之處:
一、制訂目標成本的依據不同;
二、制訂目標成本所依據的定額的穩定性不同;
三、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揭示方法不同;
四、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設置程度不同;
五、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賬務處理不同;
六、實際成本與目標成本差異的分配方法不同;
七、提供產品成本資料不同;
八、提供管理信息的詳細程度和側重點不同。
⑵ 成本計算有哪些基本要求
一.成本計算的基本要求一般有以下幾點:
1.合理確定成本計算對象。
2.恰當確定成本計算期。
3.正確選擇成本計算的方法。
4.合理設置成本項目。
5.合理選定費用分配標准。
二.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計算方法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可與基本方法結合使用的成本計算方法。
⑶ 成本法是什麼
成本法(Cost method) :是指長期股權投資按投資的實際成本計價的方法。該方法要求當企業增加對外長期投資時才增加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當投資公司能夠對被投資公司實施控制時採用的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方法,即投資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賬戶,按原始取得成本入賬後,始終保持原資金額,不隨被投資公司的營業結果發生增減變動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成本法房地產估價方法之一,指求取估價對象在估價時點的重置價格或重建價格,扣除折舊,以此估算估價對象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的方法。
成本法的會計處理方法:
(1)投資公司購入股份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貸記銀行存款等,此時被投資公司無需作會計分錄。
(2)投資公司收到股利,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投資收益。
(3)當被投資企業用投資企業購售前的分配利潤或盈餘公積金支付一部分股利時,以及發放清算股利時,這些應作為投資成本的部分償還,借記銀行存款或投資收益,貸記長期股權投資。
(4)當股權投資發生永久性跌價時,應借記長期股權投資跌價損失,貸記長期股權投資。
成本法的會計處理比較簡單,但投資公司無法在賬面上反映其在被投資公司股東權益中所佔份額,因此成本法只適用於投資公司在被投資公司權益中所佔份額不足以適用對被投資公司經營決策、理賬決策等施加重大影響的情況,且被投資公司非上市公司;若被投資公司為上市公司,則根據謹慎原則,應採用成本與市價孰低法重新確定投資的賬面價值和投資收益。
⑷ 成本對象指的是什麼
成本對象指的是:
成本會計對象指的是成本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成本會計的對象概括為: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生產經營業務成本和期間費用。
成本會計實際上是成本、費用會計。成本會計主要是研究物資生產部門為製造產品而發生的成本即產品生產成本,所以成本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內容也主要是指產品生產成本。
特點:
成本對象,可以分為中間成本對象和最終成本對象。最終成本對象是指累計的成本不能再進一步分配的成本歸集點。最終成本計算對象通常是一件產品或一項服務,是企業的最終產出物。
中間成本對象是指累計的成本還應進一步分配的成本歸集點,有時也稱成本中心。成本中心是企業中與成本相關聯的某個可識別部門,它們是將共同成本按某個分配基礎進一步分配給成本對象之前的一個成本歸集點。
⑸ 成本法的成本計算對象是
產品成本計算的對象,應當根據上述生產類型,結合成本管理的要求來確定。
在分批生產的單件生產的企業里,生產的安排和對產品成本的分析是根據產品批別來進行的,因此產品成本計算對象為每批產品,成本計算單按產品的批別設置;在大量生產的企業里,產品和半成品的品種較固定,生產的安排和對產品成本的分析是根據產品和半成品的品種來進行的,當企業的工藝特點是簡單生產時,成本計算對象就是每種產品;當企業的工藝特點雖是復雜生產,但企業在管理上並不需要計算及分析半成品成本或零部件成本時,成本教育處對象也是每種產品,成本計算單按每種產品來設置;當企業的工藝特點為復雜生產,且企業在管理上並需要計算及分析半成品成本或零部件成本時,成本計算對象應是各加工步驟的半成品、零部件及每種產品,成本計算單也要分別按半成品、零部件和各種產品來設置。
⑹ 企業一般將什麼作為目標成本法的應用對象
目標成本法是一種全過程的成本管理方法,其對企業產品實行從規劃設計到生產報廢的全程監控。具體來說,目標成本法具有三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以消費者需求和市場行為為導向。作為企業成本管理的一種新模式,目標成本法在企業產品成本管理的整個流程中,一直將市場需求作為決定性的基礎並以此確定企業的產品設計、價格水平和成本目標。
第二,目標成本法是一個全過程、全方位、全人員的成本管理方法。全過程是指從提出產品方案到產品最終報廢的整個流程;全方位是指目標成本管理涉及企業內部各個職能部門;而全人員則意味著在實施目標成本方法時,通過層層分解,企業的全體員工都負有保障目標成本實現的責任。
第三,目標成本法是基於未來的成本管理。目標成本並不對企業當前的成本水平有必然性的代表,其是一種基於事先預期的成本模式。因此,在具體應用這種方法時,需要對企業所處的經營環境進行深入分析,充分考慮企業的發展規劃和實際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