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除去成本賺到的叫什麼
除去成本賺到的叫做凈利潤。收入減去成本等於毛利經營利潤,收入減去成本減去費用等於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減去交所得稅等於凈利潤。產值減去成本剩下的是利潤。
農業產值成本與利潤有著直接的關系,產值減去成本便是毛利,毛利扣除稅收及其他支出便是凈利潤。
成本關系
費用和成本是兩個獨立的概念,但兩者又有一定的關系。兩者的聯系在於,成本是按一定對象歸集的費用,是對象化了的費用。
也就是說,生產成本是針對於一定的成本計算對象如某產品、某類產品、某批產品、某生產步驟等,對當期發生的費用進行歸集而形成的,期末當期已銷產品的成本結轉計入當期的費用中。
兩者的區別是,費用是資產的耗費,它是針對一定的期間而言的,而與生產哪一種產品無關,成本與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或商品相聯系,而不論發生在哪一個會計期間。
Ⅱ 定價除以成本叫什麼
定價除以成本叫加成比。
加成比就是成本加成定價法,加成定價法是為了確定一種產品的價格而把一個百分比(或絕對的)數量加到所估計的產品平均(或邊際的)成本上。具體又包括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標准成本加成法。
1、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採用完全成本加成定價法,其「成本」基數是指單位產品的製造成本,「加成」內容包括非製造成本(如推銷成本及管理成本)及目標利潤。
2、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採用變動成本加成定價法,其「成本」基礎是指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加成」內容包括全部的固定成本及目標利潤。
Ⅲ 收入除以成本等於什麼率成本除以收入又等於什麼率
一般不計算收入除以成本的比率指標,沒有意義。成本除以收入等於成本收入率,即每100元收入的成本,即成本占收入的比重。 價值越大,利潤越少。
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 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消耗一定的資源。 他們花費的資源的貨幣表現和對象化稱為成本。 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變化和發展。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成本也可以是做出選擇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當人們「舍魚取熊掌」時,「魚」就是人的成本。 企業投資時,企業支付的錢就是企業投資的成本。
拓展資料:
主要分類
1、按概念形成可分為理論成本和應用成本。
2、按用途可分為財務成本和管理成本。
3、按發生的依據可分為實際成本和預計成本。
4、按發生可分為原始成本和重置成本。
5、按形成時間可分為歷史成本和未來成本。
6、計量單位可分為單位成本和總成本。
7、按計算依據可分為單項成本和平均成本。
8、按范圍可分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
9、按生產過程中的先後關系,可分為車間成本和工廠成本。
10、按生產經營范圍可分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11、根據與收入的關系,可分為消耗成本和未使用成本。
12、根據與決策的關系,可分為相關成本和非相關成本。
13、根據與現金支出的關系,可分為現金成本和沉沒成本。
14、根據與計劃的關系,可分為計劃成本和預計成本。
15、按數量變化關系可分為邊際成本、增量成本和差異成本。
16.根據是否可以免除,可分為可避免成本和不可避免成本。
17、根據是否可以遞延,可分為遞延成本和預計成本。
18、根據發生是否可以控制,可分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19、按成本狀態(成本狀態是總成本與總業務量的依存關系,通常稱為成本行為),可分為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
20、按生產與生產的關系,可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
21、按產品成本的構成,可分為主要成本和加工成本。
22. 由於過去的決定已經發生而不能被任何當前或未來的決定改變的成本稱為沉沒成本。
為了便於成本管理,還可以使用其他成本分類概念,如機會成本、責任成本、定額成本、目標成本、標准成本等。
Ⅳ 數量除以成本是什麼
單位成本就是銷售總成本除以銷售數量之後得到的數額。
每次購入商品以後,根據庫存數量及總成本算出新的平均單位成本的方法,一般適用於品種簡單,前後進貨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如果以生產數量為單位,其單位成本就是生產總成本與生產數量的商。
Ⅳ 利潤除以成本是什麼
利潤除以成本是成本利潤率。
利潤率有兩種,一種是成本利潤率,一種是銷售利潤率,利潤除以總收入是銷售利潤率,而利潤除以成本是成本利潤率。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
Ⅵ 收入除以成本等於等於利潤率還是利潤除以成本等於利潤率
利潤率=收入減去成本再除以投入總額
Ⅶ 除成本外是什麼意思
比如一個東西賣價是10元錢,它的上貨批發價是5元,運費0.5元,這個5.5元就是它的成本,剩下的4.5元,就是除成本外掙的錢。這裡面的成本,還可以加上房租水電等,最後可能剩下2元,這個2元就屬於純利潤,也可以稱之為除成本外。
Ⅷ 如果凈利潤除以成本等於1是什麼意思
成本利用率是1
利潤除以成本是成本利潤率。利潤是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耗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企業的利潤總額是由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差額三個主要部分構成。利潤的含義:1、利潤結構應該與企業的資產結構相匹配;2、費用變化要合理的、費用在年度之間沒有出現不合理的下降;3、利潤總額各部分的構成合理。
Ⅸ 營業額除以成本是什麼
營業成本除以營業收入得出的是營業成本比率。
營業成本率是營業成本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成本費用率指標可以評價企業對成本費用的控制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促使企業加強內部管理,節約支出,提高經營質量。
賬戶設置:
「主營業務成本」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運營成本
Ⅹ 除成本及開支前收益是什麼
除成本及開支前收益是1、收益:是指就該財產收取天然的或法定的孳息。收益權也可以依法律的規定或所有人的同意,而歸非所有人取得。
2、獲利:指的是在某些交易行為中獲得利潤。對於商業和股市,獲利就是賺錢。總售價-總進價=獲得的利潤。件數(單件售價-單件進價)=獲得的利潤。獲利就是在敞口之後,匯率已朝著對自己有利的方向發展,平盤可獲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