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成本會計計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會計計算的基本方法:
1、直接成本計演算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的計算;
2、間接成本計演算法:製造費用分配的計算一般以生產工時、機器工時、產值、間接成本為標准;
3、完工成本計演算法及未完工產品計演算法:約當產量法、定額耗用量比例法、在產品定額成本扣除法。
⑵ 成本會計的計算題
註解:以下的*是乘以的意思。
1、甲材料定額費用:
A產品定額費用=400*8*10=32000
B產品定額費用=200*6*10=12000
材料分配率=13200*10/32000+12000=3
A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32000*3=96000
B產品應分配的材料費用=12000*3=36000
2、按年度計劃分配率計算如下:
甲產品的計劃工時=1000*3=3000
乙產品的計劃工時=900*4=3600
總工時=3000+3600=6600
製造費用用年度計劃分配率=52800/6600=8元/時
5月份:甲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200*8=1600
乙產品應負擔的製造費用=160*8=1280
編制會計分錄如下:
借:基本生產成本-甲產品 1600
-乙產品 1280
貸:製造費用 2800
上題中,五月份該車間實際發生的製造費用為4000-1000=3000元,按年度計劃分配轉出的製造費用為2800,使兩者之間形成差異200元,在年度內不做調整,這就使」製造費用」賬戶可能月末有餘額,而且有可能在貸方余額,也有可能在借方余額。在年終時將全年製造費用的實際發生額與計劃發生額的差異按已分配數的比例調整,計入十二月份各種產品的成本。
⑶ 成本會計里的計算題,求解!!!謝謝!
(1) 第四道工序的工時定額=200-40-20-60=80,第四道工序的在產品=1400-350-420-240=390件
某工序在產品完工率=(前面各工序累計工時定額+本工序工時定額*50%)/產品定額工時
第一道工序在產品完工率=40*50%/200=10%
第二道工序在產品完工率=(40+20*50%)/200=25%
第三道工序在產品完工率=(40+20+60*50%)/200=45% 第四道工序在產品完工率=(40+20+60+80*50%)/200=80%
由於原材料是一次性投入,所以按照100%計算
原材料:在產品的約當產量=1400件
燃料和動力、工資以及製造費用:在產品的約當產量=350*10%+420*25%+240*45%+390*80%=560件
(2)各項費用分配率=(月初在產品費用+本月生產費用)/(完工產品產量+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
所以:
A. 原材料分配率=(6800+10800)/(3000+1400)=4
完工產品原材料成本=3000*4=12000
在產品原材料成本=1400*4=5600
B. 燃料和動力分配率=1780/(3000+560)=0.5
完工產品工資及福利費=3000*0.5=1500
在產品工資及福利費=560*0.5=280
C. 工資分配率=5696/(3000+560)=1.6完工產品工資及福利費=3000*1.6=4800
在產品工資及福利費=6560*1.6=896
D. 製造費用分配率=7120/(3000+560)=2
完工產品製造費用=3000*2=6000
在產品製造費用=560*2=1120
綜上,完工產品與在產品的成本將四項成本相加即可。
所以:
完工產品成本=12000+1500+4800+6000=24300
在產品成本=5600+280+896+1120=7896
表格你自己編下,按照上面的計算結果。請採納!謝謝!
⑷ 成本會計的各種核算方法
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1、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類別、 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
(1)定義
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產品品種、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生產批次、制葯等企業的產品「批號」、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業需要並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 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工期」, 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採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
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3、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4)適用范圍:
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4、分類法
(1)定義
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類法的成本對象為產品「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定義為:產品自然類別、管理需要的產品類別。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分類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點,可概括如下:以「產品類」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成本計算單;「產品類」的成本計算方法同於「品種」;某「類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後,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體品種,以計算品種的成本;類中選定某產品為「標准產品」;定義其他產品與標准產品的換算系統;按照換算系統之比例將「類產品」的成本分解計算到具體品種產品的成本。
(4)適用范圍
分類法適合於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並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5、ABC成本法 從70年代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研究作業成本法(ABC法),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採用。它是一種將製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於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成本管理系統能夠滿足企業成本核算的各種計算方法的選擇,但是,由於各個企業的成本核算還有許多具體的、特殊的要求,有的企業的隨意性還比較大。再此,建議企業在成本核算中,應該選擇適當的成本核算方法,並規范成本的核算過程,減少隨意性,一旦確定一種成本核算方法之後,不要隨意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