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紫山葯種植成本低 一畝收入可過萬
紫山葯種植成本低 一畝收入可過萬
紫山葯,又名薯 蕷 和長芋,屬薯 蕷 科,以其肥大的塊根或圓柱狀根供食用。塊根中含有蛋白質1.5%,碳水化合物14.4%,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膽鹼等,營養價值極高,富含薯 蕷 皂(天然的DHEA),內含有各種荷爾蒙基本物質,常吃紫山葯有促進荷爾蒙合成的作用。紫山葯比普通山葯營養高20多倍,故其又被稱為“紫人參”。紫山葯的蛋白質含量和澱粉含量都很高,所以常吃紫山葯有益於皮膚保濕,還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另外,紫山葯方便配菜,可用來烹制各種餐桌佳餚。
據《本草綱目》記載,紫山葯有很高的葯用價值,經常食用,不僅可以增加人體的抵抗力,降低血壓、血糖,抗衰益壽等,還有益於脾、肺、腎功能,是很好的食補材料,因此又被人們冠以“蔬菜之王”的美譽。
紫山葯的塊莖肥大,單個塊莖重500克左右,最大可以達到3000多克,可以說是山葯家族中的大塊頭了。
山葯成熟後,往外挖是一項技術活,尤其白山葯,一般要挖半米深的土,才能收獲到山葯,掌握不好很容易斷開。而紫山葯挖起來就簡單多了,不用深挖,就可以收獲一個完整的紫山葯。
667平方米(1畝)地可產2000多千克,產量比白山葯增加500千克左右。
雖然紫山葯是五短身材,產量和白山葯比卻毫不遜色,自然受到紫山葯種植戶的歡迎。
紫山葯成本低,和種植白山葯同樣的管理,但每667平方米的收入卻可達1萬多元,高出普通白山葯2000元,無疑比種白山葯更合算。
紫山葯的蛋白質含量和澱粉含量都很高,常吃紫山葯能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它還含有大量花青素,花青素對100多種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能幫助人體抵抗衰老。
紫山葯的功效和營養價值:
1.紫山葯所含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只有紅薯的一半左右,不含脂肪,蛋白質含量較紅薯高。
2.紫山葯的主要成分是澱粉,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轉化為澱粉的分解產物糊精,糊精可以幫助消化,所以紫色山葯是可以生吃的芋類食品。
3.紫山葯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尤其鉀的含量較高;所含維生素種類和數量較少,不含維生素B12、維生素K、維生素P、維生素D,幾乎不含胡蘿卜素。
4.紫山葯的葉是胡蘿卜素的極好來源,也是鈣、鐵、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
5.紫山葯含有澱粉糖化酶、澱粉酶等多種消化酶 。特別是它所含的能夠分解澱粉的澱粉糖化酶,是蘿卜中含量的Ɖ倍,胃脹時食用,有促進消化的作用,可以去除不適症狀。
6.紫山葯具有很強黏度的物質基礎是糖和蛋白質的復合體-一種被稱為黏蛋白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防止黏膜損傷,並且在胃蛋白酶 的作用下保護胃壁,預防胃潰瘍 和胃炎。
7.紫山葯含有皂甙、膽鹼等多種成分。皂甙能夠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對高血壓和高血脂 等病症有改善作用。膽鹼是與學習記憶有關的神經傳遞物質-乙醯膽鹼的物質基礎。
紫山葯種植技術:
一、選較大塊莖作種薯
每年霜降後,採挖紫山葯上市,售前用利刀切下帶薯塊50~100克的薯芽,連同50~150克的小塊莖,收集後選一塊 墒 情好的土地覆土15厘米保存,待來年開春時取出栽植。
二、合理密植
翌年雨水後,選擇土層深厚、乾燥疏鬆、排水性能良好(切忌水淹)的地塊耕深30厘米,然後採用寬窄行的方式挖溝栽植,寬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株距 50厘米,每667平方米(1畝)栽植2000株。挖溝栽植時,先把溝內25厘米深的熟土取出放在溝兩邊,溝寬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腐熟的農家肥2000公斤、磷肥50公斤、鉀肥30公斤、尿素15公斤拌勻後施入溝中,稍加挖翻,使之與下層土混勻,蓋上從溝中挖出的熟土5厘米,再栽植薯種,最後把溝兩邊的熟土回填溝內覆蓋薯種12~15厘米,澆一遍水,即栽種完畢。
三、搭“井”字架通風透光
穀雨過後,紫山葯的藤莖生長迅速,若任其自然生長,則不利於通風透光和產量的提高,因此,必須適時搭架。選用長3米、直徑6~8厘米的木棍作架材,棍與棍之間株行距為2米×3.5米,每667平方米栽100根,棍尖端插入土中40厘米,在棍與棍之間離地面 80厘米處拉一道鐵絲相連,往上共拉三道鐵絲,棍樁頂部平面拉成“井”字型鐵絲網,為利於藤莖上架,在苗高40厘米時每株苗旁豎一根長1米的竹竿,用細繩或線把藤莖縛在竹竿上引其上架。此架能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提高植株中下部葉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架內濕度,減少病害的危害,從而提高薯塊產量。
四、噴施多效 唑 促壯
夏至至大暑期間,薯藤生長旺盛,此時噴施多效 唑 對藤蔓生長有明顯的抑製作用,表現為藤蔓粗壯,葉色濃綠,葉片增厚,新生側枝減少,能使塊莖增產15%以上。每667平方米用15%多效 唑 可濕性粉劑70克兌水50公斤的溶液噴施。
五、重施鉀肥膨大塊莖
立秋至白露期間,是薯塊形成和膨大時期,每667平方米分兩次追施硫酸鉀40公斤(每株每次10克,入土5厘米,每次間隔15天),然後選晴天下午每隔10天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一次,共噴三次,到霜降時,地下的塊莖已經充分成熟,即可陸續採收。
相關新聞:養豬戶種紫山葯畝收過萬
對於生豬養殖來說,2014年是困難重重和極具考驗的一年。在養豬業一片蕭調之際,但也有一部分養殖戶精打細算,通過不斷摸索、日積月累學習來的養殖技術,提高生豬的養殖健康水平;同時,通過網路飼料降低養殖成本,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筆者就碰到這樣一位養豬散戶,他在2014年大部分養殖戶保本微利或虧損的敏感時期,他還小賺了10多萬元。
三月中下旬蜀鄉氣溫轉暖,一年一度的春耕進入“最熱”時節。3月14日,記者在雙流縣黃水鎮文武社區見到,當地千餘畝的糧油地里,村民們忙著翻土、播種,而在不遠處的一片田地里,一些村民則干著別的“活計”。
② 山葯種植要開溝,開溝一畝地需要多少錢
對於現在高水平的農業發展來說,越來越多種植戶種植種植的作物了。那麼現在有許多種植戶都開始選擇山葯種植,山葯種植要開夠開夠一畝地需要多少錢呢?並且對於商業城市來說開工是非常重要的,今天小編就就這個問題來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山葯土地深翻後開溝工作是很重要的,我們要根據山葯的生長大小確定開高的距離,寬度和深度。所以人工開工情況下應該是要一米左右,這個時候我們要付的就是人工費,所以開個一畝地需要多少錢具體是看人工的多少,就可以判斷出要多少錢了。對於山葯種植開溝式開溝一畝地的錢還是非常少的,一般都可以承受。所以以上就是開高一畝地是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大家也意識到了開溝對於山葯種植的重要性。
③ 種山葯一畝要多少成本
區別「山葯」不同品種、人工等情況,一般在3-5千元/畝。
④ 超市的山葯價格很高回村種山葯能賺到錢嗎
有很多不了解鐵棍山葯的人都有個疑慮,鐵棍山葯為什麼是普通山葯價格的兩三倍甚至更高,下面來讓小編為你解除這個疑問,給大家說一說鐵棍山葯之所以價格這么高的原因,以及一些常識。
鐵棍山葯這些年被炒作得太厲害。本來的確健康生態農產品,架不住一窩蜂地上馬。三農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這樣:一旦有一點明星產品,就會被過度消費,農民大家都去種。市場大小不去說,農產品的銷售幾乎都掌握在有限而固定的中間商手中,農民本來得到的實惠就不多,或者是相對固定的,而在豐產的情況下,不可能每個農民都靠直播能帶貨成明星(何況直播賣農產品的真正能帶動農民增收的屈指可數)。
所以,千萬搞清楚你所在地區鐵桿山葯是不是區域公用品牌、地理標志……也就是說,是否有市場公認的附加值,如果單純道聽途說盲目上馬,就要打個問號,除非很好種,銷售不愁。
⑤ 小康路上│返鄉創業,「種」出全國首家富鍶山葯基地
受訪人:龐沖(長清區恆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
編者按:2015年,原本在濟南通訊行業開有8家營業廳、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他,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返回老家長清區孝里鎮去土裡刨食。從來沒有山葯種植經驗的他,將多年積蓄一把投進了黃河灘區,在這里建起佔地500畝的全國首家富鍶山葯基地,先後獲評山東省農業標准化基地、濟南市蔬菜標准園等稱號。他就是被稱為「山葯哥」的龐沖。是什麼勇氣支撐龐沖「逆行」創業,在創業過程中他又經歷了哪些波折,做出了哪些創新,才最終迎來成功。請聽來自他的講述:
做通訊,曾開有8個營業廳
我是長清區孝里鎮龐道口村人,出於1982年。2004年,在東北 財經 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畢業後,先在濟南打工,干過安裝工,修車工。2006年,我踏入通訊行業。那時候剛剛興起智能技術,我主要是做移動公司的合作代理商,最多的時候有8個營業廳。我對手機號特別敏感,凡是看過的號會過目不忘。那時候還不興靚號,我已經對手機號中的數字含義開始研究。哪個手機號碼我看一遍,就能悟出它的含義來。很多人都讓我給他選號,因為這個原因,當時手機號銷售很火。有時候大學一開學,一天能賣幾百張卡。還有工地開工,也是流動人口比較多的時候,外地人一來,就會更換當地的手機號。
所有經營門面的位置,都是我精心挑選的。一看附近的環境,我就能知道這個地方可不可以開店,生意忙不忙。你可以想像,一個固定的濟南中小型的小區,尤其是老齡化比較嚴重的小區,它肯定業務不會忙。你再看流動人口多,有年輕人的小區,因為喜歡上網,手機更新換代得快,而且智能機更換得更快,手機號也就更換得快。
那些年,我在這個通訊行業做得還行,收入也還行,多的時候一年掙個七八十萬元左右。在濟南買了兩套房子,為了照顧我的孩子,我父親、母親都搬到濟南的家裡住,但我的爺爺奶奶還在長清老家龐道口這里住。每次我回到老家的時候,看到我爺爺奶奶走路不方便,鄉親們生活還比較苦,我就想回老家創業,這樣可以更好地照顧我爺爺奶奶,也為能帶動附近老百姓過上富裕點的日子。
2015年,我回到老家創業時,還同時在做著通訊營業廳的業務。2017年下半年我就不做了,一是因為國家在政策層面對代理商的經營進行了調整,二是實在是忙不過來了,就全心全意投入農業吧。
回鄉前,跑幾個省去調研
准備回鄉創業前,我開始出去到各個地方去考察,回來後研究土壤,看看咱這里的土地能種什麼,最後覺得種山葯是比較適合的。因為在河南和菏澤那邊,都是在黃河故道種山葯,因為是沙質土壤,你種別的農作物產量還上不來。而我的家鄉也是黃河灘地,所以說就選擇了種山葯。當時我跑的產地有好幾個省,為了研究一種山葯,我在廣西待了半個月,還去過河南河北看過人家的機械設備怎麼用,產量和收入如何。
我還對濟南市場上的山葯銷售情況進行過調查。濟南市每天的山葯消耗量最少得十萬斤,某個大型超市有23家分店,一天一個分店的銷售量100斤的話,它就消費2300斤。如果搞活動的話,每個店最少每天賣500斤,20家店就是銷售一萬斤。再就是,山葯這個產品比較好儲存,可以延長收獲期。山葯一般是霜降之後開始刨,在地里存著就可以刨到三四月份,而且品質上沒有改變。市場行情不行,可以在地里先放著,也可以在冷庫里放著。不像像很多綠葉菜那樣,錯過了收獲或銷售時機,就會發黃。
我最初承租地土地就是我們龐道口村的,2015年第一批土地是260畝。租金是每畝每年1000元,當時老百姓也不大能不接受,通過慢慢地做工作和村書記、村委會主任協調,才順利地把土地流轉下來。當年10月1日開始收地,種山葯的時間節點是第二年4月份。拿到地後,我們就開始買種子、肥料和其他農資。我們村相比較閉塞,老百姓沒有種山葯的經驗。不種山葯的時候,有人還以為是像黃瓜一樣從樹上摘的。才開始種的時候,我也是在外地請來了一個老師,手把手地教大家怎麼種。另外,我還帶著七八個人到菏澤和河南去學習,他們都是我們附近的中老年村民。
種山葯第一年,賠了50萬
從2015年流轉土地到2016年的山葯種植,一共花了200萬元,可以說,我是把第一桶金全部投入了山葯基地。這個山葯的投資成本比較高,一畝地4000來顆種子,一顆種子1.5元左右,一畝地就得五六千塊錢,再加上還得僱人打溝,還要花費五六百塊錢。我們是使用豆粕做底肥,因為豆粕能讓山葯改變口感,還能滋生微生物菌類,可以改良土壤,讓山葯長出來不生病。
山葯比較怕水,是採用渠溝種植的,就是把土打軟了,打上壟,水不能在山葯溝里泡,一泡的話就會鑽到山葯溝下邊去。我們專業術語叫「塌溝」,塌溝就是裡面是濕的,土是虛的,濕了以後山葯就長得不好看了,而且打彎、長不長,就影響了收成。不能說顆粒無收吧,就是品相不行,賣是賣不動的,只能留做種子。2016年7、8月又趕上一場大雨,又是晚上下的雨,工人又沒法幹活,我們沒及時地把排水溝挖開,第二天來了以後,眼前一片汪洋,結果損失嚴重,十幾畝地的山葯被沖毀了,一畝地的成本有11500,十幾畝光成本就十幾萬元,加上其他原因導致的減產,全年總算起來,賠了50來萬。
當時,我一直在對自己說,一定要堅持下去。你回到自己家鄉創業,咱不是掙的錢,是掙的臉,你只能成功,沒有失敗這一說,只能把心酸留到自己肚子里。
我們這里是黃河岸邊,種山葯的季節,沙土颳得滿天飛,早上起來穿上干凈衣服,到晚上就是一身塵土,頭發上都是白頭。才開始我也是接受不了,讓工人干,後來感覺只有自己親力親為,才能知道這裡面有什麼門道,怎麼幹才能省工省錢。我開拖拉機就是這時候學會的,以前咱不會呀。最初,我天天來回跑濟南,後來就住在基地了,因為早上5點起來幹活,晚上散工時就很晚了,累得坐哪兒都能睡著。
所有機械設備都是自己改裝
2017年,我就開始改進設備,現在耕種的所有機械設備都是我自己改裝的。比如種山葯前的挖溝打線,山葯老師說必須三個人來完成這個任務。一個提這個線頭,一個提那個線頭,再有一個人踩著這個線走過去,劃出印來,然後用打溝機器軋著印兒往前走,打出深溝來就是直的。我就琢磨用什麼東西能夠代替人工?播玉米種的那個耬是兩米的,這個山葯的行距是一米,耬中間是四個頭兒,我把它改成三個頭兒,把行距一調,不就能完成任務了?琢磨了一晚上,我畫了圖紙,第二天用了三四個小時,就改得差不多了。掛上那種小型拖拉機試了試,覺著還有缺陷,因為拖拉機走太直。然後,我又做了一個工具放在最前邊,結果就越來越好用了。到現在,我還用的這個改裝的機器,原來三個人干一天的活兒,它干一個小時就完事,而且還能取代人工下豆粕兒。
2017年,通過改裝機器和種植技術的提高,還有很多外在因素,基地的山葯產量明顯提高,掙了幾十萬塊錢。上級政府領導看著咱做的還行,就給掛上了濟南市蔬菜種植園的牌子,獎勵了30萬元。
當年,我們就種兩三個品種,慢慢地產量就提高了,經過篩選,現在基地主要種植適合咱這邊生長的五六個品種。有九斤黃,畝產最高能達到13000斤,這種產品適合超市,就是價格低點,兩三塊錢一斤;還有白玉山葯,它不變色,適合炒菜煲湯;鐵棍山葯,是老人是比較喜歡的品種,適合打豆漿、熬粥、做飯、燉排骨,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產量低,畝產4000來斤;還有西施山葯,一般是南方客戶要的比較多,成品能賣到四五塊錢一斤;去年剛引進的一個改良品種叫賽西施,涼拌比較好吃。
我還有一個山葯高產項目,就是U形槽種植項目,也是一項新技術,從南方學來的,它唯一的缺陷就是它有點彎,咱這邊都喜歡直的山葯,所以沒有大面積發展。
全國首家富鍶山葯基地應運而生
2015年,我注冊的是濟南市長清區永豐家庭農場。因為農場是個體工商戶,那時候公章使用不是很方便,後來就改成合作社了,這樣的話,承包項目就好做些了。2017年開始,我承包的土地就發展到500畝,主要來源於另一個村——窪里村的土地。
銷售這一塊,我們主要是積極和超市對接,拿著咱的材料、證書、合作社營業執照、山葯檢測報告和產品,去給他們看。讓他們通過山東電視台農科頻道給我們做的報道視頻,告訴人家這里是濟南市最大的山葯種植基地,而且在省也是數得著的……慢慢地,這些超市就都開始和我合作了。因為有好的產品,而且現在大型連鎖超市包括酒店都想找生產基地,因為基地的產品質量是可控的,而且我們的產量也大,一年能產300萬斤,這對超市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現在,我們與華聯、大潤發、長清富群等超市和濟南的超意興連鎖快餐店都簽有長期供貨合同。另外,我們還通過社區團購和淘寶、微信小程序在網上進行銷售。今年的疫情期間,多虧了社區團購這一塊兒,那邊兒銷量不小,每天能銷7000來斤。
到現在為止,我這個基地投了800萬,因為我上的機械設備太多了,包括更新品種等等吧。2016年我種上山葯之後,長清區農業局搞得服務不錯,對咱的產品進行了無公害認證,我們也對產品注冊了「孝心緣」商標。2018年,我的山葯通過微量檢測之後,是富鍶山葯,因為我們這邊的水中含鍶,種出來山葯就富鍶,鍶是一種微量元素,可以促進小腦的發達,骨骼的生長,富鍶山葯還可以生吃,好多媒體也做過報道,咱這里是全國首家富鍶山葯生產基地,鍶含量為2.83毫克/千克,是同類富鍶山葯中鍶含量最高的。
用工都來自附近七八個村
通過這幾年的種植總結了經驗,我把種植技術摸得很透了,並改進了種植方式。去年,中央電視台17頻道過來做了一個55分鍾的高架栽培種山葯的節目,進行全國推廣。這也說明我的高架栽培技術標准達到全國推廣標准。2017年,山東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給我們掛上了教育培訓基地的牌子,此後每年都不定期接待該校的學員來學習,每次都來七八十人,學校也聘我為特殊講師,常邀請我農閑時去給外地給農民種植戶講課。濟南當地和外地的農業部門也經常來我們這里參觀,像濟南對口幫扶的湘西扶貧縣的縣長,就帶著當地的人來我們這里考察過。
前年,合作社有幾個社員也想回家種山葯,從我這里要的種子,回去後種得還不錯,我們一直在溝通,有什麼事都給我打電話。咱這個合作社的用工都來自附近七八個村的老百姓,最年輕的40來歲,還有六七十歲的,大家在一起幹活很熱鬧。同村的一個70多歲的老大娘主動要求來我這里幹活,說你不讓我來幹活兒,在家就吃不下飯去。我說大娘你年齡太大了,她說沒事兒,不要工資我也願意來幹活兒。在我種山葯之前,附近村的年輕人都上外面打工去了,年齡大的就只能就近干點活,農閑時都是在家打牌啦、玩啦,沒有做事的地方。
合作社不僅優先流轉貧困戶土地,用工上,也優先聘用附近的工人和貧困戶,我覺得應該是產業扶貧吧。現在,來我這里幹活的貧困戶較多,尤其是留守的婦女比較多,一般用人少的時候是二三十人,多的時候有六七十個,刨山葯的時候,一天得100多人。他們中,原來不少是生活不富裕的。其中有個人來這里後一直給我當會計,他的孩子都出去打工去了,就他自己在家,每天在我這里記記工,收拾收拾農具,幹得挺高興。
目前合作社用工一般都是70塊錢一天,一個月干下來就是2100元,還不影響他們照顧家裡的老人和接孩子上下學。每年光發放工資這一塊,加起來有200來萬元,發給當地人的大約100來萬,其餘發給從外地聘請來的專業技術人員。
未來,瞄準山葯深加工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一項國家戰略,合作社地處黃河灘區,我我現在的體會,做山葯種植這一塊要響應國家戰略,不用非得佔地多麼大,應該是做得少而精,通過高質量發展獲得更好的效益。因為做得很大後管理容易跟不上,產品品質和產量就會下降。
我也聘請了一些具體負責的助理,他們分得很細,有專門給超市裝筐的,還有專門整理品相的,咱這個山葯是賣向全國各地的,精品山葯,在品相上一般都是一樣粗一樣長的。我說咱不能砸了咱自己的牌子,一定要把高品質、好品相的產品裝進去,你要是弄上稍微壞一點的產品,就是砸咱自己的基地,砸自己的品牌。
通過這幾年的技術提升和品質提高,咱基地也被評為山東省農業標准化基地、山東省省級示範農場、濟南市蔬菜標准園、濟南市長清區山葯種植標准化試點。而且我個人也獲得長清區最美創業青年等多項榮譽。我和我們團隊的所有人都相信,咱這個基地未來的發展肯定有一個好的遠景。
下一步,我們打算先做一個初期加工廠吧,把山葯去皮兒,供酒店和超市吧,然後慢慢再做深加工,做一個加工山葯片、山葯粉、山葯粉條的加工廠,這一塊銷售市場的前景是很不錯的。這幾年,我也出去讓人代為加工了一些山葯粉、山葯片,得到了當地和超市的認可,算是已經試驗了一下。而且還在電商銷售渠道賣了賣,產品沒問題,市場反饋都很好。當我們不愁銷路的時候,加工產品之後能提高附加值,我們賣這個山葯3塊錢一斤,做成產品之後有可能值30元。初期農產品價值很低,只有加工類產品價值才高。
受訪人簡介:
龐沖,濟南市長清區恆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濟南市青聯委員、長清區新型職業農民協會副會長。近年來榮獲長清區道德模範、長清區最美創業青年、長清區優秀農村實用人才(鄉村之星)、長清區青年致富、長清區「好青年」帶頭人等多項榮譽稱號。
「小康路上」專題報道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聯合濟南市檔案館共同發起
⑥ 麻山葯每畝的種植成本是多少
每畝成本大概在5000到6000元產量在5000斤左右今年價格是4元左右
⑦ 求助:山葯種植的成本是多少請細分到每個階段 市場價格多少收成情況及利潤情況 謝謝!
今年的成本大概每畝是8000元左右,現在的價格5-7元,收成要看天氣,好的話畝產4000公斤,
⑧ 山葯u型槽種植技術,附山葯的種植成本及利潤
3、合理追肥
當莖干已經在貨架的上半部分,追1次肥,一般畝施高濃度復合肥25-35千克。或從植物20至30厘米處開溝,施用有機肥500-000千克,施肥後澆水,以後在莖蔓滿架時,如果出現黃色變薄現象,可以施用10公斤/畝尿素,在生長後期,結合疾病預防和控制,根部噴灑0.3%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以保護葉片不衰老。
4、灌溉和排水相結合
為了高產,應適當澆水。一般來說,在第一次追肥之前和之後,如遇久旱不雨,土壤完全發白,應輕澆1-2次水,以潤濕土壤表面。將來,在夏季和秋季的轉折點,如果天氣炎熱乾旱超過1周,就必須在早上澆涼水以抵禦乾旱。山葯更害怕澇,有必要在雨季清理溝渠,達到田無積水。
⑨ 種山葯一畝要多少成本
種植山葯以前主要是人工比較多,現在種植方法提升了。
一,種苗4元左右一斤,一畝大概需要250斤這樣,種2300顆左右,用山葯豆的話1畝大概需要80斤這樣,價格也是4元左右一斤。看你的選擇了。
二,可以用打孔種植,需考慮設備和打孔人工,填充物的材料費用,填填充物人工。打孔種植是需要有打孔機設備的,或者簡單的手工打孔工具,孔里需填木糠或稻草,就是鑽孔+木糠和鑽孔+稻草的種植方法,這樣的種植的好處是讓淮山根莖順著孔一直往裡長,種出來的淮山外形筆直、易收獲。【收獲時節,輕輕鏟去上層的浮土,用手輕輕一拔,省時省力,整根淮山就出來了。】
三,
現在大多數都是用山葯定向生長槽+槽填充物,有一米的和一米二的,一顆山葯就需要用一條淮山定向生長槽。有薄,中,厚,加厚的選擇,價格綜合是0.45元左右一條,厚的可以重復利用2-3年,薄的可能用一年而已。【白玉淮山一畝是種2300顆左右哈,一顆葯用一個槽,這樣種植的好處是種出來的淮山又直又長,很好看,很漂亮,採挖很省人工】你自己看了哈。
四,施肥方面,看你用有機肥還是用農用肥了。種植時需要放一點,齊苗後施1次,以中後期施肥為主,前期長騰少施,中期比前期多一倍,後期施肥比中期多一倍的量,
具體看你施用的是什麼肥料了。可安市場價格咨詢肥料價格核算。
五,塔架。用長樹枝或竹枝等都可以,目的:增加光合作用面值是提高淮山產量。要買的話你
自己根據當地的價格核算哈。
六,防治病蟲害,淮山的病害甚少,基本不用防治,主要是地下害蟲方面的。此費用很少。
七,就是採挖的人工。
八,中國淮山之鄉是在廣西桂平市金田鎮,哪裡的淮山粉質葯用營養價值是最高。技術也是最為先進,比較有特色的。可以在網上搜索了解看看,還可以去當地學習。其中廣西桂平綠源基地的就很不錯。希望能幫得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