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氧化劑有哪些
強氧化劑如下:
1、氟氣
氟氣(F2)是淡黃色的氣體,強氧化性,有特殊難聞的臭味,劇毒。-188℃以下,凝成黃色的液體。在-223℃變成黃色結晶體。
2、臭氧
臭氧是氧氣的同素異形體,有強氧化性。在常溫下,它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藍色氣體。臭氧主要存在於距地球表面20公里的同溫層下部的臭氧層中。
3、氯氣
氯單質為黃綠色氣體,有窒息性臭味;熔點-100.98°C,沸點-34.6°C,氣體密度3.214克/升,20°C時1體積水可溶解2.15體積氯氣。氯相當活潑,濕的氯氣比乾的還活潑,具有強氧化性。
4、硝酸
硝酸(nitric acid)分子式,是一種有強氧化性、強腐蝕性的無機酸,酸酐為五氧化二氮。硝酸的酸性較硫酸和鹽酸小(PKa=-1.3),易溶於水,在水中完全電離,常溫下其稀溶液無色透明,濃溶液顯棕色。
(1)成本低的氧化劑有哪些擴展閱讀:
常見的強氧化劑是在化學反應中易失電子被氧化的物質。
1、典型的金屬單質如:K、Ca、 Na、Mg等(其還原性強弱與金屬活動性基本一致)
2、某些非金屬單質及其化合物如:H2、C、CO。
3、有變價元素的最低價態化合物如:H2S、HI、HBr、HCl。
活潑的金屬單質,如Na,Al,Zn,Fe等.某些非金屬單質,如H2,C,Si等.元素(如C,S等)處於低化合價時的氧化物,如CO,SO2等.元素(如Cl,S等)處於低化合價時的酸,如HCl,H2S等,元素(如Fe,S等)處於低化合價時的鹽,如Na2SO3,FeSO4等。
㈡ 常用的氧化劑例如高錳酸鉀,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次氯酸鈉,雙氧水等各有什麼優缺點
高錳酸鉀反應溫和,收率到,但是副產多,操作復雜,不適合工業化生產;
次氯酸鈉反應溫和,收率高,但是成本高,而且容易腐蝕設備,不適合工業化生產;
雙氧水環保高效,比較適合工業化生產;
TEMPO環保高效,反應溫和,非常適合用在制葯行業。
㈢ 工業生產中常用的氧化劑除了濃硝酸外,還有哪些
工業生產中常用的氧化劑除了濃硝酸外,還有濃硫酸、臭氧、雙氧水以及氯氣。
氧化劑是在氧化還原反應中,獲得電子的物質。氧化劑具有氧化性,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得到還原產物。
濃硫酸
濃硫酸,是質量分數大於或等於70%的硫酸水溶液,俗稱壞水。硫酸在濃度高時具有強氧化性,這是它與稀硫酸最大的區別之一。同時它還具有脫水性,難揮發性,酸性,吸水性等。
臭氧
臭氧是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化學式是O3。臭氧有強氧化性,是比氧氣更強的氧化劑,可在較低溫度下發生氧化反應,如能將銀氧化成過氧化銀,將硫化鉛氧化成硫酸鉛、跟碘化鉀反應生成碘。
雙氧水
雙氧水,是過氧化氫(H2O2)的水溶液,過氧化氫具有強氧化性,常被用作消毒劑。
氯氣
氯氣是一種氣體單質,化學式為Cl2。常溫常壓下為黃綠色,有強烈刺激性氣味的劇毒氣體,具有窒息性 ,密度比空氣大。可溶於水和鹼溶液,易溶於有機溶劑(如四氯化碳),難溶於飽和食鹽水。易壓縮,可液化為黃綠色的油狀液氯,是氯鹼工業的主要產品之一,可用作為強氧化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濃硫酸
㈣ 氧化劑有哪些
氧化劑按照化學組成分為無機氧化劑和有機氧化劑。氧化劑有過氧化氫、過氧乙酸、重鉻酸鈉、鉻酸、硝酸等。
氧化劑有哪些
氧化劑按照化學組成分為無機氧化劑和有機氧化劑。又可按照氧化反應所要求的介質分為以下3類:
1.酸性介質氧化劑(例:過氧化氫、過氧乙酸、重鉻酸鈉、鉻酸、硝酸、高錳酸鉀、過硫酸銨)。
2.鹼性介質氧化劑(例:次氯酸鈉、過碳酸鈉、過硼酸鈉、過硼酸鉀)。
3.中性氧化劑(例:溴、碘)。
氧化劑化學性質
氧化劑具有的得電子的性質稱為氧化性,氧化性的決定因素是該物質中高價態元素的得電子傾向。在溶液中,根據雙電層理論,氧化性的大小反映為氧化劑的標准氫電極電勢:電勢越高,則氧化性越強;電勢越低,則氧化性越弱,相對應的,其還原態的還原性則越強。
在水中,大部分氧化劑的氧化反應分為三個步驟:解離,親和,合。這三步決定了氧化反應半反應的焓,對氧化劑的氧化性有非常大的影響。
氫離子也對含氧的氧化劑的氧化性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原因是氫離子具有非常大的反極化能力,使得X-O鍵不穩定(X指氧化劑中心原子)。因此一般在酸性條件下,含氧化劑的氧化性比其在鹼性時強。對於一些不受氫離子影響的物種,如Cl2,Br2等,其氧化性則與pH無關。
另外,氧化劑的氧化性還受到分子對稱性的影響,一般分子越對稱越穩定,如高氯酸在水中完全電離出高氯酸根,其對稱性相當好,使得高氯酸根在水中的氧化性並不是很強。因此對於非金屬含氧酸,一般是高價態氧化性不如低價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