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才能降低種植成本
1.科學規劃,合理選肥,控制農資投入成本。控制投入不是少投入,而是根據作物需求投入,做到產投比效益最大化。在肥料選擇上,選擇正規的肥料生產企業的整個生育期套餐肥,在保障效果的同時,可嚴格控制化肥成本投入。盡量避免購買以炒作概念、
虛假宣傳
為主的化肥產品。
2.採用高效設備、省工省時機械來降低
人工成本
。在施肥方式方面可以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減少肥料投入,提高
肥料利用率
,同時能夠減少人工投入;在規模化種植過程中能夠
機械化操作
的環節,應盡量採用機械化操作,減少人工投入成本。
B. 怎麼降低有機種植成本
一、選地
按照有機水稻種植技術規程要求,種植地距離公路至少500米遠,一般選擇周圍沒有工廠、交通公路、污染源的區域為好,比如山地周邊有天然屏障的地塊,湖泊濕地周邊、森林周邊等區域,且沒有歷史沿革污染,即以前沒有污染過。以有機質含量較高、排灌方便、成土母質為紅壤土、水稻土、有機質土為好。
二、肥料
有機種植不採用化肥,全部採用有機肥料、綠肥、微生物肥料、礦物肥料等生態肥料。底肥可採用腐熟的有機肥(牛羊肥、豬糞、雞糞、畜禽糞、秸稈腐熟肥等)。
三、水分
按照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標准及有機水稻種植技術規程要求,採用「乾乾濕濕法」管理水分,促進水稻健康生長,增強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增加根系活力,促進營養物質和水分向籽粒轉移。一般苗期淺水出苗,寸水護苗,深水返青,淺水促櫱,深水孕穗,保水灌漿,後期曬田,促進作色成熟。
四、種子
選用適應當地的水稻栽培品種,如湖北黃岡市黃梅縣就選用黃華占品種栽植,在龍感湖地區表現很好,高產、優質、較抗病蟲、抗逆境。
五、密度
根據本品種要求,合理種植密度,一般每畝株數較常規種植降低5%左右,以加強通透性,增強抗性和提高品質。
六、病蟲害防治和植物保護措施
有機水稻病蟲防治不採用化學農葯,而採用利用天然屏障條件、水肥調節措施(如高鉀肥、控水防紋枯病等)、農業技術措施、生物農葯等措施防治。1)採用湖北農科谷生態科技有限公司推廣的蘇雲金芽孢桿菌系列產品(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等)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鱗翅目害蟲,採用苦參鹼、煙鹼、印楝素等防治稻飛虱、稻薊馬、稻水象甲、稻葉蟬等
害蟲。2)放養青蛙、鴨子、鱉、泥鰍、魚類等防蟲有活土、肥田,一舉多得。3)採用殺蟲燈、昆蟲信息素、誘蟲黃板等防治成蟲。
七、改進耕作制度與方式方法,改進機械設備
有機稻米種植適應連片種植為好,一家一戶很難做成,大農場制、大公司制、公司+農戶、農場主模式、合作社模式等集約化模式為好。機械化的統防統治方式,更有利於防治突發性病蟲危害。
八、管理科學
用好用足基肥、提前及時預防病蟲害、科學管理肥水、選用適應當地的水稻品種、注重信息化種植、這些都是管理的要義。
總之,有機水稻的種植技術包含多方面的內涵,要因地制宜,保持生態控制為主導,生物技術為輔助,充分發揮品種本身的優秀顯性高產、優質、抗性基因的作用,才是有機水稻種植技術的根本措施。
C. 大田噴灌可以節約多少水
1、解決了地埋式自動伸縮式噴灌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過高的難題。與其它自動伸縮式噴灌相比,材料成本降低了50%,設備安裝施工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以上。
2、解決了灌溉設備與農機作業相互影響的難題,實現了它們之間的有機融合。每次灌溉完畢,設備自動縮入地下350—400mm,不影響農機作業。
3、極大的節約了人工成本。傳統噴滴灌,每畝人工成本約在10元左右,使用本設備人工成本每畝只有0.2元,灌溉、施肥的人工成本節約98%以上。
4、節約土地成本。與傳統管灌、噴灌相比,節約土地10%左右。按照每畝1000斤小麥、1000斤玉米計算,每畝增收1900元。
5、維修保養便捷。採用基管與套管分體式連接方式,維修更方便,極大的降低了管理成本。
6、材料綜合成本低。按每畝投入1500元計算(含全套設備),折舊20年,每畝投入75元,與傳統的微滴灌投入500元計,2年計,每年每畝250元,畝減少投入175元。
7、不易損壞和丟失。
D. 什麼樣的農田適合使用噴灌的方式進行灌溉呢噴灌有哪些好處
這種灌溉方法已經使用了很長時間。最適用於山地梯田和不平坦地形的灌溉。具有噴水均勻、不粘土的優點。滴灌是西北山區最適宜的灌溉方式。在低水壓條件下,滴灌也是西北地區最適宜的灌溉方式。還具有滴灌均勻、土壤不結塊、地面滴灌不平整等優點。我們地區還建有早期的灌溉渠道。這種灌溉方式主要有土壤乾燥易結塊的缺點,但整體抗旱效果也很好。使用農田灌溉噴槍進行灌溉有什麼好處?謝謝你邀請我。使用灌溉槍灌溉,節省時間和精力。
每天必須手動將管道從澆水地點移動到澆水地點。麥田不平整,有的地方噴水不均勻,有的地方乾旱,有的地方長勢很好。噴灌還需要二次壓力來提高噴頭的壓力。這要花很多錢,幾年後就沒用了。每一枚硬幣都有優點和缺點。為適應當地條件,選擇適宜的作物使用灌溉噴槍。突出它的優勢。目前,灌溉用噴槍種類繁多,因此有必要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灌溉方式,這樣既省時省力又省錢。噴灌雖然投資較大,但會受到風向和乾旱蒸發的影響,但有許多優點,共有幾點值得考察。
E. 噴灌技術有哪些的特點
噴灌設備起源於美國,進入21世紀中國的噴灌設備也逐步發展起來,發展至今噴灌技術的特徵是怎樣的呢?下面大雨噴灌設備廠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
1.省水:由於噴灌可以控制噴水量和均勻性,避免產生地面徑流和深層滲漏損失,使水的利用率大為提高,一般比地面灌溉節省水量30一50%,省水還意味著節省動力,降低灌水成本。
2.省工:噴灌便於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可以大量節省勞動力。由於取消了田間的輸水溝渠,不僅有利於機械作業,而且大大減少了由間勞動量。噴灌還可以結合施入化肥和農葯,又可以省去不少勞動量,據統計,噴灌所需的勞動量僅為地面灌溉的l/5。
3.提高土地利用率:採用噴灌時,無需田間的灌水溝渠和畦埂,比地面灌溉更能充分利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一般可增加耕種面積7一10%。
4.增產:噴灌便於嚴格控制土壤水分,使土壤濕度維持在作物生長最適宜的范圍。而且在噴灌時能沖掉植物莖葉上塵土,有利於植物呼吸和光合作用。另外噴灌對土壤不產生沖刷等破壞作用,從而保持土壤的團粒結構,使土壤疏鬆多孔,通氣性好,因而有利於增產,特別是蔬菜增產效果更為明顯。
5.適應性強:噴灌對各種地形適應性強,不需要像地面灌溉那樣整平土地,在坡地和起伏不平的地面均可進行噴灌。特別是在土層薄、透水性強的沙質土,非常適合採用噴灌。此外,噴灌不僅適應所有大田作物,而且對於各種經濟作物、蔬菜、草場都可以獲得很好的經濟效果。噴灌具有好多優點,但是也有缺點。主要是投資費用大,就目前條件移動式噴灌系統最便宜,畝投資也需要20-50元/畝。另外是受風速和氣候的影響大,當風速大於5.5米/秒時(相當於4級風),就能吹散雨滴,降低噴灌均勻性,不宜進行噴灌。其次,在氣候十分乾燥時,蒸發損失增大,也會降低效果。
F. 農業種植應該怎麼減少成本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農業種植應該怎麼減少成本?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農業種植應該怎麼減少成本呢?
第四科學規劃,合理選擇肥料,控制農資投入成本。控制投入不是減少投入,在肥料選擇上,選擇正規肥料生產企業的全生育期包裝肥料,在保證效果的同時嚴格控制肥料成本。在使用化肥的過程中,要測量施肥土壤,防止盲目施肥,提高植物對化肥的利用率,及早防治病蟲害,合理科學使用農葯劑量,促進生物防治,採取農業措施,減少農葯對環境的污染。所以有機肥料的成本很難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