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相等說明什麼
擴展閱讀
學習聲樂價格如何 2025-07-27 03:35:49

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相等說明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1-29 11:53:43

❶ 判斷 當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廠商一定獲取經濟利潤 這句話是對的嗎

不對 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關系 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相等時均衡的條件 平均收益和平均成本是利潤的條件 經濟學分析更關注均衡

❷ 對於廠商來說,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意義是什麼

邊際利潤=邊際收益-邊際成本
當邊際利潤>0時,增加一個單位的產品,獲得的收益增量比引起的成本增量大,說明企業還沒有達到能夠獲得最大收益的產量規模,此時,企業應該擴大產量。
當邊際利潤<0時,增加一個單位的產品,所引起的成本增量比所能獲得的收益增量要大,說明企業應該減小產量。
當邊際利潤=0時,企業達到最優的產量規模。

❸ 如何理解「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請通俗地解釋

通俗解釋,邊際成本:每多生產一個東西,你就要多掏的成本邊際收益:解釋雷同邊際成本,就是每多賣出去一個東西,多賺的錢。1.當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的時候,處於一個靈界點,說明最後的這個產品不賺不賠,那麼如果繼續擴大生產量就會增大成本。2.邊際成本,比如不管你生產多少東西你都要花費A元,而每件東西生產過程中還要花費B元,當你要生產N件東西的時候,你的成本是N*B+A,。當你要生產第N+1件東西的時候,你的成本變成了(N+1)*B+A,多出來的實際上就是B,也就是每件產品生產的變動成本,也就是你現在的邊際成本3.因為在一定產量的范圍內,隨著產量的增加,分攤到每件產品上面的固定成本就會越少,就好比,你現在生產東西的固定成本是10萬,變動成本是1萬,那麼你生產十件東西,你的平均成本就是2萬,如果你要生產20件東西,你的平均成本就是1.5萬。產量要在一定范圍內是因為,當邊際成本等於最小的平均成本的時候是最好的,因為市場購買力是一定的,如果繼續加大產量,只會增加成本,並不能增加銷量,從而會減少利潤

❹ 試解釋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是廠商利潤最大化的條件

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
邊際收益,是指在生產過程每增加一個單位的銷售量所帶來的總收益增量。
當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時,企業有利可圖,企業將增大生產量;當邊際成本>邊際收益時,企業發生虧損,企業將減少生產量。因此,只有當邊際收益=邊際成本時,企業才實現利潤最大化。

❺ 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是什麼意思,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的關系

1.邊際收益是指增加一單位產品的銷售所增加的收益,即第三一單位產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2.它可以是正值或負值。

3.邊際收益是廠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4.利潤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

5.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任何廠商的產量變化都不會影響價格水平,需求彈性對個別廠商來說是無限的,總收益隨銷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邊際收益等於平均收益,等於價格。

6.在非完全競爭(壟斷競爭)條件下,廠商的銷售量同價格成反比。

7.如果需求彈性大於即售量的增加的百分比,快於價格降低的百分比,總收益隨銷售量增加而增加,盡管不是同比例增加,平均收益下降,邊際收益為零。

8.如果需求彈性小於這時總收益隨銷售量增加而減少,平均收益更快下降,邊際收益為負數。

9.:邊際成本邊際成本(Marginalcost)實際上是在任何產量水平上,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需要增加的工人工資、原材料和燃料等變動成本。

10.理論上來講:邊際成本表示當產量增加1個單位時,總成本增加多少。

11.一般而言,隨著產量的增加,總成本遞減的增加,從而邊際成本下降,也就是說的是規模效應。

12.邊際成本是指在一定產量水平下,增加或減少一個單位產量所引起成本總額的變動數。

13.通常只按變動成本計算。

14.邊際成本用以判斷增減產量在經濟上是否合算。

15.它是在管理會計和經營決策中常用的名詞。

16.例如,生產某種產品100個單位時,總成本為5000元,單位產品成本為50元。

17.若生產101個時,其總成本5040元,則所增加一個產品的成本為40元,即邊際成本為40元。

18.當實際產量未達到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減。

19.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邊際成本隨產量的擴大而遞增。

20.因為,當產量超過一定限度時,總固定成本就會遞增。

21.由此可見影響邊際成本的重要因素就是產量超過一定限度(生產能力)後的不斷擴大所導致的總固定費用的階段性增加。

22.當增加一個單位產量所增加的收入(單位產量售價)高於邊際成本時,是合算的。

23.反之,就是不合算的。

24.所以,任何增加一個單位產量的收入不能低於邊際成本,否則必然會出現虧損。

25.只要增加一個產量的收入能高於邊際成本,即使低於總的平均單位成本,也會增加利潤或減少虧損。

26.因此計算邊際成本對制訂產品決策具有重要的作用。

27.微觀經濟學理論認為,當產量增至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入時,為企業獲得其最大利潤的產量。

28.邊際成本的作用:邊際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

29.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可行。

30.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不可行。

31.但教材沒有涉及邊際收入、邊際利潤,這是其不足之處。

32.邊際成本的計算:邊際成本計算方法很多,教材所承的方法並不是最好的方法,而且和概念不一致。

33.但從應試角度,還應按其掌握。

❻ 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是為什麼是最佳狀態

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是為什麼是最佳狀態?

邊際收益指的是每增加一件產品獲得的收益

邊際成本指的是每增加一件產品增加的成本,首先你要知道邊際成本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先是遞減然後是遞增的
當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時,產商增加一單位產量獲得的收益大於付出的成本,所以廠商增加產量是有利的,總利潤會隨之增加
當廠商增加的產量到達一定程度時邊際成本就開始增加,在增加到等於邊際收益之前,增加產量都會是總利潤增加,當邊際成本大於邊際收益後,每多生產一單位獲得的收益小於成本,多生產多虧損
所以只有當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時,總利潤是最大的
你的錯誤在於只考慮到單位產品,而沒有考慮到量
總利潤=單位產品利潤*總產量

❼ 為什麼說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原則決定其產量和價格.

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原則決定其產量和價格,是由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決定的。
邊際收益遞減規律,是指當產品生產量達到一定時,再繼續增加產品生產量,收益會逐漸降低。相對應的是,當邊際成本遞增,即多增加一個產品的生產,成本會逐漸上升。所以,當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相等時的產量為最佳產量,在這個產量上所得到的收益即是最大收益,這時是單位收益最多也是成本最低的時候。
而成本決定價格。當單位產品價格高於單位產品成本時,企業有利可圖;而單位產品價格低於單位產品成本時,企業會發生虧損。所以,在產量一定條件下,價格決定了企業的收益和利潤。

❽ 怎麼理解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相等時,利潤最大。

請注意,是邊際成本,不是平均成本
你看的書不是系統的經濟學教材吧??
MC=MR=P=AR
邊際成本=邊際收益=價格=平均收益
這是完全競爭下的利潤最大化

❾ 為什麼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利潤最大呢·

利潤最大化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此時邊際利潤等於零,達到利潤最大化。

在完全競爭條件下,任何廠商的產量變化都不會影響價格水平,需求彈性對個別廠商來說是無限的,總收益隨銷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邊際收益等於平均收益,等於價格。

一部分收入可以用來補償生產中的固定成本,甚至超過固定成本,為企業帶來利潤,邊際收益可以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當銷售收入低於保本點時,收益不足以補償固定成本。

2、當銷售收入等於保本點時,收益剛好補償固定成本。

3、當銷售收入高於保本點時,收益除補償固定成本外,產生利潤。

(9)邊際收益和邊際成本相等說明什麼擴展閱讀

邊際成本作用就是研究成本變化規律,配合邊際收入,計算邊際利潤。

1、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可行。

2、當邊際收入-邊際成本=邊際利潤<0時,方案不可行。

邊際成本的變化規律:

邊際成本的變動規律與平均成本的變動規律相似,也先隨產量增加而降低,達到一定規模後開始增加。只不過它達到最低時的產量比平均總成本及平均變動成本的較小,在平均總成本與平均變動成本達到最低點時,邊際成本等於平均成本。

❿ 邊際成本=邊際收益,意味著什麼

邊際收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利潤最大

——邊際分析法

從杭州開往南京的長途車即將出發。無論哪個公司的車,票價均為50元。一個匆匆趕來的乘客見一家國營公司的車上尚有空位,要求以30元上車,被拒絕了。他又找到一家也有空位的私人公司的車,售票員二話沒說,收了30元允許他上車了。哪家公司的行為更理性呢?乍一看,私人公司允許這名乘客用30元享受50元的運輸服務,當然虧了。但如果用邊際分析法分析,私人公司的確比國營公司精明。

說起「邊際」這個詞,許多人覺得有點神秘,其實說透了你就知道,你經常也會不自覺地用這個概念來分析問題。

「邊際」這個詞可以理解為「增加的」的意思,「邊際量」也就是「增量」的意思。說的確切一些,自變數增加一單位,因變數所增加的量就是邊際量。比如說,生產要素(自變數)增加一單位,產量(因變數)增加了2個單位,這因變數增加的兩個單位就是邊際產量。或者更具體一些,運輸公司增加了一些汽車,每天可以多運200多名乘客,這200名乘客是邊際量。邊際分析法就是分析自變數變動一單位,因變數會變動多少。

我們可以用最後一名乘客的票價這個例子來說明邊際分析法的用處。當我們考慮是否讓這名乘客以30元的票價上車時,實際上我們應該考慮的是邊際成本和邊際收益這兩個概念。邊際成本是增加一名乘客(自變數)所增加的收入(因變數)。在我們這個例子中,增加這一名乘客,所需磨損的汽車、汽油費、工作人員工資和過路費等都無需增加,對汽車來說多拉一個人少拉一個人都一樣,所增加的成本僅僅是發給這個乘客的食物和飲料,假設這些東西值10元,邊際成本也就是10元。邊際收益是增加一名乘客(自變數)所增加的收入(因變數)。在這個例子中,增加這一名乘客增加收入30元,邊際收益就是30元。

在根據邊際分析法作出決策時就是要對比邊際成本與邊際收益。如果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即增加這一名乘客所增加的收入大於所增加的成本,讓這名乘客上車就是合適的,這是理性決策。如果邊際收益小於邊際成本,讓這名乘客上車就要虧損,是非理性決策。從理論上說,乘客可以增加到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相等時為止。在我們的例子中,私人公司讓這名乘客上車是理性的,無論那個售票員是否懂得邊際的概念與邊際分析法,他實際上是按邊際收益大於邊際成本這一原則作出決策的。國營公司的售票員不讓這名乘客上車,或者是受嚴格制度的制約(例如,售票員無權降價),或者是缺「邊際」這根弦。我們常說國營企業經營機制不如私人企業靈活,這大概可以算一個例子。

邊際分析法在經濟學中運用極廣。所以,邊際這個概念和邊際分析法的提出被認為是經濟學方法的一次革命。在經濟學中,邊際分析法的提出不僅為我們作出決策提供了一個有用的工具,而且還使經濟學能運用數學工具。邊際分析所表示的自變數與因變數之間變動的關系可以用微分來表示。由此數學方法在經濟學中可以得到廣泛應用。現在數學在經濟學中運用十分廣泛,對推動經濟學本身的發展和解決實際經濟問題起到了重大作用。有興趣的看一點更高深的經濟學著作就會體會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