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貿易公司的主營業務成本是什麼
對於一般製造業企業,「主營業務成本」是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的最主要部分,「主營業務成本」核算內容十分繁雜,又由於各企業的生產工藝流程不盡相同,不同的企業根據自己的生產經營特點設計不同的成本核算流程,因此,對它的審計確認相對其他項目更加復雜。筆者在審計中,經常發現一些企業人為擴大「主營業務成本」的金額,利用虛增「主營業務成本」以達到偷逃稅款的目的。那麼,採用何種有效的審計方法才能對「主營業務成本」進行審計確認呢?t一般小型製造企業的成本結轉流程為「各項要素費用→生產成本→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我認為,在了解企業生產工藝流程和成本結轉流程的基礎上,根據成本的結轉流程,對各環節發生的各項成本費用進行確認,再審計確認各環節之間的結轉的正確性,這樣就可以有效地對「主營業務成本」中稅前扣除金額進行審計確認。
以下根據製造業企業產品成本結轉流程,對一些企業利用主營業務成本進行偷稅的常用形式及相應的審計方法進行分析,以供大家參考。
一、「各項生產要素費用→生產成本」環節
一般製造業企業的生產成本的成本項目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以下就三個成本項目分別進行分析:
??一??「直接材料」項目,即「原材料→生產成本」環節
1、第一種形式:有的企業在沒有實際發生購貨業務的情況下,虛購原材料,增加原材料,然後作為生產領用轉入「生產成本」,導致虛增「生產成本→直接材料」金額,從而達到虛增產成品成本,虛增主營業務成本,以達到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目的。
主要審計方法:
??1??根據「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和對應的增值稅稅率,倒算出相應的金額,再根據企業的具體核算情況,估算出企業未取得可用於抵扣增值稅銷項稅額票據的原材料購入金額。
??2??取得企業原材料「收發存」的台賬記錄、入庫單、驗收合格單、生產車間領料單、原材料盤點表等原材料購入和領用的原始憑證,檢查它們的記錄是否一致,再審核賬簿記錄是否與以上原始憑證相一致。如果不一致,應查明原因。
?? 3??檢查購入原材料時相對應的負債,對於長期未付的應付款項,應查明為何未付的原因,可以檢查購貨合同等原始證據,必要時與負債方聯系,以確認該項負債是否真實存在。
2、第二種形式:生產領用原材料時,虛增原材料領用數量,導致虛增「生產成本」金額。
主要審計方法:
?? 1??獲取企業原材料「收發存」的台賬記錄、生產車間領料單、原材料盤點表、生產記錄等原材料領用的原始憑證,檢查它們的記錄是否一致,再審核賬簿記錄是否與以上原始憑證相一致。
?? 2??根據同行業類似工藝企業的原材料、產成品的投入產出比進行分析,如果該企業的原材料、產成品的投入產出比與同行業的差別很大,即需分析其原因。
?? 二??「直接人工」項目,即「工資、福利費→生產成本」環節
有的企業發放生產工人工資不按規定通過「應付工資」會計科目,而是直接作以下分錄:借:生產成本 貸:現金或銀行存款。這樣「應付工資」科目貸方發生額就變小,造成一種計提較少工資的假象。有的企業虛增生產工人人數,以達到多提工資,減少應納稅所得額的目的。
主要審計方法:
1、在審計中應將「生產成本」、「製造費用」、「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等會計科目中列支的「工資」與「應付工資」中的計提數進行核對,檢查是否有不通過「應付工資」科目直接發放工資。
2、對於虛增生產工人人數,主要檢查簽訂勞動合同人數、考勤表及工資發放單,三者人數是否一致。
?? 三??「製造費用」項目,即「製造費用→生產成本」環節
因為「製造費用」的核算內容比較繁雜,有的企業虛增其發生額,如多計提折舊、多計提或攤銷修理費用等等,以便虛增產成品成本。
主要審計方法:對「製造費用」的項目進行逐個審計確認,一方面審計確認費用發生的真實性,另一方面對企業所得稅扣除辦法中限制扣除和不允許扣除項目的發生額進行確認。
二、「生產成本→庫存商品」環節
有的企業故意少轉完工產品數量,一方面可以使產成品單位成本增加,可以多結轉產品銷售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庫存商品賬面數量,使未開發票銷售而不入賬的這一部分產成品成本順利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主要的審計方法:
1、採用分析性測試方法:橫向與同行業類似工藝企業的產品單位成本相比;縱向與該企業以前年度成本相比;對原材料、產成品的投入產出比進行分析。
2、對於長期掛賬的已收款項,應查明對方付款的原因,是否為未入賬的已銷貨物的貨款?t可以檢查銷貨合同等原始證據,必要時可以進行與對方聯系,以確認該款項的性質。
三、「庫存商品→主營業務成本」環節
故意多轉產成品銷售數量或提高單位成本,以達到多轉主營業務成本的目的。主要審計方法是採用分析性測試方法分析,橫向與同行業類似工藝企業的銷售成本率相比;縱向與該企業以前年度銷售成本率相比。以銷售成本率明顯偏高的作為重點審計對象,審計確認銷售數量和單位成本。
總之,對「主營業務成本」的審計應根據成本的結轉流程,採用較多的分析性測試的審計程序以發現異常部分,對異常部分實行有的放矢的審計,這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
2. 商貿企業的成本包括哪些可以直接是商品的采購進價嗎(進貨費用較少)
你好!
商貿企業指零售企業,一般不自產,雖然進貨費用少,但是沒有一個商家願以采購價當作全部成本的。
所謂的成本,企業中每個部門,每個人,每天都是有成本的,所以要是細說的話要好長時間,這里只說說全過程成本。
從企業的采購找供應商,到商品賣出的售後服務(還包括服務年限)全部是成本,中間的過程有,人力成本,質量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銷售成本等,其中有一部分是無形無法計算的,我們只能從減少內部流程,和對供應商的把控減少企業中產生的成本。那麼這一部分又叫做成本降低了。
不知道這么說你懂不懂,呵呵!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3. 主營業務成本主要核算的是什麼東西
你好!主營業務成本主要核算的你發出貨物,確認收入,貨物對應的成本,比如你是貿易企業,你采購物資成本2元,然後賣出去3元,那麼你確認3元收入的時候,就要同時確認2元主營業務成本。隨著各家企業業務性質的不同,主營業務成本核算內容也不同,對於製造企業,主營業務成本核算的是料工費結轉的庫存商品成本;對於技術開發企業,主營業務成本核算的主要是研發人員工資;對於勞務公司,主營業務成本核算主要是勞務成本。
4. 貿易型企業的成本怎麼核算,都要涉及哪些科目
如果是國內貿易,主要涉及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庫存商品、應收賬款、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應付職工薪酬、應付賬款、應交稅費、實收資本、盈餘公積、本年利潤、利潤分配、主營業務成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財務費用,以及其他損益類科目。
成本核算基本程序:
商品采購——計入「庫存商品」科目,同時做進項稅——商品售出——轉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售出多少結轉多少——期末轉入本年利潤借方
5. 「主營業務成本」和「營業費用」的區別
主營業務成本和營業費用的區別:
1、定義不同:
(1)主營業務成本是指公司生產和銷售與主營業務有關的產品或服務所必須投入的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工資)和固定資產折舊等。
(2)營業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日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
2、核算內容不同:
(1)主營業務成本用於核算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或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而發生的實際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賬戶下應按照主營業務的種類設置明細賬,進行明細核算。期末,應將本賬戶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後本賬戶應無余額。
(2)營業費用科目核算的內容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廣告費、展覽費、租賃費(不包括融資租賃費),以及為銷售本公司商品而專設銷售機構的職工工資、福利費、辦公費、差旅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的攤銷等。
舊會計准則叫營業費用,新的會計准則下叫銷售費用,即在新會計准則下銷售費用=營業費用。
6. 主營業務成本包括哪些
主營業務成本包括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應結轉的成本。
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按主營業務的種類進行明細核算,期末,將主營業務成本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結轉後本科目無余額。
產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
(1)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指加工後直接構成產品實體或主要部分的原料和材料成本。
(2)直接人工。
直接人工指在生產中對材料進行直接加工製成產品所耗用的工人的工資、獎金和各種津貼,以及按規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費。
(3)製造費用。
製造費用指企業各生產單位(如生產車間)為了組織和管理生產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
(6)貿易公司主營業務成本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主營業務成本是指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經常性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企業一般在確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主營業務收入時,或在月末,將已銷售商品、已提供勞務的成本轉入主營業務成本。
公式表示為: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本期主營業務收入-上期主要業務收入)/上期主營業務入×100%。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可以用來衡量公司的產品生命周期,判斷公司發展所處的階段。
7. 貿易公司的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的區別
貿易公司的營業成本是指公司所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的成本。營業成本應當與所銷售商品或者所提供勞務而取得的收入進行配比。營業成本又分為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它們是與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相對應的一組概念。
營業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日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經費。包括:運輸費、裝卸費、包裝費、保險費、廣告費、展覽費、租賃費(不包括融資租賃費),以及為銷售本公司商品而專設銷售機構的職工工資、福利費、辦公費、差旅費、折舊費、修理費、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的攤銷等。
要注意區分營業費用和管理費用。
8. 商貿企業的成本包括哪些可以直接是商品的采購進價嗎(進貨費用較少)
商貿企業指零售企業,一般不自產,雖然進貨費用少,但是沒有一個商家願以采購價當作全部成本的。
所謂的成本,企業中每個部門,每個人,每天都是有成本的,所以要是細說的話要好長時間,這里只說說全過程成本。
從企業的采購找供應商,到商品賣出的售後服務(還包括服務年限)全部是成本,中間的過程有,人力成本,質量成本,物流成本,管理成本,銷售成本等,其中有一部分是無形無法計算的,我們只能從減少內部流程,和對供應商的把控減少企業中產生的成本。那麼這一部分又叫做成本降低了。
不知道這么說你懂不懂,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