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築折舊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建築折舊的計算公式是=(原值-凈殘值)/使用年限
凈殘值=原值*5%
新企業所得稅法 第六十條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2. 建築物折舊年限是如何規定的
法律分析:房屋、建築物,為20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六十條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3. 房屋固定資產的折舊方法
房屋的累積折舊的計算公式為:年折舊費=(造價-殘值)/折舊年限 或=造價×(1-殘值率)/折舊年限,其中每月折舊=固定資產原值×(1-殘值率)/折舊年限/12 ,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折舊年限*100%。房屋的使用年限是20年,生產設備的使用年限是10年。
折舊僅僅是成本分析,折舊不是對資產進行計價,其本身既不是資金來源,也不是資金運用,因此,固定資產折舊並不承擔固定資產的更新。但是,由於折舊方法會影響企業的所得稅,從而也會對現金流量產生一定影響。
可折舊固定資產並不是所有固定資產都計提折舊,可折舊固定資產應具備條件是:使用年限有限而且可以合理估計,也就是說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會被逐漸損耗直到沒有使用價值。
(3)建築成本如何折舊擴展閱讀
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1)房屋建築物;
(2)在用的機器設備、儀器儀表、運輸車輛、工具器具;
(3)季節性停用及修理停用的設備;
(4)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和以融資租賃式租入的固定資產。
不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1)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2)以前年度已經估價單獨入賬的土地;
(3)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
(4)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入的固定資產和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4. 資產評估建築物折舊率怎麼計算公式
1. 收益現值法
(1) 靜態收益現值法
企業或資產重估價值=按靜態計算的企業或資產年收益現值額/社會基準收益率
按靜態計算的企業或資產年收益現值額=預期年限內收益之和/預期年數
(2) 動態收益現值法
企業或資產重估價值=按動態計算的企業(或資產)年收益現值/社會基準收益率
=按動態計算的企業(或資產)年收益現值額/(定期存款利率或長期國庫券利率+行業風險利率
按動態計算的企業或資產年收益現值額=[∑(企業或資產各年收益額×整體現值系數)]×投資回收系數
評估資產現值=評估資產重量價值-按重量價值計算的折舊
按重量價值計算的折舊=該資產評估有形損耗+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
(1) 重量價值的計算,其方法主要有:
A. 直接計算
資產重量價值=直接成本+間接成本
B. 指數調整法
某類固定資產重量價值=該類某期資產賬面價值×該類某期資產調整系數
某類某期資產調整系數=該類資產評估年度價格指數/該類資產取得年度價格指數
C. 功能評價法
某資產重量價值=(現時標准資產的現值/現時標准資產的生產能力)×評估資產的生產能力
某資產的現值=某資產重量價值×[尚可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2)折舊的計算
有形損耗的計算
A、 比率法
有形損耗=評估資產重價值×(已使用壽命/預計使用壽命)
B、 使用年限法
評估資產有形損耗=資產重量價值×[已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功能性貶值
功能性貶值=使用某設備年節約成本×(1-所得稅率)×整體現值系數
經濟性貶值
經濟性貶值=[1-(現有利用生產能力/原有生產能力)]×評估資產價值
2. 現行市價法
(1) 市價折余法
資產重估價值=全新資產現行市價-應計折舊
=全新資產現行市價-[(全新資產市價-預計凈殘值)/一般使用年限]×評估資產已使用年限
(2) 市價類比法
資產重估價值={全新參照物資產市價-[(全新參照物資產市價-預計凈殘值)/一般使用年限]×評估資產已使用年限}}×調整系數
3. 因素綜合評價法
某項固定資產價值={(資產價值+大修理費用-殘值)×[1+(年平均物價上漲指數-年無形損耗系數)×資產已使用年限]}/資產已使用年限+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4. 外匯換演算法
資產重估價值=(資產原始價值-應計折舊)×(評估月份匯率/取得資產時匯率)
5. 物價指數調整法
資產重估價值=資產原始成本×物價變動指數-按重置成本計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計折舊額
=[(資產原始成本×物價變動指數)-按重置成本計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計折舊額]×(1 + -調整系數)
按重置成本計算的已使用年限的累計折舊額=資產的重估成本×(已使用年限/規定使用年限)
6. 貨幣資金及有價證券的價值評估
應收票據、有價證券的現值=票面金額×[1+票面利率×(出票日至到期日天數/360天)]
7. 商譽評估價值
(1 )割差法
商譽評估價值=整體資產價值-單項資產(含可確指無形資產)評估價值之和
(2) 超額收益本金化法
商譽評估價值=單項資產評估價值之和×(被評估企業資金收益率-行業平均資產收益率)/行業平均資金收益率材料價值評估
A. 近期購進的材料
材料評估價值=材料物資賬面價值
B. 現行市場價格評估法
材料評估價值=實有數量×現行市價
C. 不同時期分別購進材料
材料評估價值=材料賬面價值×(評估日物價指數/取得時物價指數)
D. 進口材料評估
材料評估價值=材料賬面價值×(評估日匯率/資產取得時匯率)
E. 超儲積壓材料評估值=超儲積壓材料賬面價值×(1-調整系數)
8. 低值易耗品評估
(1) 在庫低值易耗品的評估低值易耗品評估價值=賬面價值×(資產評估日物價指數/資產取得時物價指數)
(2) 在用低值易耗品評估
在用低值易耗品評估=市場現行價值×成新率
成新率=[1-(實際已使用月份/估計可使用月份)]×100%
=(低值易耗品賬面凈值/低值易耗品賬面原值)×100%
9. 在製品評估
在製品評估價值=在製品數量×完工程度×單位標准成本
在製品完工程度=(單位在製品累計工時定額/單位產品工時定額)×100%
10. 產成品評估
(1) 不發生產權變動的資產評估,其計算公式為:
某產成品評估價值=[(合理工藝消耗定額×材料現行單價)+(合理工時定額×單位小時合理工資、費用率)]×產成品數量
(2) 產成品轉移的資產評估,其計算公式為:
產成品評估價值=產成品數量×(同類產成品現行市價-單位產品稅金及費用)×(1+-調整系數)
11. 機器設備評估
(1) 具有市場現行價格的機器設備,可按市場現行價格,扣除按現行價格計算的累計折舊額,計算和確定評估價值。其計算公式為:
機器設備評估價值=該設備現行價格-(設備現行價格-預計凈殘值)×已使用年限
=該設備現行價格×成新率×(1+-調整系數)
(2) 不具有市場現行價格的機器設備,可採用重置成本法,同時還考慮確定適當的調整系數,以評估設備的現值。其計算公式為:機器設備重置完全價值=該設備賬面原價×(評估月物價指數/購置時物價指物)-按重置完全價值計算累計折舊×(1+-調整系數)
按重置完全價值計算累計折舊=[(設備重置完全價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
(3) 具有參照市場價格的機器設備。其計算公式為:
機器設備重估價值=按類似設備現行價格計算設備凈值×(1+-調整系數)
按類似設備現行價格計算設備凈值=類似設備現行價格-[(類似設備現行價格-預計凈殘值)/規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
12. 交通運輸設備評估
(1) 生產用汽車評估,其計算公式為:
汽車重估價值=-(該汽車重量完全價值-按重置完全價值計算累計折舊額)×(1-無形損耗系數)
(2) 生活用交通運輸設備的評估。其計算公式為:
大客車重估價值=全新資產市場價格-[(全新資產市場價格-預計凈殘值)/預計行駛里程]×已行駛里程
13. 房屋建築物價格評估
(1) 重置成本法。其計算公式為:
房產凈價=房產重置全價-[(重置全價-凈殘值)/(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
=(房產重置全價-按重置全價計算的累計折舊額)×(1+-調整系數)
=房產重置全價×成新率
式中的房產重置全價可採用下列方法評估:
A. 重編決演算法,其計算公式為:
房地產重估全價=[∑(實際工作量×實際單價)]×(1+費用率)
B. 要素價格指數法,其計算公式為:
房產重置全價=原工程造價×(1+材料價格上漲率×材料占成本%+工費上漲率%×工費占成本%+費用上漲率×費用占成本%)
(2) 賬面凈值調整法。其計算公式為:
房屋建築物價格=房屋建築物賬面凈值×(1+-調整系數)
(3) 標准對照法。其計算公式為:
房屋價格=新建單價×(1+-裝修增減率+-設備增減率+-土地段、層次朝向增減率+-附屬設備增減率+-使用情況增減率)×(1-年折舊率×已使用年限)×建築面積
(4) 租金現值法
按年平均凈租金額折現,其計算公式為:
房產評估價格=年凈租金/適用本金化率
(5) 市價類比法。其計算公式為:
房產價格=參照物價格×(1+房產差異調整率)
14. 商譽的評估
(1) 超額收益本金化價格法。其計算公式為:
商譽評估價值=[企業預期年收益額-(行業平均收益率×該企業的單項資產評估價值之和)]/適用本金化率
=[被評估企業單項資產評估價值之和×(被評估企業預期收益率-行業平均收益率)]/適用本金化率
(2) 割差法
商譽評估價值=企業整體資產評估價值-單項資產評估價值之和
企業整體資產評估價值=年收益額/行業平均收益率
15. 企業整體資產評估
資產重估價值=∑(前期各年度預期收益額×該年度按基準收益率計算的折現系數)+(後期永續年金化收益值/基準收益率)×後期第一年折現系數。
5. 房地產估價上的建築物折舊包括哪幾個方面
包括物理折舊與經濟折舊。
物理折舊很好理解,比如風吹日曬和雨淋雪蝕等自然條件造成的損毀,可能屋檐崩角,可能牆壁鼓包,這些外觀的改變,都可能造成房地產的價值減損。
經濟折舊,這個可能跟時代的潮流有關,比如以前的設計風格,與現代的設計和裝修不一致,造成拆改建的費用增加;也可能裝修材料的科技含量不夠高,比如現代追求的海藻泥,與以前的烤瓷漆、壁紙等材料的不同,電梯的缺失也屬於此類;同時由於城市規劃的改變,如小區邊增加醫院、學校等外部條件的改變,會造成房地產價值的提升,但反之搬遷走一些市政便民設施,也會造成房地產價值的減損。
請推薦我的答案為最佳,謝謝。
6. 建築工程各種稅怎麼算固定資產怎麼折舊
1、固定資產折舊年限、殘值折舊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2、關於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1)房屋、建築物,為20年;
(2)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3)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4)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5)電子設備,為3年。
3、凈殘值,企業可自行確定,稅法沒有硬性規定一個標准。
4、關於折舊方法,一般採用直線法,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方法的,最低折舊年限不得低於規定折舊年限的60%;採取加速折舊方法的,可以採取雙倍余額遞減法或者年數總和法。
5、下列固定資產自2014年1月1日起執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固定資產加速折舊企業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75號:
6、對生物葯品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6個行業的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固定資產,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對上述6個行業的小型微利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研發和生產經營共用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對所有行業企業2014年1月1日後新購進的專門用於研發的儀器、設備,單位價值不超過1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單位價值超過100萬元的,可縮短折舊年限或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對所有行業企業持有的單位價值不超過5000元的固定資產,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
(6)建築成本如何折舊擴展閱讀
企業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有多種,基本上即可以分為兩類,即直線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作量法)和加速折舊法(包括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企業應當根據固定資產所含經濟利益預期實現方式選擇不同的方法.企業折舊方法不同,計提折舊額相差很大.
企業應當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計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提足折舊後,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在實際工作中,企業一般應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企業在實際計提固定資產折舊時,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不論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計提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補提折舊。
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如下:
(一)房屋、建築物,為20年;
(二)飛機、火車、輪船、機器、機械和其他生產設備,為10年;
(三)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器具、工具、傢具等,為5年;
(四)飛機、火車、輪船以外的運輸工具,為4年;
(五)電子設備,為3年。
7. 建築業的固定資產的折舊分錄
建築企業是用於工程施工上的機器等折舊,計提時做入"工程施工"科目。
借:工程施工
貸:累計折舊
不是用於施工上的設備折舊,是歸入到管理費用中去。"工程施工"科目是根據"工程結算收入"轉入"工程結算成本"中,不一定是在每個月的月底都結轉,而是看工作量的完成情況而定,完成工作量大,從工程施工中結轉的成本也就要多些。
(7)建築成本如何折舊擴展閱讀: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建造承包商)實際發生的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二、本科目可按建造合同,分別「合同成本」、「間接費用」、「合同毛利」進行明細核算。
三、工程施工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進行合同建造時發生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以及施工現場材料的二次搬運費、生產工具和用具使用費、檢驗試驗費、臨時設施折舊費等其他直接費用,借記本科目(合同成本),貸記「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科目。
發生的施工、生產單位管理人員職工薪酬、固定資產折舊費、財產保險費、工程保修費、排污費等間接費用,借記本科目(間接費用),貸記「累計折舊」、「銀行存款」等科目。期(月)末,將間接費用分配計入有關合同成本,借記本科目(合同成本),貸記本科目(間接費用)。
(二)確認合同收入、合同費用時,借記「主營業務成本」科目,貸記「主營業務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合同毛利)。
(三)合同完工時,應將本科目余額與相關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結算」科目對沖,借記「工程結算」科目,貸記本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尚未完工的建造合同成本和合同毛利。
8. 工程造價管理成本折舊方法是怎樣的呢
雙倍佘額遞減法:年折舊率=2
折舊年限*100%;
152.年數總和法:年折舊率=折舊年限--已使用年數
(折舊年限*(折舊年限+1)
2)*100%;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153.成本分析的基本方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差額計演算法;比率法;
154.比率法:相關比率法;構成比率法;動態比率法;
155.綜合成本分析方法:分部分項工程成本分析;月季度成本分析;年度成本分析;竣工成本綜合分析;
156.承包企業項目成本考核,包括企業對項目成本的考核和企業對項目經理部可控責任成本的考核;
157.企業對項目成本的考核包括對項目設計成本和施工成本目標完成情況的考核和成本管理工作業績的考核;
158.企業對項目經理部可控責任成本的考核包括:項目成本目標和階段成本目標完成情況;建立以項目經理為核心的成本管理責任制的落實情況;成本計劃的編制和落實情況;
159.對各部門、各施工隊和班組責任成本的檢查和考核情況;在成本管理中貫徹責權利相結合原則的執行情況;
160.項目成本報表主要包括工程成本表、竣工工程成本表等
9. 房屋及建築物折舊年限怎麼算
一般分為房屋因素折舊和環境因素折舊兩個方面,分別是房屋因素折舊和環境因素折舊,詳細如下:
1.房屋因素折舊:
1.1房屋竣工後即進入折舊期,按照理論折舊率,混合結構房屋折舊期限為50年,每年的折舊率2%。另外,舊房的套型落後,功能陳舊,這同新建商品房無法相比,「三小」小廳、小廚、小衛套型減價10%。此外,樓層對價格也產生影響。以7層樓房為例,2層和5層為基準價,1層和6層減價3%,7層減價5%,3層和4層加價3%,若是樓頂則減價5%;房間如無朝南門窗減價5%。
2.環境因素折舊:
2.1無物業管理和非獨立封閉小區分別減價5%,位於省、市重點中小學區的加價15%等等。一般商用房屋按照20年5%的凈殘值率,在此基礎上計算的折舊率如下年折舊率=(1-5%)÷20=4.75%月折舊率=4.75%÷12=0.40%5年4個月折舊率=4.75%*5.33=25.33%折舊費用的計算,稅法有相關規定,最好是按照稅法要求進行計算房屋折舊年限為20年,每月折舊計算為每月折舊=固定資產原值×(1-殘值率)/20/12年折舊率=(1-預計凈殘值)/20*100%其中,對殘值率的規定為:內資企業為5%,外資企業為10%房屋折舊率怎麼計算其實,二手房估價測算應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一般有幾方面的因素可供參考:房屋因素折舊。房屋竣工後即進入折舊期,按照理論折舊率,混合一等結構房屋折舊期限為50年,每年的折舊率2%。
2.2另外,舊房的套型落後,功能陳舊,這同新建商品房無法相比,「三小」小廳、小廚、小衛套型減價10%。此外,樓層對價格也產生影響。以7層樓房為例,2層和5層為基準價,1層和6層減價3%,7層減價5%,3層和4層加價3%,若是樓頂則減價5%;房間如無朝南門窗減價5%。環境因素折舊。環境因素既有自然的,也有社會的;既有大環境,也有小環境。
2.3在同一地段,舊房的小區環境會遜色於新住宅區,比如小區平面布局、設施、綠化以及房屋的外觀造型等,舊房都要大打折扣。再如社會環境,在同一土地級別地區,有的適合經商,有的則適宜居住。還有該地區的居民結構、文化氛圍、配套建設等都會對房屋價格產生較大的影響。無物業管理和非獨立封閉小區分別減價5%,位於省、市重點中小學區的加價15%等等。
10. 樓房折舊怎麼算
建築造價是核算折舊費的基礎,由建造中必要的物質消耗、勞動報酬和稅金、利潤所組成,是住宅經營中的進貨價。它只應是住宅本身的進價,而不應包括其他費用。由於住宅的使用年限長達幾十年,甚至一百多年,在這樣長時期內物價變化很大, 故一般均不以其原始造價為計算依據,而按重置,即在現實條件下重新建造該類住宅所需的貨幣支出來計算。
房屋的殘值,是指房屋經過長期使用,失去使用價值後,經過拆除清理以後殘留的建築材料的價值。
清理費用是拆除清理報廢的破舊房屋時所支付的人工、機具的費用,它作為使用房屋的追加耗費,應計入成本之內。
一般都以殘值扣除清理費用後的剩餘部分為凈殘值,簡稱殘值。因為它在住宅價值中所佔的比例不大,而且是在住宅報廢後才能得到的,因此它與原值無法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