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30元成本賣75元利潤多少率
30元成本賣75元利潤率是150%。
根據題意列算式: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售價-成本)÷成本×100%
=(75-30)÷30×100%
=45÷30×100%
=1.5×100%
=150%
混合計算的性質:
在混合計算中,如果只有加和減或者只有乘和除,從左往右計算,例如:2+1-1=2,先算2+1的得數,2+1的得數再減1。如果一級運算和二級運算,同時有,先算二級運算。
乘法計算中,兩個數的差與一個數相乘,可以讓被減數和減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所得的積相減。例如:(137-125)×8=137×8-125×8=96。
Ⅱ 我成本比如是十元,毛利潤要達到百分之七十,這時銷售價是多少
毛利率也就是70%,即成本收入率30%,這時的銷售價=10元/30%=33.33元.當銷售價為33.33元時,毛利潤=33.33元*70%=23.33元,成本價=33.33-23.33=10元
Ⅲ 成本價是70元,售價是100元,利潤率怎麼算用100-70=30元30/是利潤,30/100是什麼
100-70=30,這個是利潤
成本利潤率=30/70
銷售利潤率=30/100
一般經營上更願意用成本利潤率,而財務計算上更多用銷售利潤率。
Ⅳ 一個菜成本是30元,按百分之70毛利怎麼算
炒一個菜成本20元,按毛利百分之六十算,應該賣多少錢 解:根據題意列式為: 20x(1+60%) =20x1.6 =32(元) 答:應該賣32元。
拓展資料: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1]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計算公式
1.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綜合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
綜合毛利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這樣可以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資產凈利率的增加或減少。
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毛利的計算
計算毛利率的毛利額和收入額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種方式劃分的一定期間的毛利額和收入額,與某種劃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間相對應,在計算毛利率時,收入和成本的計算口徑與會計上的計算口徑一致,對於工商企業,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稅銷項稅額的收入,對於建造施工企業,收入為含稅收入,特別注意的是,商業一般納稅人企業,成本是按不含進項稅額的單價計算確定的。
Ⅳ 320元錢是百分之30那麼百分之70是多少錢
320÷30%×70%
=3200/3×70%
=2240/3
≈746.67(元)
答:320元錢是百分之30那麼百分之70是746.67元。
Ⅵ 某產品單位變動成本30元,貢獻毛利率為70%,則該產品的單價為(多少 )元
單價為=30/(1-70%)=100
Ⅶ 30元成本我想賣70%的利潤我該賣多少啊那買68的是%多少利潤啊
毛利率=(收入-成本)/收入
所以要70%的毛利潤,該賣100元
賣68元是55.88%的毛利潤
Ⅷ 成本30賣75利潤是百分之多少
你這里所說的利潤,如果是毛利潤,那麼成本就是70元。如果是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或凈利潤,那麼根據你給出的條件,無法准確計算出這件衣服的成本,但可以確定成本一定小於70元。拓展資料會計涵義
一般定義
1、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2、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
3、成本是為達到一定目的而付出或應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計量。
4、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
版本定義
1、CCA中國成本協會發布的CCA2101:2005《成本管理體系術語》標准中第2.1.2條中對成本術語的定義是:
為過程增值和結果有效已付出或應付出的資源代價。
註:應付出的資源代價:是指應該付出,但還未付出,而且要付出資源代價。
註:資源代價是總合的概念。
註:資源:是指凡是能被人所利用的物質。在一個組織中資源一般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和信息資源等。
註:術語「成本」可以使用形容詞,如:用「多、少」或「高、低」來修飾。
註:這里的成本是廣義的概念,不是狹義的概念。
2.美國會計學會(AAA)所屬的「成本與標准委員會」對成本的定義是:
為了達到特定目的而發生或未發生的價值犧牲,它可用貨幣單位加以衡量。
3.《成本與管理會計》(第11版)中對成本下的定義是:
為了達到某一種特定目的而耗用或放棄的資源。
成本(Cost),是指生產活動中所使用的生產要素的價格,成本也稱生產費用。
它有以下幾方面的含義:
1.成本屬於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
即成本是構成商品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商品生產中生產要素耗費的貨幣表現;
2.成本具有補償的性質
它是為了保證企業再生產而應從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的價值;
3.成本本質上是一種價值犧牲
它作為實現一定的目的而付出資源的價值犧牲,可以是多種資源的價值犧牲,也可以是某些方面的資源價值犧牲;甚至從更廣的含義看,成本是為達到一種目的而放棄另一種目的所犧牲的經濟價值,在經營決策中所用的機會成本就有這種含義。
Ⅸ 某產品單位變動成本30元,貢獻毛益率為70%,則該產品單價為多少這條題怎樣算啊
(銷售單價-單位變動成本)/銷售單價=70%,因此銷售單價=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