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如何核算副產品成本
擴展閱讀
資源不足如何讓下屬幹活 2025-05-23 10:03:07
寶和堂補腎產品哪個最好 2025-05-23 09:47:56
木板裁切用什麼工具 2025-05-23 09:38:30

如何核算副產品成本

發布時間: 2022-11-08 03:57:37

❶ 產品成本核算方法

1、間接費用的歸集分配
有幾個爸爸車間,供電供水供氣維修(輔助車間),我熄火你們都別想干,雖然給每個兒子盡心盡力奉獻,但是計算的時候先扯皮:
直接分配法 : 爸爸們和氣,不考慮對方占沒占自己便宜,給兒子們按份分一分就行。(輔助車間用的,其他部門分)
交互分配法 : 都是爸爸,那就親兄弟明算賬,先搞清楚對方用了多少,把錢總一總,分一分,具體是哪個爹用了多少,再去給兒子算賬(進行兩次分配,分配結果准確但是麻煩)(輔助車間用的先扯清楚,「注意:總額是不變的」,輔助車間以外的部門分)
你爸爸掏了24塊錢買了8個蘋果,你媽媽掏了48塊錢買了8個梨;蘋果3塊錢一個,梨子6錢塊錢。
很清晰的直接分配法,爹娘吃的都算兒子頭上,算下來蘋果4塊錢一個,梨子8塊錢一個,明顯不準確。
第一次分配,弄明白這兩個到底用了多少錢,他爸花了24付出了兩蘋果吃了倆梨,就說6塊錢。(單價是總的耗用量除以提供的總量)

第一次分配結果(待分配費用) 26 46
第二次分配,把第一次分配的結果分配到輔助車間以外的其他部門。比直接分配更准確。
二、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成本分配
做好了的花錢了,做了一半的也花錢了,用各種方法准確計算出各自花了多少錢的過程。
倒擠法(先確定在產品成本再計算產品成本)+分配法(計算分配率分配)
1、不計算在產品成本 忽略在產品
2、在產品成本固定成本按年初數固定計算 在產品成本的年初數滾動存續,不影響當期費用
3、在產品成本按定額成本計算 根據定額和在產品數量計算在產品成本
4、約當產量法——1、加權平均法(月初和本月發生的合起來在月末在產品約當和完工產品間分配),2、先進先出法(本月發生的費用在月初在產的追加投入約當+完工產品+在產品約當間分配)。 把在產品按照給出的要求計算完工程度轉換成相當的完工產品數量
5、定額比例法 通用公式,以定額作為分配標准
6、在產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費用計算 直接材料按照耗用材料計算分配率,其他費用按照「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方法計算,在完工產品之間分配。
注意:需要單獨考慮「直接材料」,注意題目的提醒,是一次性投入,分步驟投入,還是陸續投入,可能需要單獨算分配率。
三、聯產品和副產品的成本分配
一鍋出來兩個菜,是不是得分別算成本。
1、副產品——附帶生產的非主要產品
簡化處理先找出起成本,然後從總成本裡面扣除
2、聯產品——同時生產的主要產品
分兩塊,一是同時加工成本,二是分開後的成本
同時加工的也還是通用公式,分離點法就是分離點的售價作為分配標准,可變現凈值法就是分離點時的可變性凈值作為分配標准
四、產品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計算對象不同分為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掌握不同方法的適用范圍,優缺點)
分步法:
大量大批多步驟(相對品種法需要分步驟計算)
也就是分品種、分步驟、分是否完工。看到就覺得麻煩,就是要考,計算麻煩,但是掌握了這個的計算,這章基本沒啥計算上的問題了。
分步法-逐步結轉法:需要計算各個步驟的半成品成品。 依次結轉,順序累計,直至最後一個步驟。(每個步驟的半成品如果對外銷售的話,我們能准確知道這個步驟下半成品的成本)
綜合結轉分步法——分步驟的料工費以半成品作為整體結轉,完工後如果需要知道產品的實際料工費構成需要再逐步的成本還原(按照本月所產的半成品成本構成進行還原)。
分項結轉分步法——分步驟的按料工費分項進行結轉,完工後能及時准確的知道產成品的料工費構成。
平行結轉分步法——不計算半成品成本,直接各步驟結轉到最終產品。注意分為完工產品、本步驟在產品、本步驟完工產品(本步驟之後步驟的在產品和完工產品對於本步驟來說都是本步驟完工產品),三個數量要考慮到,根據題目要求確定使用約當產量或者定額,

❷ 一種原料生產出主副產品的成本計算方法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一種原料生產出主副產品的成本計算方法是在分配主產品和副產品的生產成本時,通常先確定副產品的生產成本,然後確定主產品的生產成本。

❸ 生產成本里副產品怎麼核算

副產品不是企業的主要產品,但它們卻有一定的價值和用途。
二、副產品及其成本計算
副產品是在主要產品的生產過程中附帶生產出來的非主要產品。
副產品是隨主產品生產附帶生產出來的,不是企業既定的生產目標,且價值一般較低,在企業產品銷售收入中所佔比重很小。基於以上特點,副產品的成本計算比聯產品要簡單。通常只要將副產品按照一定的標准作價,從分離前的聯合成本中扣除即可。也就是說,可以採用與分類法相似的方法,將主副產品合為一類設立產品成本明細賬,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然後將副產品按照一定的方法計價,從總成本中扣除,以扣除後的成本作為主產品的成本。只有在副產品的比重較大,價值也較高的情況下,為了正確計算主、副產品的成本,才將主、副產品視同聯產品,採用聯產品的成本計算方法計算成本。
(一)分離後直接銷售的副產品的計價
副產品不計算成本。即當副產品經濟價值極小時,副產品不負擔分離點前發生的任何成本,全部生產費用均為主產品成本。該法計算簡便,但會高估主產品的成本。
副產品按固定或計劃單位成本計價。即副產品與主產品分離後,按副產品產出的數量和固定或計劃單位成本計算其成本,並從聯合成本中扣除。當副產品成本中原材料所佔的比重較大,或者是副產品成本占聯合成本的比重較小時,應將其成本從主產品生產成本明細賬「原材料」成本項目中扣除;當副產品各個成本項目的比重相差不大,或者副產品在聯合成本中佔有一定比重時,應將其成本按比例從聯合成本明細賬的各個成本項目中扣除。
副產品按銷售價格扣除銷售費用、銷售稅金後的余額計價,或者按售價減去按正常利潤率計算的銷售利潤後的余額計價。副產品成本可以從聯合成本明細賬「原材料」成本項目中扣除,也可以按比例從聯合成本明細賬的各個成本項目中扣除。該法使用於副產品價值較高的情況,計算較為簡便,但在副產品市價波動較大時,其成本將大受影響,進而影響到主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
(二)主副產品分離後,副產品需要進一步加工的成本計算
聯合成本在主副產品之間分配。這種方法主要是在副產品比重較大,且副產品經濟價值較高時,為了正確核算主副產品成本而採用的一種方法。採用該方法時,應將主副產品視同聯產品,採用一定標准在主副產品之間分配生產費用,並分別計算出各自的成本。 副產品只負擔可歸屬成本。
三、副產品不僅負擔可歸屬成本,而且負擔分離點前的聯合成本。 等級產品成本計算
等級產品是指用相同的原材料,經過同一生產過程生產出來的品種相同、但質量不同的產品。
第一種原因:客觀原因。即質量上的差別是由於內部結構、所用原材料的質量或工藝技術上的要求不同等客觀原因而產生的,那麼應考慮對不同等級的產品確定不同的單位成本,即可以將這些產品歸為同一品種不同規格的一類產品,採用分類法計算成本。在這種情況下,不能按產量(數量)比例分配等級產品的聯合成本,可以採用售價或其他分配標准,或將分配標准摺合成系數,採用系數法來計算分配等級產品的聯合成本。
第二種原因:主觀原因。即產品的結構、所用的原材料和工藝過程完全相同,產品質量上的差別是由於工人操作不當、技術不嫻熟等主觀原因造成的,那麼這些不同等級產品的單位成本應該是相同的,不能將分類法的原理應用到這些產品的成本計算中去。也就是說,這些不同等級產品使用的原材料、經過的生產過程都相同,那麼不同等級產品的單位成本理應相同。在單位成本相同的情況下,低等級產品由於售價較低而造成的損失,說明企業還需努力提高產品質量。在這種情況下,應按產量(數量)比例分配等級產品的聯合成本。

❹ 農副產品加工怎樣核算成本

成本,首先是你購進原料的成本,人工費、水電費、機器折舊費、製造費、管理費等等,只要是為了加工腸衣的費用全部計算,相加在一起,這是總成本。
產成品量:主產品、副產品全部按照重量稱,總重計算出來後,把總成本分別與主產品與副產品占成品之間的量比計算各自分得的成本,然後根據分得的成本在計算單位成本。
舉個例子:
生產腸衣,總共耗用各類成本總和為1800萬元,腸衣主產品的總重量是12000千克(也就是24000把),副產品重量是9000千克,分配各自的成本。
首先計算各自占產成品的量比:
腸衣占量比=12000/(12000+9000)*100%=57.14%
副產品占量比=9000/(12000+9000)*100%=42.86%
各自應分配的成本:
腸衣成本=1800*57.14%=1028.52
副產品成本=1800*42.86%=771.48
腸衣的單位成本(每把成本)=1028.52/24000=0.043
整個計算過程就是如此,但在總成本的歸依過程中我說的比較簡單,你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

❺ 成本核算包括哪些方面 包括哪些盤點

1、成本核算包括基本生產成本的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和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核算、輔助生產成本的核算和製造費用的核算。

2、其中,輔助生產成本的分配可採用直接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製造費用的分配採用生產工人工時比例法、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法、機器公時比例法、耗用原材料的數量或成本比例法、直接成本(材料、生產工人工資等職工薪酬之和)比例法和產成品產量比例法。

3、三是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生產成本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常用的有: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演算法、在產品按所好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約當產量比例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定額比例法等。

4、聯產品的成本分配可採用售價法和實物數量法。副產品的成本分配,通常先確定副產品的成本,然後確定主產品的成本。

❻ 副產品的計價方法

可以按照售價減去稅金和按正常利潤率計算的銷售利潤後的余額計價;也可以在此基礎上確定固定的或計劃的單價,以固定的或計劃的單價計價。副產品的計價額,一般從總成本的原材料項目中扣除。
對副產品進行正確的計價,對正確計算主副產品的成本很重要。
(二)主、副產品分離前後的成本計算
如果副產品與主產品分離以後,還需要進一步加工,才能形成市場所需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還應根據副產品加工生產的特點和管理要求,採用適當的方法單獨計算副產品的成本。
(三)副產品成本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
如果副產品加工處理所需時間不長,費用不大,為了簡化成本計算工作, 副產品也可以按計劃單位成本計價,而不計算其實際成本。 這樣從主、副產品的生產費用總額中扣除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的副產品成本後的余額,即為主產品的成本。
【例】海西集團下屬的建福公司第三分廠在生產主要產品——丁產品的同時,附帶生產出A副產品,A副產品分離後需進一步加工後才能出售。20×7年11月共發生聯合成本155000元,其中:直接材料77500元;直接人工31000元;製造費用46500元。A副產品進一步加工發生直接人工費2000元;製造費用2500元。本月生產丁產品1000公斤,A副產品200公斤,A副產品的市場售價150元/公斤,單位稅金和利潤50元。
根據資料,按A副產品既要負擔專屬成本,又要負擔分離前聯合成本的方法計算丁產品成本和A副產品成本,見下表。 主產品成本計算單品名:丁產品20X7年11月金額:元 品名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製造費用 合計 生產費用合計 77500 3100 46500 155000 結轉副產品負擔的聯合成本 7750 3100 4650 15500 本月完工丁產品的生產成本 69750 27900 41850 139500 單位成本 69.75 27.90 41.85 139.50 副產品成本計算單品名:A副產品20X7年11月金額:元 品名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製造費用 合計 分攤的聯合成本 7750 3100 4650 15500 可歸屬的成本 2000 2500 4500 A副產品總成本 7750 5100 7150 20000 單位成本 38.75 25.50 35.75 100 備註:副產品應負擔的聯合總成本=200×(150-50)-(2000+2500)=15500(元),本例中對副產品應負擔的聯合總成本,按分離前的聯合成本的成本項目構成比例分配給副產品的各成本項目,其中:分配率=15500÷155000=0.1,則:直接材料=77500×0.1=7750(元);直接人工=31000×0.1=3100(元);製造費用=46500×0.1=4650(元)。
根據表成本計算單和產品入庫單,編制結轉完工入庫產品成本的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丁產品139500
——A副產品20000
貸:基本生產成本15950

❼ 農副產品的成本要怎麼核算

農副產品成本=農副產品產量/(種子費用+人力費用+土地費用+農業稅費+水費,電費+其他費用)

❽ 農副產品收購如何處理成本核算

成本,首先是你購進原料的成本,人工費、水電費、機器折舊費、製造費、管理費等等,只要是為了加工腸衣的費用全部計算,相加在一起,這是總成本。
產成品量:主產品、副產品全部按照重量稱,總重計算出來後,把總成本分別與主產品與副產品占成品之間的量比計算各自分得的成本,然後根據分得的成本在計算單位成本。舉個例子:
生產腸衣,總共耗用各類成本總和為1800萬元,腸衣主產品的總重量是12000千克(也就是24000把),副產品重量是9000千克,分配各自的成本。
首先計算各自占產成品的量比:腸衣占量比=12000/(12000+9000)*100%=57.14%副產品占量比=9000/(12000+9000)*100%=42.86%各自應分配的成本:腸衣成本=1800*57.14%=1028.52副產品成本=1800*42.86%=771.48腸衣的單位成本(每把成本)=1028.52/24000=0.043
整個計算過程就是如此,但在總成本的歸依過程中我說的比較簡單,你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