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每批成本都不同怎麼核算
擴展閱讀
店裡產品多久不發圈 2025-05-21 21:14:02

每批成本都不同怎麼核算

發布時間: 2022-11-07 10:19:44

A. 如何進行成本的核算

完整地歸集與核算成本計算對象所發生的各種耗費,正確計算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應計入本期成本的費用額,科學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項目、期間以及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保證各種產品成本的准確、及時。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注意事項

1、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成本計算方法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生產的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例如,在大量大批單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只要求按產品的品種計算成本,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穩定之為品種法。

又如,在單件小批多步驟的生產情況下,由於生產是按照客戶的訂單以及企業組織的生產批別組織生產,因此,產品成本就應該按照訂單或生產批別進行計算,這種成本計算方法就為分批法。而在大量大批多步驟生產的情況下,往往不僅要求按產品品種計算方法為分步法。

2、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可與基本方法結合使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例如,採用品種法計算成本,在產品品種規格繁多的情況下,為了簡化成本計算工作,可以先將產品劃分為若干類別,分別計算各類別產品成本,然後在各個類別內部採用一定的分配標准,計算出各個規模產品的成本,這種方法稱之為分類法。

在定額管理制度比較健全的企業中,為了加強成本的定額控制,還可以以定額成本為基礎,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這種方法為定額法。

B. 成本核算有幾種方法分別是什麼

下面的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謝謝!!

正確劃分各項費用的界限 1.正確劃分計入產品成本與不計入產品成本的界限,確定成本費用的范圍。企業發生的費用有很多項目,根據誰受益(或誰消耗)、誰負擔的原則,凡生產過程中消耗的各種材料、人工和其他費用都應計入生產成本。否則,就不能計入生產成本。如支付的各種滯納金、賠款、捐贈、贊助款等應計入營業外支出。支付股利應計入利潤分配。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均不應計人生產成本,而應計入期間費用。 2.正確劃分各個月份的費用界限。根據分期原則,為了及時反映和考核費用開支情況,需要定期分月進行成本計算。根據權責發生制原則,發生的費用應該按受益原則分配到有 關的月份中去。①凡已開支但應由以後月份負擔的費用,應計入待攤費用。②本月支付但應由以前月份負擔的費用,由於在以前月份已經把費用作了預計,並記入"預提費用"賬戶,所以應沖減"預提費用"賬戶。③應由本月負擔的費用,不管是否已經支付,都應計入本月費用。 3.正確劃分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的界限。在企業發生的各種費用支出中,凡應該計入本月由當月負擔的費用,應進一步區分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的界限。凡在產品生產中發生的費用,屬於產品成本,應該記入"生產成本"賬戶,產品完工後再轉入"產成品"賬戶。銷售後再轉入"銷售成本"賬戶,期末結轉本年利潤。凡在非生產領域中發生的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財務費用都屬於期間費用,共處理方法比較簡單,在期末一次全部轉入"本年利潤"賬戶,一次沖減當期損益。 4.正確劃分不同產品的成本界限。如果企業只是生產一種產品,那麼全部生產成本就是這種產品的成本。但一般的企業都不止生產-一種產品,這就需要把全部生產成本在幾種產品之間進行分配,凡能分清應由哪種產品負擔的費用,應直接計入該種產品的成本。凡由幾種產品共同負擔的費用,則要採用恰當的標准(根據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進行分配。最終把各種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 5.正確劃分完工產品與在產品成本的界限。通過前一步驟我們已經計算出了每一種產品的總成本。如果這種產品已經全部完工:,則其成本全部為產成品成本;如果這種產品全部未完工,則其成本全部為在產品成本。但通常情況下,往往是既有產成品,又有在產品,這就需要把總的產品成本在產成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般來說,一件在產品應該比一件產成品負擔的成本要少,因為在產品尚未完工,消耗的資源比產成品要少,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成本分配要考慮完工程度。分配的方法有約當產量法、定額法、定額比例法等。

C. 如何核算成本

一、移動加權平均法:
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移動加權平均法計算出來的商品成本比較均衡和准確,但計算起來的工作量大,一般適用於經營品種不多、或者前後購進商品的單價相差幅度較大的商品流通類企業;

以下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例1:貨品A,期初結存數量10,加權價10,金額為100,發生業務如下:
銷售11;
采購10,采購價格11;
成本計算過程如下:
銷售時,成本金額為11*10=110;銷售後結存數量:-1;加權價:10;結存金額:-10;
采購後,結存單價位:(-10+10*11)/(-1+10)=11.111111

二、個別指定法:
個別指定法又叫個別計價法,是指定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的實際進價,計算該件或該批商品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採用個別指定法計算商品成本,每一件或每一批商品按照批號來分別計算,計算出來的的商品成本最為准確,主要適用於能分清進貨件別獲批次的庫存商品的企業,比如醫葯銷售企業、食品銷售企業。

個別指定法的業務流程:
1、進倉類單據上面指定該批貨品的批號,該單據上的進倉價格就是該批貨品的成本價;
2、出倉類單據必須選擇貨品對應的批號,出倉成本就是該批貨品的成本;
3、對應的報表可查看「報表」菜單下的「批次報表」;

注意:
1、個別指定法的貨品每批的成本是按照進倉單確定的,它不會自動加權平均計算,所以查看個別指定法的貨品資料的加權價是沒有意義的;
2、個別指定法的貨品在做單據的時候必須有批號;
3、存貨調價、組裝拆卸、庫存變動三種單據不支持個別指定法貨品;
4、個別指定法貨品不支持零庫存出庫;

三、全月一次平均法:
全月一次平均法主要適用於生產企業的產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用戶可以自己選擇,比如移動加權平均法
由於各企業費用分攤所採用的方法不盡相同,因此,用戶可以手工進行計算,然後再將計算結果輸入到各個產品入庫單中。

D. 成本核算有幾種方法,分別是怎麼核算的

不同的行業,成本核算的方法不一樣。 如: 工業企業產品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種計算方法。 商業企業成本核算的方法有:進價法、售價核演算法、毛利率法等。

E. 成本核算都有哪幾種方法

1、品種法

2、分批法

3、逐步結轉分步法

4、平行結轉分步法

5、作業成本法

6、分類法

對一個企業來講,要計算企業的主要產品成本,要根據生產特點和生產組織方式選擇採用一種最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但這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並不一定能滿足該企業成本計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5)每批成本都不同怎麼核算擴展閱讀:

成本核算的目的:

1、構建全面的企業成本管理思維,尋求改善企業成本的有效方法。

2、跳出傳統的成本控制框架,從公司整體經營的視角,更宏觀地分析並控製成本。

3、掌握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及各自的優缺點,根據情況的變化改良現有的核算體系。

4、掌握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為決策者提供關鍵有效的成本數字支持。

F. 求分批次成本核算詳細解答(高分)

銷售哪批的價格就按照哪批的價格進行結轉,可以採用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採用這一方法是假設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相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別或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又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 個別計價法的計算公式: 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各批(次)存貨發出數量×該批次存貨實際進貨單價 例:某工廠本月生產過程中領用A材料2000KG,經確認其中1000KG屬第一批入庫單位成本為25元;其中600KG屬第二批入庫,單位成本為26元;其中400KG屬第三批入庫,單位成本為28元。本月發出A材料的成本計算如下: 發出材料實際成本=1000×25+600×26+400×28=51800元

G. 成本怎麼核算

如果是指生產成本的話,核算成本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分類法,ABC法等。

1、品種法,

(1)定義,

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為: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類別、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2、分批法,

(1)定義,

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可以按照下列方式確定成本對象:產品品種、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生產批次、制葯等企業的產品「批號」、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業需要並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工期」,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採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

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3、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上述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4)適用范圍:

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4、分類法,

(1)定義,

以「產品類」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類法的成本對象為產品「類」,在實際工作中,可以定義為:產品自然類別、管理需要的產品類別。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分類法下成本核算的方法要點,可概括如下:以「產品類」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成本計算單;「產品類」的成本計算方法同於「品種」;某「類產品」的成本計算出來後,按照下列方法再分配到具體品種,以計算品種的成本;類中選定某產品為「標准產品」;定義其他產品與標准產品的換算系統;按照換算系統之比例將「類產品」的成本分解計算到具體品種產品的成本。

(4)適用范圍,

分類法適合於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並且可以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分類的企業。如:鞋廠、軋鋼廠等。

5、ABC成本法從70年代開始,在一些發達國家開始研究作業成本法(ABC法),現在,已經被很多國家採用。它是一種將製造費用等間接費用不按傳統的(以車間為費用歸集和分配對象)方法,而是以「作業」為費用歸集和分配的方法,它能夠更加合理地分配間接費用,使成本的計算更加合理。由於它只是間接費用的一種分配方法,因此,企業實際上還要結合其他基本核算方法共同使用。

H. 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成本計算方法有6種,具體分為:

1、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為成本計算對象來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方法。它是工業企業計算產品成本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適用於大量大批生產的簡單生產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復雜生產。

2、分批法是按照產品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類型的企業,主要包括:

(1)單件、小批生產的重型機械、船舶、精密工具、儀器等製造企業。

(2)不斷更新產品種類的時裝等製造企業。

(3)新產品的試制、機器設備的修理作業以及輔助生產的工具、器具、模具的製造等,亦可採用分批法計算成本。

3、逐步結轉分步法也稱順序結轉分步法,它是按照產品連續加工的先後順序,根據生產步驟所匯集的成本,費用和產量記錄,計量自製半成品成本,自製半成品成本隨著半成品在各加工步驟之間移動而順序結轉的一種方法。

逐步結轉分步法成本計算對象是最終完工產品和各步驟的半成品。

4、平行結轉分步法是各生產步驟只歸集計算本步驟直接發生的生產費用,不計算結轉本步驟所耗用上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各生產步驟分別與完工產品直接聯系,本步驟只提供在產品成本和加入最終產品成本的份額,平行獨立、互不影響地進行成本計算,平行地把份額計入完工產品成本。

平行結轉分步法成本計算對象是最終完工產品。

5、作業成本核演算法又稱ABC成本法,作業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包括期間費用)作為產品(服務)消耗作業的成本同等地對待,拓寬了成本的計算范圍,使計算出來的產品(服務)成本更准確真實。

作業是成本計算的核心和基本對象,產品成本或服務成本是全部作業的成本總和,是實際耗用企業資源成本的終結。

6、分類法是按照類別產品匯集生產費用,計算出各類產品的總成本,然後將總成本按一定標准在該類產品的各種產品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各種產品成本。

分類法適用於產品品種、規格繁多,並且可以按一定標准將產品劃分為若干類別的製造企業。

(8)每批成本都不同怎麼核算擴展閱讀:

計算成本應遵循的原則。主要包括:

1、合法性原則。指計入成本的費用都必須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規定。不合規定的費用不能計入成本。

2、可靠性原則。包括真實性和可核實性。

真實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與客觀的經濟事項相一致,不應摻假,或人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實性指成本核算資料按一定的原則由不同的會計人 員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結果。真實性和可核實性是為了保證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確可靠。

3、相關性原則。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時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為管理當局提供有用的信息,為成本管理、預測、決策服務。及時性是強調信息取得的時間性。及時的信息反饋,可及時地採取措施,改進工作。而這時的信息往往成為徒勞無用的資料。

4、分期核算原則。企業為了取得一定期間所生產產品的成本,必須將川流不息的生產活動按一定階段(如月、季、年)劃分為各個時期,分別計算各期產品的成本。

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須與會計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這樣可以便於利潤的計算。

5、權責發生制原則。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不論是否已經支付,都要計入本期成本;不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費用,雖然在本期支付,也不應主考試本期成本,以便正確提供各項的成本信息。

6、實際成本計價原則。生產所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動力要按實際耗用數量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的計算要按實際發生的成本計算。雖然原材料、燃料、產成品的賬戶可按計劃成本加、減成本差異,以調整到實際成本。

7、一致性原則。成本核算所採用的方法,前後各期必須一致,以使各期的成本資料有統一的口徑,前後連貫,互相可比。

8、重要性原則。對於成本有重大影響的項目應作為重點,力求精確。而對於那些不太重要的瑣碎項目,則可以從簡處理。

I. 分批成本計算方法和分步成本計演算法有什麼不同

1、概念不同

分批法是指以產品的批別作為產品成本核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成本,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分步法是指按照生產過程中各個加工步驟(分品種)為成本核算對象,歸集和分配生產成本,計算各步驟半成品和最後產成品成本的一種方法。

2、適用不同

分批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的企業,如造船、重型機器製造、精密儀器製造等,也可用於一般企業中的新產品試制或試驗的生產、在建工程以及設備修理作業等。

分步法適用於大量大批的多步驟生產,如冶金、紡織、機械製造等。

3、核算對象不同

分批法成本核算對象是產品的批別。

分步法成本核算對象是各種產品的生產步驟。

J. 分批法下的產品成本怎麼核算登賬

分批法亦稱定單法,是按照產品的批別歸集生產費用、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它主要適用於小批、單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驟計算成本的多步驟生產。採用分批法計算產品成本的企業,生產成本明細賬要按照產品的批別或者購買單位的定單來設置,有關的成本費用都歸集到該批產品的生產成本明細賬中。在月末計算成本時,一般不存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費用的分配問題。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成本計算與生產周期相一致,計算方法也比較簡單。分批法的一般計算程序如下: (1)根據各種原始憑證或通過費用分配匯總表,接規定的程序和方法,將各項生產費用記入按產品的批別設置的生產成本明細賬。 (2)一批產品完工後,根據生產成本明細賬所歸集的成本費用總額和產成品數量,計算該批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3)對一批產品分次完工、分次出售的部分,可以採用按計劃單位成本、定額單位成本或近期相同產品的實際單位成本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從產品成本明細賬中轉出。 在實際工作中,一般採用簡化的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計算產品成本。簡化的產品成本計算的分批法,亦稱累計間接費用分配法。採用這種方法,每月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不是按月在各批產品之間進行分配,而是將其先分別累計起來,到產品完工時,按照完工產品累計工時的比例,在各批完工產品之間再進行分配。其計算公式如下:全部產品累計間接費用分配率=全部產品累計間接費用÷全部產品累計工時某批完工產品應負擔的間接費用=該批完工產品累計工時×全部產品累計間接費用分配率為了按月提供企業或車間的全部產品的累計生產費用和累計工時(實際工時或已完成的定額工時)資料,必須設立產品成本二級賬。 採用這種方法,仍應按照產品批別設立產品成本明細賬,但在各批產品完工之前,賬內只需按月登記直接費用和生產工時,而不必按月分配、登記各項間接費用,計算各批在產品成本,只有在有完工產品的那個月份,才按上列公式計算、登記完工產品成本。而全部產品的在產品成本則只以總數反映在產品成本二級賬內。基於這種方法只對完工產品分配間接費用,而不分批計算在產品成本的特點,因而又稱其為不分批計算在產品成本的分批法。這種方法只能在各月間接費用水平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採用,否則就會影響各月產品成本計算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