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攤余成本計算公式是什麼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攤余成本=上期攤余成本×(1+實際利率)-現金流入。
折價發行:
每期攤銷額=實際成本×實際利率-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攤銷額=初始實際成本+累計攤銷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❷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
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算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參考內容:.:dongao./zckjs/fdzl/201308/115171.s
債券攤余成本可能這位同學數學不怎麼扎實哈,給你說個數學上的理解你就懂了,首先每年的利息年金折現,用到的折現率就是市場利率,就是讓你求的。
具體的是每年的利息是1100*3%=33,用到成本會計裡面的年金現值,其實和會計上面的是一樣的,簡化的而已
所以折現,然後下面的就是很重要的一個理解了,你用r1=6%,可以得到p1(自己計算),然後用r2=7%,可以得到一個p2.(注意要使得這兩個價格在105000兩邊)然後你想想,高中數學上面是不是說過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啊,這兩點其實就是上面你特殊值確定的兩點,可以列出一個直線式,然後假定這個是直線變化的,把你的價格p帶進去,不久得到對應的市場利率了嘛,這個是這樣計算的哈,可不是我自己創造的哦!
實際發行價格為=1000萬*(p/f,5%,5)+1000萬*6%*(p/a,5%,5)=10432700元
第一年利息費用為=10432700*5%=521635元
應付債券攤余成本=10432700-(600000-521635)=10354335元
第二年和第一年方法一樣
利息費用為517716。75灘余成本為10272051。75。。。。。。。
什麼是攤余成本?比如發行債券的攤余成本?採用實際利率法怎麼核算?攤余成本是實際利率法中的一個概念,
攤余成本=初始成本-已收回的資金+累計折價攤銷額-累計溢價攤消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每期攤銷額=現值*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與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計算相同嗎1、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確認的交易費用計入投資成本
初始投資成本按照公允價值+相關交易費用之和(分錄中體現為成本+利息調整)
應付債券也是這樣的
請看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票面價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貸兩者差
貸:銀行存款實際付出的金額
借:銀行存款實際付出的金額
貸:應付債券-面值票面價
-利息調整有可能在借,有可能在貸兩者差
2、這兩者計算攤余成本是一樣的方法
可轉換公司債券的攤余成本第一種方法:
該可轉債券的負債成份的公允價值=5000*6%*(P/A,9%,5)+5000*(P/F,9%,5)=4416.41萬元;
11年末的攤余成本=4416.41*1.09-300=4513.89萬元;
12年初的攤余成本=4513.89*1.09-300=4620.14萬元。
第二種方法:
12年初的攤余成本=(5000+300)/1.09=4862.38萬元。
應付債券期初攤余成本a+c-b
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利息費用-支付的利息-支付的本金公式里的利息費用是指交易費用,支付的利息包括債券包含尚未支付的利息,所以期末不管是不是已經支付利息,此利息都是實際存在的,不可能為0
一個會計問題——關於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包括~
到期一次還本付息,計算利息費用是,要把所有「應付債券」下的所有二級科目都算上,即「應付債券」的余額乘以實際利率作為利息費用
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攤余成本①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
借: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這里可以將期初攤余成本理解為本金,而每期的現金流入可以理解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其中「現金流入-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因為是一次還本付息,所以此時的現金流入為0,則實際利息增加期末攤余成本。
這樣可以么?
❸ 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怎麼計算
債券的攤余成本是指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主要包括扣除已償還的本金,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以及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實際利率是指將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當期的投資收益-當期的現金流入-已發生的減值損失=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收到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期初的攤余成本-已收回本金±利息調整(或:溢折價)累計攤銷額(+投資收益-實收利息)-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如果是首期計算,公式中期初攤余成本就是該投資的初始實際支付,即公允價值加相關費用。
如果不存在減值時,其攤余成本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資一級科目的賬面余額數即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尚未攤銷的金額)的合計數。如果存在減值的話,其攤余成本就是其一級科目的賬面余額-計提的減值准備。
❹ 管理會計中調整利息費用怎麼計算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8
❺ 利息調整本期攤銷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利息調整本期攤銷額與實際利率法相關。 實際利率法又稱「實際利息法」,是指每期的利息費用按實際利率乘以期初債券賬面價值計算,按實際利率計算的利息費用與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計利息的差額,即為本期(攤銷的溢價或折價)。
計算方法:假設不考慮本金的收回以及資產減值因素, 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累計利息調整攤銷額
也等於持有至到期投資「本金」借方余額+「利息調整」借方余額(貸方余額以「-」列示)+「應計利息」借方余額,即賬面價值,在持有期間將「利息調整」明細賬戶余額攤銷至零。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1-2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❻ 攤余成本怎麼計算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1、溢價發行:
每期攤銷額=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實際成本×實際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攤銷額=初始實際成本-累計攤銷額。
2、折價發行:
每期攤銷額=實際成本×實際利率-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攤銷額=初始實際成本+累計攤銷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❼ 利息調整要怎麼算
購入時:借 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 4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730.8
貸:銀行存款 41730.8
由於題中是高於面值買入,比面值多付了1730.8,但是當債券到期時,人家只會還給你面值的部分也就是40000的本金,並不會給你41730.8,這超出的1730.8你多花錢了,當然得需要補償回來。那補償的在哪裡呢?這1730.8就體現在你得到的利息中,這部分錢作為利息調整,應收的利息是40000*6%=2400,但是這不是真正的全部收益,還有你多付出的那1730.8在裡面。所以實際利息收入(投資收益)=票面利息收入- 利息調整。我們要把這1730.8分攤在五個會計年度中。
第一年 應收利息為40000*0.06=2400(每年都不變),實際利息收入(投資收益)41730.8*0.05=2086.54
那麼第一年的利息調整為2400-2086.54=313.46.也就是說我們在應收的利息中除去了這個利息調整,至此我們已收回本金313.46,致使我們的投資本金由41730.8減少了313.46,
那麼第二年時的攤余成本成為了41730.8-313.46=41417.34,第二年的利息調整2400-41417.34*0.05=329.13
第三年的利息調整為2400-(41417.34-329.13)*0.05=345.59,
第四年的利息調整2400-(41088.21-345.59)*0.05=326.87,
第五年的利息調整,可以用倒擠法,總共的利息調整為1730.8,那麼第五年用總共的減去前四年的1730.8-313.46-329.13-345.59-362.87=379.75.
❽ 攤余成本計算公式是怎樣的
攤余成本計算公式:
溢價發行:
每期攤銷額=票面面值×票面利率-實際成本×實際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攤銷額=初始實際成本-累計攤銷額;
折價發行:
每期攤銷額=實際成本×實際利率-票面面值×票面利率;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期攤銷額=初始實際成本+累計攤銷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