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品質失效成本多少合理
擴展閱讀
山西有什麼特產資源 2025-07-26 20:13:07
怎麼獲得送禮物的鑽石 2025-07-26 20:12:09
玉蘭油是哪裡產品 2025-07-26 19:51:26

品質失效成本多少合理

發布時間: 2022-11-05 13:54:11

A. 品質成本的內容

品質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為了保證產品設計品質適合用戶要求和生產能力所投入的費用,以及設計缺陷所造成的損失.它分為:
①設計品質投入:企業在產品研製過程編制可靠性大綱和設計試驗規范,培訓設計人員和品質、可靠性人員,進行可靠性試驗、開展設計評審等活動所支付的費用.這些費用基本上都屬於預防成本,企業可以通過有關會議和統計資料獲得比較准確的資料.
②設計缺陷損失:由於設計方案存在修改設計或重新設計,從而導致設計、試驗費用的無效增加;由於設計方案中選擇的技術標准、原材料、零部件不適當,規定的品質不合理,從而導致采購、加工、檢驗費用的無效增加;設計缺陷導致企業在生產售後服務中的各種品質損失和用用戶的品質損失.這些損失費用的少部分比較明顯,絕大部分比較隱含,可能表現為以正常的成本費用掩藏起來,也可能表現為其他原因導致的品質成本專案. 為了促使和鑒定采購件達到合同規定的品質要求所支付的費用,以及采購件未達到品質要求給需方造成的損失.它分為三個部分:
①采購預防成本:評價供應商的品質保證能力,提出采購件的品質要求,幫助供應商改進產品品質和完善品質體系等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②采購鑒定成本:對采購進行檢驗鑒定所發生的費用,這種檢驗活動包括貨源地核對和進廠檢驗.
③采購損失成本:由於對采購件未達到合同規定的品質要求給顧客所造成的而供應商又能給予補償的損失. 品質成本對產品品質特性最小單位變化的變動成本.包括:
①邊際品質投入:當產品品質處於某一水平時,產品品質特性最小單位的變化所發生的品質投入的變化量.
②邊際品質損失:當產品品質特性處於某一水平時,產品品質特性最小單位的變化所導致的品質損失的變化量. 用戶為了獲得品質滿意的產品並使其有效的發揮功能所支付的費用,以及產品品質不能滿足用戶要求給用戶造成的損失.它分為:
①用戶品質投入:用戶了解產品品質特性或特徵及生產、經銷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產品驗收,學習產品的使用和維護,辦理產品品質、安全保險等方面所發生費用.
②用戶品質損失:指由於產品品質不適合用戶要求,給用戶造成的損失,它主要包括用戶對品質不良產品進行附加的檢查、修理、退換所支付的而未能得到補償的的費用;用戶使用品質不良的產品額外增加的人工費用、材料費、動力費;產品出現品質故障給用戶造成的產量損失和信譽損失;用戶處理產品造成公害的費用. 其具體項目有:
A 品質管理活動費;
B 品質評審和審核費;
C 品質培訓費;
D 品質改進費;
E 品質獎勵費等。 其具體項目有:
A 檢驗費:包括進貨檢驗、工序檢驗、成品檢驗等所支付的各種費用;
B 試驗費:包括進行理化試驗、破壞性試驗、大型試驗等所支付的各種費用;
C 檢測設備費:包括用於購買、維護、修理和報廢檢測設備(包括計量器具)所發生的各種費用。 具體項目有:
A 廢品損失:因產品(包括零部件、材料等)報廢而造成的損失,可以按成品價格計算;
B 返修或返工損失:包括返修或返工造成的各種損失,例如增加的加工費、復驗費、材料或零件費等等;
C 事故處理費:因處理品質事故或品質問題而造成的費用,包括人員費用和分析處理的工作費用,還包括品質事故或品質問題所造成的諸如設備損壞等直接損失;
D 停工損失:因品質問題導致停工所產生的損失。 其具體項目有:
A 保修費用:包括產品出廠後的維護和修理所發生的所有費用。不實行保修的產品,也會產生類似的費用;
B 退貨損失:因產品缺陷而造成顧客退貨或換貨所發生的所有費用;
C 折價損失:因產品存在品質問題而降價銷售所產生的費用和損失;
D 責任賠償費:由於產品品質問題,顧客提出申訴索賠所支付的費用;
E 品質處罰損失:由於產品品質不合格,被政府有關部門檢驗、查處所發生的損失,包括回收有問題產品。

B. 假如不良率2%,成本會損失多少

20%
計算方法如下:不良品率=(一定期限內的不良品數量/一定期限內產品總量)*100%。不良品是指生產製造中不符合相關品質要求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其中品質要求可以是驗貨的檢驗品質要求、製造過程品質的要求、客戶的品質要求、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等。

C. 品質成本都包含哪些內容

品質成本是指企業為了保證和提高產品品質而支出的一切費用以及由於產品品質未達到規定的要求而造成的一切損失的總和。
品質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設計品質成本
企業為了保證產品設計品質適合用戶要求和生產能力所投入的費用,以及設計缺陷所造成的損失。它分為:
①設計品質投入:企業在產品研製過程編制可靠性大綱和設計試驗規范,培訓設計人員和品質、可靠性人員,進行可靠性試驗、開展設計評審等活動所支付的費用。這些費用基本上都屬於預防成本,企業可以通過有關會議和統計資料獲得比較准確的資料。
②設計缺陷損失:由於設計方案存在修改設計或重新設計,從而導致設計、試驗費用的無效增加;由於設計方案中選擇的技術標准、原材料、零部件不適當,規定的品質不合理,從而導致采購、加工、檢驗費用的無效增加;設計缺陷導致企業在生產售後服務中的各種品質損失和用用戶的品質損失。這些損失費用的少部分比較明顯,絕大部分比較隱含,可能表現為以正常的成本費用掩藏起來,也可能表現為其他原因導致的品質成本專案。
2、采購品質成本
為了促使和鑒定采購件達到合同規定的品質要求所支付的費用,以及采購件未達到品質要求給需方造成的損失。它分為三個部分:
①采購預防成本:評價供應商的品質保證能力,提出采購件的品質要求,幫助供應商改進產品品質和完善品質體系等活動所發生的費用。
②采購鑒定成本:對采購進行檢驗鑒定所發生的費用,這種檢驗活動包括貨源地核對和進廠檢驗。
③采購損失成本:由於對采購件未達到合同規定的品質要求給顧客所造成的而供應商又能給予補償的損失。
3、邊際品質成本
品質成本對產品品質特性最小單位變化的變動成本。包括:
①邊際品質投入:當產品品質處於某一水平時,產品品質特性最小單位的變化所發生的品質投入的變化量。
②邊際品質損失:當產品品質特性處於某一水平時,產品品質特性最小單位的變化所導致的品質損失的變化量。
4、用戶品質成本
用戶為了獲得品質滿意的產品並使其有效的發揮功能所支付的費用,以及產品品質不能滿足用戶要求給用戶造成的損失。它分為:
①用戶品質投入:用戶了解產品品質特性或特徵及生產、經銷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進行產品驗收,學習產品的使用和維護,辦理產品品質、安全保險等方面所發生費用。
②用戶品質損失:指由於產品品質不適合用戶要求,給用戶造成的損失,它主要包括用戶對品質不良產品進行附加的檢查、修理、退換所支付的而未能得到補償的的費用;用戶使用品質不良的產品額外增加的人工費用、材料費、動力費;產品出現品質故障給用戶造成的產量損失和信譽損失;用戶處理產品造成公害的費用。
5、社會品質成本
社會品質成本是指國家品質監督機構、環境保護機構、用戶權益保護組織等在鑒別和促使改進產品品質從而維護和國家利益、保護環境等方面所投入的費用,以及產品品質不良造成公害給社會帶來的經濟損失。
6、全壽命品質成本
全壽命品質成本是指產品從市場調研、研製、生產、使用直到報廢、銷毀的全過程中,炒了對其實現全壽命品質控制所投入的費用,以及產品品質不良給有關方面造成的損失。全壽命品質成本的核算和分析不是以企業為物件,而是以產品為物件,它包括供應商、研製單位、企業業、用戶和第三方等與產品有關各方的品質成本,其中主要是研製單位、生產企業和直接用戶的品質成本。
7、作業品質成本
作業品質成本是指企業為了促使全體人員始終做好本職作業所支付的費用,以及作業差錯所造成的損失。作業品質成本核算與分析析物件不是產品,而是作業。

D. 工業企業中質量成本投入比例多少合適

企業機會所有的成本都是為拉質量成本,他是最關鍵的,是可以控制多少的,其他什麼勞務費等成本都是是單獨性的 。質量成本是指企業為保證或提高產品質量進行的管理活動所支付的費用和由於質量損失所造成損失的總和。質量成本=鑒別成本十損失成本十預防成本1.預防成本 預防成本是為了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和提高,控制工序質量,減少故障損失而採取的措施所發生的各項費用。GB/T19000.5的標準定義為:「是預防發生故障而支付的費用。」它一般包括下列項目。 ①質量計劃工作費。為制定質量政策、目標及質量計劃而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包括編寫質量手冊、體系文件所發生的費用。 ②設計評審費。開發設計新產品在設計過程的各階段所進行的設計評審及實驗試驗所支付的一切費用,也包括產品更新的設計評審活動的費用。 ③工序能力研究費。為使產品達到符合性質量,對工序能力進行調查研究及保持工序能力而採取的措施所發生的一切費用。 ④質量審核費。對質量管理體系、工序質量和對供應單位的質量保證能力進行質量審核所支付的一切費用。 ⑤質量情報信息費。對市場質量情報和廠內外質量信息的收集分析、歸納、處理、早期報警和促進研究所發生的費用。 ⑥質量培訓費。以達到質量要求或改進產品質量為目的而對企業人員進行的正式培訓或臨時培訓,包括制訂培訓計劃直到實施所發生的一切費用。 ⑦質量改進措施費。制定和貫徹各項質量改進措施計劃,以達到提高產品質量或質量管理水平而進行活動所發生的一切費用。 ⑧質量獎。職工的質量獎及質量管理小組獎等用於質量(包括安全、節能)的獎金。 ⑨供貨單位質量保證。因對供貨單位提出質量保證要求而支付的外部質量保證費用。 2.鑒定成本 鑒定成本是「用於試驗和檢驗,以評定產品是否符合所規定的質量水平所支付的費用。」一般包括以下各項。 ①進貨檢驗費。對購進的原材料、協作件、外購配套件的進廠驗收檢驗費用和駐協作廠的監督檢查、協作配套產品的質量審核費用。 ②工序檢驗費。產品製造過程中對在製品或中間品質量所進行的檢驗而支付的費用。 ③成品檢驗費。對完工產品鑒別是否符合質量要求而進行的檢驗或試驗所發生的費用,包括產品質量審核費用。 ④試驗設備維修費。試驗設備、檢測工具、計量儀表的日常維護、校準所支付的費用。 ⑤試驗材料及勞務費。破壞性試驗所消耗產品成本以及耗用的材料和勞務費用。 3.內部損失成本 內部損失成本是交貨前因產品不能滿足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損失,如返工、復檢、報廢等等。也就是指產品在出廠前由於發生質量缺陷而造成的損失,以及為處理質量故障所發生的費用之和。包括以下各項。 ①廢品損失。指因產品(包括外購、外協產品物資)無法修復的缺陷或在經濟上不值得修復而報廢所造成的損失。 ②返工損失。指為修復不良品而發生的成本費用及為解決普遍性質量缺陷在定額工時以外增加的操作成本。 ③復檢費。指對返工或校正後的產品進行重復檢查和試驗所發生的費用。 ④停工損失。指由於各種質量缺陷而引起的設備停工所造成的損失。 ⑤產量損失。指由於改進質量控制方法使產量降低的損失。 ⑥質量故障處理費。指由於處理內部故障而發生的費用,它包括抽樣檢查不合格而進行篩選的費用。 ⑦質量降級損失。指產品質量達不到原有精度要求因而降低等級所造成的損失。 4.外部損失成本 外部損失成本是交貨後因產品不能滿足質量要求所造成的損失,如保修、保換、保退、撤銷合同及有關質量的賠償、訴訟費用等。也就是指產品在用戶使用中發現質量缺陷而產生的一切費用和損失總和。它同內部損失成本的區別,在於產品質量問題是發生在發貨之後。包括以下各項。 ①索賠費用。指由於產品質量缺陷經用戶提出申訴,而進行索賠處理所支付的一切費用。 ②退貨損失。指由於產品缺陷,而造成用戶退貨、換貨而支付的一切費用。 ③保修費用。指在保修期間或根據合同規定對用戶提供修理服務的一切費用。 ④降價損失。指由於產品質量低於標准,經與用戶協商同意折價出售的損失和由此所減少的收益。 ⑤訴訟費用。即因產品質量問題而造成的訴訟費用。 ⑥返修或挑選費。即產品不合格而退換後返工修理或挑選的人工、材料、復檢及有關設備折舊費用。

E. 一組品質數據的標准差控制在多少以內比較合理

當然取決於這個品質特性的規范公差 比如標准規定這種特性的公差允許限是+-6 ,實際測得的特性標准差為3, 那麼過程的西格瑪水平也就,12/6=2 ,

2 西格瑪質量水平 是個什麼概念? 相當於30%的品質缺陷率,顯然不能接受 。所以要改進這種品質特性,達到起碼4西格瑪水平 ,也就是千分之6.3的缺陷率,這時候就要控制你的標准差在1.5

所以總結一下,標准差的控製取決於兩樣,一樣就是標准范圍公差要求多少,第二就是要達到多少的合格率水平。

當然話說回來:標准差是越小越好,當然越小的成本就越高!一般是按照公司的質量定位(比如說低價低質量定位 符合性質量市場價定位 高質量高定價定位,或是純粹的高性價比定位)

F. 公司的品質成本占總銷售收入的多少左右

我們公司品質成本一般占銷售額1%的樣子,2018為0.82%,2019至今為0.95%
主要還是看每個公司品質成本的模塊部分,以下是我司的模塊組成:
預防成本:(品質培訓、品質交際、QA/SQA工資,供應商輔導/監查)
鑒定成本:品檢人員工資、品檢辦公用品、例行破壞性檢驗、檢測儀器折舊/校驗/保養、初流成本
內部失敗:產品報廢、產品返工/返修、因品質停工損失
外部失敗成本:處理不良損失、客戶索賠
以上請參考。

G. 製造業質量管理成本占銷售額多少比率比較合理

我們公司是一家較成功的製造業公司,我是做財務的,我們公司質量管理成本占總銷售額千分之四點一到千分之四點六。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H. 關於不合格質量成本

不合格質量成本即CoPQ, 主要分為
內部失敗成本:公司內部因為物料製造、倉儲、搬運等品質上失敗所產生的成本費用。
外部失敗成本:公司外部因顧客抱怨、退貨等品質上失敗所產生的成本費用。
5. 內部失敗成本
5.1. 報廢
5.1.1. 成本說明
經加工後因品質不良而無法修理之半成品或成品之製造成本(但須扣除剩餘價值之金額)。
5.1.2. 計算來源
1) 因正常加工必須損耗之材料不列計。
2) 非因作業不良所產生者不列計。
5.2. 重新加工
5.2.1. 成本說明
品管檢查未達到品質標准,需重新加工所引起之工時及材料等費用。
5.2.2. 計算來源
1) 修理人員之工資。
2) 批退處理人員之工時。
3) 修理所損耗之零件材料。
5.3. 閑置時間損失
5.3.1. 成本說明
因品質問題導致停線所損失之直接工時及製造費用。
5.3.2. 計算來源
由生管提供、依工資率、費用率及人數列計。
5.4. 其他費用
5.4.1. 成本說明
1) 進料不良之損失。
2) 處理品質不良矯正工程之費用。
3) 重新檢驗費用。
4) 失敗分析費用。
5) 降為次級品之損失。
5.5.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2) 由品管部及生技部提供。
6. 外部失敗成本
6.1. 服務材料支出成本
6.1.1. 成本說明
1) 保證期間內免費更換零件材料。
2) 因其他原因未能收費之零件成本。
6.1.2. 計算來源
由業務部提供資料,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6.2. 抱怨處理損失
6.2.1. 成本說明
因顧客抱怨而引起之費用,如工時、差旅費、郵電費等。
6.2.2.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費用列計。
2) 由品管部及業務部提供。
6.3. 折讓損失
6.3.1. 成本說明
1) 因品質欠佳而折價出售之損失(例如庫存過久導致內部折賣或廉價出售)。
2) 因品質欠佳所造成之客戶的索賠損失。
6.3.2. 計算來源
由業務部、製造部提供。
6.4. 逾期交貨賠償
6.4.1. 成本說明
因品質不良而延遲交貨所付之賠償金。
6.4.2. 計算來源
1) 依實際發生之金額列計。
2) 由財務部提供。
6.5. 新品交換損失
6.5.1. 成本說明
產品售出後,因顧客不滿退回交換之損失。
6.5.2. 計算來源
搬運工時、整新、修理工時及材料費等依據發生額填列。
6.6. 服務費用
6.6.1. 成本說明
保證期間內免費服務之工時、交通費、設備費。
6.6.2. 計算來源
依本公司規定費率、計件支付之金額填列。
6.7. 其他費用
6.7.1. 成本說明
1) 派往各地支援服務之損失。
2) 因售後品質不良引起之損失(商譽損失等)。
6.7.2. 計算來源
1) 工作人員之差旅費、工時費用依實際發生列計。
2) 訂貨生產因品質不良而取消訂單者,依損失列計。

I. 質量失敗成本該如何計算

實話實說,這是一個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不敢亂忽悠。先頂一個,望有這方面經驗的兄弟姐妹們快給他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