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有留存收益如何計算平均資本成本
擴展閱讀
汽貿如何開發4s店資源 2025-05-20 08:03:51

有留存收益如何計算平均資本成本

發布時間: 2022-11-05 02:46:29

㈠ 如何計算公司的綜合資本成本

現在一般都叫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很少有叫綜合資本成本的了。
計算公式=權益資本成本*權益比重+稅後債務資本成本*債務比重
這里1000萬有4種自己來源,分別是長期借款,應付債券,普通股、優先股和留存收益,普通股和優先股、留存收益都是稅後的直接用,但是債務的得出來的都是稅前的,要換算成稅後的。
K長期借款=10%*(1-40%)=6% 長期借款比重=200/1000=20%
K債券=100*12%/100*(1+10%)*(1-40%)/(1-5%)=6.89% 債券比重=110/1000=11%
K普通股=15%/(1-5%)+1%=16.79% 普通股比重=500/1000=50%
K留存收益=15%+1%=16% 留存收益比重=40/1000=4%
K優先股=20%/(1-2%)=20.4% 優先股比重=150/1000=15%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6%*20%+6.89%*11%+16.79%*50%+16%*4%+20.4%*15%=1.2%+0.76%+8.40%+0.64%+3.06%=14.06%

㈡ 留存收益也有資本成本嗎

留存收益籌資成本是機會成本,留存收益資金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如果企業不留存,而是發放給股東,則股東可以拿去再投資獲利。

投資人對於留存收益資金要求的收益率與普通股資金是相同的,因此留存收益資本成本等於不考慮籌資費用時的普通股資本成本。所以留存收益籌資成本大於債務籌資成本。

企業應設置「盈餘公積」科目,核算盈餘公積的提取和使用等增減變動情況,並在「盈餘公積」科目下設置「法定盈餘公積」、「任意盈餘公積」和「法定公益金」三個明細科目,分別核算企業從凈利潤中提取的各項盈餘公積及其使用情況。

(2)有留存收益如何計算平均資本成本擴展閱讀:

股利增長模型法是依照股票投資的收益率不斷提高的思路計算留存收益成本。一般假定收益以固定的年增長率遞增,則留存收益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Ks=Dc/Pc+G

式中:Ks----留存收益成本;

Dc----預期年股利額;

Pc---- 普通股市價; ;

G----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留存收益核算:

企業未分配利潤應通過「利潤分配」科目進行核算。年度終了,企業應將全年實現的凈利潤,自「本年利潤」科目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

並將「利潤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有關明細科目的余額,轉入「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結轉後,「未分配利潤」明細科目的貸方余額,就是累積未分配的利潤數額。

如出現借方余額,則表示累積未彌補的虧損數額。對於未彌補虧損可以用以後年度實現的稅前利潤進行彌補,但彌補期限不得超過五年。

㈢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的計算公式是什麼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留存收益成本=預期年股利額÷普通股市價+普通股利年增長率,Ks=Dc/Pc+G 式中:Ks----留存收益成本;Dc----預期年股利額;Pc----普通股市價;G----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留存收益成本是指股東因未分配股利而喪失對外投資的機會損失。留存收益的成本率就是普通股東要求的投資收益率。由於留存收益成本是一種機會成本,而不是實際發生的費用,所以只能對其進行估算。
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的公式有三種,如下種類:
1. 風險溢價法 根據某項投資"風險越大,要求的報酬率越高"的原理,普通股股東對企業的投資風險大於債券投資者,因而會在債券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上再要求一定的風險溢價。依照這一理論,留存收益的成本公式為:Ks=Kb+RPc 式中:Kb----債務成本;RPc ----股東比債權人承擔更大風險所要求的風險溢價。Ks=Kb+4%
2. 股利增長模型法: 一般假定收益以固定的年增長率遞增,則留存收益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Ks=Dc/Pc+G 式中:Ks-留存收益成本;Dc-預期年股利額;Pc-普通股市價;G-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3.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 按照"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留存收益成本的計算公式則為: Ks=Rs=Rf+β(Rm-Rf) 式中:Rf----無風險報酬率;β---股票的貝他系數;Rm ----平均風險股票必要報酬率。
拓展資料:
資本成本在企業融資、投資和經營活動過程中起著以下三種作用:
1、 資本成本是企業融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企業的資本可以從各種渠道獲得,如銀行信貸資金,私人資金,企業資金等。還有各種籌資方式,如吸收直接投資、發行股票、向銀行借款等。然而,無論哪一個頻道,通過不同渠道和方式籌集的資本會形成不同的資本結構,從而導致不同的金融風險和資本成本。因此,資本成本成為決定最佳資本結構的主要因素之一。
2、 隨著融資額的增加,資本成本也會發生變化。當籌資金額增加到資本增加成本大於資本增加收益的程度時,企業資本成本是評價和選擇投資項目的重要標准。事實上,資本成本是投資者應該獲得的最低回報水平。只有當投資項目的收益高於資本成本時,才值得為其籌集資金;防止舍棄這一投資。
3、 資本成本是衡量資金企業效益的關鍵基準,如果某一時期的資本綜合成本率高於總資產收益率,說明企業資本利用效率差,經營業績不好。關於資本的介紹還有減少注冊資本的程序。

㈣ 如何計算以下個別資本成本和綜合資本成本急! 1.某企業計劃籌資100萬元,所得稅稅率33%。有關資料如下:

銀行存款的資本成本是7%*(1-25%)/(1-2%)*100%=5.36%
發行債券的資本成本是14*9%*(1-25%)/15*(1-3%)*100%=6.49%
發行普通股的資本成本是1.2/10*(1-6%)+8%=20.77%
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是1.2/10*+8%=20%
計算該企業加權平均資本成本(10*5.36%+15*6.49%+40*20.77%+35*20%)/100*100%=16.82%
【拓展閱讀】
1、個別資本成本是指各種籌資方式的成本,主要包括負債資本成本和權益資本成本。其中負債資本成本包括:債券成本、銀行借款成本;權益資本成本包括:優先股成本、普通成本和留存收益成本。
定義
個別資本成本是單獨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包括長期借款資金成本,長期債券資金成本,優先股資金成本,普通股資金成本,留存收益資金成本,其中,前兩種是債務性資金成本,後三種是權益性資金成本或自有性資金成本。
(1)債券成本。
債券成本中的利息在稅前支付,具有減稅效應,但籌資費用一般較高,其計算公式為:
債券成本=年利息×(1-所得稅稅率)/債券籌資額×(1-債券籌資費率)
其中,年利息=債券面值×債券票面利息率。債券籌資額按實際發行價格確定。
(2)銀行借款成本。
銀行借款成本中的利息也在稅前支付,具有減稅效應,且借款手續費較低,其計算公式為:
銀行借款成本=(借款額×利息率+籌措費用)×(1-所得稅率)
(3)優先股成本。
優先股籌資作為權益性籌資,它同普通股籌資、留存收益籌資一樣不具有減稅效應,因此其成本也不作稅收扣除。優先股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優先股成本=優先股每年的股利/發行優先股總額×(1-優先股籌資費率)
(4)普通股成本。
如果每年股利固定,普通股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普通股成本=每年固定股利/普通股金額×(1-普通股籌資費率)
如果股利不固定,而是以一個固定的年增長率增加,則普通股成本可依照下式計算:
普通股成本= 第1年股利/普通股金額×(1-普通股籌資費率)+年增長率
其中,普通股金額按發行價計算。
(5)留存收益成本。
留存收益成本除了無籌資費用外,基本同於普通股成本。普通股股利固定情況下:
留存收益成本= 每年固定股利/普通股金額
普通股股利在固定增長率遞增情況下:
留存收益成本= 第1年股利/普通股金額+年增長率
2、綜合資本成本,也稱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以各種不同籌資方式的資本成本為基數,以占資本總額的比重為權數計算的加權平均數。分為三個部分:個別資本成本、綜合資本成本、資本的邊際成本。
綜合資本成本,又稱為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是以各種不同籌資方式的資本成本為基數,以各種不同籌資方式占資本總額的比重為權數計算的加權平均數。資本成本的計算分為三個部分:個別資本成本,綜合資本成本,資本的邊際成本。
公式:
綜合資本成本=資金成本%*籌資額/擬籌資額

㈤ 求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

資金市場定價模型=市場組合的期望收益率+(市場組合的期望收益率 - 無風險利率)*貝塔系數

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1=12%+(12%-10%)* 1.2=14.4%
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2=12.4%

14.4%> 12.4%
所以取14.4%

㈥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率公式是什麼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計算公式:留存收益成本=預期年股利額÷普通股市價+普通股利年增長率,Ks=Dc/Pc+G。式中:Ks----留存收益成本;Dc----預期年股利額;Pc----普通股市價;G----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的公式有三種,如下:

1、風險溢價法

根據某項投資"風險越大,要求的報酬率越高"的原理,普通股股東對企業的投資風險大於債券投資者,因而會在債券投資者要求的收益率上再要求一定的風險溢價。依照這一理論,留存收益的成本公式為:

Ks=Kb+RPc

式中:Kb----債務成本;

RPc ----股東比債權人承擔更大風險所要求的風險溢價。

Ks=Kb+4%

2、股利增長模型法:

一般假定收益以固定的年增長率遞增,則留存收益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Ks=Dc/Pc+G

式中:Ks-留存收益成本;

Dc-預期年股利額;

Pc-普通股市價;

G-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3、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

按照"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留存收益成本的計算公式則為:

Ks=Rs=Rf+β(Rm-Rf)

式中:Rf----無風險報酬率;

β----股票的貝他系數;

Rm ----平均風險股票必要報酬率。

㈦ 籌資方式中的利用留存收益籌資的資本成本是什麼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是指股東對外投資因未分配股利而產生的機會損失。這一成本率也是普通投資者股份的投資收益率,這個在分析上市公司能力的時候常用實用。由於留存收益的成本是機會成本,而不是實際成本只能估算。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是一種機會成本,留存收益的資金屬於普通股東。企業不保留,就分給股東,股東可以再投資盈利。和普通股資本成本之間的關系如下:
1.估算普通股資本成本的方法有三種,其中法為:債券收益加風險溢價法(普通股資本成本=稅後債務成本)。當然不考慮股票的發行費用,一個不上市的股份至公司留存資本成本就是普通股成本。
2.公司留存收益由公司稅後凈利潤形成,屬於普通股東利益。作為資金來源,表面上沒有融資成本,實際上有機會成本。
3.留存收益的融資成本是機會成本,留存收益的資金屬於普通股東。企業不保留,就分給股東,股東可以再投資盈利。投資者對留存收益的資金所要求的收益率與普通股相同,所以不考慮融資費用,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等於普通股的資本成本。因此,融資留存收益的成本大於融資債務的成本。
投資者對留存收益的資金所要求的收益率與普通股相同,所以不考慮融資費用,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等於普通股的資本成本。因此,融資留存收益的成本大於融資債務的成本。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在實際的計算中有三種方式:一是股利增長方法;二是資本資產定價方法;三是風險溢價方法。不要要知道這個在前面說到過很難估計。
股利增長模型法計算的公式為Ks=Dc/Pc+G;其中ks是留存收益的成本;Dc是預期的年度股息金額。Pc是普通股的市場價格;g是普通股利的年增長率。一般假設收入將以固定的年增長率增長。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法計算的公式為Ks=Rs=Rf+β(Rm-Rf);其中射頻是無風險回報率;是股票的系數;Rm是平均風險股票的必要收益率。
風險溢價法計算的公式為Ks=Kb+RPc;其中KB是債務成本;RPc是股東比債權人承擔更大風險所需的風險溢價。

㈧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 計算

一般假定收益以固定的年增長率遞增,則留存收益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Ks=Dc/Pc+G

式中:Ks----留存收益成本;

Dc----預期年股利額;

Pc---- 普通股市價; G----普通股利年增長率。

[例1] 某公司普通股目前市價為56元,估計年增長率為12%,本年發放股利2元,則:

Dc=2×(1+12%)=2.24(元)

Ks=2.24/56+12%=16%

拓展資料:

留存收益資本成本是機會成本,留存收益資金屬於普通股股東的,如果企業不留存,而是發放給股東,則股東可以拿去再投資獲利。投資人對於留存收益資金要求的收益率與普通股資金是相同的,因此留存收益資本成本等於不考慮籌資費用時的普通股資本成本。

㈨ 求留存收益的資本成本

[6%+1.2*(15%-6%)]*(1-25%)=12.6%
貝他系數,指的是普通個股相對於平均風險股票的變異程度
先確定整個籌資過程中的現金流量表,其中包括資金的獲得、籌集費用、用資費用(計算稅後資金成本率的話,這兩項費用還應該扣除所得稅的相抵額)、以及本金的支付等,然後再據此進一步求解使這些現金流量凈現值等於零時的貼現率。該貼現率,就是這一次籌資確切的「(稅後)資金成本率」。
計算公式(1)長期借款資金成本率=借款利息率×(1-所得稅率)
(2)債券資金成本率=(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所得稅率)/[債券的發行價格×(1-債券籌資費率)]
(3)普通股股票資金成本率有好幾種計算公式:
常用的是:無風險利率+貝塔系數×(市場報酬率-無風險利率)
如果股利固定不變,則:普通股股票資金成本率=每年固定的股利/[普通股發行價格×(1-普通股籌資費率)]
如果股利增長率固定不變,則普通股股票資金成本率=預期第一年的股利/[普通股發行價格×(1-普通股籌資費率)]+股利固定增長率
(4)留存收益的資金成本率與普通股股票的資金成本率計算公式基本相同,只是不需要考慮籌資費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