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新手如何零成本養螞蟻
擴展閱讀
基金費用是怎麼扣的 2025-05-20 07:46:41

新手如何零成本養螞蟻

發布時間: 2022-11-04 22:05:44

① 我想養螞蟻,但是我該怎麼養呢

1、准備工作:
打開螞蟻工坊的蓋子,用產品配置的小棒在凝膠體上戳四個分布大體均勻,深度在20毫米左右的洞,以提示螞蟻在此挖洞;盡管它並不一定會順著你的提示挖下去.

2、放螞蟻進去:
配送的螞蟻,裝螞蟻的管子一頭插在蓋子上的塞孔上,等著螞蟻自己爬進去。野外自己抓的螞蟻,讓螞蟻爬上草棍或小棒,然後抖到螞蟻工坊里。不要直接用手捉螞蟻,螞蟻很小容易受傷。如果你對螞蟻束手無策,可以將裝有螞蟻的容器放入冰箱冷藏室10分鍾左右,螞蟻在15-18°C行動較遲緩。注意溫度不能太低,時間不要太長,避免螞蟻凍死。

3、平時飼養:
大約7-10天左右,在螞蟻休息的時候,輕輕地打開蓋子給它們換換新鮮空氣。在螞蟻工作過程中,你可以用配置的放大鏡更仔細地觀察螞蟻的生活秘密。

4、注意事項:
不要喂螞蟻任何東西,因為螞蟻工坊里的凝膠體含有螞蟻需要的營養和水分。不要把螞蟻工坊放在太陽光直射的地方.

② 螞蟻怎麼養

養殖方法

黑暗法

原理——利用螞蟻喜歡躲藏居住於黑暗處的特性。先將原住巢與目標巢互相連接,讓目標巢保持黑暗,而原住巢保持光亮,一定時間後它們就會舉家搬往黑暗的目標巢。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然後用管子或者其它方式將其與原住巢連接,再把目標巢用書本或者布等遮黑,然後你可以通過一定方式驚擾原住巢里的螞蟻,使之更快的發現目標巢更快的搬離原住巢,當然也可以不驚擾。大約1~24個小時內它們就能完成搬家,連卵都會一個不落的搬過去。不同品種不同條件下搬家的速度不一樣的。搬完後便可將原住巢及時拆下。

提示與注意——此方法最簡單方便,也是用得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適用於絕大多數螞蟻品種,尤其是小型的數量的有很多卵的螞蟻群落,用此法最合適不過。

溫差法

原理——利用極端的溫度條件來迫使螞蟻搬家。先將原住巢與目標巢互相連接,目標巢保持螞蟻喜歡的溫度條件,而原住巢保持低溫或者高溫,一定時間後它們就會舉家搬往舒服的目標巢。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溫度濕度等),然後將原住巢製造低溫(用冰塊或者放冰箱等方式)或高溫(用熱水袋燙等方式),通過製造這些它們不喜歡的溫度條件,在一定時間內它們便會搬往適宜溫度條件的目標巢。搬完後便可將原住巢及時拆下。即可大功告成了。

提示與注意——此方法容易讓螞蟻徹底的搬完,對於所有螞蟻不論群落大小都適用,也容易讓它們把卵全部搬過去,但是操作有點麻煩。

乾燥法

原理——利用極端的濕度條件來迫使螞蟻搬家。先將原住巢與目標巢互相連接,目標巢保持螞蟻喜歡的濕度條件,而原住巢保持乾燥,不再加水,到一定時期就會往目標巢搬去。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溫度濕度等),然後讓原住巢慢慢自然乾燥掉,不再加水,或者採取一定的方式加速乾燥,在螞蟻們受不了乾燥的時候,它們就會搬到更舒適的新家。

提示與注意——此方法適用於不急於一下子讓螞蟻搬家的情況下,主要的一個缺點是需要時間很長。不過對於絕大多數螞蟻都適用,操作也很簡便的。

冷凍法

原理——通過低濕降溫措施讓螞蟻暫時失去活動力,人工轉移。

方法——先給目標巢營造好適合螞蟻居住的條件(溫度濕度等),打開准備好,然後可以將原住巢放入冰箱冷凍幾分鍾,溫度不宜過低,在幾度那樣它們基本不再動了,然後迅速打開蟻巢,將凍昏的螞蟻轉移到目標巢,用鑷子夾取或者直接手抓,有卵可以用毛刷撥過去,再將目標巢蓋好,讓昏眠的螞蟻慢慢蘇醒即可了。

提示與注意——此法適合於群落小數量不多,且個頭比較大的螞蟻,操作有點麻煩,如果有很多卵就更不方便了。

報力法

原理——直接用你的雙手抓取螞蟻然後放到目標巢。

方法——先將原住巢里的螞蟻倒在一個比較開闊的容器中,當然這個容器要做好防逃措施(一般抹點防逃粉即可),然後用手直接抓它們放到目標巢里吧,當然你害怕的話最好戴上手套(一次性的橡膠手套就OK),一隻只的直到抓完就完工了。

提示與注意——此法適合於群落小數量不多,且個頭比較大的螞蟻,操作倒是非常簡便,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養殖技術

螞蟻系社團性昆蟲,作為葯用的僅發現大黃蟻,分別為黃猄蟻、擬黑多刺蟻等幾個少數品種,人工養殖比較成功的僅有擬黑多刺蟻,因這種螞蟻適應能力強、周期短、繁殖快,不受地理環境條件的影響,可進行高密度箱式立體養殖,較與假山式、缸式養殖方法相比,具有節約開支,降低成本,佔地面積小等許多優點。

一、場地選擇:

應根據養殖數量的大小來確定,無論室內、室外,必須具備有充足的光線,無雜物堆放,無不良氣味。

二、養殖設施:

在場地四周用磚塊(或塑料薄膜)。砌一寬25厘米,深5厘米的水槽,水槽的內沿要保持一定的傾斜度,可有效地防止種蟻掉入水中,水槽修建時要留一個利於換水的排水孔。在距水槽內沿20-25厘米處搭架,材料可用竹竿或木棒、並排排列為軌道型,第一層架到離地面30厘米以上,層架與層架之間的距離35厘米以上,層架的底部放置10-15厘米厚的腐殖沙土。

三、飼養箱的製作與排列:

昆蟲自製的飼養箱一般為裝過食物,服裝的紙質箱、規格一般為長35-40厘米,寬20-25厘米,高10-15厘米。箱內放置螞蟻最喜歡做窩的馬尾松,其次是豆科植物秸稈如小豆、大豆、蠶豆等,野生植物有小葉樟、大葉樟、老草等,均需曬干,防止霉變,草把的松緊度要適宜,既不能太緊又不能太松,這一條很重要。螞蟻不在即將發霉或已發霉的草把上分化做窩,將草把連同分好窩的種蟻一同放入箱內,四周用膠布帶閉封,在箱的一端鑽一小孔即可,蟻箱的排列間隔應不低於60厘米,如間隔太近易引起螞蟻互相爭斗。

四、投食與管理

螞蟻的食料種類很廣,凡是香甜的食品及動物性食料都喜歡吃。可分為兩大類:A、動物性餌料:如牛、羊、魚、豬、雞等肉類殘渣及濃血等,各種昆蟲也是螞蟻的好食料,如地鱉蟲、蠅蛆、蠶蛹、蚯蚓等。B、帶有香甜的食物如紅白糖、西瓜、蜂蜜、梨核、蘋果核等。

螞蟻的食量是很小的,每日每隻約為0.1毫克,10萬只螞蟻一天食料約需100克(不同品種也有所不同具體值視體型而定),一般每隔3-5天投一次食。投喂時需在飼養箱頂端放置食盆,及吸入水的海綿塊,為防止食料變質,飼喂的食料基本上應掌握每次吃完的原則,要做到勤喂勤打掃。投食時應盡量少而點數多,以免互相爭食打架。另外食物的種類要經常變換,以避免螞蟻發生厭食現象。如在室外養殖,在炎熱的夏季為避免蟻箱高溫,應在箱架周圍種些藤類植物,用以遮擋強烈的陽光。螞蟻最適宜的生長繁殖溫度為22℃-37℃,空氣濕度必須控制在81%左右,土壤濕度保持在10-15%,如空氣太乾燥可用噴霧器時常對蟻箱及地面進行噴霧,以保持螞蟻的正常活動與繁殖。

採收加工

採收

人工飼養螞蟻的採收,主要是食物引誘,決定采哪一窩(必須有很多的數量)先讓這窩餓3-5天,全群螞蟻至少有80%以上的螞蟻有飢餓狀態,然後用編織袋,在袋中放上螞蟻喜歡吃的食物,用一棍小竹筒縛在袋口上,螞蟻因餓得慌,會很快進入編織袋內,當引誘的數量差不多時,取下編織袋入55℃高溫中,約5分鍾後螞蟻全部殺死,採收工作一般在晴朗天氣進行,以便很快曬干。

加工

把已被殺死的螞蟻倒入堰篇上,揀出雜質,將螞蟻盡快曬干,含水量不能超過8%,才能保持較長的貯藏期,以保證商品蟻的質量。

猝死螞蟻萬不能炒、煮或灑施農葯等。成品的標准應是無霉變,無農葯污染,肢體完整,加工方法正確。成品包裝一般可用內有處塑料薄膜的編織袋,切忌使用農葯、化肥的包袋包裝。

野外放養

螞蟻的野外放飼,方法簡便,但須注意以下幾點,才能收到較好效果。

蟻窩的選擇

蟻窩選擇得好壞,直接關繫到野外放蟻的效果。在取巢時,應選擇大而老熟的蟻巢。這種蟻巢,蟻、卵及蛹都較多。蟻巢老熟意味著螞蟻本身將有分巢的趨勢。

擴散時機

為增加螞蟻的繁殖數量,可將蟻巢打爛,使螞蟻離開原巢走散,重新築巢。散養時間應於溫度在27℃~33℃,相對濕度在66%~73%時進行。這時水源和食物都充足,有利於築巢和分巢後繁殖。

江、浙地區5月初可進行放蟻養殖。放蟻量為0.2~0.4窩/平方米。

濕、溫度

在樹上的蟻巢和地下的蟻巢中休眠的螞蟻,約在驚蟄後,開始蘇醒出蟄。但早春氣溫偏低,江蘇、浙江地區月平均溫度為9.2℃。此期間管理重點以防寒、保溫為主。清明以後,氣溫逐漸升高,月平均溫度達15.2℃,螞蟻開始出巢爬到地面上和樹上活動、覓食。這時,若林地土壤乾燥,應噴水,同時應將防逃水溝灌滿水。立夏後,溫度繼續升高,螞蟻進入活動、覓食、生長發育的旺季。此時要保證林地的濕潤,特別在氣溫超過35℃,天氣乾旱,最好早晚各噴一次水。

立秋後,氣溫仍舊很高,這時要保持林地的潮濕。秋分後,天氣轉涼,氣溫開始下降,螞蟻處於入蟄冬眠的准備階段。此時可根據空氣濕度適當減少噴水量。立冬後,氣溫下降,螞蟻逐漸停止活動和覓食,進入冬眠狀態。冬眠期,要做好蟻巢保溫防寒防凍工作,確保螞蟻安全越冬。

飼料選擇

放飼螞蟻的飼料主要來源於樹上的昆蟲。大規模放養,僅靠自然的昆蟲不能維持蟻群的生長繁衍,必須經常補餵食物。補喂方法一般是在放飼螞蟻的林地多施有機肥,如人糞尿、禽畜糞等,這樣孳生大量蠅蛆、小蚯蚓和其他昆蟲。有條件還可定期噴喂稀釋的糖蜜,以促進螞蟻的活動和生長。另外,還可用死蛙、死蛇的屍體作補充飼料。在冬季來臨時,要經常投喂含脂肪較多的飼料,以使螞蟻積累足夠的營養物質,增強抗寒力,確保螞蟻安全度過休眠期。

③ 養螞蟻的十大技巧 養殖螞蟻10大竅門

1、螞蟻在干制到危險時會用兩個大牙叮咬的方式進行攻擊或自衛,咬時會分泌出蟻酸(甲酸),刺激被叮咬的傷口紅腫疼痛。所以在養殖期間,不要直接與螞蟻接觸。

2、螞蟻從卵到成蟲只要經過15-20天,所以養殖一段時間後螞蟻越來越多,原本蟻巢已負荷不了就會出現爆巢。爆巢後要以一個大些的蟻巢。

3、絕對不要把兩個螞蟻群混在一起,它們會交戰至死,這對螞蟻來說太殘酷了。所以如果你的螞蟻是捕捉來的而不是訂購的,確保它們都是一個巢穴的螞蟻。

4、不要蓋著螞蟻養殖場——螞蟻會窒息而死。如果你必須蓋著它,那就用橡皮筋捆著紙巾,在上面用大頭針扎幾個孔。或者用細金屬絲網。

5、減少光照,螞蟻喜歡夜間活動,並且也會在夜晚是挖掘螞蟻穴。在你不觀察螞蟻時,就盡量黑色的布蓋上。

6、提供食物和水,不要給螞蟻喂肉或者其他熟食,害蟲會因此被吸引到你的飼養場里的。

7、可以給螞蟻准備一個塑料瓶,然後把塑料瓶裡面裝一點土,再把螞蟻抓進去,給他們一點喜歡的食物,不過那些螞蟻養不久,如果要養久一點的話,需要再抓一隻蟻後放進去。

8、新舊螞蟻不可混合飼養,必須分群飼養,以免互相殘殺而使一巢螞蟻全部死亡。

9、螞蟻鑽逃能力很強,因此飼養池箱要平整、光滑、無縫隙。飼養室四周應設置水槽,以防止螞蟻逃逸。 ?

10、螞蟻的天敵有啄木鳥、食蟻獸、穿山甲等,在野外養殖,要注意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敵害。

④ 怎麼養螞蟻

飼養螞蟻正逐漸行為一股潮流,本期來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適合新手飼養的品種。

品種的選擇不應以價格、品相論高低,每種螞蟻各有特色。在飼養的過程中,攀比的行為是萬萬不可的!在購買螞蟻之前,應當充分了解該螞蟻的習性(如買了大頭蟻到手後卻發現螞蟻好小),並使用相應的巢穴與飼料。總的來說,螞蟻的飼養方法大同小異,除個別特殊群體外,水果、麵包蟲、糖水等都是很好的飼料。

我認為個人對螞蟻品種的選擇與其嗜好有一定的關系。比如愛看打架的人適合飼養鋪道蟻(Tetramorium),愛看螞蟻行軍的人適合飼養大頭蟻(Pheidole),而上學、上班一族則適合飼養收獲蟻(Messor)。

第一次飼養螞蟻時不免忍不住經常看,所以建議購買中型群落。新後怕打擾,小群落太宅。大群落是最不推薦的,沒有帝國成長的成就感,不過可以在短時間內欣賞捕獵、行軍、築巢等場面。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首先為大家介紹的是大頭蟻屬 大頭蟻屬的螞蟻習性差別不大,食性范圍廣,有兵蟻,工蟻之分,繁殖快。在花盆底下常見,看著工蟻兵蟻合作豈不美哉?推薦伊大頭、淡黃大頭。入手3後+200工。適合愛看行軍,搬運食物的朋友飼養。

▲伊大頭(Pheidole yeensis)

▲淡黃大頭(Pheidole flaveria)

第二個想要介紹的是許多蟻友青睞的蟻。它就是收獲蟻屬(Messor)。這一屬的螞蟻極適合上班,上學等時間比較緊張的人群飼養。顧名思義,收獲蟻當然是收獲啦,那麼它們收獲什麼呢?答案是種子,不過是五穀雜糧的種子,大家可以購買鳥糧。據說種子給夠,濕度保持,水放好,一個月不管都是小問題。有些有分化(分大中小螞蟻),有些則沒有。在這里推薦原生收獲蟻(Messor barbarus),這種螞蟻產自歐洲,價格適中,聽說過了100工之後就是一路狂飆繁殖,根本停不下來!推薦入手1後50工。需要強調的是蟻後有品相問題,分頭、胸、尾的體色問題。紅的地方越多,紅的越深就越貴。有傳聞最普通的黑色繁殖最快。(本人表示同意,曾經買過兩只新後,紅頭與三黑,三黑真的比較快。個人推測原生收獲蟻在婚飛結束後用自身的鮮紅色吸引捕食者,以保證新後的存活率。但尚未證實。)

▲原生收獲蟻(Messor barbarus)

再介紹鋪道蟻(Tetramorium),這種螞蟻十分好戰,我猜可能太容易養且繁殖太快所以沒什麼人養吧,沒什麼難度,雜食。一般作為超大群飼養。個人還未養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建議入手3後100工,可以飼養草地鋪道蟻(Tetramorium caespitum),雙隆骨鋪道蟻(Tetramorium bicarinatum)

▲草地鋪道蟻(Tetramorium caespitum)

▲雙隆骨鋪道蟻(Tetramorium bicarinatum)

下面是弓背蟻屬(Camponotus),這是一個龐大的家族。個人推薦尼科巴弓背蟻(Camponotus nicobaresis),這也是我的入門蟻,產卵快,外觀也很好看。飼養及其簡單。有大中小工蟻之分,性情溫和。用塑料容器飼養的話,在大頭或警告時可以聽到腹部敲擊聲。推薦入手1後50工。

⑤ 如何培養螞蟻 飼養螞蟻的方法

1、飼養土的處理

在螞蟻養殖箱、養殖架內鋪放的泥土叫飼養土。螞蟻具有在土表處築巢、產卵、孵化、儲存食物和水分的習慣。所以,飼養土最好是菜園土,而且還要經過一些處理:去除玻璃、小磚塊、石子等雜質,然後將菜園土經太陽暴曬後敲碎,再經過粗碎過篩以增加其疏鬆程度以後,就可以將其放置在養殖箱或養殖架內了。

2、蟻巢的製作

螞蟻窩可以用快餐盒來製作,在養蟻盒上穿幾個小洞,以利於螞蟻的出入、繁殖和分窩。將一些曬乾的草放入養蟻盒中並保持其疏鬆,放草多少以與盒口齊平為准,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同時要注意放於盒內的草不要剪斷。快餐盒裡面也可以放這樣的蟻螻,蟻螻上的綠色螞蟻誘蟻素是大自然中螞蟻喜歡的味道,黑色的是一種油,它可以起到防潮的作用。這種可折疊的現代化的蟻螻可以使螞蟻家家像鄰居一樣和睦相處。

3、防逃措施

螞蟻具有較強的鑽隙和攀援能力,只要稍有空隙,就會大量從空隙里鑽出外逃,並能攀強走壁幾十米高,因此,為了有效防止螞蟻逃逸,可以採取一些防逃措施:最常見的就是挖隔離水溝,螞蟻在一般情況下,活動半徑為5-10米,最遠為三十米左右,根據這個情況,可以在螞蟻養殖場的四周挖一條上面寬40厘米,底部寬30厘米,外壁斷面高20厘米的水溝,內壁用水泥抹嚴,然後向裡面灌滿水,這樣便可以防止螞蟻外逃。採用這種方法要注意隨時清除水溝內淤積的雜物和漂浮在水面上的雜草、樹葉等,以防止螞蟻藉助這些東西跨越水溝往外逃。

⑥ 怎麼養螞蟻 螞蟻如何養

1、收集螞蟻。普通的螞蟻是不會繁殖的,除非你在你的螞蟻飼養場裡面放進去一個蟻後。

2、養螞蟻的地方。找一個大小合適的玻璃瓶,玻璃瓶更方便觀察,記得在瓶蓋上留有氣孔。

3、泥土填滿。確保泥土是鬆散的,這樣螞蟻才可以四處活動。在頂端留下一定的距離,以防止螞蟻爬出瓶子。

4、提供食物和水。不要給螞蟻喂肉或者其他熟食,害蟲會因此被吸引到你的飼養場里的。

5、溫暖。把它放置在一個溫度穩定又適宜的房間里。不要讓陽光直射,否則玻璃瓶會過熱而烤死螞蟻。

6、搖動瓶子。搖動瓶子或者粗魯對待會讓它們的隧道坍塌,進而殺死它們。小心地處理螞蟻飼養場。

7、減少光照。螞蟻喜歡夜間活動,並且也會在夜晚是挖掘螞蟻穴。在你不觀察螞蟻時,就盡量黑色的布蓋上。

⑦ 螞蟻怎麼養

螞蟻怎麼養如下:

1、場地選擇

螞蟻是一種巢穴昆蟲,一個巢穴有非常多的數量。不過螞蟻巢穴的建立對環境是有一定的要求的,不管是在室內還是室外養殖,都要保證有足夠的光照,並且不能放置其他東西,防止有異味產生。螞蟻對異味是非常敏感的,一旦有一點異味,可能就會導致螞蟻成批死亡。

螞蟻投喂基本上是4天左右一次,投喂的時候將食盆放在飼養箱上面,每次投食量都要保證可全部吃完,否則殘留的食物容易變質。適當改變食物種類,螞蟻長時間進食一種食物會出現厭食,最後寧願餓死也不會吃。

⑧ 怎麼養活螞蟻!

捉螞蟻:

找到一個螞蟻窩,一般在樹根的不遠處都有螞蟻窩。

3、之後放進螞蟻,只有在要下暴雨之前的一天才會出現,把他們都放進浴缸里,上面用玻璃蓋住,留一個非常小的空隙,防止他們跑出去,讓他們得到新鮮的空氣。

(8)新手如何零成本養螞蟻擴展閱讀:

蟻後,經常在所有道路的中心地方,不左不右不上不下的,,不過還是靠下一些,蟻後所在地方由一手撐大小的硬灰土,它就在裡面了,蟻後有大有小。

但有同一特點,象個小白肉蟲。對了,你自己挖可以要挖幾天,和人一起,時間會少點,最好找個,離人家房子遠一些的蟻穴,不然可能要挖到人家房子下面了。

只要你按著理走,就能挖到。帶翅膀的大都是蟻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