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匯算清繳前怎麼把之前的暫估全部沖銷
匯算清繳錢怎麼把之前的暫估全部沖銷?
這個是這樣的,如果你是已經跨年了,你都已經結完帳了,那麼你可以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來進行沖銷。
如果你沒有結賬,那麼你可以直接沖霄原來的記賬分錄就可以。也就是說,用紅字沖銷原來的記賬憑證,然後再做正確的藍字憑證。如果你的這個記賬分錄不涉及企業所得稅,那麼你也可以通過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科目進行調整。因為如果用這個科目進行調整,不涉及企業所得稅,那麼就不會涉及到企業的稅務風險。所以要看具體的你的這個賬務處理的內容是什麼,是做的是什麼分錄,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
總之,一個企業公司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非常的重要,這是一個最後的一次很好的稅前的扣除的機會。所以作為企業財務人員一定要把握好這個機會,做好財務賬務處理。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謝謝!
B. 暫估商品未做入庫但成本已結轉,發票到後怎麼調整
題目意思不能理解,你要梳理一下問題點。
通常,暫估商品是指對已驗收入庫的商品由於發票未到而做暫估入賬的會計處理。
如果成本已轉(一般是指商品已出庫而結轉相應成本),那麼,發票到後的實際金額與暫估金額一致,不需做調整處理(常規做法就可以,即先紅沖暫估再按照發票做賬務處理)。
如果實際與暫估有差異,那麼,應就差異額對已結轉成本的那部分進行調整,即調增或調減相應成本。
C. 暫估匯算清繳時怎麼處理
暫估入庫的賬務處理是,
借: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
如果把這個暫估入庫的存貨結轉到了主營業務成本,那麼在匯算清繳的時候,就需要對無票支出做納稅調增應納稅所得額處理的。
D. 去年的暫估今年怎麼沖回來
法律分析:1、如果商品已在去年銷售,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來調整差額 如果商品已在今年銷售,通過"主營業務成本"調整差額 如果商品未在今年銷售,通過"庫存商品"調整差額.
沖減原來暫估分錄(金額與暫估一樣,用紅字或負數表示):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紅字)
2、部分暫估物料去年銷售今年收到發票
具體賬務處理如下:
(1)沖減原來暫估分錄: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紅字)
貸:應付賬款-暫估(紅字)
(2)根據發票入庫: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 (藍字)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藍字]
貸:應付賬款-×××(藍字)
(3)按實際成本與暫估成本的差額調整銷售成本
A、若實際成本比暫估成本大的: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原材料或庫存商品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B、若實際成本比暫估成本小的:
借:原材料或庫存商品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第二條 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必須依照本法辦理會計事務。
第三條 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帳簿,並保證其真實、完整。
第四條 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五條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
E. 匯算清繳暫估入賬調增了也繳了稅,在沖紅本年的利潤就增加了,這不是要多交企業所得稅嗎
匯算清繳暫估款調增
暫估成本匯算清繳調增處理
一、如果沒有收到發票,匯算清繳調整成本不用做賬目處理,匯算清繳調表不調賬。
二、如果收到跨年發票,則需做以下賬務處理:
1、沖平暫估入賬的憑證(紅字)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
2、根據發票計入原材料
借:原材料
應交稅費——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
3、將原材料轉入上年的損益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原材料
4、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轉入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以前年度損益調整是對以前年度財務報表中的重大錯誤的更正。這種錯誤涉及:計算錯誤、會計分錄差錯以及漏記事項。
暫估是什麼意思
暫估,是指按照現行會計准則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以及謹慎性的質量要求,在具體的會計業務處理中,一種與預計負債不完全相同的業務。也是指本月存貨已經入庫,但未收到采購發票,無法確定存貨的入庫成本,由於月底需對企業的庫存成本進行正確核算,因此需將這部分存貨暫估入賬,也就形成了暫估憑證。暫估業務,可以理解為貨到票未到的業務。
F. 上月的暫估已經結轉成本怎麼沖回
你所說的上月材料暫估入庫後,材料已領用於生產製造,產品已完工入庫(即已結轉生產成本)。
材料暫估入庫及沖減業務並不影響成本結轉的賬務處理,每月按照暫估及沖減業務做常規會計處理就可以了。
但當實際材料價與暫估價發生差異時,需要對已結轉的材料成本進行相應調整,如存在跨年度情形還需要在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做相關的納稅調整。
G. 固定資產一次性計入成本時匯算清繳是如何調整
題目所指的「固定資產一次性計入成本」通常理解為采購固定資產符合稅收規定的可一次性稅前扣除,在會計處理上,並不是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而是仍按照會計制度分期計提折舊影響損益。
一次性稅前扣除後,之後每年在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申報時,就當年列支成本費用的金額(計提折舊的金額)作為調增年度應納稅所得額處理,填列於相應申報表附表。
H. 2021年銷售成本結轉錯了,如何在2021年匯繳清算里調整
成本結轉錯了該怎麼做調整。
答:首先,在明細賬裡面改成和總賬的一樣,之後再調整;
分錄:1)如果是同一會計年度的話,直接調:
借:生產成本,
貸:庫存商品,
2)如果是不同一會計年度的話,要放到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庫存商品,
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成本結轉方法有哪些。
對於已完工未入庫的產品,通常以在產品論處,月末提現在生產成本的余額。而在產品與產成品都體現在報表的存貨上,對報表不會有影響,稅務也不能追究什麼。
對於成本單價,如果不存在未完工產品(不包括已完工未入庫部份)或未完工產品的數量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才等於生產成本/數量。
另外,如果產品實際已經入庫,只是未開入庫單,月底會計應該向倉庫追討。
如果是不同一會計年度的話,要放到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①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②貸:庫存商品
③借: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④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⑤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⑥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一、去年成本錯計今年糾正應該怎麼調整
首先要先確認來多記的成本是什麼內容.比如說是庫存商品結轉錯了,盤點的時候發現東西還在倉庫裡面,而賬面上卻計入了成本,那麼在本年度時應當做如下分錄:
①借:庫存商品 20000
②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000
③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20000
④貸: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0000
在匯算清繳的時候,應當納稅調增20000元.
當期差錯更正方法
1、第一種 劃線更正法:適用於記賬憑證無誤,只是賬簿記錄中的數字和文字有錯誤的情況.
更正方法:在錯誤的數字或者文字上劃一道紅線注銷,但是必須保證原有的字跡清晰可認;然後在紅線上端的空白處記上正確的數字或者文字,並由經辦人簽字蓋章 .
2、第二種 紅字更正法:手工賬和電腦賬都適用.
二、根據錯誤不同,具體分為以下兩種種更正方式:
①科目或者方向出現錯誤
先是紅字沖銷原來分錄,然後藍字重新編制正確的分錄.
更正方法: 先用紅字金額填制一張內容與錯誤記賬憑證完全相同的記賬憑證,並在摘要欄中寫明"更正某月多少號憑證錯誤"並以紅字金額登記入賬,沖銷原有的錯誤記錄,然後再用藍字重新填寫一張正確的記賬憑證,並且登記入賬.
②科目與方向均沒有錯誤,但是金額多記
直接紅字沖銷多記的金額--就是"補提或沖銷"中的沖銷法.
更正方法:只需紅字金額填制一張內容與錯誤記賬憑證科目與方向均完全相同的記賬憑證,並在摘要欄註明:更正多少號憑證錯誤.但是要把多記得金額,用紅字金額登記入賬,沖銷原有的錯誤記錄.
③第三種 補充登記法:科目和方向都正確,只是金額少計了,就適用此法,且手工賬與電腦賬都適用!
更正方法:採用補充登記法時,將少填寫的金額用藍字填制一張記賬憑證, 並在摘要欄內註明"補充某月多少號憑證少計數,並據以登記入賬, 這樣就將少計的金額補充登記入賬了.
I. 以前年度未暫估成本,匯算清繳前的成本怎麼沖之前成本
所有的會計差錯,都是可以更正的,更正的時間就是發現的最早期可以調整的期間,如果未暫估成本,那麼就在匯算清繳的所屬期間先暫估,如果發票已經收到,就按實際入賬,在此基礎上調整應相的成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