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有二十畝地想建個年出欄一千頭級的養豬場須要多少費用
至少需要准備100-200萬左右。
(1)豬圈的地面什麼成本造價最低擴展閱讀:
養殖要點:
1、實行保護性飼養
夏秋季節在豬舍外栽植葫蘆、大瓜、窩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蔭降溫,冬季推廣塑料暖棚飼養技術,並定期搞好驅蟲和免疫注射。
2、推行高密度養成豬
冬季0.8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夏季1平方米豬舍養1頭育肥豬。高密度養成豬,不僅建圈少,費用低,而且育肥豬爭搶吃食。沒有活動場地吃飽則睡,愛長肉,增重快,減少飼養費用。
3、品種要優
首先要根據市場需求來選擇品種。當前,要推廣多元雜交,至少要三元,最好是五元,如英國PIC豬,五系配套,生長速度快,158天可達110公斤,瘦肉率66%,料肉比2.8:1。
⑵ 農村小型養豬場的地面用什麼的好該如何科學養豬
養豬廠普遍的地面原材料有一般泥土、水泥、切磚、三合土、漏縫木地板幾類,在其中漏縫板又依據豬只不一樣分成水泥漏縫板、生鐵漏縫板、塑膠漏縫板、復合型漏縫板四種。泥土豬圈是最開始農村養殖時廣泛採用的,還記得小時候,家家戶戶院子都是會壘個豬圈,家家戶戶都養殖,那時的豬圈地面全是泥土的。因為大部分豬圈又一半地區是室外的,一到雨天,豬圈裡邊尤其泥濘不堪,也危害豬的主題活動和吃料。
特別是是在冬季養殖或是就是你本來就在寒冷或高寒地區飼養,這類養殖方法特別好。水泥地面、三合土地面、泥土地面、發酵床養豬、漏糞地板,這在其中泥土地面是工程造價最便宜的,都是之前鄉村最多選用的,可是這種地面不易清洗,排泄物清理艱難因此如今基本上被棄用了,只能極個別的鄉村規模養殖一兩邊年豬的仍在延用。擁有好豬廠並沒有科學合理和防止養殖都是不好的,由於豬的生長習性和其他不一樣,患病率高,預苗無法跟上和干凈的保養,環境溫度的操縱豬的生長發育是很不到位的。
⑶ 關於建設豬圈和養豬的問題。
想養豬需要幾個條件:
1、有資金
2、有場地
3、有人力、能吃苦、懂技術(可與懂技術人合作如飼料經銷商、飼料廠獸葯廠技術等)
1.豬場的選址
首先考慮水源充足衛生,電力充足,環境清幽,沒有工業污染的地方;排水方便,以半坡地形為最好;交通方便且遠離居民區,不會污染居民區的飲水源;離主要公路、鐵路至少1km以上為最佳;同時還要考慮今後污水的凈化處理和利用問題,尤以種養結合,建立沼氣利用設施為最佳。
2.豬場的合理布局和優良配置
必須從上風口處以種豬―保育―育肥三點式分區生產,三區間隔至少500m以上;出豬台必須在圍牆外,避免場外車輛入場;豬舍走向應以東西走向向東南方向偏離15度建造,這樣才能保證夏天太陽不會直射舍內豬體,冬天不會受西北風的侵襲;豬舍內凈空高度至少3.5m以上,最長不超過50m為佳,棟與棟之間間隔25m左右,根據地形合理規劃建造,以品字形排列為最佳。
可以考慮飼養員飼養管理操作方便快捷,省工省時,在建豬圈時,每圈從飼料堆放間(即進門的小消毒池處),也就是沖糞溝的閥門處,每圈依次遞減(限位欄1cm,保育舍3cm,後備區、配種舍和肥豬舍5cm;產房如果是採用產仔高床則保持產床水平,產床下水泥斜坡要求光滑平直,便於搞清潔衛生時好沖洗;前後走道應與產床水平且比產床下口低10cm,糞溝三分之二在產床下,母豬從後門進前門出便於搞好清潔衛生,這樣仔豬又不易從中間走道鑽入產床下面);豬圈內地面應保持3%~5%的坡度,低於3%不利於水流出,不能保持豬圈內乾燥溫暖,且不好搞衛生;超過5%則不利於豬只睡眠,並使豬只肢蹄病發生率增加,影響豬只生長發育。
由於豬只本身具有愛好清潔的三角定位性,且易在潮濕的地方排糞尿,一經固定,很不易改變,所以飲水器應安裝在排糞區的側牆上,並隱藏在牆面內,可以避免劃傷豬只及豬只戲水,同時應在各個豬舍考慮安裝高低不同的兩個飲水器,要求不在同一條垂線上並相距45 cm~50cm(高度以豬只喝水時頭稍向上仰,飲水器的水不會隨嘴角流出為佳),保育區飲水器離地面20cm~40cm,肥育區飲水器離地面40cm~65cm,後備區和配種區飲水器離地面60cm~75cm,如果有些豬只過於弱小過矮,可在地面墊一塊小磚或小石板,便於小豬腳踏在上面去飲水。舍外水管必須埋入地下,避免夏天太陽曝曬進水管後造成飲水困難。
從飼料房出來後經場區中央大道到達各區各舍可建成2%的緩坡,便於斗車拉飼料(走下坡路時省力些)和排污溝的建造;室外散水和糞溝應在屋檐滴水之內,實現糞便與雨水分流,減少環境污染和減輕對糞水的處理難度;在全場污水處理口進行固液分離,並利用產生的沼氣回收利用能源,糞渣和沼液用於農業生產,使種養循環、良性發展。
在房頂上安裝噴淋裝置和在豬舍前後安裝排風扇或濕淋降溫系統,所有的門窗既能全敞開(門窗直接開到地面,豬欄為柵欄式),又能完全密閉,做到冬天能保溫,夏天不酷熱。
3.建立防疫隔離溝/帶
在豬場周圍圍牆外5m~10m處修建防疫溝並錯窩種植三排常綠高大喬木(如香樟、小葉楨楠、白果、桂花等),豬場建好圍牆、防疫溝、防疫帶可防止外界人員、動物入內,從而防止疫病傳入。在豬場主走道兩側也可種植常綠高大喬木(如香樟,香氣可驅蚊,又不易被大風吹翻而打壞豬舍),各舍中間的隔離帶可種植官西蜜柚、香蕉、巨峰葡萄等,既遮蔭和美化環境,又豐富了職工的物質和精神生活。
4.對人員和車輛的管理
在豬場大門口修建消毒池,要求能繞貨車輪胎一圈半長度且淹沒輪胎二分之一深度,經常更換消毒葯並保持應有的濃度,並安裝噴霧設施,對進出豬場大門的所有車輛和人員進行全方位消毒;入場人員必須洗手、換鞋、沐浴消毒後方可進入辦公生活區(進入生產區需再經消毒通道和洗手、換鞋、沐浴消毒等)。生產區用車輛與場外用車輛必須嚴格分開專用,一般不挪作它用。如果用後應進行嚴格的全方位的清洗消毒,第二天再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後方可進入生產區。
每棟的飼養員、飼料車、糞車必須嚴格區分開並且不能串舍使用。每棟舍進舍口必須設立洗手消毒盆和鹼水池,定期更換並保持有效消毒濃度,對消毒葯應針對性的定期輪換使用,根據具體情況使用不同的消毒葯和不同的濃度。對大通道和外環境應定期進行大消毒。各棟舍的飼料口袋不能混用,避免交*傳播,飼料房最好用飼料塔盛裝原料,避免購買原料時病原從口袋帶入,後患無窮。
5.對豬只的管理
對各日齡階段的豬只應按飼養標准制定飼料配方並嚴格的配料生產,主要應從豬群保健著手,按免疫程序實施免疫,增強整個豬群的抗病能力,樹立「養重於防,防重於治,養防結合,飼管優先」的思想理念。
豬場應設隔離區(即療養院),應離生產區有一定的距離,必須在下風口處,並設專人管理。並使豬只不能被亂丟亂放亂扔,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
對各階段各日齡的豬只應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飼養管理,定期做好豬只的保健和預防接種工作,防患於未然;加強豬只的飼養管理和人員的管理,消除不利於養好豬的所有因素,提高員工和豬只的福利,豐富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使飼養員充分發揮養豬的積極性,並不偏離公司養豬的生產目標,真正實現人豬合一、和諧發展,構建和諧的養豬場的目的。
6.對防疫人員
注射疫苗後的疫苗瓶和用具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以免野毒散布,防疫人員必須由專業人員按免疫程序具體操作,做到「頭頭注射,只只免疫」,注射疫苗前後的時間應對該舍消毒。
豬場的發展離不開管理
1.管理的重要性
影響養豬效益的因素包括管理、市場、品種、營養、防疫等,其中管理應在第一位(包括人員管理和豬只管理);在豬病的防治上,管理也是第一位,所以豬場的發展離不開管理,必須向管理要效益。豬場要良好的發展,必須走管理正規化、生產程序化、辦公電腦化的先進管理模式。
2.對員工的管理
實行層層管理,分工負責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定期對員工進行技術培訓與交流研討會,不斷提高技能,才能創造更高的效益。對員工實行按勞計酬與績效掛鉤的辦法,提高員工的養豬積極性,並充分發揮員工自身對養豬方面知識技能的積累,獎罰分明,多獎少罰或不罰。
3.對豬只的管理
首先,可增加產值的策略是早期斷奶(增加母豬年產窩數)和全進全出制相結合的方法。對養豬場而言,除引種外(引種要慎重,必須隔離飼養三個月以上,再用本場健康母豬與之混群15 d後確認無病後,或通過血清檢測確認無病後,方可注苗,注苗後投入生產),豬只是只出不進,真正實現自繁自養(應避免近親繁殖),才能使養殖場向健康的良性軌道發展。
4.飼料的管理
飼料是養豬的基礎,切勿使用霉變原料並常加脫霉劑,嚴格按照各階段豬只營養需要,嚴格精確配方(冬春季在飼料配方上有所調整),再加上科學的飼養技術,才能保證豬只的健康生長發育。
5.防止飛鳥、候鳥、鴿子等禽類從天上帶病入場,防止老鼠、蛇、等動物傳播疾病,所以要經常趕鳥和滅鼠,杜絕病從天降和病源的水平傳播。
6.品種的選擇
有三、四、五元和地方培育品系以充分發揮遺傳優勢及雜交優勢。尤以DLY、DYL、PIC、迪卡配套系為經濟效益最佳的雜交模式;地方培育品系生長較本地品種快,肉質好,但瘦肉率沒有洋三元高,也是不錯的雜交模式。 希望對你有用
⑷ 豬圈怎麼設計造價較低,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呢
在我國農業和農村地區,養豬業和種植業是同等重要的產業,對保證肉食品的安全供應起著重要作用,也是農村經濟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你知道如何設計農村小型養豬場嗎?地形要整齊開闊,充分利用場地,合理安排建築物,減少施工前清理場地的工作量。要求乾燥、南方、平坦或緩坡。糞便和尿液最好通過附近的農田、果園、漁塘等自然消化。是一種良好的肥料。防止環境污染。交通要方便,可以給生活生產、工人和產品銷售等帶來困難,否則。應遠離城區、居民區、交通要道等處建設。水、電方便、便宜。
小型豬舍建設豬舍建設:屋頂。要求防潮、保溫、通風。地面。豬床應溫暖、乾燥、粗糙。飼喂通道不應光滑,不要求地面溫暖。漏縫地板可分為全漏縫和部分漏縫兩種。縫隙限制在5毫米以內,以便對育肥豬實行乾洗或不沖洗的方法飼養。豬舍。分為種豬欄、妊娠豬欄、分娩豬欄、保育豬欄、生長豬欄、育肥豬欄和養殖欄。有成套的設備可供購買。鋼-控豬圈和鋼筋混凝土預製件較好,便於通風,佔地少。牆體。華北、西北地區可採用一磚半厚的牆體,東北地區採用二磚厚,其他地區一磚厚。門。雙排門:寬度不小於1.5米,高約2米;單排門:要求寬度不小於1米,高1.8-2米。
綠化對改善環境起著重要作用,冬季可降低75-80%的風速,夏季可降低10-20%的溫度,場地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可降低25-80%。在豬場綠化方面,冬季可在豬場區域的上風口種植5-10米寬的防風林,在其他方向和每個豬場區域種植3-5米寬的隔離林,在道路兩側種植行道樹,在其他空地種植樹木和草。豬場的位置也很重要。應遠離居民區,生產區和生活區必須分開,這樣才能便於管理,不受生活區影響。
⑸ 建造一個鋼構式大棚豬舍最低需多少錢一個平方
每平米現在造價在300元左右,這是最低造價,每個地方的平米造價差別較大,建議根據您當地的市場行情去選擇施工隊伍,圖紙的話,可以找專業的人設計,希望可以幫助到您!
⑹ 建個現代化養豬場需要多少錢
截止2020年5月,建一個出欄五百頭生豬的現代化養豬場,大約39萬。
1、豬舍
每頭豬占欄面積大約為:空懷母豬2.5平方;妊娠母豬定位欄1.6平方,群養2.5平方;育成豬0.5平方;生長豬0.8平方;育肥豬1.2平方。假設每平米造價250元,平均每頭豬佔地1.5平方,那麼你的豬舍造價約為19萬。
2、設施
水、電、路三通設施完善,主要道路水泥硬化,並且由於這幾年的環保高壓,為了你的豬舍不會剛建好就被拆除,還得修建防疫屏障和消毒設施等環保建築,這些大概得需要20萬。
(6)豬圈的地面什麼成本造價最低擴展閱讀:
建個現代化養豬場的注意事項:
1、在整個養豬環節中是非常關鍵的,一般在選址的一般情況下,選址大致要從地形、地勢水源、土壤、氣候以及自然條件,甚至還包括交通網路通訊以及社會資源等息息相關。
2、安排豬舍時要考慮豬群生產需要。公豬舍應建在豬場的上風區,既與母豬舍相鄰,又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妊娠母豬舍、哺乳母豬舍、育成豬舍、後備豬舍要建在距離豬場大門口稍近一些的地方,以便於運輸。
⑺ 建造一間地面面積為12m2的背面靠牆的豬圈,底面為長方形的豬圈正面的造價為120元/m2,側面的造價為80元/m
設豬圈底面正面的邊長為xm,則其側面邊長為
12 |
x |
那麼豬圈的總造價y=3x?120+3×
12 |
x |
5760 |
x |
因為360x+
5760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