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疆50畝棉花一般能掙多少錢
一畝棉花純利潤為1500元左右。
棉花栽培技術
一、播前准備
選擇良種
因地制宜、量體裁衣,根據土壤地力和自身的管理水平,選擇適宜的種植品種。原則上掌握的標準是:早熟不早衰、抗病性強、豐產性較好的品種。
播前曬種
在播種前15天進行曬種。方法是把棉種攤在晾席上或乾燥的硬地上晾曬3至5天,打破種子休眠期,可有效提高種子發芽率。切記:不要在水泥地、柏油路面或塑料布上曬種,以免高溫灼傷棉種,降低種子發芽率。
科學施肥
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當地土壤地力水平和目標產量,確定肥料配比和施肥用量。按照「穩氮、適磷、補鉀、配微」、「有機無機相結合」的施肥原則,一般每生產50公斤皮棉,約需吸收純氮肥6至9公斤、磷肥2至3公斤、鉀肥6至8公斤,大力提倡增施有機肥,以增加土壤的通透性,改變因長期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的狀況。
適時造墒
足墒播種是確保棉花一播全苗的重要措施之一。一般在播前10至15天進行造墒,同時造墒後要及時耙蓋保墒,做到底墒足、口墒好。
精細整地
精細整地是確保棉花苗齊、苗壯的重要措施之一。棉田整地的要求:一是地表平整無溝坎;二是表土細碎無大塊;三是地面干凈無雜物;四是上虛下實好播種。
二、播種技術
適宜播期
適期播種是保障植株生長穩健、提早現蕾開花的關鍵措施、有利干棉花早熟、優質、高產。一般以5厘米地溫穩定通過16度時播種為宜,時間約為4月20日左右。
播種量及播種深度
選用精量播種機,一般常規棉機播畝用種量1至1.5公斤,雜交棉機播畝用種量0.6公斤。棉花子葉肥大,頂土能力差,播種深度一般掌握在3至4厘米。播種過深,頂土困難,溫度低,出苗慢,養分消耗多,幼苗瘦弱,甚至引起爛籽、爛芽、缺苗;播種過淺,容易落干,同樣會造成缺苗斷壟。
合理密度
當前栽培方式仍以大小行種植為主。一般棉田(畝產250至300公斤籽棉)建議畝密度在3200株左右;高產棉田(畝產300至350公斤籽棉)建議畝密度在3000株左右;小行行距50至55厘米,大行行距在100至120厘米之間根據密度要求靈活掌握。雜交棉或超高產棉田(畝產350公斤籽棉以上)或簡化整枝栽培的棉田,建議畝密度在2000至2500株,採用100厘米左右寬行等行種植。
三、田間管理
間苗、定苗
當植株出現第一片真葉時間苗,出現3片真葉時定苗。
中耕鬆土,增溫保墒
尤其是雨後要及時中耕鬆土,破除板結,散墒提溫,可有效抑制苗病發生。一般中耕深度不超過5厘米。
❷ 一畝棉花地租在1400左右一百畝地還能掙錢嗎
能掙錢。
十畝地的棉花需要的種植成本在115000元左右,這個成本還是不低的。然而不同的種植地區棉花的畝產也是不僅相同,好的一畝地能夠收棉花四五百公斤,差的地區每畝地棉花的產量在二三百百公斤。
我們取一個中間數字300公斤,目前市場上棉花的價格大概在7元左右每公斤,也就是說一畝地棉花能夠賣2100元左右,十畝地也就是210000元,減去十畝地1200000元左的成本。
這十畝地也就是能夠賺900000元左右。減去140000租金,所以還是能掙錢的。
❸ 農民種一噸棉花成本
農民種一頓棉花的成本估算如下圖。估值在商品分析中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隨著新棉上市時間的臨近,對新棉種植成本和收購成本有合理的估算較為重要。
一、種植成本
以下是國家棉花監測系統對2020年棉花種植成本的統計。
新疆機采棉植棉成本1218元/畝,其中生產總成本663元/畝、人工總成本149元/畝、機械作業總成本355元/畝、其他成本51元/畝,在總成本中所佔比重分別為54.4%、12.2%、29.1%和4.2%。總體來看,化肥所佔比重最大,為22.5%,其次是水電費和機械拾花費,分別為15.4%、15.2%,若加上租地費用478元/畝,新疆地方機采棉種植總成本為1696元/畝。
新疆兵團機采棉種植成本1463元/畝,其中生產總成本813元/畝、人工總成本115元/畝、機械作業總成本418元/畝、其他成本117元/畝,在總成本中所佔比重分別為55.6%、7.9%、28.6%和8.0%。總體來看,化肥所佔比重最大,為22.9%,其次是水電費和機械拾花費,分別為16.3%、12.9%,若加上租地費用478元/畝,新疆兵團機采棉種植總成本為1941元/畝。
隨著南疆機采化程度的快速提升,我們只將過去6年的新疆地方及兵團機采棉成本進行平均,及依據棉花信息網的單產來估算新疆機采棉花的種植成本。
2020/21年度新疆植棉成本雖然上升,但由於單產的大幅增加,所以種植成本反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下降至11650元/噸。
新年度受租地成本、燃料成本及化肥的上升,新疆植棉成本將達到2150元/畝,而新疆棉單產將下降至144公斤/畝,所以本年度新疆棉種植成本將達到15000元/噸左右,較去年上升3000元/噸,種植成本的抬高必將導致棉農的惜售,所以也會被動推高新棉的收購價格。
二、收購成本
2020年新疆軋花廠數量增加118家,地方增加55家,兵團增加63家。由於去年一些廠還沒有開起來,所以2021年實際加工的廠可能會更多。
一方面,新疆軋花廠數量在增加,另一方面,新疆棉花新年度產量預計將出現下降,那麼平均到每個軋花廠手上可加工的籽棉數量必然面臨減少,而今年包廠的成本還在上升。這樣推下來,那就是軋花廠要在產量縮減的情況下要增加利潤,那隻能是價格不合適就不得不硬抗,所以今年軋花廠的惜售心理也會比較嚴重。
最近不時傳出籽棉的預收購價格從7.5元/公斤到8元/公斤,這造成了市場部分人士情緒的過度亢奮,認為新棉加工成本甚至就得到19000,因為如果按照去年棉籽價格2.3元/公斤來測算,8元/公斤的籽棉價格加工成皮棉確實將近19000了,但是今年無論是油還是粕都有很大的漲幅,所以新年度棉籽價格將遠高於去年,那麼即使按照8元/公斤的籽棉價格來測算,新棉價格遠到不了19000。
棉籽的加工過程中會得到多種副產品:棉短絨、棉殼、棉粕、棉油。按照一般的得率來說:棉短絨得率約為9%,棉殼得率約為28%,棉粕得率約為42%,棉油得率約為15%。按照目前棉短絨5000元/噸、棉殼1200元/噸、棉粕2900元/噸、棉油8700元/噸,加工費用170元/噸倒推棉籽價格約為3.4元/公斤。
按照皮棉成本的計算公式:(籽棉*(1+損耗1)-棉籽*(1-公定衣分-損耗2))/公定衣分(1-衣虧)+加工費及其他,損耗1 設值:2.5%,損耗 2機采棉設值:14%,損耗 2手摘棉設值:2.5%,衣虧設值:1.5%,加工費及其他設值:800。那麼按照新棉種植成本15000,棉籽價格3.4元/公斤,那麼倒推新年度 39%衣分籽棉的收購價格底價約為7元/公斤。
由於我國棉花可用庫存持續同比下降,新疆棉新年度大概率減產;疊加我國遲遲不採購新年度美棉,印度棉花種植進度落後,意味著北半球上市旺季我國棉花進口將較少;這就意味著下半年貿易商的策略一定是庫存為王,那麼正套可能是比較合適的策略。
❹ 三十萬能種多少畝地棉花
據棉花種植戶李先生介紹,一畝地棉花成本大概在三四百元左右,棉花一般水澆地200-350公斤/畝,滴灌地250-500公斤/畝,天時地利人和都全產量能到600公斤/畝。
一、播種出苗期管理
播種是奪取棉花優質高效的基礎環節,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選擇優良棉花品種
著重選擇早熟品種。為保全苗,播種前一定要做好發芽試驗,確定適宜的播種量。機播播種量2公斤/畝左右;人工點播播種量1.5公斤/畝左右。
2.採取地膜覆蓋技術
地膜有增溫、保墒、促苗早發的作用。地膜棉的適宜播期為4月15日-25日;露地棉一般4月25日以後播種,五一前後結束。
3.合理密植
掌握的原則是,高水肥地塊適當稀植,旱薄地適當密植。中等地力的地塊每畝留苗可達3500株左右,旱薄地要達到4000株左右。要採取大小行種植形式,寬行80厘米,窄行50厘米。
4.施足底肥,重施花鈴肥
要達到畝產籽棉250-300公斤,中等地力的地塊每畝底施尿素10-20公斤,二銨25公斤,硫酸鉀10-20公斤;花鈴期再追尿素15公斤。抗蟲棉對有機肥和鉀肥比較敏感,要增施有機肥和鉀肥,如果鉀肥不足,就會發生棉花紅葉莖枯病和後期早衰,造成減產。
二、苗期主要管理
棉花從出苗到現蕾稱為苗期,春棉歷時約45天左右。夏棉歷時約35天左右。此期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是:保全苗,爭早苗,促早發。
1.打孔放苗
地膜覆蓋棉田,棉苗出土達70%左右,子葉平展、葉色變綠,要及時打孔放苗,放苗後用土將膜孔蓋住以防散墒。
2.查苗補苗
出苗後逐行查苗補缺。缺苗地段及時補種或移栽,缺苗少的可以兩邊雙株留苗。
3.適時間苗、定苗
地膜棉從放苗堵孔時開始間苗,露地棉當幼苗長出3片真葉時,進行定苗。間小留大,去弱留壯,形成長勢一致、密度合理的棉田。
三、棉花蕾期的管理
棉花蕾期是整個生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管的好是個寶,管的不好就是草。因而一定要加強管理。
1.主攻目標
主要是在苗期壯苗早發的基礎上搭好苗架,通過肥水、化控整枝和病蟲防治等管理,達到增蕾穩長。
2.管理措施
一是澆水,要做到因地、因苗澆水。二是追肥,結合澆水盛蕾期可畝追尿素8—10公斤。三是化控,對壯苗和旺苗棉田,應採用畝用縮節安1—1.5克,對水5—20公斤均勻噴灑,調節營養和生殖生長,特別是澆水前一定要化控。四是加強病蟲害防治。
四、棉花鈴期管理
棉花從開花到棉鈴成熟吐絮的一段時間稱為花鈴期。一般棉田在7月上旬至9月初,花鈴期棉花生育仍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時並舉,但逐漸由營養生長優勢轉向以生殖生長為主。此期的主攻方向是增結三桃。其管理技術主要包括五個方面。
1.重施花鈴肥,補施蓋頂肥
施肥時間於盛花期棉株下部坐住2個成鈴時施用,一般畝施標氮10-15千克,若土壤肥力差,棉株長勢弱,土壤墒情差,花鈴肥應早施、重施、水施。做到「花施鈴用」。為防止早衰、爭結秋桃,增加鈴重,有脫肥早衰趨勢的棉田,於7月下旬至8月初,畝施標氮5千克左右,棉花後期因根系吸收能力減弱,可採取根外噴肥,噴2-3次「沃葉離子」磷酸二氫鉀或尿素水溶液。
2.及時排灌
此期淮北地區往往處於伏旱,應根據天氣情況、土壤墒情、棉株生育狀況適時澆水。我省近期陰雨連綿,光照不足,部分田塊積水,應及時清溝瀝水,降低田間濕度減輕棉鈴危害。
3.適時精細整枝
一般田塊於7月下旬打頂,控制頂端優勢,避免出現無效果枝,使養分集中供給蕾鈴生長的需要,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減少蕾鈴脫落,增加鈴重,促進早熟。打頂應摘除1葉1頂,對於後期長勢較旺的棉田,上部果枝的晚蕾和無效花蕾較多時,可採用人工摘邊心摘除晚蕾、及時打花葉、剪空枝、抹贅芽。
4.合理實行化控
在花鈴期噴施1-2次縮節胺等植物生長調節劑,調節棉株體內營養物質的運輸和分配,增強光合能力,簡化後期整枝,防止貪青晚熟。
5.加強病蟲的防治
棉花花鈴期是伏蚜,棉鈴蟲、造橋蟲、紅葉莖枯病等多種病蟲害的發生為害時期,應加強病蟲測報,採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確保棉花豐產豐收。
五、棉花吐絮期管理
棉花吐絮期一般從8月下旬至11月上旬,歷時70-80天。吐絮期栽培管理主攻目標是:促進棉花早熟、不早衰、不貪青。為了力爭所有棉鈴成熟好、吐絮暢、早熟不早衰的要求,首先要做好保根、保葉工作;其次,要改善環境,為棉鈴發育、吐絮創造有利條件。
1.及時噴施葉面肥
一般於棉花採收前期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或天達2116等葉面肥1-2次。這樣可以提高葉片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促進棉鈴發育,起到增加產量、改善纖維品質的作用。
2.抗旱防澇,調整株型
棉花吐絮期雖然需水不多,但適量的水分仍是提高產量和品質的保證。因此要遇旱澆水,遇澇排漬。澆水時要小水溝灌,避免大水漫灌,若遇澇害,要及時排水。對於枝葉茂盛的棉田,可剪去下部老葉,摘除爛鈴。如遇雨水較大、濕度大的天氣,可以採取並壟的措施,即趁土壤濕潤時將相鄰的兩行棉花堆並在一起,呈「八」字形,這樣會使並在一起的兩行棉花兩側及行間地面都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起到通風透光、增溫降濕的作用,以促進吐絮,減少爛鈴。
3.化學催熟,及時採收
對於棉花後期秋桃數量少,又不能正常完成棉鈴發育、成熟吐絮造成的霜前棉花比例小,影響秋耕和下茬作物播種的棉田,可採用乙烯利進行催熟。在下霜前15-20天選擇晴朗天氣,每畝棉田用40%的乙烯利對水50-60千克,噴灑全田棉株,可使吐絮提早8-15天;而對於正常吐絮的棉花,一般棉鈴開裂5-7天採收最為適宜,過早採收會使棉花色澤差、品質低,過晚採收會使棉花纖維強度下降、長度變短。
做好棉花各個生長期的管理工作,對實現棉花種植產量效益有著重要意義。上文中為大家介紹了棉花各個生長期的管理技術要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❺ 新疆承包一千畝地種棉花需要投資多少資金,具體投資分配時怎樣的,謝謝!
新疆種1000畝土地棉花,一般要投資200萬以上,盈利在50萬以上。種植1畝棉花需投資1200元左右,產值為2800元,然後除去種植所需成本,純利潤為1500元左右,由此可見棉花的利潤不是很高,所以只有在保證產量與銷路的同時,合理擴大種植面積,才能有效的提高種植利潤,1000畝地就是200萬以上。
種植棉花需要投資多少錢:1、土地租金 因地區不同,土地租金的價格也有所差異,一般都在600元/畝。2、種子費用 棉花種子的費用不是很高,主要是根據地區的播種量而定,一般1畝棉花的播種量大約為2公斤左右,價格為25元,因此種子費用只需要50元。3、人工管理費用 人工管理費用取決於種植戶的種植技術和習慣,一般技術成熟的種植戶,可以自己1個人進行管理,但在採收的時候,還是需要用到人工和機械,費用為100元/畝。4、肥料費用 肥料的投入在種植棉花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用量的話是根據土壤的肥力而定,一般1畝地需要氮肥與復合肥各40公斤左右,價格為8元/公斤,所需費用為320元/畝。
拓展資料
種植棉花的收入:1、種植1畝棉花的產量不是很理想,一般在正常種植情況下,1畝地較高的產量大約為500公斤左右,低產的話就只有300公斤左右,其中取中間值400公斤計算,現在棉花的收購價格大約為7元/公斤,因此1畝棉花的產值大約為2800元。
新疆長絨棉是一種纖維較長的棉花,主產於新疆巴音郭楞、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等地。 新疆長絨棉的色澤、細度、彈性、纖維長度等優於普通棉花,可製成高級大胎簾子布、防化與防原子輻射布,以及各類寶塔線、縫紉線、綉花線、針織線等。
❻ 棉花的種植成本是多少,一畝棉花能產生多少利潤收益
想要種棉花有三種、直接買荒地開發,看土地和管理了,價格在7,第二年種棉花我是新疆的,先種一年打瓜或水稻肥地,沒有上交,一畝上交50公斤左右2,但是麻煩而且有一定風險3,利潤最高、生產資料等,100畝承包費大概3萬,1、可以承包公家土地種植,一百畝投資9萬左右,包括承包費用.2到7,這個雖然利潤高。本地棉花畝產在350到450公斤、承包私人土地種植
❼ 種植棉花期間所產生的費用都包含的啥
(1)土地租金:土地租金的價格波動是比較大的,主要是因為地區的不同。現在適宜種植棉花的土地其租金大約在600元/畝,10畝的話便需要大約6000元。
(2)種子費用:棉花種子的費用投入是比較少的,一般根據地區的播種量而定。通常一畝棉花的播種量大約在2kg左右,其價格在25元,1畝的話種子費用只需要50元,10畝便需要500元。
(3)人工管理費用:人工管理費用取決於我們自身的種植技術及習慣,一般技術成熟的種植戶基本上可以自己管理過來。不過在採收的時候還是需要用到人工及機械,以100元/畝計算的話,10畝便需要1000元。
2.種10畝棉花大約賺多少錢
(4)化肥投入:化肥的投入在種植棉花中也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用量根據土壤的肥力而定。正常情況下,一畝地需要氮肥與復合肥各40kg左右,價格大約在8元/kg,所以一畝需要320元,10畝的話便在3200元。
(5)農葯成本:農葯也是保證棉花正常生長的關鍵。具體的用量要根據棉花的實際生長情況而定,以均價150元/畝計算,10畝需要1500元。
因此我們可以根據以上數據算出,種植一畝棉花的成本大約在1200元左右,10畝的總投資則需要12000元。
❽ 新疆每畝棉花的生產成本是多少
新疆和豐縣對三個調查點9家棉農調查戶的1458畝棉花成本收益調查。
據統計,今年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共13.31萬畝,其中棉花種植面積為8.2萬畝,佔全縣播種面積的61%,與去年相比,棉花種植面積增加了2.2萬畝,增長了37%。調查資料顯示,今年棉花每畝總成本達956.5元(其中生產成本436.24元、人工成本420.26元、土地成本100元),比去年增加了17.4元,增長1.8%;每畝產量281.8公斤,比去年減少6.9公斤;籽棉平均銷售價每公斤格在4.9元左右,比去年下降了0.5-0.9元左右;每畝凈利潤433.4元,比去年減少130元,下降23%。棉花效益縮減的原因:
一是棉花受災損失。今年棉花在出苗期間(5月7日至6月5日),連續出現三次凍害、風災、冰雹天氣,致使棉苗受損較嚴重,生產成本與人工成本相應增加。
二是棉農種植經驗不足,農資投入高。我縣棉花種植年份不長,不少棉農缺乏技術經驗,在用種、地膜上有一定浪費。每畝地種子用量一般在6.5公斤左右,地膜用量在3.5公斤左右,而烏蘇、沙灣等地由於技術能力強,種子用量在4公斤左右,地膜用量在2.5公斤左右,僅這兩項,我縣棉花成本就比其他縣市高20元左右。到目前為止,全縣棉區採取「殘膜回收」技術仍是一項空白,殘膜形成的「白色污染」不僅對生態環境、土壤造成污染,還影響農事。
三是農機作業費居高。今年我縣機耕費30元/畝,播種15元/畝,耙地7元/畝至少兩遍,打桿費7元/畝,機械作業費每畝共計66元。且棉花收獲期較晚,每年冬灌時間集中在10月20日前後,水到田頭還有打桿、耕地等農活未完成,冬灌之際棉農都急於完成打桿、耕地,一時間機耕費上漲,
四是水資源短缺。我縣水資源較為短缺,農戶灌溉基本上是定量用水。調查了解到,部分鄉鎮如夏孜蓋鄉、和什托洛蓋鎮冬灌定量水每畝200方,夏灌水定量水每畝370方,一般澆4-5遍水,定量水0.065元/方,超出定量部分則為0.12元/方,上等地塊水量基本夠用,而中下等地塊則必須使用一定量的高價水才能完成灌溉,每畝地用水量在700方左右。南部察和特農業生態開發區平價水為0.125元/方,高價水達到0.195元/方,水費每畝地高達90元左右。
五是棉花種植規模較小,採摘工價偏高。與烏蘇、沙灣相比,和豐縣棉花種植規模較小,到秋後收獲季節,能否及時拾花是棉農十分頭痛的事情,拾花
❾ 准備去農村種植100畝棉花地,大概需要投入多少錢
不同地區的土地租金價格也有差異,一般都在600元/畝。棉花種植成本不高。主要取決於地區播種量,一般1畝棉花的播種量約為2公斤左右,價格為25元,因此種子費用只需50元。人工管理費用取決於種植者的種植技術和習慣,一般技術成熟的種植者可以獨自管理,但收獲時仍然需要使用人工和機器,費用為100韓元/畝。
產量為470公斤左右,屬於冬季,沒有補貼時一般進行投資費用回收,屬於凈利潤補貼的產量。你的售價可以通過價格合同獲得更多的收益。你可以得到國家高標準的農田補貼。這些補貼大體上各地不同,在1000~1500韓元之間。這是你自己230公斤就守本,這產量是農民說的那種。閉上眼睛數錢的那種。這個普通人不能接受,需要特別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