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種姜的成本和利潤
重要的是要看年景, 姜是比較穩定的產物, 所以價格不會差異太大。
生薑的種植成本每畝約為7000元左右,其中物質成本3200元,人工成本3800元。正常年份畝產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生薑的地頭收購價平均在8元/公斤左右,畝產值12000元,凈利潤5000元左右。具體還要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
生薑的種植成本每畝約為7006.50元,其中物質成本3206.50元,人工成本3800元。物質成本主要包括:種子費1760元;化肥費226.50元;農家肥費320元;農葯費40元;農膜費250元;機械作業費390元;工具材料費220元。
生薑種植的收益情況
近年生薑的地頭收購價平均在8元/公斤左右,畝產值12000元,凈利潤4993.50元。其中大通鎮大院村生薑的地頭收購價可達20元/公斤,但其畝產只有1250公斤左右,其畝產值在25000元左右,凈利潤可達17993.50元。
2. 種姜10畝要多少成本
種姜10畝一般要70000元左右成本,因為一畝地的姜種植成本在7000元左右,雖然成本相對較高,但是其收益也很好。一畝地一年可有11000~25000元左右的收入,10畝地的純利潤則在110000~250000元左右,適合進行種植。但要注意它還是存在一定的種植風險,不可盲目進行種姜。
3. 種姜10畝要多少成本
種姜10畝一般要70000元左右成本,因為一畝地的姜種植成本在7000元左右,雖然成本相對較高,但是其收益也很好。一畝地一年可有11000~25000元左右的收入,10畝地的純利潤則在110000~250000元左右,適合進行種植。但要注意它還是存在一定的種植風險,不可盲目進行種姜。
更多關於種姜10畝要多少成本,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902045161491989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4. 種一畝姜的成本是多少
一、生薑的種植情況
生薑種植對土壤、氣候和濕度等環境要求較高,為保證本地白姜的特有品質,生產方式仍保持著傳統的手工作業,土地實行輪作。目前XX市每年生薑的種植面積一般保持在3000多畝,畝產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生產的組織形式主要以家庭生產為主,其中天門鎮的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佔全市的70﹪以上,大通鎮的種植面積和產量雖較小,但其大院村的佘家大院生薑因久負盛名,售價最高。
二、生薑種植的成本、收益情況
生薑種植的成本情況
生薑的種植成本每畝約為7006.50元,其中物質成本3206.50元,人工成本3800元。物質成本主要包括:種子費1760元;化肥費226.50元;農家肥費320元;農葯費40元;農膜費250元;機械作業費390元;工具材料費220元。
生薑種植的收益情況
近年生薑的地頭收購價平均在8元/公斤左右,畝產值12000元,凈利潤4993.50元。其中大通鎮大院村生薑的地頭收購價可達20元/公斤,但其畝產只有1250公斤左右,其畝產值在25000元左右,凈利潤可達17993.50元。
通過對該市生薑種植的成本收益情況看,無論是久負盛名的佘家大院生薑,還是天門鎮的生薑,都為姜農們帶來了不錯的收益。【生薑種植成本收益調查報告】生薑種植成本收益調查報告。生薑種植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重要方式,相對其他農產品種植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作為該市的特色產業,生薑的種植和加工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應當給予高度重視和積極扶持,擴大生產規模,切實增加農民收入。
三、調查中發現的問題
調查中成本調查人員也發現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嚴重阻礙了生薑產業的發展。
(一)生薑的種植面積未能有效擴大
生薑種植作為XX市農民增收的有效方式,本應積極推廣,但實際種植面積近年來卻沒有明顯增長,除了市場因素外,一是對生薑的生長環境缺乏科學的檢測和分析。主要是對影響生薑品質的因素研究不足,對生薑種植的土壤、水質、氣候等環境因素缺乏科學的檢測和分析,未總結出一套保持優良品質的科學的生薑種植方法,不利於生薑種植的大面積推廣。二是姜病防治仍是一大難題。在調查中,不少姜農反映瘟姜、蟲姜、銹姜等姜病時常發生,嚴重影響了生薑的產量。盡管市縣農業科技部門幾經研究防治,均難以奏效,因而加大了生薑種植的風險,影響了農民種植生薑的積極性。三是生薑的種植技術沒有大的突破。從成本中即可看出,在全部的7006.50元成本中,人工成本為3800元,佔54.24%,機械化作業390元,只佔全部成本的5.57%。生產技術的落後嚴重阻礙了生薑種植的產業化發展。
(二)本地生薑與外地生薑相比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近年大量外地生薑湧入XX市,對該市生薑市場形成較大沖擊。外地生薑雖然品質不如本地生薑,但普遍具有畝產高、成本低的特點,據了解,山東等地的生薑畝產甚至可達5000多公斤。【生薑種植成本收益調查報告】文章生薑種植成本收益調查報告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1428809773291.html,轉載請保留此鏈接!。XX市生薑種植仍以家庭為單位,沿襲著傳統的精耕細作,小面積種植為主,造成了該市生薑種植產業化低、產量小、生產成本下降空間有限等症結。落後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使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導致本地生薑在#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http://www.gkstk.com end#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
(三)生薑加工對生薑種植的拉動作用有限
目前XX市注冊的生薑加工企業14家,年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年加工原姜100萬公斤左右,佔全市生薑產量的22%。加工企業規模小,技術落後,產品單一,主要以腌制姜為主,新產品開發能力不足,無法形成市場效應和規模效應,對生薑種植的產量和價格拉動作用有限。
(四)生薑的銷售渠道有限,銷售市場單一,銷售價格提升緩慢
近年XX市的生薑產量維持在450萬公斤左右,其中留種75萬公斤,佔全部產量的16.67%;加工企業收購100萬公斤左右,占產量的22.22%;農民自己簡單加工出售約50萬公斤,佔11.11%;其餘50%約225萬公斤全部由農民自主出售。目前姜農的銷售渠道主要集中在農貿市場,銷售市場主要局限在銅陵本地,銷售價格近年來提升緩慢,在外地生薑的沖擊下甚至有下降的趨勢。「賣姜難」已嚴重影響了姜農的生產積極性。
四、發展生薑產業的建議
(一)加大科技投入,擴大生薑種植面積
XX市生薑種植已有2000多年歷史,在漫長的種植歷史中盡管總結出了許多有益和獨特的經驗,但傳統的種植方式和生產模式難以形成生薑種植的產業化發展,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加大科技投入,促進生薑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1.加大對高品質生薑生產環境的研究,促進生薑種植在全市大范圍推廣,發揮銅陵白姜的品牌效應,為更多農民創造增收途徑;
2.加大對生薑病蟲害防治的研究,農業科技部門應集中力量,早日攻克長期困擾姜農的姜病難題,為生薑種植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3.加大對農業生產新技術的研究,在生薑種植中逐步實現以科學代替經驗,以機械代替人力,為生薑種植的產業化、集約化創造條件。
(二)大力培育生薑生產加工的龍頭企業
在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中,龍頭企業的作用至關重要。目前XX市現有生薑加工企業規模小,技術落後,產品單一且附加值小,產品研發能力和市場拓展能力低,對生薑產業的發展影響有限。因此,培育生薑加工的龍頭企業顯得尤為迫切。
1. 龍頭企業的培育有利於新產品的研發。目前銅陵生薑加工企業的主要產品仍是傳統的腌制姜,不僅附加值低,而且市場容量小。功能性產品研發的落後不僅體現不出銅陵白姜的品質優勢,反而凸顯了成本高的劣勢。【生薑種植成本收益調查報告】各類報告http://www.gkstk.com/article/baogao.htm。而通過培育龍頭企業,可以形成強大的資金實力和產品研發能力,打造品牌優勢,研發出保健食品、休閑食品等高附加值產品,更好地發揮銅陵白姜的品質優勢。
2. 龍頭企業的培育有利於市場拓展。通過培育龍頭企業,讓企業充分利用品牌管理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突破本地市場的局限,積極開拓國內甚至國際市場,形成以市場帶動加工,以加工拉動種植的良性發展新局面。
(三)建立完善的產業組織形式
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充分發揮市生薑協會在產業組織重塑中的協調作用和銅陵白姜文化園的產業示範作用;建立農戶間的專業合作組織以及合作組織和企業的組織機制。
1.在企業和農戶之間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定生產的生產決策機制和生產協作機制,提高生產的目的性和有效性,避免盲目性。
2.在農戶與農戶之間建立專業的生產合作組織,改變過去生薑種植以家庭和個人為主的「單兵作戰」模式,建立品牌、技術等資源的共享模式,建立生產、銷售和品質管理的標准化模式,充分發揮「集團作戰」的優勢。
生薑的種植和加工是XX市的一項特色產業,為農民帶來了極大收益。但從我們成本調查中發現的問題也不容忽視,需要依靠科技進步和產業整合,建立起一個以新產品為拳頭、以市場為導向、以龍頭企業為核心、以農戶的橫向聯合為依託的產業格局,促進產業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5. 一畝地要多少斤姜種,產多少斤姜.成本多少
姜種購買:一畝地大概需要700-800斤左右的姜種,目前市場價一斤姜種大約需要2-5元左右(取平均值3.5元/斤計算),總共需要2450-2800元左右。
2、肥料:農家肥一般需要4-5m³,按照100元/m³的價格,需要400-500元。復合肥,需要225元左右。
3、農葯費:一畝地的農葯費用大致為40-50元左右。
4、薄膜塑料費用:大致需要220-250元左右。
5、機械作業費:主要是整理土地,需要花費380-400元左右。
6、工具材料費用:220-250元左右。
7、人工費用:僱傭挖姜工人等,一般需要3500-4000元左右。
8、總成本:大約為7435-8475元。
二、種植生薑一畝的利潤有多少
1、收入
(1)種植一畝生薑,最終大概能收獲5000-8000斤左右的生薑(取6000斤進行計算);精品生薑,市場價為4.6-4.8元/斤;優質生薑,市場價為4.4-4.5元/斤;主流生薑,市場價為4.2-4.3元/斤;一般生薑,市場價為4-4.1元/斤;次品生薑,市場價為3.6-3.9元/斤。
(2)種植出來的是精品生薑,能獲得28200元(市場價取平均值計算),種植出來的是優質生薑,能獲得26700元,種植出來的是主流生薑,能獲得25500元,種植出來的是一般生薑,能獲得24300元,種植出來的是次品生薑,能獲得22500元。
(3)最終收入在22500-28200元之間。
2、利潤
利潤大約在15065-19725元左右,如果種植管理技術到位,產出更多的精品生薑,利潤將會更高。
6. 生薑的畝生產成本和經濟效益
生薑的種植成本每畝約為7000元左右,其中物質成本3200元,人工成本3800元。正常年份畝產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生薑的地頭收購價平均在8元/公斤左右,畝產值12000元,凈利潤5000元左右。具體還要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來看。
促進生薑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
1.加大對高品質生薑生產環境的研究,促進生薑種植在全市大范圍推廣,發揮銅陵白姜的品牌效應,為更多農民創造增收途徑;
2.加大對生薑病蟲害防治的研究,農業科技部門應集中力量,早日攻克長期困擾姜農的姜病難題,為生薑種植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
3.加大對農業生產新技術的研究,在生薑種植中逐步實現以科學代替經驗,以機械代替人力,為生薑種植的產業化、集約化創造條件。
7. 種姜的成本和利潤
摘要 1、首先成本方面,主要包括物質成本和人工成本。一畝地500kg的姜種,大概需要1760元,肥料有農家肥350元,化肥230元。再加上農葯費用50元,機械作業費400元以及工具材料費用220元等物質成本。人工方面則大約需要投入4000元左右,因此一畝生薑的成本預計在7000元左右。
8. 黃姜一畝地的成本是多少
摘要 7000元
9. 種植姜每畝成本多少,畝產多少斤利潤是多少
每畝大概要500公斤姜種。一畝地的產量應該可以達到6000--8000斤, 重要的是要看年景, 姜是比較穩定的產物, 所以價格不會差異太大。
生薑的種植方法
1、嚴格選地,避免連作: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透氣性好、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沙壤土、壤土、粘壤土,要求田塊地勢稍高,排灌方便,不易積水。生薑不宜連作,應與水稻、十字花科、豆科作物等進行3~4年的輪作。
2、精選姜種,促進早發:選擇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質地硬、具有1~2個壯芽、重50~75克、無病害的老薑作種姜。種姜播種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泡消毒。種姜消毒後,先曬2~3天,待姜塊表面發亮時,即可堆放,用稻草覆蓋進行保溫催芽,要求保持濕潤,溫度控制在20~25℃,當姜芽長到1厘米時即可播種。
3、適時播種,合理密植:灌溉條件好,氣溫高,且不催芽,在驚蟄節令播種;無灌溉條件及氣溫低,且需要催芽,在清明前後或穀雨節令播種。播種實行條播,行距35~40厘米,株距26~30厘米,溝深10~20厘米,每畝用種500公斤左右。畝用15公斤尿素、25公斤復合肥作種肥,將肥料放入溝內與土壤混勻。播前1小時左右澆底水,使土壤濕潤,將姜塊水平放在溝內,使幼芽方向保持一致,並用手輕輕按入泥中,覆濕潤細土5厘米左右。
4、施足基肥,科學追肥:生薑生長期長,應採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則。整地時,畝用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鉀肥25公斤作基肥。當苗高30厘米左右、1~2個分枝時,追1次肥,畝施20公斤尿素,也可用清糞水澆苗;立秋前後,畝施復合肥50公斤、硫酸鉀25公斤,在距植株基部15厘米左右開溝施入,覆土灌水;地下根莖膨大時,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15~20公斤。
5、遮陰降溫,促進生長:生薑是喜陰,不耐高溫和強光的植物,因此夏季生長期間要進行遮陰,以促進生長。遮陰方法很多,可以搭棚遮陰,也可與高稈作物玉米進行間作。
6、防旱防澇,及時培土:生薑不耐乾旱,也不耐澇,對水分要求嚴格。生長期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宜,在夏季高溫期間,應及時澆水降溫,以早、晚澆水為好,雨水天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以減少姜瘟的發生。為防止根莖露出地面,表皮變厚,品質變劣,要進行培土,一般結合澆水施肥進行2~3次培土,每次培土3厘米左右。
7、搞好病蟲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腐爛病和斑點病。腐爛病一般在7月始發,8~9月為發病盛期,發現病株及時拔除,挖去帶病菌土,在病穴內撒施石灰,用干凈無菌土填埋。斑點病發病初期噴灑50%百菌清800倍液,隔7~10天噴1次。蟲害主要有姜螟、姜蛆,用敵百蟲或辛硫磷進行葉面噴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