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綠色建築增量成本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汽車噴漆成本多少錢 2025-05-17 11:28:06
公司虛開成本怎麼舉報 2025-05-17 11:15:17

綠色建築增量成本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10-29 13:16:42

⑴ 綠色建築增量成本的投資回報期是哪個階段

你好,這東西沒人會預測。
如果真會預測,早就成為億萬富翁了。
預測這東西我早就不信了,以前在網站上,經常看別人預測,結果買了,連一個號碼都沒對上。

樓主真要買,就權當是獻愛心吧。
如果有人告訴你買什麼號碼,建議你都不要相信,因為我玩了幾年房子跟老婆都玩沒了。
PS:這東西真的不是好東西,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希望你能當機立斷,不要存僥幸心理,果斷戒賭。

滿意請採納,謝謝

⑵ 武漢市綠色建築管理試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綠色建築管理,推動我市「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和《公共機構節能條例》、《民用建築節能條例》、《湖北省民用建築節能條例》、《武漢市建築節能與新型牆體材料應用管理條例》、《武漢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等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於本市行政區域內綠色建築的建設和管理工作。
本辦法所稱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使用空間及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第三條國家、省、市確定的綠色建築試點示範工程應當按照綠色建築的標准進行規劃和建設。
鼓勵前款以外的新建、改建、擴建的建築工程採用綠色建築的標准進行規劃和建設。第四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綠色建築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的制訂、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工作,依法組織編制本市綠色建築設計、施工、驗收和評價技術規定。市建築節能和牆體材料改革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綠色建築的日常管理工作。
市發展改革、財政、國土規劃、住房保障房管、水務、環保、統計等相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負責綠色建築的有關管理工作,並制定具體規定和實施細則。第五條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制定、公布綠色建築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產品和新材料推廣目錄,以及技術、工藝、設備、產品和材料限制、禁止使用目錄,列入禁止使用目錄的不得在建築中使用。
本市推廣應用以下技術和產品:
(一)新型節能建築體系。包括牆體、屋面保溫隔熱技術與產品,節能門窗和遮陽等節能技術與產品;
(二)暖通空調製冷系統調控、計量、節能技術與產品;
(三)太陽能、地熱能、風能和沼氣等可再生能源;
(四)節水器具、雨水收集和再生水綜合利用等節水技術與產品;
(五)預拌砂漿、預拌混凝土、散裝水泥等綠色建材技術與產品;
(六)室內空氣質量控制技術與產品;
(七)垃圾分類收集、利廢產品循環利用;
(八)建築綠色照明及智能化節能技術與產品;
(九)其他技術成熟、效果顯著的綠色、節能技術和管理技術。第六條市建築節能和牆體材料改革管理機構應當建立綠色建築信息平台,及時發布國家、省、市政策和標准等信息,為相關單位做好服務工作。第二章設計第七條需要按照綠色建築要求建設的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在編制立項報告(含可行性研究報告)中設立綠色建築專篇(不再另設建築節能專篇),確定項目擬達到的綠色建築星級標准,對擬採用的有關綠色技術進行可行性分析,並將實施綠色建築增量成本列入投資估算。
綠色建築專篇經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提出意見後,報市發展改革部門辦理立項審批、核准或者備案手續。第八條建設單位申報綠色建築建設項目的規劃方案設計文本,應當依據綠色建築的相應標准和規范編制綠色建築專項內容。
規劃編制應當充分考慮適合本地區的通風、採光等自然條件,根據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保的要求,合理確定建築空間布局,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第九條建設單位應當按照綠色建築的相應標准和規范委託勘察設計。設計單位應當依據綠色建築的相應標准和規范進行設計,保證綠色建築設計質量,優先採用可再生能源。第十條對於設計文件規定採用的沒有國家、行業或者地方技術標準的新技術、新材料,應當由具備資質的檢測機構出具檢測報告,並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論證、審定後,方可使用。第十一條施工圖審查機構應當嚴格按照相應標准和規范進行綠色建築專項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對達不到綠色建築相應標準的,不得出具綠色建築審查合格文件。第十二條建設單位不得擅自修改已通過施工圖設計審查的建設工程設計文件;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原審批程序重新辦理審批手續。第十三條建設單位在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通過後,可以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申請綠色建築設計評價證書,提交評價標識申報書、工程立項批件、申報單位的資質證書、工程設計圖紙和相關綠色技術工程方案。
申請一星級、二星級綠色建築設計評價證書的項目,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評審;申請三星級綠色建築設計評價證書的項目,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評審。

⑶ 做綠色建築,哪項技術成本增量最大

在可再生能源利用這方面的增量成本較大,比如地源熱泵技術、光伏發電等。
不過從2008年到現在,太陽能光伏、地源熱泵等設備價格也在下降。而且太陽能熱水也廣泛強制使用。綠色建築增量成本一直在呈下降趨勢。

⑷ 綠色建築的初始成本為什麼比傳統建築高

「築訊中國」網為你解答:
綠色建築初始成本與傳統建築初始成本的比較據相關資料顯示, 同一建築物在施工過程中, 綠色建築費用額外增加費用占總投資的2%, 初始成本比傳統建築高 5%~20%,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節能的維護結構節能維護結構的成本主要有外牆、 門窗、 屋面保溫體系以及遮陽系統的成本, 另外還有一些其它的綜合性的措施, 如種植屋面、 呼吸式幕牆等的成本投入。
2、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綠色建築中可利用的再生能源主要有熱能和生物能的措施成本投入,地熱技術主要是通過地源熱泵或者地下鋪設通風管的形式, 技術比較成熟, 成本也很高; 風能和生物能建造技術的成本更高。
3、節水措施的採用中水利用: 把小區居民的生活廢水集中起來, 對其進行恰當處理使其達到一定的標准, 然後再回用於家庭坐便器沖洗、 小區的綠化灌溉、 道路沖洗以及車輛沖洗等方面, 達到節約用水的同時也節約了 成本。 雨水收集利用: 雨水是優質水, 收集成本和處理成本都不高, 屬於可以加大力度推廣的技術。 城市雨水利用在我國起步比較晚, 目前, 部分缺水地區有已經有一些小型、 局部的非標准性的應用。
4、室內環境的改善室內環境改善措施成本主要有: 室內通風裝置, 室內除塵措施, 垃圾 處理回收裝置, 分質供水、 建築隔音等措施的增量成本。
5、建築智能化體系建築智能化成本主要有居住建築的智能家居系統、 智能物業系統以及智能安保系統等。 公共建築主要指的是 BM 建築智能化系統以及各個專業的自控系統。
雖然綠色建築造價相較於傳統建築造價要高出一些,然而綠色建築實現的卻是可持續的發展目的,其潛在的價值將是傳統建築所無法比擬的。 之所以綠色建築的初始階段造價會相對於傳統造價高出少許,完全是因為綠色建築在施工時所採用的材料特殊,並且其施工技術相對復雜,材料受到一定限制性影響,同時還受到一些 各類附加因素的影響。但是綠色建築可以對材料反復進行使用,並且其對材料的利用效率極 高,從而使後期整體資金的投入風險有所降低,同時令其維修資金的投入大大減少,進而在一 定程度上極大的縮減了綠色建築後期回收資金的周期。

⑸ 綠色建築對工程造價影響有哪些

綠色建築對工程造價影響
一、成本計算模式
對綠色建築全生命周期過程中影響造價的因素進行分析,根據綠色建築自身特點應充分考慮建築物的建造成本和設施在移交後的運營成本。國內外統計資料表明,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項目運營和維護階段的成本遠遠大於其建設成本並受其建設成本的影響。美國Veterans Affairs(簡稱VA)機構負責全國172家醫療中心共2000棟建築的運營及維護,VA機構採用40年分析周期和5%的折現率進行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發現運營及維護成本是建造成本的7.7倍。因此,在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中,必須兼顧項目建造成本和運營成本。
二、綠色建築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
1.圍護體系:包括外牆、屋面、門窗、遮陽等。在牆體工程中採用加氣砼來減輕牆體的自重,會使整個房屋的承重體系得到改善,構件配筋數量會隨之減少,基礎埋深也會變淺,而且牆體表面也要比黏土標准磚平整,抹灰厚度及建築物自重也相應減少,這樣牆體的造價以及承重結構體系的造價不但不增加反而減少許多。如果採用水泥聚苯板作為外牆保溫材料,建築的單方造價會增加60元/平方米左右,節能方面的投資占整個工程投資的8.7-10%;如果採用纖維增強聚苯板作外牆保溫,建築的單方造價會增加50元/平方米左右,節能方面的投資占整個工程投資的7.4-9.6%。屋面工程採用擠塑聚苯乙烯泡抹塑料水泥聚苯板等新型保溫材料,或採用種植屋面等均能夠達到有效的節能目的。外窗採用雙玻璃塑鋼窗代替單玻璃塑鋼窗後,建築的單方造價增加50元/平方米左右,節能方面的投資占整個工程投資的8-9.6%;採用鋼束透明隔熱塗料玻璃,在冬季可有效防止室內熱氣流失,在夏季可有效抑制太陽輻射,使室內溫度底於室外溫度,以達到節省空調用電的目的。據統計分析南方地區採用通風、遮陽、建築立面綠色和屋頂綠化這三項非常簡單的技術可大大降低空調的使用,可使建築能耗降低50%以上。
2.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生物質能等。目前太陽能熱水利用技術已經較為成熟,相對成本比較底,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增量成本因為材料及技術水平的原因,價格還屬於高位,地熱利用主要通過熱泵或者地下敷設通風管的形式,技術相對成熟,但成本較高,風能、生物質能也屬於成本很高的技術。德國建築學家製造成功的一種「向日葵」式旋轉房屋,內裝如同雷達一樣的紅外線跟蹤器,只要天一亮,房內的馬達就會啟動,使整座房屋迎著太陽緩緩轉動,始終與太陽保持最佳角度,使陽光最大限度地照進屋內;夜幕降臨,房屋又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復位。這種房屋既能充分利用太陽能驅動房屋運動,保證房內的日常供熱和用電,又能將明媚的光能儲存起來,供陰天和夜晚使用。納斯特大廈採用可防紫外線射入的特殊玻璃,只允許一般陽光入射,即使在冬天,也可以達到恆溫作用;兩個天然氣燃料電池足以保證夜間全部電量供應,以及白天5%的電力需求;燃料電池產生的熱水一部分用來為大樓供暖,另一部分作為日常熱水使用;屋頂的制熱和製冷設備也使用天然氣,而不用電,從而減少了電能傳遞造成的能量損耗;室內安裝了感應器,可以自動控制人少區域,比如樓梯間的電扇和照明燈具的開關;這些節能措施使得整幢大樓的能量損耗降低了35%-40%.
3.節水措施成本:①中水利用。中水利用是指將小區居民生活廢水集中起來,經過恰當處理達到一定的標准後,再回用於小區的綠化灌溉、車輛沖洗、道路沖洗以及家庭坐便器沖洗等方面,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北京等省市已經先行推廣使用,成本不高,效果明顯。② 雨水收集利用。我國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較晚,目前主要在缺水地區有一些小型、局部的非標准性應用。在德國和日本等一些發達國家,城市雨水的資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已有較長歷史,其經驗和方法對我國大部分城市特別是對那些嚴重缺水的城市有借鑒意義。雨水屬於優質水,收集和處理成本都不高,是可以大力推廣的技術。
4.室內環境措施成本。室內環境措施成本包括室內通風裝置、建築隔音措施、室內除塵措施、垃圾處理回收裝置、分質供水等措施的增量成本。澳大利亞悉尼市為迎接舉世矚目的2000年奧運會,特意設計了世界第一家跨世紀的綠色體育館,使人能處處體會到環保的氣息:供電——由設在館頂上的1000組太陽能電池完成;座椅——90%來自廢料製造而成;紙張——即盛會期間准備張貼或使用的所有海報、入場券等,全以再生紙印刷。
5.建築智能化成本。建築智能化成本包括居住建築的智能家居系統、智能安保系統、智能物業系統等。倫敦摩天大樓使用了很多節能招數,盡可能地利用自然條件採光和通風,大樓配備有由電腦控制的百葉窗,樓外安裝有天氣感測系統,可以監測氣溫、風速和光照強度。在必要的時候,自動開啟窗戶,引入新鮮空氣;它較同樣的建築可節能一半以上。
6.建築物的節能環保新技術、新工藝,如:①樁基礎工程中,廣泛採用液壓靜力壓樁機壓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樁,其壓樁過程中雜訊較小,且不容易震裂成樁附近的其他建築物。②預制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管樁為成品樁,均為專業資質的廠家集中生產,不僅樁身質量相對穩定,而且與傳統的砼灌注樁相比,可以有效避免對周圍的環境造成污染。③對於深一些的基坑施工中採用噴錨護壁處理,可以避免土方大開挖中常發生的塌翻現象。由於噴錨護壁施工是邊噴錨邊開挖土方,因而不用再放坡開挖土方,從而減少了土方開挖量,保證了安全,也節約了工程造價。
綠色建築一直給人以高貴的形象,其實達到節能60%標準的建築,只是在原來建築的造價基礎上再增加5—7個百分點,而且增加的造價預計在五年到八年的時間內就可以收回,它卻能給人們提供舒適的室內環境和自然的外部環境。2012年財政部和住建部聯合下發《關於加快推動我國綠色建築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積極發展綠色生態城區;並明確財政獎勵政策,對二星級綠色建築每平方米獎勵45元,對三星級綠色建築每平方米獎勵80元,對綠色生態城區以5000萬元為基準進行補助。因此我們有理由在建設項目財政評審中對採用的節能措施予以資金的傾斜。

⑹ 詳述廣東地區綠色建築一星,二星,三星的價格區別 !

不知道您是說的什麼價格,是增量成本還是咨詢價格。三星最貴,次之二星,最便宜的是一星。
成本的話,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來估算。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在第8屆綠建大會上,根據213個項目整理的綠色建築增量成本數據:一星級的住宅建築增量成本在31元/㎡,公共建築增量成本是38元/㎡;二星的分別是88元/㎡、268元/㎡;最高的三星級分別是196元/㎡、494元/㎡,也就是說我們新增的成本一般在兩年內或者最長六年內就會收回來,國家規定住宅建築壽命一般為50年,公建在100年,按照這個年限計算,我們可以節約掉大量的能源。
具體可以找專業的綠色建築咨詢公司來咨詢一下,不同的咨詢公司,增量成本會有區別的,所以最好找有項目經驗豐富的。

⑺ 求一下房地產企業關於綠色建築方面的成本以及支出信息

你可以了解一下綠色建築的增量成本:
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在第8屆綠建大會上公布了一個根據213個項目整理的綠色建築增量成本數據:一星級的住宅建築增量成本在31元/㎡,公共建築增量成本是38元/㎡;二星的分別是88元/㎡、268元/㎡;最高的三星級分別是196元/㎡、494元/㎡,也就是說我們新增的成本一般在兩年內或者最長六年內就會收回來,國家規定住宅建築壽命一般為50年,公建在100年,按照這個年限計算,我們可以節約掉大量的能源。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⑻ 西寧市綠色建築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進一步加強綠色建築管理,促進城鄉建設轉型升級,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加快打造綠色發展樣板城市,建設幸福西寧,營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良好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民用建築節能條例》《青海省促進綠色建築發展辦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綠色建築的規劃、建設、運營、改造以及對綠色建築發展實施監督管理和引導激勵等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綠色建築,是指在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地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

綠色建築按國家規定分為一星、二星、三星三個等級。第三條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綠色建築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綠色建築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協調綠色建築發展的重大問題。第四條市規劃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綠色建築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工作,依據相關規范標准組織編制本市綠色建築設計、施工、驗收和評價技術規定。

縣(區)規劃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推進綠色建築技術應用和監督管理工作。

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各園區管理委員會及市域內其他管理委員會應當做好各園區綠色建築的規劃、建設、運營、改造等管理工作。第五條市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財政、科技、國土資源、住房保障和房產、水務、環境保護、城市管理、統計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綠色建築管理的相關工作。第六條市人民政府將推進綠色建築發展工作納入綠色發展考核內容,對綠色建築目標完成情況和執行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目標考核評價,按年度對各縣(區)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進行考核。第七條市、縣(區)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綠色建築發展宣傳、教育工作,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綠色建築相關活動,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增強全民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第八條市、縣(區)規劃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做好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圖審查機構、施工企業、監理單位、能源利用效率測評機構、房地產開發企業及其從業人員的信用信息採集、評價、確定等工作,並將信用信息納入建設領域誠信信用體系,實行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第二章規劃與立項第九條市規劃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市發展改革、經濟和信息化、國土資源等部門編制綠色建築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第十條市、縣規劃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將綠色建築發展目標納入城市(鎮)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等環節,編制綠色建築專篇,明確綠色建築等級要求。第十一條編制城市重點片區規劃時應當結合片區發展確定綠色建築實施目標,編制區域內的綠色建築專篇。第十二條建設單位在編制項目立項報告(含可行性研究報告)時應當設立綠色建築專篇,明確綠色建築等級要求,工程選用的技術以及投資、節能減排效益等內容,並將實施綠色建築增量成本列入投資估算。

新建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公共建築,項目建設單位應當將建築用能分項計量及數據採集傳輸裝置的安裝、運行費用,納入投資估算。第十三條市、縣(區)投資主管部門在項目立項時,應當將綠色建築要求納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范圍,出具的項目批復文件應當載明綠色建築等級要求。第十四條市、縣規劃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出具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規劃條件時應當明確綠色建築等級要求及設計要點。第十五條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依據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規劃條件將綠色建築相關要求納入國有建設用地出讓處置方案,並在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公告中予以公示,在與土地使用者簽訂的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中,應當明確綠色建築等級要求。第十六條市、縣規劃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核發劃撥用地項目選址意見書時,應當在規劃設計條件中明確綠色建築等級要求及設計要點。

市、縣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簽訂劃撥決定書時依據規劃條件明確綠色建築等級。

⑼ 請問國內綠色建築一星,二星,三星各自需要花多少增量成本各省市增量成本是否都一樣

我拿到的一份報告里這樣寫的:
都是指認證型
一星 公建 20+,住宅 10+
二星 公建 100+,住宅 80+
三星 公建 260+,住宅 180+
以2008年成本為技術,已降低至約60%,並仍在下降
原因在於:
技術提升導致成本下降
地方政策優惠
設計和施工能力的提升
你需要就hi我吧
地區肯定是有區別的
因為地區氣候、土壤、水質、等自然條件不一樣,並且經濟條件和政策優惠不同,導致能使用的節能技術大相徑庭,所以導致最終成本高低不一

⑽ 請問國內綠色建築一星,二星,三星各自需要花多少增量成本各省市增量成本是否都一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