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電的發電成本到底是多少
本人沒有精確的數據,只有一個很粗略的估計:0.35-0.40元/度之間——應該是5年前的數據吧;現在應該會高點,但不會高很多。
2. 核電站的建造成本是火力發電站的多少倍
發電廠除了建造成本,還有運維成本等,兩者綜合比較才有參考性。核電廠建造成本遠超火電廠,但後期運維成本低很多,尤其是燃料費用差別很明顯,綜合起來還是有競爭力的。
舉例說明:
一台900MW機組,如果每年滿功率發電7000小時(相當於年負荷因子為79.9%,不算高),則每年可以發電6300000000度電(63億度電),如果一度電凈賺一分錢,純利潤就是63000000元。如果每度電的成本是0.40元,上網電價為0.42元,一台機組每年可以凈賺一億多元。
(2)核能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核電現在國內主流機型是引進美國的AP1000和法國的EPR,單堆毛出力都在1000MW左右,相當於火力發電站的1000MW超臨界或者超超臨界幾組。
世界上核電站常用的反應堆有輕水堆、重水堆和改進型氣冷堆及快堆等,但使用最廣泛的是輕水堆。按產生蒸汽的過程不同,輕水堆可分成沸水堆核電站和壓水堆核電站兩類。壓水堆是以普通水作冷卻劑和慢化劑,它是從軍用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最成熟、最成功的動力堆堆型。壓水堆核電站佔全世界核電總容量的60%以上。
3. 核能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1.發電效率高。運行成本低,利潤高,經濟性好。一個核電廠一年只用幾噸材料即可,運輸方便。
2.能源儲備高。現已探明的鈾礦等,可供人類和平利用N多年。
3.環保性能好。只要核電安全運行,對環境保護是很有好處的。
缺點:1.建造成本高。雖然運行成本低利潤高,但是建造成本高。
2.安全要求高,如遇重大意外災害,可能會造成大規模影響,比如日本核電,因為地震而輻射。
3.對地質依賴高。選址很困難,要求地質情況好,少發地震,水文條件好,需要大量冷卻水。
4. 一座大型核電站每年耗用多少核燃料
核電站,每年只消耗1.5噸裂變鈾或純鈈,一次換料可以滿功率連續運行一年。可以大大減少電站燃料。
自然界中能直接用於核燃料的只是鈾235,能進行鏈式核裂變反應,並放出大量能量。所以核能的開發、利用,只能是以鈾開始。鈾礦中絕大多數的鈾238並不能直接用於核裂變。
拓展資料:
核電站(nuclear power plant)是利用核裂變(Nuclear Fission)反應所釋放的的能量產生電能的發電廠。目前商業運轉中的核能發電廠都是利用核裂變反應而發電。
核電站一般分為兩部分:利用原子核裂變生產蒸汽的核島(包括反應堆裝置和一迴路系統)和利用蒸汽發電的常規島(包括汽輪發電機系統),使用的燃料一般是放射性重金屬:鈾、鈈。
核電站以核反應堆來代替火電站的鍋爐,以核燃料在核反應堆中發生特殊形式的「燃燒」產生熱量,使核能轉變成熱能來加熱水產生蒸汽。利用蒸汽通過管路進入汽輪機,推動汽輪發電機發電,使機械能轉變成電能。一般說來,核電站的汽輪發電機及電器設備與普通火電站大同小異,其奧妙主要在於核反應堆。
5. 核能的利與弊
核能的利:
1.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2.核能發電不會產生加重地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
3.核能發電所使用的鈾燃料,除了發電外,沒有其他的用途。
4.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佔的比例較低,核能發電的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故發電成本較其他發電方法為穩定。
核能的弊
1.核能電廠會產生高低階放射性廢料,或者是使用過之核燃料,雖然所佔體積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線,故必須慎重處理,且需面對相當大的政治困擾。
2. 核能發電廠熱效率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電廠排放更多廢熱到環境裏,故核能電廠的熱污染較嚴重。
3. 核電廠的反應器內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果在事故中釋放到外界環境,會對生態及民眾造成傷害。
(5)核能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世界上的一切物質都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繞原子核旋轉的帶負電的電子構成的。原子核包括質子和中子,質子數決定了該原子屬於何種元素,原子的質量數等於質子數和中子數之和。如一個鈾-235原子是由原子核(由92個質子和143個中子組成)和92個電子構成的。
如果把原子看作是我們生活的地球,那麼原子核就相當於一個乒乓球的大小。雖然原子核的體積很小,但在一定條件下它卻能釋放出驚人的能量。
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或者說原子序數相同而原子質量數不同的一些原子被稱為同位素,它們在化學元素周期表上占據同一個位置。簡單的說同位素就是指某個元素的各種原子,它們具有相同的化學性質。按質量不同通常可以分為重同位素和輕同位素。
鈾是自然界中原子序數最大的元素。天然鈾的同位素主要是鈾-238和鈾-235,它們所佔的比例分別為99.3%和0.7%。除此之外,自然界中還有微量的鈾-234。鈾-235原子核完全裂變放出的能量是同量煤完全燃燒放出能量的2700000倍。
有關能源專家認為,如果解決了核聚變技術,那麼人類將能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
1.核工業的主要業務范圍
核工業的主要業務范圍包括:鈾礦勘探、鈾礦開采與鈾的提取、燃料元件製造、鈾同位素分離、反應堆發電、乏燃料後處理、同位素應用以及與核工業相關的建築安裝、儀器儀表、設備製造與加工、安全防護及環境保護。
2.核燃料循環及其組成
核燃料循環是指核燃料的獲得、使用、處理、回收利用的全過程。它是核工業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核燃料循環通常分為前端和後端兩部分。
前端包括鈾礦勘探、鈾礦開采、礦石加工(包括選礦、浸出、提取和沉澱等工序)、精製、轉化、濃縮、元件製造等;後端包括對反應堆輻照以後的乏燃料元件進行鈾鈈分離的後處理以及對放射性廢物進行處理、貯存和處置。
3. 鈾礦地質勘探
鈾是核工業最基本的原料。鈾礦地質勘探的目的是查明和研究鈾礦床形成的地質條件,總結出鈾礦床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分布規律,並用此規律指導普查勘探,探明地下的鈾礦資源。
普查勘探工作的程序為區域地質調查、普查和詳查、揭露評價、勘探等,同時還要求工作人員進行地形測量、地質填圖、原始資料編錄等-系列的基礎地質工作。
分散在地殼中的鈾元素在各種地質作用下不斷集中,最終形成了鈾礦物的堆積物,即鈾礦床。了解鈾礦床的形成過程,對鈾礦普查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並不是所有的鈾礦床都有開采、進行工業利用價值的。
據統計,在已發現的170多種鈾礦床及含鈾礦物中,具有實際開采價值只有14~18%。影響鈾礦床工業的兩個主要因素是礦石品位和礦床儲量。此外,評價的因素還有礦石技術加工性能、礦床開采條件,有用元素綜合利用的可能性和交通運輸條件等。
4. 鈾礦開采
生產鈾的第一步是鈾礦開采。其任務是從地下礦床中開采出工業品位的鈾礦石,或將鈾經化學溶浸,生產出液體鈾化合物。由於鈾礦有放射性,所以鈾礦開采其特殊方法。常用的主要有三種:露天開采、地下開采和原地浸出。露天開采一般用於埋藏較淺的礦體,方法剝離表土和覆蓋岩石,使礦石出露,然後進行采礦。
地下開采一般用於埋藏較深的礦體,此種方法的工藝過程比較復雜。與以上兩種法方法相比,原地浸出采鈾具有生產成本低,勞動強度小等優點,但其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僅適用於具有一定地質、水文地質條件的礦床。
其方法是通過地表鑽孔將化學反應劑注入礦帶,通過化學反應選擇性地溶解礦石中的有用成分--鈾,並將浸出液提取出地表,而不使礦石繞圍岩產生位移。
6. 什麼是核能發電
核能發電是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它是實現低碳發電的一種重要方式。國際原子能機構2011年1月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正在運行的核電機組共442座,核電發電量約佔全球發電總量的16%。擁有核電機組最多的國家依次為:美國、法國、日本和俄羅斯。
核能發電利用鈾燃料進行核分裂連鎖反應所產生的熱,[2] 將水加 熱成高溫高壓,核反應所放出的熱量較燃燒化石燃料所放出的能量要高很多(相差約百萬倍),而所需要的燃料體積與火力電廠相比少很多。核能發電所使用的的鈾235純度只約佔3%-4%,其餘皆為無法產生核分裂的鈾238。
舉例而言,核電廠每年要用掉50噸的核燃料,只要2支標准貨櫃就可以運載。如果換成燃煤,則需要515萬噸,每天要用20噸的大卡車運705車才夠。如果使用天然氣,需要143萬噸,相當於每天燒掉20萬桶家用瓦斯。換算起來,剛好接近全台灣692萬戶的瓦斯用量。
經濟性以發電成本衡量。構成核能發電成本的因素很多,包括基建投資費用、安全防護費用、核燃料費用,以及核電站退役處理費用。核電發展初期,不僅基建投資費用昂貴,核燃料生產過程復雜,需要龐大的設備,加上特殊的安全措施需要,核能發電成本高於火電成本1倍以上。到60年代,核能發電成本已接近火電成本。到80年代,核電的成本已低於火電。據美國1984年統計,核電成本為2.7美分/千瓦時,而燃煤的發電成本為3.2美分/千瓦時,燃油發電成本為6.9美分/千瓦時。
核電成本隨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而異,以上所列均為核電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的數據。核能發電的成本雖然有了很大降低,但發現核電站退役處理的費用遠比早先預計的為高。因此,核電的總成本還應有所增加。
7. 核能的原理是什麼怎樣取得核能
核能可通過三種核反應之一釋放:
1、核裂變,較重的原子核分裂釋放結核能。
2、核聚變,較輕的原子核聚合在一起釋放結核能。
3、核衰變,原子核自發衰變過程中釋放能量。
核能(或稱原子能)是通過核反應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 ,其中E=能量,m=質量,c=光速。
(7)核能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核能發電優點:
1、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2、核能發電不會產生加重地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
3、核能發電所使用的鈾燃料,除了發電外,暫時沒有其他的用途。
4、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幾百萬倍,故核能電廠所使用的燃料體積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萬瓦的核能電廠一年只需30公噸的鈾燃料,一航次的飛機就可以完成運送。
5、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佔的比例較低,核能發電的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故發電成本較其他發電方法為穩定。
6、核能發電實際上是最安全的電力生產方式.相比較而言,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過程中,爆炸和坍塌事故已殺死了成千上萬的從業者。
8. 核能是什麼意思
核能(或稱原子能)是通過核反應從原子核釋放的能量。符合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² ,其中E=能量,m=質量,c=光速。
核能(nuclear energy)是人類歷史上的一項偉大發現,這離不開早期西方科學家的探索發現,他們為核能的發現和應用奠定了基礎。可一直追溯到19世紀末英國物理學家湯姆遜發現電子開始,人類逐漸揭開了原子核的神秘面紗。
核能優缺點:
一、優點
1、核能發電不像化石燃料發電那樣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質到大氣中,因此核能發電不會造成空氣污染。
2、核能發電不會產生加重地球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
3、核能發電所使用的鈾燃料,除了發電外,暫時沒有其他的用途。
4、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幾百萬倍,故核能電廠所使用的燃料體積小,運輸與儲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萬瓦的核能電廠一年只需30公噸的鈾燃料,一航次的飛機就可以完成運送。
5、核能發電的成本中,燃料費用所佔的比例較低,核能發電的成本較不易受到國際經濟情勢影響,故發電成本較其他發電方法為穩定。
6、核能發電實際上是最安全的電力生產方式.相比較而言,在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過程中,爆炸和坍塌事故已殺死了成千上萬的從業者。
二、缺點
1、核能電廠會產生高低階放射性廢料,或者是使用過之核燃料,雖然所佔體積不大,但因具有放射線,故必須慎重處理,且需面對相當大的政治困擾。
2、核能發電廠熱效率較低,因而比一般化石燃料電廠排放更多廢熱到環境中,故核能電廠的熱污染較嚴重。
3、核能電廠投資成本太大,電力公司的財務風險較高。
4、核能電廠較不適宜做尖峰、離峰之隨載運轉。
5、興建核電廠較易引發政治歧見紛爭。
6、核電廠的反應器內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如果在事故中釋放到外界環境,會對生態及民眾造成傷害。
9. 核能發電的經濟性
經濟性以發電成本衡量。構成核能發電成本的因素很多,包括基建投資費用、安全防護費用、核燃料費用,以及核電站退役處理費用。核電發展初期,不僅基建投資費用昂貴,核燃料生產過程復雜,需要龐大的設備,加上特殊的安全措施需要,核能發電成本高於火電成本1倍以上。到60年代,核能發電成本已接近火電成本。到80年代,核電的成本已低於火電。據美國1984年統計,核電成本為2.7美分/千瓦時,而燃煤的發電成本為3.2美分/千瓦時,燃油發電成本為6.9美分/千瓦時。
核電成本隨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而異,以上所列均為核電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的數據。核能發電的成本雖然有了很大降低,但發現核電站退役處理的費用遠比早先預計的為高。因此,核電的總成本還應有所增加。
全球核電站
英國
CalderHall核電站
CalderHall核電站是英國建成的第一座核電站,建於坎布里亞郡,它是鎂諾克斯氣冷堆的原型,於1953年興建,1956年開始向國家電網送電,是世界上第一座商用核電站。
欣克利角核電站
欣克利角核電站,有欣克利A核電站、欣克利B核電站、欣克利C核電站。欣克利A核電站,屬於壓水堆核電站,始建於1957年,2000年被關閉。欣克利B核電站,屬於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始建於1976年,目前正在使用。欣克利C核電站,正在籌建。
哈特爾普爾核電站
哈特爾普爾核電站是一個核電站位於口的北部央行河T恤,2.5英里(4.0公里)的南哈特爾普爾在達勒姆郡,英格蘭東北部。該站有一個輸出1,190凈電氣兆瓦,這是需求相當於150萬的電力需求的家庭或能源3%的英國。電力是二產,通過使用先進氣冷反應堆(地帶)。
美國
三里島核電站
三里島核電站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哈里斯堡,薩斯奎哈納河三里島。三里島核電站採用壓水反應堆結構。三里島沸水式反應爐的功率為95萬千瓦,每小時可產生每平方吋985磅壓力的飽和蒸汽7,620,000磅。
10. 核能發電是把什麼能轉換成什麼能
核能發電是把原子能轉化為電能。
原子核反應堆類型不同,核電站的系統和設備也有所不同。核電站的二迴路系統和普通火電站的動力迴路相似,蒸汽發生器和一迴路系統相當於火電站的鍋爐。
由於反應堆一迴路系統往往帶有一定劑量的放射性,因此,從反應堆出來的冷卻劑一般不宜直接送入汽輪機,否則將會使常規機組操作維修復雜,所以核電站一般比火電站要多一套動力迴路。
此外,核電站還設有為了維持核電站正常運行和防止事故的輔助系統廠房、電站循環水泵房、輸配電廠房以及放射性廢物儲存和處理等廠房。
(10)核能成本是什麼擴展閱讀
經濟性以發電成本衡量。構成核能發電成本的因素很多,包括基建投資費用、安全防護費用、核燃料費用,以及核電站退役處理費用。
核電發展初期,不僅基建投資費用昂貴,核燃料生產過程復雜,需要龐大的設備,加上特殊的安全措施需要,核能發電成本高於火電成本1倍以上。
到60年代,核能發電成本已接近火電成本。到80年代,核電的成本已低於火電。據美國1984年統計,核電成本為2.7美分/千瓦時,而燃煤的發電成本為3.2美分/千瓦時,燃油發電成本為6.9美分/千瓦時。
核電成本隨各國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水平而異,以上所列均為核電發展水平較高的國家的數據。核能發電的成本雖然有了很大降低,但發現核電站退役處理的費用遠比早先預計的為高。因此,核電的總成本還應有所增加。
核能發電的輻射安全同樣遵循國際上廣泛採用的輻射防護三原則,即實踐的正當性、輻射防護的最優化、個人所受的劑量當量不得超過國際輻射防護委員會對相應情況所建議的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