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產成本 » 物流成本核算層包括哪些

物流成本核算層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2-10-08 04:30:19

❶ 物流公司主營業務成本包括哪些

物流公司成本包括:財務范疇的成本,比如,職員薪水(工薪支出,勞動報酬),各種所得稅,折舊費,固定資產成本(比如,車輛,房產,庫房等費用)
其次是物流主營業務成本:比如,運輸費用,鐵路,航空,海運費,裝卸費用,對貨物二次包裝費用,倉庫管理費用,入出庫費用,過磅費用.
這裡面分支費用有很多,比如海運就有很多:裝箱費,修洗箱費,港雜費用,單正費用等等

❷ 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構成要素有哪些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構成要素有:
1、運輸。主要包括人工費用,如運輸人員工資、福利等;營運費用,如營運車輛燃料費、折舊、公路運輸管理費等等;其他費用,如差旅費等。
2、倉儲成本。主要包括建造、購買或租賃等倉庫設施設備的成本和各類倉儲作業帶來的成本。
3、流通加工。主要有流通加工設備費用、流通加工材料費用、流通加工勞務費用及其他。
4、包裝。主要包括包裝材料費用、包裝機械費用、包裝技術費用、包裝人工費用等。
5、裝卸與搬運。主要包括人工費用、資產折舊費、維修費、能源消耗費以及其他相關費用。
6、物流管理。包括企業為物流管理所發生的差旅費、會議費、交際費、管理信息系統費以及其他雜費。
二、物流成本一般有以下幾種分類:
1、一般分類:直接成本或運營成本、間接成本;
2、按物流功能范圍分類:運輸成本、流通加工成本、配送成本、包裝成本、裝卸與搬運成本、倉儲成本、物流信息技術相關成本;
3、按物流活動范圍分類:供應物流費、企業內物流費、銷售物流費、回收物流費、廢棄物物流費。

❸ 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構成要素有哪些

一、物流成本核算的基本構成要素有:
1、運輸。主要包括人工費用,如運輸人員工資、福利等;營運費用,如營運車輛燃料費、折舊、公路運輸管理費等等;其他費用,如差旅費等。
2、倉儲成本。主要包括建造、購買或租賃等倉庫設施設備的成本和各類倉儲作業帶來的成本。
3、流通加工。主要有流通加工設備費用、流通加工材料費用、流通加工勞務費用及其他。
4、包裝。主要包括包裝材料費用、包裝機械費用、包裝技術費用、包裝人工費用等。
5、裝卸與搬運。主要包括人工費用、資產折舊費、維修費、能源消耗費以及其他相關費用。
6、物流管理。包括企業為物流管理所發生的差旅費、會議費、交際費、管理信息系統費以及其他雜費。
二、物流成本一般有以下幾種分類:
1、一般分類:直接成本或運營成本、間接成本;
2、按物流功能范圍分類:運輸成本、流通加工成本、配送成本、包裝成本、裝卸與搬運成本、倉儲成本、物流信息技術相關成本;
3、按物流活動范圍分類:供應物流費、企業內物流費、銷售物流費、回收物流費、廢棄物物流費。

❹ 1.對於物流成本核算層其工作內容包括那些 2.簡述物流信息的功能

物流成本核算非常重要,但是,物流成本核算所需要的數據的獲得卻很困難。
一是因為在現行會計核算體系的框架內,無法直接得到物流成本數據,各種物流成本數據混雜在生產成本、銷售費用以及財務費用中。如:從企業內部來看,貨物購買或銷售時產生的運輸成本常常包含在貨物的購入成本或產品銷售成本之中;廠內運輸成本常常是計入生產成本的;訂單處理成本可能包含在銷售費用之中;部分存貨持有成本又可能包含在財務費用之中,等等。從供應鏈角度來考慮,則會發現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物流活動產生的物流總成本既分布在企業內部的不同職能部門中,又分布在企業供應鏈上下游的不同合作夥伴那裡。
二是物流費用屬於各公司的內部機密,多不願透露,使得調查所花費時間、成本均高,但可信度與相對效益卻不佳,無法正確地估算出國內整體物流總費用或市場規模。從美國、日本等國家進行的多次回收率不及50%的物流費用調查結果也可以看出:各產業類型物流費用調查問卷回收已經成為物流成本核算中的瓶頸。
三、物流成本核算方法
微觀物流成本測算方法有兩種:
方法一:根據物流管理的基本功能活動來分類
一個學界普遍認同的企業物流成本計算的概念性公式為:
企業物流總成本(total logistics costs)= 運輸成本(transportation cost)+ 存貨持有成本(inventory carrying cost)+ 物流行政管理成本(logistics administration cost)
現實中,我國企業物流總成本管理的概念比較淡薄,往往只關心直接的倉儲和運輸成本,而不考慮存貨持有成本的其它部分和物流行政管理成本。

這些個人的回答,希望能幫上你!
1.對於物流成本核算層其工作內容包括那些?
答:物流成本構成:1伴隨著物資的物理性流通活動發生的費用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所必須的設備、設施費用;2完成物流信息的傳送和處理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所必須的設備和設施費用;3對上述活動進行綜合管理所發生的費用。
2.簡述物流信息的功能?
答:物流信息是指物流企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物流過程中產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進行採集、分類、傳遞、匯總、識別、跟蹤、查詢等一系列處理活動,以實現對貨物流動過程的控制,從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動。

知識點:
第二章 物流系統及其構成
2-1物流系統及其存在的制約關系有哪些?
答:1。物流服務和物流成本間的制約關系;2。構成物流服務子系統功能之間的約束關系;3。構成物流成本的各個環節費用之間的關系;4。各子系統的功能和所耗費用的關系
2-2物流系統的模式是什麼:
答:輸入、輸出、處理、限制、反饋等功能。
£ 2-3物流系統化目標:服務性、快捷性、有效的利用面積和空間、規模適應化、庫存控制。
£ 2-4物流系統分析特點:系統分析是以系統整體效益為目標,以尋求解決特定問題最優策略為重點,運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給予決策者以價值判斷以求有利的決策。整個系統的建立過程:可以分為系統規劃、系統設計、系統實施三個過程。
★2-5 運輸的主要方式及特點:1鐵路運輸:陸地長距離的主要方式不受運輸條件影響,可重載高速運行及運輸單位大;2公路運輸:空間時間自由,不受線路停車站約束,門對門直達輸送,包裝可以簡化貨物損傷、丟失和誤送的可能性很小;3水路運輸:在大批量和遠距離的運輸中價格便宜,可以運送超大型和超重物;4航空運輸:速度快,時間短貨物損失少,適合保鮮物品輸送,運輸費用高;5管道運輸:維修費便宜,輸送大量物資不費人力運輸成本低佔地少、安全事故少公害少,運輸地點輸送對象有局限性。
★ 2-6運輸合理化途徑:1運輸網路合理配置2選擇最佳的運輸方式3提高運行效率4推進共用運輸5採用各種現代運輸方法。
★ 2-7倉庫應具有的功能:1儲存和保管功能2調節供需功能3調節貨物運輸能力的功能4配送和流通加工功能
★ 2-8倉儲合理化的方法:1實行★BC管理:★類物品應在不發生缺貨條件下盡可能減少庫存,實行小批量訂貨,每月盤點;C類則可制定安全庫存水平,進行一般管理訂貨批量大,年終盤點;對B類則在兩者之間,半年盤點一次;2科學的庫存管理控制:★降低采購費和夠入價等綜合成本;b減少流動資金,降低盤點資產;c提高服務水平、防止缺貨;3應用預測技術;
★ 2-8裝卸搬運的概念:裝卸搬運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圍內進行的、以改變物的存放狀態和空間位置為主要內容和目的的活動,具體說包括裝上、卸下、移送、撿選、分類、堆垛、入庫、出庫等活動。
★ 2-9裝卸搬運意義:1裝卸搬運在物流活動轉換中起承上啟下的聯結作用2裝卸搬運在物流成本中佔有重要地位3裝卸搬運是提高物流系統效率的關鍵;
★ 2-10裝卸搬運合理化原則:1省力化原則:能往下則不往上、能直行則不拐彎、能用機械則不用人力、能水平則不要上坡、能連續則不間斷、能集裝則不分散;2消除無效搬運3提高搬運活性4合理利用機械5連續化原則6保持物流的均衡順暢7集裝單元化原則8人格化原則9提高綜合效果。
★ 2-11包裝的概念及其合理化方法。
答:為在流通過程中保護產品,方便儲運,促進銷售,按一定技術方法而採用的容器、材料及輔助物的總體名稱。也指為了達到上述目的而採用容器、材料和輔助物的過程中施加一定技術方法等的操作活動。是生產物流的終點,也是社會物流的起點。
包裝合理化方法:1)包裝的輕薄化;2)包裝的單純化;3)符合集裝單元化和標准化的要求;4)包裝的機械化與自動化;5)注意與其他環節的配合;6)有利於環保。
★ 2-12流通加工的概念及目的
答:物品在從生產地到使用地地過程中,根據需要施加包裝、分割、計量、分揀、刷標志、拴標簽、組裝等簡單作業地總稱。
流通加工地目的有:1)方便運輸;2)方便用戶;3)便於綜合利用。
★ 2-13配送:在經濟合理區域范圍內,根據用戶要求,對物品進行撿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業,並按時送達指定地點的物流活動。
★ 配送具有以下特點:1配送是從物流據點至用戶的一種送貨形式2配送不是單純的運輸或者輸送,而是運輸與其他活動共同構成的組合體3配送不是廣義概念的組織物資訂貨、簽約、進貨及對物資處理分配的供應,而是以供給者送貨到戶式的服務性供應,是一種「門到門」的服務;4配送是在全面配貨基礎上,完全按用戶要求,包括種類、品種搭配、數量、時間等方面的要求所進行的運送,是配與送的有機結合。
★ 2-14配送的種類?
答:一、按配送組織者分:1)企業內部配送;2)企業之間地配送;3)企業對消費者地配送。
二、按配送時間及數量分:1)定時配送;2)准時制物流配送;3)定量配送;4)定時、定路線配送;5共同配送。
★ 2-15配送中心的功能:集貨、儲存、分貨和配貨;物流信息定義:反映物流各種活動內容的知識、資料、圖像、數據、文件的總稱。
£ 2-16物流信息的特點:1分布信息量大、分布廣。信息的產生、加工和應用在時間、地點上也各不相同;2物流信息動態性強,信息的的價值衰減速度快,這對信息管理的及時性要求就比較高;3物流信息種類多,不僅本系統內部各個環節有不同種類的信息,而且由於物流系統與其他系統密切相關,因而還必須收集這些物流系統外的有關信息這就使物流信息的分類、研究、篩選等工作的難度增加;
£ 2-17物流信息系統:具有集成化、模塊化、實時化、網路化和智能化。
物流信息系統的基本功能:1數據的收集和錄入2信息的存儲3信息的傳播4信息的處理5信息的輸出。
物流信息系統的結構:按垂直方向:物流信息系統可分為管理層、控制層、和作業層;水平方面分:供應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回收和廢棄物流的運輸、倉儲、搬運裝卸、包裝、流通加工等環節,呈金字塔形。
第三章:物流成本、服務與標准化
£ 3-1物流成本構成:1伴隨著物資的物理性流通活動發生的費用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所必須的設備、設施費用;2完成物流信息的傳送和處理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以及從事這些活動所必須的設備和設施費用;3對上述活動進行綜合管理所發生的費用。
£ 3-2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徑:1樹立現代物流理念,健全企業物流管理體制2樹立物流總成本觀念,增強全員的物流成本意識3加強物流成本核算,建立成本考核制度4優化企業物流系統,尋找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
£ 3-3物流服務對企業的意義:是企業滿足客戶的物流需求,開展的一系列物流活動的結果。物流服務本身並不創造商品的形質效用,而是產生空間效用和時間效用。
£ 3-4物流服務的特性:1從屬性2即時性3移動性和分散性4需求波動性5可替代性。
£ 3-5物流服務質量指標:1服務質量指標2倉庫管理質量指標3運輸環節服務質量指標。
3-6物流服務與成本的關系:物流服務質量與成本是一種彼長此消的關系,物流服務質量提高,物流成本就會上升,可以說兩者間的關系適用收益遞減規律。
3-7確定物流服務水準的步驟:1對顧客服務進行市場調查2顧客服務水平的確定3標准費用的感應性實驗4根據顧客服務水準實施物流服務5反饋體系的建立物。
★ 3-8流標准化的概念:是指物流系統為對象,圍繞運輸、儲存、裝卸、包裝以及物流信息處理等物流活動制定、發布和實施有關技術和工作方面的標准,並按照技術標准和工作標準的配合性要求,統一整個物流系統的標準的過程。
★ 3-9物流標准化作用:1物流標准化是實現物流各個環節銜接的一致性,加快流通速度的需要;2物流標准化是進行科學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3物流標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4物流標准化有利於提高技術水平;5物流標准化便於同外界系統的連接;
3-10物流標准化的種類:1物流技術標准:物流基礎模數尺寸:600*400MM;2工作標准3作業標准;
3-11包裝標准內容:1包裝基礎標准2包裝材料標准3包裝容器標准4包裝技術標准5產品包裝標准6相關標准現代企業物流質量管理概念:
£ 3-12現代企業物流質量管理:依據物流系統運動的客觀規律,為了滿足物流顧客的服務需要,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基本標准,運用經濟辦法實施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的活動過程。質量保證質量控制。
£ 3-13現代企業物流質量管理的基本特點:1全員參與;2全程式控制制;3全面管理;4整體發展;
£ 3-14現代企業物流質量管理主要內容:1商品質量保證及改善2物流服務質量3物流工作質量4物流工程質量。
£ 3-15實現現代企業物流質量管理的途徑是什麼?
答:一、樹立現代企業物流整體質量管理思想:1真正形成物流整體質量管理思想2認真做好物流服務過程的整體質量管理3整體考核現代企業物流服務質量管理水平4 同時提高現代企業內部物流服務質量和外部物流服務質量;二、建立有效的物流質量管理信息系統:1計量顧客對物流質量的期望2強調信息質量3實時監控物流質量狀況;三、加強現代企業物流質量管理的主要措施:1根據全面質量管理理論,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物流質量管理的計量、評估體系,切實消除現代企業物流過程的差錯 2積極引進現代質量管理理論和技術,提高質量管理水平3運用有效的激勵措施,實行全員質量管理;
第四章:第三方物流
★ 4-1第三方物流概念:是指生產經營企業為集中精力搞好主業,把原來屬於自己處理的物流活動,以合同方式委託給專業物流服務企業,同時通過信息系統與物流服務企業保持密切聯系,以達到對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種物流運作與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稱合同制物流。
★ 4-2第三方物流與傳統的物流委託的異同:傳統對外委託形態只是將企業物流活動的一部分,主要是物流作業活動,如貨物運輸、貨物保管交由外部的物流企業去做,而庫存管理、物流系統設計等物流管理活動以及一部分企業內物流活動仍然保留在本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不一定要有物流作業能力,也就是說可以沒有物流設施和運輸工具,不直接從事運輸、保管等作業活動,只是負責物流系統設計並對物流系統運營承擔責任;
£ 4-3物流服務商應具備的條件:1具有經營管理機構2能獨立簽發物流服務單證3具有與經營能力相適應的自由資金4具有承擔物流服務合同義務的能力物流服務商的經營方式:1企業獨立經營型2大企業聯營型3代理方式。
★ 4-4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分類:從資源方面分:1自主發展模式2合作發展模式;從發展方向上分:縱向延伸和橫向延伸縱向功能多樣化、橫向經營規模化,可以同時採取兩種模式。
★ 4-5第三方物流與企業物流模式的選擇?
答:企業物流模式主要有自營物流和第三方物流等。選擇3PL要慎重。
1)物流對企業成功地影響度和企業對物流地管理能力。2)企業對物流控制能力的要求;3)企業產品自身的物流特點;4)企業規模和實力;5)物流系統總成本;6)費用+顧客服務費用;7)第三方物流的客戶服務能力;8)自身擁有資產和非自擁資產3PL的選擇。
£ 4-6 TPL的服務項目與內容?
答:1)提供一整套完善的供應鏈解決方案;
2)通過對真個供應鏈影響的能力來增加價值。3)集成了管理咨詢和3PL服務商的能力。
第五章物流技術及其裝備
★ 5-1物流技術及裝備在物流系統中的作用。
答:P134
★ 5-2物流技術裝備應用配置原則。
答:1)物流技術裝備配置的合理性原則;2)物流系統運作的快速性、及時性、准確性和經濟性原則;3)選用物流工器具和設備的標准化原則;4)具有較強的靈活性、適應性原則;5)充分利用空間;6)減少人力搬運。
£ 5-3 裝卸搬運技術裝備的作用、類型和應用特點。P137
£ 5-4倉儲技術裝備分類與特點,P151
£ 5-5貨架的作用與種類P152
£ 5-6堆垛起重機的類型與工作特點 P154
£ 5-7自動分揀系統的基本構成及基本技術要求,分揀機的類型P157
£ 5-8自動倉儲系統(AS/RS)的概念與分類,P162
£ 5-9自動倉儲系統的優點P162
★ 5-10集裝單元化的概念、特點與原則P164
★ 5-11集裝箱的概念和分類,托盤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 5-12包裝的功能與分類,包裝技術裝備的作用 P172
第六章SCM
★ 6-1供應鏈的概念:是指產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涉及的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批發商、零售商以及最終消費者組成的供需網路,即由物料獲取、物料加工、並將成品送到用戶手中這一過程所涉及的企業和企業部門組成的一個網路。
★ 6-2供應鏈管理概念(SCM):是一項運用網際網路的整體解決方案,目的在於把產品從供應商即時有效地運送給製造商與最終客戶,將物流配送、庫存管理、訂單處理等資訊進行整合,通過網路傳輸,其功能在於降低庫存、保持產品有效期、降低物流成本以及提高服務品質。
£供應鏈涉及的內容:供應、生產計劃、物流和需求;
6-3供應鏈管理的模式選擇:1以製造企業為主導的供應鏈2以零售企業為主導的供應鏈3以3PL(繼承物流供應商)為主導的物流服務供應鏈;價值:1減低成本取得競爭優勢2提高效率,快速反應,加快資金周轉;
6-4供應鏈管理實施原則:1抓住SCM管理本質:需求的不確定性和多樣性是引發供應鏈管理問題的根源;2要循序漸進:這些因素是累積並相互交叉的,問題並非僅僅是簡單疊加;3循序漸進起作用;
6-5牛鞭效應概念:指沿著供應鏈向上游移動,需求變動程度不斷增大的現象由於各級需求變化的不斷放大,導致了安全庫存沿供應鏈向上游增大而累積了大量超過市場需求的庫存。控制牛鞭效應對大幅度減少庫存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6-6控制途徑:1不用上一級的訂單來估計需求變化,而是利用信息技術將市場需求信息提供給供應鏈的各級,使各級根據市場需求確定訂單的大小和安全庫存;2削減供應鏈的級數,使得牛鞭很短以至牛鞭效應不明顯; 3採用賣方管理的庫存,從根本上消除牛鞭效應。
£ 6-7供應鏈運作績效的評價體系:1用於改進企業的供應鏈效率2評估管理創新和企業信息化項目3用於監測企業供應鏈運作。
£ 6-8供應鏈流程的績效評價指標:1產銷率指標2平均產銷絕對偏差指標3產需率指標4供應鏈產品出產循環期或節拍指標5供應鏈總運營成本指標6供應鏈核心企業產品成本指標7供應鏈產品質量指標。
第七章 國際物流
★ 7-1國際物流含義:組織商品在國際間的合理流動,也就是發生在不同國家之間的物流。
★ 國際物流特點:1物流渠道長、物流環節多2物流環境的復雜性3國際物流中的標准化要求較高:拖盤:1000*1200毫米;4國際物流中風險性:政治風險、經濟風險、自然風險;5國際物流的多種運輸方式組合:海洋運輸、鐵路運輸、航空運輸、公路運輸以及由這些運輸手段組合而成的國際綜合運輸方式等;
★ 7-2國際物流的種類:1根據商品在國與國之間的流向分類2根據商品流動的關稅區域分類3根據跨國運送的商品特性分類:軍火物流、國際商品物流、國際郵品物流、國際捐助物流、救助物質物流、國際展品物流、廢棄物物流;根據運營企業區分:國際貨運代理、國際船物代理、無船承運人、報關行、國際物流公司、倉儲和配送公司等。
7-3有關商品檢驗知識:檢驗時間與地點、檢驗機構與檢驗證明、檢驗標准與檢驗方法等。保關業務知識:1987年7月1日海關法;裝貨24小時申報;進境14天內申報;到岸價格包括貨價、運費、保險費及其他勞務費;少漏征稅可在放行一年內補稅,3年內追繳,一年內要求退還;
£保稅區:是海關設置的或經海關批准注冊的,受海關監管的特定地區和倉庫保稅區可分為:1指定保稅區2保稅貨?C3保稅倉庫:自有經營權、公共保稅倉庫、海關監管倉庫;4保稅工廠5保稅展廳。
£ 7-4國際貨運代理:1租船定艙代理2貨物報關代理3轉運及理貨代理4儲存代理5集裝箱代理6多式聯運代理。
£ 7-5國際貨運中主要聯運方式:1海上/航空2航空/公路3鐵路/公路/內河或者海上/鐵路/內河4微型陸橋5陸橋理貨的概念:理貨是隨著水上運輸的出現產生的,理貨是指:船方或貨主根據運輸合同在裝運港和卸貨港收受和交付商品時,委託港口的理貨機構代理完成的在港口對商品進行記數、檢查商品殘損、指導裝艙積載、製作有關單證等工作。
£ 7-6理貨的工作內容:1理貨單證2分票和理數3理殘4繪制實際商品積載圖5簽證和批註6復查和查詢 。
...

歡迎訪問我的網路空間!

❺ 物流企業成本成本怎麼核算

一、物流成本應包括:商品車輛折舊;修理費用、通行費、燃料費、司機工資和其他費用;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空車和重型車輛的燃料成本,這可以用汽油的成本來計算。成本會計不使用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的概念。它是企業財務計算中使用的計算公式,與成本核算沒有什麼關系。

二、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有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三種。

1、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

2、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

3、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

4、按物流作業核算物流成本。

(5)物流成本核算層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根據物流成本的冰山理論,有很多項物流成本是隱藏的,物流成本可大可小,完全在於其計算的范圍和方法。因此,在計算物流成本時,必須首先明確計算條件。如果無視計算條件,物流成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物流成本的計算條件指:物流范圍、物流功能范圍和會計科目范圍。

1、物流范圍物流范圍顧名思義,指的是物流的起點和終點的長短。人們通常所講的物流有:原材料物流,即原材料從供應商轉移到工廠時的物流;工廠內物流,即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工廠的不同車間、不同地點的轉移和存儲;

從工廠到倉庫的物流;從倉庫到客戶的物流,這個范圍相當廣闊。所以,從哪裡開始到哪裡為止,作為物流成本的計算對象,會引起物流成本發生很大的變化。

2、物流功能范圍物流功能范圍是指在運輸、保管、配送、包裝、裝卸、信息管理等眾多的物流功能中,把哪種物流功能作為計算對象。可以想見,把所有的物流功能作為計算對象的成本與只把運輸、保管這兩種功能作為計算對象,所得到的成本會相差懸殊。

❻ 物流成本包括哪些

物流成本包括運輸成本、倉儲成本、流通加工成本、包裝成本、裝卸與搬運成本、物流信息和管理費用。

物流成本包括了從生產企業內部原材料的采購、供應開始,經過生產製造中的半成品、產成品的倉儲、搬運,裝卸、包裝、運輸以及在消費領域發生的驗收、分類、倉儲、保管、配送、廢品回收等所有的成本。

具體來講物流成本由以下幾部分構成:物流活動中的物資消耗,主要包括電力、燃料、包裝耗材,固定資產的損耗等;物資在物流活動中發生的合理耗損;企業為了開展物流活動的人力成本,包括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及福利費用等。

物流活動中發生的其他費用,包括與物流活動有關的辦公、差旅支出;用於保證物流系統運作順暢的資金成本,包括利息、手續費等;研究設計、重建與優化物流過程的費用。

降低物流成本的辦法:

簡化運輸系統,減少中間環節;選擇最佳運輸手段,選擇合理的運輸方式。開展配載運輸,配載運輸充分考慮了重量和容積因素,實現運輸工具裝載的貨物重量最大,空間利用最大,提高運輸工具實載率的一種運輸方式。

❼ 物流成本核算包含哪些內容

1、按物流種類核算
即按物流成本發生的各個環節核算,以便計算企業物流總成本,包含周轉箱、SF貨架物料盒的費用。
2、按物流對象核算
即按產成品對象核算,以便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
3、按物流主體核算
即按物流承擔者核算,以便計算各單位物流利潤。

❽ 物流成本核算包括哪些內容具體方法

1、按物流種類核算
即按物流成本發生的各個環節核算,以便計算企業物流總成本,包含周轉箱、sf貨架物料盒的費用。
2、按物流對象核算
即按產成品對象核算,以便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
3、按物流主體核算
即按物流承擔者核算,以便計算各單位物流利潤。

❾ 物流成本核算的程序方法都有哪些內容

物流成本核算的程序:
1、企業物流成本的確認
1)采購供應成本的確認。
2)生產活動物流成本的確認。
3)企業內物流成本的確認。
4)銷售物流成本的確認。
5)回收物流成本的確認。
2、企業物流會計的核算
1)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2)企業物流會計的賬戶設置。
3)企業物流會計的賬務處理。
4)物流成本會計的財務核算。
5)物流成本會計信息的報告。
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
1、一般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物流成本核算的主要方法有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三種。
1、按支付形態計算物流成本。
2、按功能計算物流成本。
3、按適用對象計算物流成本。
4、按物流作業核算物流成本。
2、隱性物流成本的核算方法
隱性成本是一種隱藏於經濟組織總成本之中、游離於財務審計監督之外的成本。隱性成本是由於經濟主體的行為而有意無意造成的具有一定隱蔽性的將來成本和轉移成本,是成本的將來時態和轉嫁的成本形態的總和。
1)標准成本制訂。
2)隱性物流成本的計算與賬務處理。

❿ 物流成本核算都有哪些內容特點

物流成本核算的內容:
企業物流的一切活動最終體現為經濟活動,經濟活動必然要求進行經濟核算,計算成本、考核業績。所以物流成本核算貫穿於企業整個物流活動的全過程。由於企業的物流活動包括運輸、倉儲、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處理等多個環節,決定了企業物流成本核算必然包括以下內容:
1、倉儲成本核算。
2、運輸成本核算。
3、配送成本核算。
4、物流包裝成本核算。
5、裝卸搬運成本核算。
6、流通加工成本核算。
7、物流信息成本核算。
8、其他物流成本核算。
物流成本核算的特點:
1、物流成本核算主體多層次。
2、物流成本核算對象復雜。
3、物流成本核算確認計量多樣化。
4、物流成本核算項目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