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算成本和利潤
1、成本是商品經濟的價值范疇,是商品價值的組成部分。人們要進行生產經營活動或達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須耗費一定的資源,其所費資源的貨幣表現及其對象化稱之為成本。 並且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發展,成本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都處於不斷地變化發展之中。從另一個角度成本上講也可以是做出某種選擇必須付出的代價,當人們「舍魚而取熊掌」時「魚」便是人們的成本,當商家投資時,商家的付出貨幣等便是商家投資的成本。
2、利潤是企業家的經營成果,是企業經營效果的綜合反映,也是其最終成果的具體體現。基本計算: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資產減值損失+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投資收益(-投資損失)。
營業收入: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確認的收入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
營業成本:是指企業經營業務所發生的實際成本總額,包括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
資產減值損失: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准備所形成的損失。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損失):企業交易性金融資產等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
投資收益(或損失):企業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營業外收入: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得利。
營業外支出:企業發生的與其日常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損失。
凈利潤=利潤總額—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企業確認的應從當期利潤總額中按一定比例向地方政府稅務機關計繳的所得稅和費用。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3-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2. 成本 利潤 計算公式
成本利潤率的公式為:營業成本利潤率=(主營業務利潤/營業成本)×100%;營業成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拓展資料
1、成本利潤率是反映企業投入產出水平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它可以綜合衡量產品生產和銷售的所有損益的經濟效果,為持續降低產品成本、提高成本利潤率提供參考。成本利潤率不僅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標,而且影響企業的投入產出水平,也是制定產品價格的重要依據。
2、成本利潤比是剩餘價值比的轉化形式,是對同一剩餘價值用不同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個比率。如果p `代表利潤率,m代表利潤,C代表所有預付資本(c+v),那麼利潤率p`=m/C=m/(c+v)。利潤率是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不僅可以評估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還可以比較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管理水平,以提高經濟效益。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3、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平均生產成本和價值利潤分別是單個生產成本和單個利潤的加權平均值。技術水平不同的經濟體中的個體勞動對產品價值的影響是通過其產出權重來實現的。產出權重反映了經濟的技術水平與平均技術水平的關系,因此可以進一步認為產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是由產品的加權平均技術水平所決定的生產成本和利潤構成的。
4、企業利潤率的主要形式有:銷售利潤率:一定時期內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它表示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的利潤,反映銷售收入與利潤的關系。成本利潤率。某一時期總銷售利潤與總銷售成本的比率。它表示單位銷售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了成本和利潤之間的關系。產值利潤率。一定時期內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產值的比值,表示單位產值的利潤,反映產值與利潤的關系。資本利潤率。一定時期內銷售利潤總額與平均資金佔用的比率。它表示單位資本取得的銷售利潤,反映企業資本的利用效果。凈利潤率。一定時期內凈利潤(稅後利潤)與凈銷售額的比率。它表示單位銷售收入取得稅後利潤的能力,反映銷售收入與凈利潤的關系。
3. 知道銷售額和利潤率怎樣算成本
知道銷售額和利潤率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成本:
成本=銷售額×(1-利潤率)
利潤率=(利潤÷銷售額)×100%
銷售額=利潤+成本
副標題回答:
利潤=700×40%=280元
成本=700-280=420元, 或700×(1-40%)=420元
銷售額=利潤+成本=280+420=700元
(3)利潤800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企業利潤率的主要形式有:
①銷售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的利潤,反映銷售收入和利潤的關系。
②成本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成本總額之比。它表明單位銷售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③產值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產值之比,它表明單位產值獲得的利潤,反映產值與利潤的關系。
④資金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資金平均佔用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資金獲得的銷售利潤,反映企業資金的利用效果。
⑤凈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凈利潤(稅後利潤)與銷售凈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稅後利潤的能力,反映銷售收入與凈利潤的關系。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剩餘價值率就轉化為利潤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是同一個剩餘價值量與不同資本數量的對 比得出的不同比率。
利潤率表示全部預付資本的增值程度,而且在量上總是小於剩餘價值率,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程度。利潤率是經常變動的,決定和影響利潤率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剩餘價值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剩餘價值率高,利潤率就高;反之,剩餘價值率低,利潤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夠提高剩餘價值率的方法,都會相應地提高利潤率。
第二,資本有機構成。資本有機構成高,利潤率低;資本有機構成低,利潤率高。
第三,資本周轉速度。資本周轉速度加快,提高年剩餘價值率,從而也提高年利潤率。資本的年利潤率與資本周轉速度成同方向變化。
第四,不變資本的節省。在剩餘價值率、剩餘價值量一定的情況下,節省不變資本,可以減少預付資本,從而提高利潤率。
4.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怎麼算成本
成本=銷售額×(1-利潤率)
知道銷售額和利潤率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成本:
成本=銷售額×(1-利潤率)
利潤率=(利潤÷銷售額)×100%
銷售額=利潤+成本
例:700元銷售額,利潤率是40%,求成本是多少?
利潤=700×40%=280元
成本=700-280=420元, 或700×(1-40%)=420元
銷售額=利潤+成本=280+420=700元
(4)利潤800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各種利潤計算方法
1.毛利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 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並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率,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
8.營業利潤=主營業務利潤+其他業務利潤-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5. 怎樣計算成本和利潤
就您的問題.我想這樣的公式,您應可以算出來了.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損耗毛利潤=營業收入一成本凈利潤就=毛利潤-管理費用-稅金及其它.例:餐廳,租金每月900元.稅300元.前廳服務員工資30元/天,後廚,大100元/天,跟刀30元/天,配菜20元/天,(一天做10個菜)每天買菜,韭菜10斤50元,雞蛋(60)10斤60元.每月用油.料一共300元.本天收入1000元,設做一個菜,韭菜雞蛋一盤用料,韭菜0.5斤2.5元,雞蛋2個2元,油.料(一天做10個菜)1元,(按300元/30天/每天做大概菜數)大廚一個菜費用為100元/10菜=10元配菜費為20元/10菜=2元一次快子5元/10雙成本=做菜的人員工資費(10+2)+菜的費用和料的費用(2.5+2+1)+快子0.5元+不小心掉了雞蛋1個(1元)=12+5.5+0.5+1=19元,成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製造費用+損耗毛利潤就=當天收入1000元-成本一個菜19*10(當然這十個菜也可以是別的菜價)-其它(煙成本)=810毛利潤=營業收入一成本凈利潤=810元-管理費用{租金900/30+前廳人員費30元+打的杯費用等相關所有費用)-稅300/30(是定的稅)-其它臨時(例,有無賴的客人出的錢等)=810-(30+30)-10=740元凈利潤就=毛利潤-管理費用-稅金及其它.就這樣吧,希望能幫到你.這個也是個粗略的成本利潤的計算.其它還要按具體為本.
6. 知道銷售額和利潤率怎樣算成本
知道銷售額和利潤率可以按以下公式計算成本:成本=銷售額×(1-利潤率)
利潤率=(利潤÷銷售額)×100%
銷售額=利潤+成本
副標題回答:
利潤=700×40%=280元
成本=700-280=420元,或700×(1-40%)=420元
銷售額=利潤+成本=280+420=700元
(6)利潤800怎麼算成本擴展閱讀:
企業利潤率的主要形式有:
1銷售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的利潤,反映銷售收入和利潤的關系。
2成本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成本總額之比。它表明單位銷售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3產值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產值之比,它表明單位產值獲得的利潤,反映產值與利潤的關系。
4資金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資金平均佔用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資金獲得的銷售利潤,反映企業資金的利用效果。
5凈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凈利潤(稅後利潤)與銷售凈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稅後利潤的能力,反映銷售收入與凈利潤的關系。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剩餘價值率就轉化為利潤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是同一個剩餘價值量與不同資本數量的對比得出的不同比率。
利潤率表示全部預付資本的增值程度,而且在量上總是小於剩餘價值率,從而掩蓋了資本主義的剝削程度。利潤率是經常變動的,決定和影響利潤率的主要因素有:
第一,剩餘價值率。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剩餘價值率高,利潤率就高;反之,剩餘價值率低,利潤率也低。因此,凡是能夠提高剩餘價值率的方法,都會相應地提高利潤率。
第二,資本有機構成。資本有機構成高,利潤率低;資本有機構成低,利潤率高。
第三,資本周轉速度。資本周轉速度加快,提高年剩餘價值率,從而也提高年利潤率。資本的年利潤率與資本周轉速度成同方向變化。
第四,不變資本的節省。在剩餘價值率、剩餘價值量一定的情況下,節省不變資本,可以減少預付資本,從而提高利潤率。
參考資料:網路——利潤率
7. 知道利潤怎麼求成本
關於利潤的公式:
1、售價-成本=利潤
2、成本=售價-利潤
3、成本費用利潤率的計算公式: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一般情況是:
利潤率
盈利能力的指標,計算方法為稅後凈利潤除以總收入。利潤率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如果附帶成本利潤率則是:除以成本。
拓展資料:
成本計算方法是指工業企業中計算產品成本各種方法的總稱。成本計算方法在不同生產類型的企業中是不同的。
成本計算的關鍵是明確成本計算對象,成本計算就是要計算各種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完整地歸集與核算成本計算對象所發生的各種耗費,正確計算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應計入本期成本的費用額。
科學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項目、期間以及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保證各種產品成本的准確、及時。
1、正確劃分各種費用支出的界限,如收益支出與資本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產品生產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本期產品成本和下期產品成本的界限,不同產品成本的界限,在產品和產成品成本的界限等。
2、認真執行成本開支的有關法規規定,按成本開支范圍處理費用的列支。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包括:建立和健全成本核算的原始憑證和記錄、合理的憑證傳遞流程;制定工時、材料的消耗定額,加強定額管理;建立材料物資的計量、驗收、領發、盤存制度;制訂內部結算價格和內部結算制度。
4、根據企業的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確定成本計算對象、費用的歸集與計入產品成本的程序、成本計算期、產品成本在產成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劃分方法等。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此外還有分類法、定額法等多種。
分步法:
(1)定義
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
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 上述情況的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較之其他方法,分步法在具體計算方式方法上很有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它按照生產加工階段、步驟計算成本所導致的。
在分步法下,有下列一系列特定的計算流程、方法和含義。
分步法成本核算一般有如下要點: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4)適用范圍: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8. 求成本,利潤怎麼算
若知道售價和成本,則可以直接計算利潤,利潤=售價-成本。若利用利潤率來算的話,因為:利潤率=利潤÷成本×100%=(售出價÷成本-1)×100%,所以利潤=利潤率×成本。
比如定價為10元也就是售出價為10元,成本為8元,顯然利潤=10-8=2元,利潤率=利潤÷成本×100%=2÷8×100%=25%或者利潤率=(售出價÷成本-1)×100%=(10÷8-1)×100%=25%
拓展資料:
根據上面的練習可以解決下面這道題:定價也就是售出價為30元,利潤率為20%的話,可以先算出成本,成本=售出價÷(利潤率÷100%+1)=30÷(20%÷100%+1)=30÷1.2=25元,進而可算出利潤,利潤=30-25=5元,或者利潤=20%×25=5元。
利潤率是剩餘價值與全部預付資本的比率,利潤率是剩餘價值率的轉化形式,是同一剩餘價值量不同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另一種比率。
利潤率反映企業一定時期利潤水平的相對指標。利潤率指標既可考核企業利潤計劃的完成情況,又可比較各企業之間和不同時期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濟效益。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銷售利潤率=利潤÷銷售×100%。
9. 成本、利潤之間的關系及計算方式
1.利潤=銷售收入-成本費用如:銷售收入是100,成本是50,銷售等費用是20 利潤=100-50-20=302.利潤百分比,既銷售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100-50)÷100]×100%=50%3.銷售凈利率,是凈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30÷100)×100%=30%(區別:多了20的銷售費用)
4.營業利潤率,是營業利潤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銷售收入)×100%=(30÷100)×100%=30%(當然,實際核算中你肯定要增人工費、水電費等雜費,利潤率肯定比這個低)
5.報價單點數,即在報價的基礎上增加百分之幾報價金額=成本價×(1+預計利潤率)=50×(1+50%)=75笑望採納,謝謝!
10.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怎麼算成本
知道售價和利潤率求成本的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售價÷(1+利潤率)
基本計算公式:
1、理論銷售價格總公式
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生產成本+流通費用+利潤+稅金
2、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公式的展開
(1)生產成本=進價—生產利潤—生產稅金
(2)流通費用=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
(3)利潤=生產利潤+商業利潤
(4)稅金=生產稅金+商業稅金
理論銷售價格=進價+運雜費+保管費+利息+商品損耗+經營管理費+商業利潤+商業稅金
3、商品理論銷售總公式的推導
(1)利息=進貨成本×周轉天數×日利息率
(2)商品損耗=(進貨成本+利息)/(1-損耗率)×損耗率
(3)進貨成本=進價+運雜費+包裝費+保管費
(4)經營管理費二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經營管理費率
(5)商業利潤=商品理論銷售價格×利潤率
(6)商業稅金=商品理論銷售價格×稅率商品理論銷售價格
拓展資料:成本
成本是生產和銷售一定種類與數量產品以耗費資源用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企業進行產品生產需要消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貨幣計量,就表現為材料費用、折舊費用、工資費用等。企業的經營活動不僅包括生產,也包括銷售活動,因此在銷售活動中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所發生的費用,也應計入成本。同時,為了管理生產經營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也具有形成成本的性質。
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隨著生產經營活動的不斷進行,這些成本就轉化為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